别院牧志知识库 别院牧志知识库
首页
  • 基础

    • 全栈之路
    • 😎Awesome资源
  • 进阶

    • Python 工匠系列
    • 高阶知识点
  • 指南教程

    • Socket 编程
    • 异步编程
    • PEP 系列
  • Python 面试题
  • 2025 面试记录
  • 2022 面试记录
  • 2021 面试记录
  • 2020 面试记录
  • 2019 面试记录
  • 数据库索引原理
  • 基金

    • 基金知识
    • 基金经理
  • 细读经典

    • 德隆-三个知道
    • 孔曼子-摊大饼理论
    • 配置者说-躺赢之路
    • 资水-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 反脆弱
  • Git 参考手册
  • 提问的智慧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首页
  • 基础

    • 全栈之路
    • 😎Awesome资源
  • 进阶

    • Python 工匠系列
    • 高阶知识点
  • 指南教程

    • Socket 编程
    • 异步编程
    • PEP 系列
  • Python 面试题
  • 2025 面试记录
  • 2022 面试记录
  • 2021 面试记录
  • 2020 面试记录
  • 2019 面试记录
  • 数据库索引原理
  • 基金

    • 基金知识
    • 基金经理
  • 细读经典

    • 德隆-三个知道
    • 孔曼子-摊大饼理论
    • 配置者说-躺赢之路
    • 资水-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 反脆弱
  • Git 参考手册
  • 提问的智慧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基金

    •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排行榜
      • 姜还是老的辣
      • 公募基金主动管理 TOP100 人名单
      • 乔迁
      • 朱少醒:热爱就是你甚至没有看到曙光,老是碰壁,甚至各种怀疑的时候,你还是喜欢,还能坚持
      • 张坤:至少应跟全市场对抗过两三次✨
      • 董承非:总是考虑哪些错误是自己不能承受的
      • 简析交银、兴证全球几位优秀基金经理【谢治宇、杨浩、傅鹏博等】
      • 分析对比几位偏成长型基金经理
      • 何帅:用动态眼光看预期收益率
      • 丘栋荣:为什么要回归“原教旨主义”价值投资✨
      • 谭丽:孤独前行的价值投资者
      • 萧楠: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 崔莹:寻找基本面和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 李晓星:如何取得五年超过 100%的超额收益
      • 周应波:从 2000 万到 200 亿的进化之路
      • 唐颐恒:日拱一卒,相信时间的价值
      • 谢治宇:亏钱以后,要看你的动作是什么
      • 去年(2022)公奔私的明星经理情况如何
    • 基金公司

    • 读书笔记

    • 投资策略

    • 风险控制

    • 使用 Python 计算相关
    •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主要区别
    • 基金分类知识总结
    • 购买基金中的费率问题
    • How | 如何读懂基金公告?
    • How | 如何读懂基金招募说明书?
    • How | 如何分析基金?
    • 住房公积金科普文
    • How | 如何筛选基金?
    • ETF 和 LOF 套利浅谈
    • 投资风格学习
    • 理财格言
    • 什么时候赎回基金?
    • 精简你的基金选择
    • 投资相关——网站篇
    • 抄作业 | 我的基金选择
    • 时间 | 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 基金知识待整理
    • 投资相关——工具篇
    • 投资相关——公众号篇
    • 绝对收益目标基金(固收+)
    • 理财笔记——基金篇
    • 新手基金玩家阅读
    • 如何应对投资中的错误
    • 投资感悟与想法
    • 白水最长情——债券型基金
    • 基金投资待整理
    • 我们与基金经理的关系
    • 基金投资的战略问题
    • 行业主题基金主被动该如何选择?——主动基金 VS 指数基金
    • OF,SH,SZ 这些后缀到底是什么意思?
    • 基金黑名单
    • 基金投顾
    • 构建基金组合
    • FOF 产品与买方投顾组合哪种好?如何选择?
    • 战胜机构投资者—再论主动股基业绩增强策略
    • 基金分类探究
    • 关于对主动基金的看法,以及一些战略方向上的问题
    • 投资术语整理
  • 股票

  • 保险

  • 可转债

  • 投资故事

  • FIRE

  • 方法论

  • 守得云开见月明
  • 投资网站及工具
  •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 财务自由与消费规划
  • 普通人可学可用的反脆弱风险控制理念和实践🎇
  • tenbagger-精选翻倍标的,聪明指数
  • 投资——书单篇
  • 德隆专家 | 投资“三知道”原则
  • 无法被复制的能力:基金经理交易能力详解——基金经理能力圈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 打新策略分析计划
  • 经济学学习
  • 论分散在投资中的具体姿势
  • 浅谈大西安房产投资价值以及各版块价值分析
  • 捕鱼者说
  • 像伴侣一样对待你的投资标的
  • 左侧还是右侧交易
  • 投资盈/亏的几个来源:利息、折价、波动和未来
  • 2010 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
  • 择时有多难,也就有多容易
  • 全天候策略+组合构建
  • 穷人的觉悟与反思
  • 重仓却卖飞了
  • 黄金和比特币创历史新高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
  • 不要活在上一个时代里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永续杠杆复利的实践通用模板
  • 芒格每日期刊 2023 年会
  • 第一桶金
  • 关于财务自由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 纯牛马对财务自由的理解
    • 财务自由计划的合理目标
    • 开源篇 — 把自己产品化
    • 节流篇 — 自洽的过日子
    • 投资篇 — 投资的回报就是投资本身
    • 志趣篇 — 探索志趣,无需等待
    • 亲密关系篇 — 先让自己变好,再影响别人
  • 《不亏》陪读问题
  • 真的住西安
  • 本事与投资
  • 反脆弱在基金投资中的应用
  • 💰投资理财
纯牛马的救赎
2023-03-09
目录

关于财务自由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 纯牛马对财务自由的理解

  • 财务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可以拒绝不想做的事

纯牛马的财务自由不是为了攒钱买房买车或干什么事,这些事有的是基于特殊社会共识的消费行为,有的是给自己“编织”的美好蓝图,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对纯牛马来说,这些事的优先级一定低于获得时间的自主支配权。

回顾以往,纯牛马的生活体验很大程度是由最痛苦的部分决定的。比如,去年下半年一度面临紧急艰难的任务,被迫昼夜加班煎熬,焦虑与疲惫交织,这种生活状态如噩梦一般,毫无幸福可言。财务自由最“诱人”之处在于,可以拒绝不想做的事,可以夺回时间的自主支配权。“人间至味是清欢”,避免了痛苦,本身就是很大的幸福了。

  • 财务自由不是追求财富规模的无止境扩张

摆脱劳碌状态,不仅靠财务积累,更要靠优质的金钱观。引用英国小说家亨利的一句话:“视金钱为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_”,这句话说得很生动很到位。做金钱的主人,合理地运用金钱,可以获得自由和快乐;而把金钱当做主人,轻则紧绷劳碌、人生单薄,重则行为扭曲_、身败名裂。我们应当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要把金钱当做主人,财务自由不是追求财富规模的无止境扩张,优质的金钱观是财务自由的应有之义,

  • 财务自由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做

“生命以负熵为食”,人生就有劳动的需求。然而,社会分工越来越把人工具化,叠加_愈演愈烈的_无效内卷,被异化的劳动常常成了痛苦的来源。我们追求财务自由,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做,而是从异化的劳动中跳脱出来,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志趣或劳动。志趣和劳动的界限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巴菲特“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那些取得较大成就的人,往往把_志趣和劳动融为了一体。_

  • 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

说完了财务自由常见的3个误区,谈谈纯牛马对财务自由的理解:把储蓄下来的现金不断以合理的方案转换为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使被动收益逐渐覆盖支出,逐渐从劳碌的状态中摆脱出来,逐渐获得时间的自主支配权,同时逐渐探索志趣,逐渐探索自在愉悦的生活方式。

每句话都用了“逐渐”这个词,纯牛马想表达的是:财务自由应该是一个人慢慢变好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只和金钱相关的静态结果。

# 财务自由计划的合理目标

设立目标金额,只是为财务计划提供一个模糊正确的方向

世界是复杂的,很多事只能做定性的模糊评估。对于财务自由这件事,定量目标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模糊正确的方向,增强目标感,提升行动力。拥有多少钱不是辞职的主要依据,更不是自由的真正标志,自由的真正标志应该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精神状态。

  • 目标金额的两种锚定方式

我们在制定目标金额时,通常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锚,纯牛马这里介绍两种锚定方式,分别是锚定收入和支出:

锚定收入:目标金额x预期投资年化收益率≥年均工资收入;

锚定支出:目标金额x预期投资年化收益率≥年均支出。

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合理的,纯牛马自己大概是锚定收入来制定目标的。每个人可以综合自身各方面情况做选择,或者设定为两者之间的值,丰俭由人,都看自己。

推荐我们自己开发的一套免费工具:投资计算器(“纯牛马的救赎”小程序的“百宝箱”板块)

运用这个工具,输入初始金额、月定投金额,目标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和定投时间中的4个量,可以计算剩下的1个量,计算结果可以为制定财务自由计划提供参考。

一份财务自由计划,既涉及到开源、节流和投资这些和金钱直接相关的,也涉及到志趣和亲密关系这些和钱不直接相关的,下面谈谈纯牛马的实践与思考。

# 开源篇 — 把自己产品化

纯牛马认为,想要提高收入,效果从差到好,同时难度从低到高的思路依次是: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劳动报酬->增加杠杆数量。

只靠增加劳动时间增收,虽然见效快,却是在“与时间做敌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收入会呈现下降趋势,且上限较低;

提高单位时间劳动报酬,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生理衰老,但本质上还是用时间换钱,收入还是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要想突破用时间换钱的固有局限,就要运用杠杆,尽可能以一份劳动获得更多份报酬。普通人最容易实现和驾驭的是流量杠杆,挖掘自己的一些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并把这种东西产品化,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过程本身就很有趣。纯牛马对理财感兴趣,对自由有渴望,也蛮喜欢写作,你此刻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纯牛马“把自己产品化”的有益探索。

本段落的思维主要来自《纳瓦尔宝典》中的财富篇,大伙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阅读,也可以阅读纯牛马此前写的一篇文章:一年半存下55万,拆解开源的3种底层逻辑 (opens new window)。

# 节流篇 — 自洽的过日子

每次被问到有什么省钱秘诀,纯牛马都有点不知从何说起。为了写这个分段主题,纯牛马专门调研了一些读者的消费情况,发现每个人的背景、经历和性格不同,消费习惯和观念自然也就不同。纯牛马从小家庭贫穷,早就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方式,叠加上对自由的渴望,我的消费观注定异于大多数人。这个段落应该会有争议,如果有“刺眼”的感觉,请以你自己的情况为主。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纯牛马很喜欢这句话,我虽谈不上“足乐”这么厉害的状态,但确实很难从消费中获得快乐。如果别人与我聊起品牌,购物,演唱会这些东西,那完全是对牛弹琴,我平时的注意力压根不在这些事上,对这些一无所知,消费欲和攀比欲也就无从谈起。

  • 省钱不委屈,把时间花在不喜欢的事才委屈

一个人想长期做一件事,委屈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对纯牛马来说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纯牛马并不感到委屈。与此相对照,当纯牛马被迫花时间在不喜欢的事,会有一种被欺负的感觉,常常感到很委屈。

  • 财务自由之前避免大额消费

复利的特点是开头缓慢,过了某个临界点效果会很明显。好不容易攒了点钱,最重要的自由问题还没解决,就着急买房买车等大额消费,会一直在复利的开头阶段转悠,是一种让自己“保持贫穷”的行为,因此纯牛马在财务自由之前会避免大额消费。

  • 无痛省钱,是可以规划的

在规划工作和生活时,纯牛马会把省钱作为重要考量因素,比如优先选择所在城市房租低,食堂免费的工作,这意味着平时的房租吃饭等大头支出是很低的。纯牛马喜欢喝啤酒,会购买价格不便宜的各式啤酒,喜欢在网上冲浪,会购买付费内容和赞赏,但与吃住的消费相比,这些偶尔的“任性”消费其实花不了多少钱。纯牛马认为,适当规划生活,是有可能无痛省钱的。

说到底,消费是系于经历,观念和性格的事情,是很底层的东西,不需要委屈自己跟纯牛马学,也不需要替纯牛马觉得苦,每个人按自己觉得合理的方式过日子就好了。

# 投资篇 — 投资的回报就是投资本身

  • 投资的回报就是投资本身

纯牛马刚开始接触投资时,是想着获取被动收益,加速财富积累,但是在投资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想法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

纯牛马渐渐体会到,投资的过程就是修炼理性思维方式和良好品性的过程,赚钱只是投资的副回报,投资的真正回报就是投资本身。稍微具体地说:

世界的规律不会因为个人欲望的大小而有丝毫变化,因此一个人说话做事的唯一参考是能力而不是欲望。投资中恪守能力圈,可以保持复利,避免亏损;生活中恪守能力圈,可以保持进步,避免栽跟头。

嫉妒是有害无利的负面情绪。投资中不去嫉妒别人,有利于保持情绪稳定,动作不变形;生活中不去嫉妒别人,有利于营造真诚友善的人际关系,自己也会感到轻盈快乐。

盲目从众往往会导致不理性的行为。投资中不盲目从众,有利于抓住机会,规避风险;生活中不盲目从众,有利于独立思考,从容坚定。

等等……

在投资中修炼出的理性思维方式和良好品性,会全方位反馈给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一个人变得更好。孟岩说:“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

如果只把投资看作赚钱的工具,很容易陷入赚快钱,短线投机的泥沼,在市场的各种复杂场景中难免焦虑急躁,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影响正常生活;而如果把投资看作洞察世界的一个窗口,看作修炼理性思维方式和良好品性的一种志趣,结果将大不相同,不仅赚得到钱,还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篇幅所限,本文不展开讨论我的具体投资策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的第二阶段投资策略(究极重要) (opens new window)。

  • 如何用不稳定的投资收益覆盖支出

关于投资,纯牛马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用不稳定的投资收益覆盖支出,纯牛马此前在财务自由经典问题:如何用不稳定的投资收益覆盖支出 (opens new window)中谈过我的想法,总体思路是:不纠结于投资现金流的稳定性,通过长期的投资记账,得到具有参考意义的年化收益率数据,进而得到具有参考意义的支出锚,同时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在波动的投资收益中保持稳定的支出水平和生活状态。

推荐一个投资记账工具(有知有行APP—“有行板块”—“投资记账功能”)

有知有行开发的投资记账工具是体验最好,最能满足投资者记账需求的工具,没有之一。我们只需要建立资产条目,再手动记录每一笔投入和转出,更新每个资产条目的金额,就会得到像这样的资产汇总和收益率情况。

还可以导入资产到家庭资产记账,得到像这样的家庭资产桑基图:

真的非常方便清晰,快用起来吧!

# 志趣篇 — 探索志趣,无需等待

巴菲特说:“如果财务自由之后想做什么,那么现在就应该去做”,纯牛马很认同这句话。然而,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像巴菲特那样,拥有一份热爱的志趣,志趣往往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对志趣的探索应该与积累财富同步进行。“财务自由以后想做的事”和“现有条件下就能做的事”不是彼此对立的,常常有很多交集,这个交集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提前尝试财务自由以后想做的事,可以填补不上班带来的生活空缺,减轻面对自由时的“眩晕”;可以在过程中加深对财务自由,对自己的认识,有利于制定出更切实合理的人生规划。

应该把志趣本身就当做报酬,纯牛马在上班之余写公众号,既可以输出观点,整理思绪,还结识了不同的人,满足了社交需求,这本身已经是很有价值的报酬了。写公众号将成为我不上班以后,乃至终生都会做的事,我很庆幸探索了这份志趣。

# 亲密关系篇 — 先让自己变好,再影响别人

纯牛马目前没有伴侣,父母对我的影响力也很有限,关于这部分没有太多想说的,只回应一下读者留言评论提到的家人观念不一致问题。总体来说,不上班是小众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对这种生活方式天然地不会很认同,这是正常的。很多人会把家人的反对当成财务自由路上的“绊脚石”,但其实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内部矛盾,我们既然想追求财务自由,肯定是觉得这条幸路是能带来幸福的,那就不妨自己一个人先走一段,我们把日子过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父母会看得见,或许就会没那么反对,伴侣会看得见,或许就会追随。总之,先让自己变好,再影响别人。

编辑 (opens new window)
#财务自由
上次更新: 2025-08-24, 08:40:23
第一桶金
《不亏》陪读问题

← 第一桶金 《不亏》陪读问题→

最近更新
01
如何学习投资交易
08-03
02
FastAPI 依赖注入:从入门到实践
07-04
03
MongoDB 与 PyMongo 使用指南
07-04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5 IMOYAO | 别院牧志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