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bagger-精选翻倍标的,聪明指数
# 精选十年翻倍之标的
本想起名为《精选低风险十年翻倍之标的》,但想想这么起名太招摇了,然后把“低风险”三字给删除。
当然,有人说,十年翻倍?那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有毛意思。
是的,本文就想起到这个效果,俾倪者自然不会点击进来看贴,引发无妄之论。
人生时间宝贵,N 年翻倍,N 越小越好。
要想 10 年翻倍,市场上一抓一大把,根本不用太花心思研究。只不过敝人投资上习惯稳扎稳打,守好厚实地盘后以图进取。敝人的目标自然是 N<=3。遥望这个<=3 的目标,的确是不小的挑战和难度,沉下心先从 N=10 开始研究吧。
说实话,最终研究出来的标的,很大概率会是在 7 年附近实现,运气好点 5-6 年也未尝不能实现,当然这得看上天造化。不过也莫贪心,5 年以内基本不可能。
废话不多说,先说说翻倍之理论根基,老巴曾经说过两点,一是散户投资最好是投资指数基金,二是拉长时间周期看,收益应该和标的的 ROE 高度正相关。
故此,翻阅的标的自然是从指数标的开始翻阅。
或许有人说很多主动基金业绩很不错,何必等 10 年、7 年呢?是的,没错,既然是主动基金,当然没必要把它降格在 10 年才翻倍的标的中,我的研究范围绝不仅仅框定在 10 年、7 年翻倍上。
我研究 10 年、5 年、3 年翻倍,绝不仅仅是从其“可能”翻倍的概率,而还需其较大概率的“确定性”。
尝试翻阅长期 ROE>10%的指数,欣喜的是,竟然市场上如此收益的指数实在太多了。那好,这就考虑降低其风险度了,想到长期以来,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验都显示,红利类将是风险最低的品种之一。于是再筛选,哇噻,标的依旧不少,可选项真多。
那么,如果再考虑降低风险,自然就是 PE、PB、ROE 波动、股息率高低等各因素来考量了。
考虑到为了提高其收益率,利用目前管理层给到基金的打新红利,倾向觉得沪深单个交易所的指数会失去这一红利,于是初步排除红利指数、深圳红利。
有人可能会说深圳红利这指数不错啊,你排除它干毛?其实除了上述因素外,其 PE、PB 百分位并不低估,若说其 ROE 高,那等以后研究 3-5 年翻倍标的的时候看看它和其他品种比较之后看是否能入选那部分的标的吧。
通过如上模式筛选后,精选出了红利低波、红利低波 100、300 红利、中证红利、股息龙头、500 红利几个指数。
通过进一步筛选,发现红利低波 100 与红利低波都属于低波同质类指数,而红利低波 100 又比红利低波弱一些;而 500 红利则市面上没有相关标的,故此筛除这两个指数,剩余的各指数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于 choice,PE、股息用了 TTM 模式,而 PB 使用了 MRQ 模式。通过分析,得出符合低风险翻倍的因素:
- 留下的这几个指数的确是在 PE、PB 上比较低估,且股息率不赖。
- 其 ROE>10%,且长期稳定。
- 在这几个指数中,股息龙头相对而言估值稍微高一些,但因其 ROE 高一些,也算做了抵消。
那么接下来就看其基金标的,筛选的目标是尽可能是资产较少的,目的是获取打新红利,分别如下:
- 红利低波: 创金合信红利低波(005561/005562)。该指数有 ETF,但资产低于 1 亿排除(华泰红利低波 512890)。
- 300 红利: 该指数虽然也有 ETF,但资产低于 1 亿排除(512530 建信 300 红利)。
- 中证红利: 招商中证红利 ETF(515080)。该指数有很多对应的品种,其中最低资产的是招商中证红利 ETF。
- 股息龙头: 鹏华中证高股息龙头(515690)。
由于敝人投资模式中,为保持“流动性”,在平衡收益和流动性情况下,会设置不同久期及收益率的品种,而本次研究出来的品种,将极大的弥补了我部分资金长期摆在理财中的尴尬。除 300 红利规模低未纳入持仓外,其他都已经纳入了持仓,后续还会根据市场情况加仓,求得更多的收益和流动性平衡。
后续还会继续研究更低久期翻倍的品种,虽然目前已经找到一些“疑似”3、5 年翻倍的标的,但由于其风险度还在考量和研究中,未来还需深入研究。
最后,也说说题外话:
- 呼吁基金公司成立 500 红利指数的基金,它本身是个好指数,其股息率 3.85,在红利基金中属上乘角色。
- 明确一下上面说到的这几个标的属于“低风险”,是以拉长时间周期(5 年以上)来说的,而非针对在 5 年以内。
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熊市中(2021.12 起),该指数相对偏股混合指数存在明显超额收益
# 精选“疑似”五年翻倍之指数标的
在上次写了《【翻倍】精选十年翻倍之标的》 (opens new window)后,有很多人在论坛中,或者 QQ/QQ 群中进行了交流。
如在那篇文章中预测的一样,有俾倪的,有不屑的,也有说比这些标的更好标的的(说的正好是我后续在研究 3-5 年标的品种里面,下面会谈到)。
当然,有个朋友提到,这不就是用红利来代替理财么?恩,说的对。我研究十年翻倍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在我投资仓位中丰富一个环节:将部分富余资金投入到比普通理财高的收益品种中,同时不影响大的流动性,最终提高长期收益。 所以,俾倪和不屑这定然是我起初就猜测到会发生的事情。
同样,本篇的五年翻倍,依旧是我投资仓位中的阶梯式资金配置所用,后续将研究可以三年翻倍的品种。在这里也顺便提一下,由于股票类品种太复杂、普通基金又受基金经理影响太大,它们的“锚”变化性比较大,就暂定在指数类品种中研究,后续再逐步丰富,视精力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说说标题,为什么起了个“疑似”这个用语?实际上,翻倍年份越小,其找寻的难度越大,实现目标的概率也自然更低。不过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本次的研究结果不尽人意,甚感其达成五年翻倍的“确定性”还较弱(提前剧透:甚至感觉比 3-4 年翻倍的品种还弱,这以后再谈),所以灌注了“疑似”这个单词。
根据上篇的筛选规则,要五年翻倍,则 ROE 需要达 15%以上,但遍查后发现在确定性“相对较高”情况下,实现近五年复合 15%ROE 的品种竟然太少,考虑到假设五年内来个牛市,提前实现翻倍呢?所以就降了点门槛,把五年复合 ROE 达 13%以上的纳入考虑范畴。(这里,我敢打赌,大概后续有朋友会提出,高于 15%的怎么可能少?XXX、YYY 都是超过 15%的呀。哈,我要把这些纳入 3-4 年翻倍的标的。)
为什么说近五年复合 15%ROE 的品种少?主要是有些指数就没有对应的基金、有些则是吓人的高估 PB/PE,所以自然就少了。
先上图:
数据来源于 choice,PE、股息用了 TTM 模式,而 PB 使用了 MRQ 模式。本篇文章筛选出来的标的是白色部分,而灰黑色部分后面做其他说。
(1)800 地产(对应基金标的 160628,鹏华地产指数,可场内买卖交易):
从表中的数据很明显看出来,其 PE/PB 的估值均是历史低位,且 PE 才 7.x、PB 才 1.0,而且股息率都 4.74 了,这个数据在银行板块面前都是毫不逊色,而且历年以来的 ROE 都在 12%+以上,妥妥的好标的。
有人说,大家常听说地产 etf,你这个 800 地产是什么鬼?
实际上,地产 etf 是全指地产,是整个市场中所有的地产股集合,而 800 地产则是中证 800 中的地产股。
在当前“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之下,地产股 N 年以来都不受管理层待见,各种政策都有打压,如果仔细查阅地产公司的财报,才发现地产公司真是赚钱能手,一个个年赚几百亿不在话下。
有人说,地产股赚的都是假钱、而且资金流动性及其差、杠杆还高。
是的,这些都是地产股摆在桌面的不利因素,不过我们也要抬高一个层次来看待这些问题。
在资金流动性方面, 说实话地产公司就是资金滚动太快,所以才给人感觉流动性持续紧张,其实,如果一旦停止拿地几个月,地产商的账户上立马会堆积出超多现金出来,因为很多公司的回款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杠杆高方面, 地产商这套赚资金快速流转的钱,才导致是杠杆逐渐抬升,但宏观层面上已经开始整顿,可以预期后续杠杆会有效降低(当然这对一些公司则是非常糟糕的)。
全中国的地产行业是个大行业,而各个公司的占比都很分散,没有及其冒尖的公司。随着监管的严厉和政策大打压,这就给了对头部公司更好的扩大份额的契机。
所以从整个逻辑上说,长远看,800 地产比地产 etf 好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就从 PB/PE/ROE/股息率这些指标来看,的确 800 地产就更优了。
有人这里就会提出问题,如果这么说,不是 300 地产就比 800 地产更好么?
这问题问的好,而市场里面正好就没有 300 地产的基金标的,这就是一个缺憾,不然大家看上表就应该能看出,300 地产的 PB/PE/ROE/股息率指标明显比 800 地产好。
不过,市场中有个叫“地产等权”的指数(399983.SZ),也有其对应的基金标的。而它是 300 地产等权指数,虽然同是 300 地产,但其所有成分股都是等比进行配仓,等效于龙头公司和普通公司的权重都一样,这样就体现不出龙头公司在指数中的优势所在了。
基于如上分析,从 PB/PE/ROE/股息率这几个指标来看,800 地产五年翻倍其实概率是不低的,只不过政策的打压,其五年的道路一定是艰辛的。
当然,对于这个品种,有个优化的策略,则是直接买入几只头部龙头地产股进行配置,这效果估计更好。
敝人目前持有小量 160628(鹏华地产指数),主要做日常配置观察使用。同时持有万科 A、保利地产、融创中国这三只股票。
(2)先进制造 100(对应基金标的 515870,嘉实先进制造 100ETF):
说实话,当我搜到这个标的的时候,是有些兴奋的,15.x 的两年复合 ROE、15.x 倍的 PE、2.9 倍的 PB,特别如此估值下还能有 1.79%的股息率,堪比某些红利指数了,实在难能可贵。
待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基金标的 515870(嘉实先进制造 100ETF),规模才 5000 万,瞬间那个心情直接跌落到谷底。
这点规模,很容易哪天就被清盘。
而这个指数,问世也才 2 年多,还很稚嫩,理性来说其 ROE 尚需待时日观察。
不过,目前我国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先进制造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指数的估值水平真的很低。不出意外,这个标的五年翻倍的确定性是本篇文章标的中最大的。
真希望某天这个基金规模会大起来。
(3)深圳红利(对应基金标的 159905,工银深圳红利 ETF):
记得在上面文章中,就有人提出这个指数,我当时的答复是它还另有任用。哈,对的,就是在五年翻倍的时候带上它。
这是一个很多人喜欢的指数,具备一定的分红率下,其成长还相当不错,其前十大成分股妥妥的都是时下抱团股。
鉴于先进制造 100 其基金标的不如意,在本篇分析的这些标的中,该指数算是“庸中佼佼”。
不过其近五年复合 ROE13.85,从静待计算来看,五年难以完整翻倍,不过如前所说,如果在第四年的时候,来个小牛市呢?
敝人目前未持有该品种。
(4)CS 高股息(对应基金标的 512590,浦银安盛中证高股息 ETF):
对于红利类标的来说,这个指数的 PE/PB 估值不太低,其百分位分别都在 75%和 90%了,但人家 ROE 很不赖,也对得起这个估值,只是百分位稍高了些。
研究时候,很奇怪它为什么 PE/PB 比其他红利类高太多,于是查阅了它的成分占比,才知道,原来它老兄是把银行类股票给剔了出去,怪不得它号称是红利中的成长指数。
除了 PE/PB 估值不太低,该基金标的 512590(浦银安盛中证高股息 ETF)规模才 1.07 亿,少了点,如果能有个 2 亿该多好。
敝人目前未持有该品种,若后续某天其跌了很多,或许我会考虑纳入持仓。
OK,分析结束,同时插几个其他的分析:
(1)中证水泥: 在上表中,中证水泥的估值其实也非常不错的,可惜没有对应的基金标的,但如果觉得不错,其实也不妨碍投资,如同上面 800 地产那里的策略一样,完全可以买入其板块中的龙头公司进行配置,比如海螺水泥、华新水泥这些,敝人目前持仓海螺,如果后续海螺下挫,会考虑加仓。
(2)红利潜力: 之前有人提过红利潜力这只指数,说也挺不错的。经过分析,其五年复合 ROE 才 11.69,PE/PB 百分位都在 80-90 的高位,其多年 ROE 上下起伏波动较大,高的时候到了 16.x,低的时候到了 7.5,完全具备桀骜不驯的品质,相较不太稳定。
(3)中证农业: 分析中,发现这个标的也不错,五年复合 ROE 能到 13.73,且也是近年以来 ROE 才有所提升,是否能持续需观察,同时股息率 1.2 相较低了些,故未纳入上表。
(4)医药 50: 其两年复合 ROE 为 16.8,PE50.22(百分位 56%)、PB9.31(百分位 80%),由于才问世两年尚需观察持续性,同时医药类标的,在普通基金能抓一把业绩不错的标的,故未纳入上表。
分析那么多,这些标的的确似乎都有些瑕疵,待纳入自选慢慢观察吧。
当然,虽然对敝人对它们不太有兴趣,或许它们(包括后面插播的几个标的)对各位又看官有帮助呢?
# 精选“当前(2021.06.18)”概率较高的 6-8 年四倍标的指数
为了在保持较好流动性之下提高收益率,敝人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寻找长期翻倍的品种,并将股票看成高收益债券,寄希望通过不同久期的配置,进行资金的减震容错安排。
前久分别研究了十年、五年翻倍的品种,最终写了两篇文章(《21.05.16【翻倍】精选十年翻倍之标的》 (opens new window))、(《21.05.28【翻倍】精选“疑似”五年翻倍之指数标的》 (opens new window))。
考虑到接下来研究的是 3-4 年翻倍的品种,而久期越低翻倍越难,所以花了更多的研究时间。
本篇文章较长,大家耐着性子看。
为了能挖掘出更全、更多的标的,近期翻阅了 1993 个中证/国证指数中能提供“全收益”数据的指数,这样数据会“真实”一些。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全收益”指数,平时我们口中说某某指数,往往说的是其“价格”指数,而这种价格指数,其指数点是不体现分红数据的,比如某某股票 15 元,分红 1 元,除权后是 14 元,对于价格指数而言,其权重是按 14 元计入的,分红的 1 元“消失”了,所以平时说的某某指数,其实其信息是有一定失真的,年限越长越失真,比如沪深 300,今日的点位是 5102.47,而其全收益点位 6683.8,其差距接近 30%,这 30%就是这 N 年其成分股分红后丢失的数据。
先做几个说明,“预先”回答一些朋友心中所问:
1. 为什么标的都是指数,没有其他类型?
股票、非指数基金等这些品种,从透明和难易的角度来说会复杂很多,而指数基金则有更多的“锚定”数据给予支撑,也便于预测和把控。对于非指数品种,未来也会逐步研究,当然这难度就提升很多了。
2. 为什么翻阅的是中证/国证指数,而没翻阅其他指数?
主要原因是精力和效率所限,等后面会花一些时间也整理下其他家的指数。
3. 为什么标题不是《3-4 年翻倍标的指数》,而是变成了《6-8 年四倍标的指数》?
讲真心话,敝人还是觉得能“确定性”的在 3-4 年翻倍很难,但如果时间换空间,时间拉长一倍,翻倍的概率会提升很多,主要是“好”企业的业绩是在持续增长中,中途经济环境的配合让目标的胜率会更高。
4. 为什么标题特意指明“当前”?
其实,市场中能实现 3-4 年翻倍的优异指数非常多,但只是现在估值太高了,就比如大名鼎鼎的中证白酒,从 08 年末到现在 12 年半上涨了 24 倍(其姊妹指数 CSSW 白酒指数从 04 年末至今上涨 99 倍),基本就是接近 2 年一倍,但现在的估值实在有些贵,现在买入真的可以再很快翻倍?我总觉得确定性要小一些,所以寻找的是一些当前估值相较低能概率稍大一点实现翻倍的品种。
另外,这次研究也获得一个小小的意外之喜,就是早先在研究五年翻倍的品种时提到所找出来的品种不尽人意,其确定性甚至不如 3-4 年翻倍的品种。而这次竟然新发现了 2 个,其中一个是下面图示里黄色标注的“500 质量指数”,全称“中证 500 质量成长指数”,相较早先研究的品种其确定性更高,后面详述。
OK,现在切入正题,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于 choice,PE、股息用了 TTM 模式,而 PB 使用了 MRQ 模式。本篇文章筛选出来的标的是白色部分,而黄色部分后面中途做其他说。
- 对表格做几个说明:
- 一个指数生命期中,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指数基期、一个是指数发布日期,后者好理解,而前者“指数基期”需要展开说一下,一个指数在发布的时候,为了可以与其他指数进行参照,那么就会找一个合适的“基础日期”,设定一个“基础点位”(开盘价),大家就起步在同一起跑线了;随后根据指数编制规则会回溯这 N 年过程中的指数运行走势后,最后的点位做为“指数发布日”的起始点位。(可能有人就此有疑问,为什么指数间很多指数基期又不同呢?这主要是看编制者当时从何角度出发来定这个基期了)。
- “基期至今年化”是代表了从基期开始至今的指数复利年化,这很能看出指数的长期能力;
- “指数发布日至今年化”代表了指数发布日开始后的指数复利年化,由于某些指数发布日至今太短,因此这个数据可以参考看看。
好,下面逐一说明:
1. 消费红利指数(对应标的 008929-泰达消费红利 C、501089-方正富邦消费红利): 🤑
这个指数着实厉害,基期至今 60 倍涨幅,复合年化 30.35%,最新 ROE-18.03,其反映了消费、红利两大世界投资界中不败的完美结合。
目前 PE-31.15,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五六十倍的热门指数着实看起来好太多了(中证白酒、食品饮料)。
这里特殊说一下方正富邦消费红利,这是一个场内 LOF 基金,如此好的一个指数,配上还能在场内交易的优势,一季报显示它的规模竟然才 3000 万,实在是太少了,不知道哪天就清盘了,就像捧着金饭碗的乞丐。
敝人目前配置有泰达消费红利 C。
2. CS 消费 50(对应标的 515650-富国中证消费 50etf、009117-东兴中证消费 50 指数 C):
这个指数基期至今 33 倍涨幅,复合年化 23.74%,最新 ROE-24.33,是消费股中更细挑了其中 50 只做为成分股。
目前 PE-33.18,比起中证消费指数的 40.15 倍少很多,很好!
东兴中证消费 50 这个基金也是个捧着金饭碗的乞丐,才 7000 万规模,真担心哪天就被清盘。
敝人目前配置有富国中证消费 50etf。
3. 医疗保健指数(对应标的 159873-医疗设备 etf、159891-医疗 etf、516610-医疗服务 etf):
这个指数基期至今 34 倍涨幅,复合年化 23.9%,最新 ROE-24.92,是医药类中医疗保健、器械、服务的细分综合指数。
目前 PE-43.63,历史百分位仅在 1%附近,相当低。反观其他医药指数无论是 PE 倍数,还是历史百分位都很高。
这个指数的 3 个标的,也属于捧着金饭碗的乞丐,竟然个个都 5000 万附近的规模,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私下约盟了,哈,开个玩笑。
敝人目前没有配置该品种,原因是医药类行业,其细分赛道太多,牛股频出,持有主动医药类股基会是更优选择。
4. 消费龙头指数(对应标的 501090-华宝消费龙头 LOF、011854-招商消费龙头增强 C):
这,又是一个消费指数,这次找到标的里面第三个消费类指数了。
该指数基期至今 27 倍涨幅,复合年化 22.32%,最新 ROE-23.14,包括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的龙头(中证消费指数的缺憾就是没有可选消费里面的佼佼者)。
目前 PE-33.13,比起中证消费指数的 40.15 倍少很多,不错!
标的华宝消费龙头 LOF 可场内交易,招商消费龙头增强 C 刚刚成立不久,目前在暂停申购状态。
敝人目前没有配置该品种,原因是我刚刚配置了富国消费 50etf,这个消费龙头想再等一段时间,如果能到 30 倍 PE 就很爽了。
5. 质量低波指数(对应标的 006144-恒生前海中证质量成长 C):
该指数基期至今 21 倍涨幅,复合年化 21.18%,最新 ROE-19.12。
目前 PE-12.3,历史百分位 19%,看起来很合适的位置,不错!
标的恒生前海中证质量成长 C 规模太小了,才 2000 万,真担心它哪天被清盘。
敝人目前没有配置该品种,原因是其标的规模太小,我是个懒人,不想投资那些潜在可能被清盘的品种。
不过,这次研究中找到的“500 质量指数”也算是个五年翻倍品种,昨天刚刚建仓配置。
500 质量指数,对应标的 007593-鹏扬中证 500 质量成长指数 A。
该指数是质量+成长指数,基期至今 23 倍涨幅,复合年化 21.07%,最新 ROE-13.24,最新 PE-14.97,历史百分位到了令人发指的 0%,地板上的地板。
6. 中美互联网指数(对应标的 009226-天弘中证中美互联网 C): 🤑
如果不是这次研究,都没注意到这个指数,又一个重量级的互联类指数,而且这个指数竟然是中、美的顶级互联网企业集合,分别纳入各 10 个公司共计 21 个成分股(谷歌有两个成分股)。
成分股包括亚马孙、谷歌、facebook、腾讯、阿里、奈飞、美团、拼多多、小米等等。
大家热血沸腾了吧?
该指数基期至今 4 倍涨幅(基期是 13 年年底开始的),复合年化 20.74%,最新 ROE-20.42。
目前 PE-34.64,对比中概互联 50 的 PE-50.14、中国互联 PE-52.4,那是低太多了,相当好!我有较大的冲动想把我持仓的中概互联替换成这个。
可能有人这里会提出来,恒生科技(有人称它为恒生互联)的 PE 才 26 更低估,这里需要特殊指出来大家认识的一个“bug”:某些交易软件中,对恒生科技标注的 PE 是 26 倍,后来我仔细分析并与客服核实后发现这个 PE 是剔出了其成分股中的亏损股后的结果,若未剔出则为 43.9 倍。 说它是“bug”其实也不尽然,的确在某些场景下看 PE 是需要剔出亏损股的,比如亏损股太多进而影响到了指数的正常估值。
可惜现在的标的只有场外,没场内。
敝人前几日已经建仓该标的。
7. 绩优策略指数(对应标的 009195-泰达宏利中证绩优指数 C):
该指数基期至今 17 倍涨幅,复合年化 19.55%,最新 ROE-26.53,其成分股的纳入标准是: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 10%的前 100 名公司,妥妥的好公司集中地。
目前 PE-32.24,看起来不低,不过真是高 ROE 公司的集中地,貌似也还凑合。
只可惜标的泰达宏利中证绩优指数 C 规模小一些,才 1.18 亿。
敝人目前暂时未配置该品种,准备观望合适时机建仓。
8. 新兴科技 100 指数(对应标的 515860-嘉实中证新兴科技 100ETF):
该指数基期至今 9 倍涨幅(基期是 08 年年底开始的),复合年化 19.56%,最新 ROE-23.45。
目前 PE-32.97,在科技类指数中,这个 PE 明显看起来小很多。
不过这个指数有个小瑕疵,它可以容纳 ST 股。
标的嘉实中证新兴科技 100etf,可场内交易。
敝人目前持有该品种。
各位,看完如上分析,是不是热血沸腾?10 多年 20 倍以上的涨幅,PE 低、ROE 高,妥妥的好品种大集合。
不过,各位也要仔细甄别甄别,近日股市又不稳,再说了,巴老爷子都说了,15 倍 PE 以下才是他老人家入手的估值,这都 30 多倍了,好像都不符合巴老的标准啊。
再说了,这些历史好成绩都是过去累积起来的涨幅,现在新赛道是否有它们的一个位置呢?大家也得好好想想再决定啊。
# 精选的消费基金组合
有朋友知道我在优选基金,希望我能说说我的组合,虽然有很多研究还在持续和优化过程中,不过消费和医药的组合,基本上已经恒定下来了,并在敝人的持仓组合中已经持仓了 N 久,目前在不定时加仓中。
说到组合,简而言之就是几个基金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摊饼”。
有人可能有疑问,就个消费、医药行业,还要摊饼建组合?岂不是多此一举、放屁脱裤子?
其实,建组合我自然也有道理,目的是通过 2-3 只优质基金进行搭配获取这些基金的平均收益。
为什么如此?
其实很简单,每个基金经理,即便他很优秀,都有打盹的时候,如果能分散到 2-3 个,那么这种打盹风险带来的业绩变差就能一定程度规避。
今天首先给大家分享下我的消费基金组合。
说到消费,首先先抛一个结论,就是从长周期(5 年+)角度来说,主动基金是很难跑赢指数基金的,而短周期(5 年以内)则不好说。
为此,我建立的消费基金组合,就分块成了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子组合(分别 3 只),预期设立的策略是:
- 如果在一定周期以内,主动基金明显大幅跑赢指数情况下,则调仓主动基金到指数基金中,反之亦然。
- 坚持非必要不卖出策略,但如果消费板块明显估值超高,可考虑短暂抛售相关组合。
有人会说,即如果长周期主动基金难以跑赢指数基金,而自己是长期投资者,那么就不用配置主动基金了。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敝人自认做不到,原因如下:
- 当出现大暴跌(无关乎指数高低)的行情之时,敝人不知道自己届时的情绪是否会出现异常,而此种状态之下,依据历史数据主动基金抗跌能力“稍微”比指数基金好,因此一定程度下,持有主动基金或许能稍稍降低届时的情绪异常。
- 实际上,第一条的原因中,更为隐秘的深层原因则是,敝人信奉 “消费板块属于长期致胜,非必要不卖出” 的观点,而由于可能存在的情绪异常导致抛售离场,很可能割肉在底部或次底部。
- 一般而言,大涨后的大跌阶段是最容易卖出标的的时候。
如果谁能具备“打死不割肉”的心态和执行力,那么独持有指数基金,将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式。敝人目前能坚持几轮牛熊都不换仓的品种相当少,我是否能对消费板块如此,真的很难说。(这里插播一下,我目前持仓最久远的是腾讯控股,有部分是 15 年 11 月 16 号买入的,是我持仓最久远的品种,但其他品种都没这么坚持过)。
OK,说那么多铺垫,现在才真正进入主题。
先讲主动基金的子组合。
纳入的基金分别是易方达萧楠、汇添富胡昕炜、富国王圆圆的基金,下面的图是将三人的代表基金来与中证消费全收益指数做的收益对比图。
图中的“立标日”,指的是基金经理任职后的不长时间为起始点来做其与中证消费全收益指数的历史业绩对标。至于为什么没用基金经理上任日为起始点的原因是尽量避开其接手该基金后还遗留前任经理的持仓痕迹,一段时间后基金的持仓至少应该是新基金经理认可的标的了。
分隔线后的第二段栏目是代表胡昕炜上任后的历史涨幅,同时辅以萧楠的基金做为对比。第三段栏目是王圆圆的。
图中看到:
- 萧楠从 13 年至今的业绩是超越指数的,相当优秀;
- 胡昕炜略微跑输指数,不过 25.02%的 5 年半复利收益,也是上佳业绩;
- 王圆圆上任后的业绩则是大幅好于指数,而同期至今萧楠的成绩较弱,不过 4 年半 21.3%的复利收益,也不错。
如这表的数据,也是敝人千挑万选出来的标的,选择标准如下:
1. 需 2018 年 1 月 1 日前上任
2. 其长期回报优于对标指数,若差于则偏差较小,且复合年化在 20%以上
3. 其长期回报与其最大回撤的综合平衡值需较优
通过如上标准选择后,这三人纳入了我消费板块的持仓经理。不过这三人也有一定的隐忧(下面提到的“管理规模”指的是其管理所有基金的规模之和):
1. 萧楠: 近年的业绩有下滑趋势(但并不差),从历史情况看,其净值波动较大。
2. 胡昕炜: 其管理规模在三人中最大,对其操作能力考验最大。
3. 王圆圆: 其管理规模在三人中最小,且差距也很大,若其业绩继续优秀,一旦规模大幅扩大,对其的考验将非常大。
当然,有隐忧不怕,只要构建组合含纳三人,总的综合收益应该可以较大化屏蔽短板。
上图是三人的代表基金,考虑到他们还有能购买港股的沪港通基金,故此构建的组合在如下六个基金中分别摘取三只即可(每个人的第二只基金属于沪港通基金):
1. 萧楠: 易方达消费行业(110022)、易方达消费精选(009265)
2. 胡昕炜: 汇添富消费行业(000083)、汇添富消费升级(006408)
3. 王圆圆: 富国消费主题 A(519915)、富国消费精选 30(010409)
敝人选择的是易方达消费行业(110022)、汇添富消费升级(006408)、富国消费精选 30(010409)来构建组合。
然后,再讲讲指数基金的子组合。
分别摘取的指数是:
1. 中证消费(000932): 由 53 只主要消费股组成。
2. 消费红利(H30094): 在主要消费股中选择分红最优的 30 只股票组成。
3. CS 消费 50(931139): 在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行业(剔除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传媒子行业)中选取 50 只龙头股票组成
这三个指数,敝人在早先的文章中有分析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随便看看。
敝人选择对应基金分别是 512600 嘉实主要消费 etf、008928 泰达消费红利、009116 东兴消费 50A。
这里特别提一下,515650 富国中证消费 50 是对标 CS 消费 50 的,为什么没选它?其实明眼人随便看一下就明白,因为东兴消费 50 规模小,具有打新优势,只不过近期新股新规后破发率增加了,但估计市场逐步会博弈到虽然挣的少,但不至于破发的轨道上来。不过似乎东兴比较鬼精,12 月份后就很少打新了,具体它新的打新策略是什么有待进一步观察。
当然,在消费板块组合中,指数基金比主动基金持仓要大。毕竟指数长期胜出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如上,仅是个人分享,不做投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精选的医药基金组合
写这篇文章前,先啰嗦一下,上篇(《22.01.08【组合】精选的消费基金组合》 (opens new window))文章发出来后,有朋友吐槽“你这也叫组合?”、“应该加入固收加,债券基金,可转债,etf,中概互联,港股基金才叫组合吧”。
大抵这些朋友没仔细看上篇文章开头说的内容。
其实,我建立这种组合,目的就是通过 2-3 只优质基金进行搭配获取这些基金的平均收益,毕竟基金经理即便很优秀,都会有打盹的时候。当然,遇到这个行业集体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这种组合是无法避免下跌风险的。
不过,建立起这样子的东西,我没找到什么贴切的名词来给它起名,姑且用“组合”这个名词来替代,也希望大家能容忍这样子的称谓。
今天的文章主角是医药板块,依旧是找 3 个“好学生”来搭建我的医药基金组合。
不找不知道,等结果出来后,着实让我惊呆了一下,这个组合竟然全是“女神”担纲,莫非女性在医药投资上有优势?
这就是医药女神三剑客:葛兰、赵蓓、谭小兵。
好像以前有人比较过葛兰和赵蓓,她们谁才是真正的医药女神,谁更厉害。
小朋友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上篇消费精选组合的时候,我提到过我的一个观点:
“说到消费,首先先抛一个结论,就是从长周期(5 年+)角度来说,主动基金是很难跑赢指数基金的,而短周期(5 年以内)则不好说。”
而在医药板块而言,今天敝人的观点又是另一个:
在医药板块,以 2014 至今 8 年数据来看,优秀主动基金的收益是大幅跑赢指数基金的,而能跑赢指数基金的主动基金也不在少数,这样的局面应该在未来会很长一段时间周期内存在。
这个观点里面,有几个问题:
1. 为什么以 2014 年为起点?
2. 只以 8 年的数据来观察而推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周期是否合理?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 2014 年为起点。
因为现存所有主动基金中,虽然最早的医药基金出现早于 2014 年,但现任的基金经理中最早的是 2014 年就任的。而主动基金的业绩,往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金经理,所以从 2014 年做为观察窗口较为合理。
再说说以 2014 年至今 8 年的数据观察,来推理优秀主动基金跑赢指数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周期内存在是否合理。
早先写的文章(《21.11.13【2022】医药板块的多变性 》 (opens new window))中提到过,医药整个板块细分领域相当多,而目前整个医药类指数中,如果是宽基类指数(如 300 医药、800 医药、全指医药)其从 2014 年至今年化仅 11%附近,而细分领域指数最好的才也 17.x%(医疗保健指数,在敝人文章精选“当前”概率较高的 6-8 年四倍标的指数 (opens new window)介绍过。
而优秀的主动基金,都超过 20%+的回报,超越指数,究其原因就是其通过主动操作模式下获取了医药细分板块间轮动的超额收益。
因此,可以做一个判断:在没有一个更好的医药宽基指数出现情况下,优秀主动基金应该继续超越,至于能持续多久,这到很难判断。
好了,我们来看看三位女神的长期业绩:
图中的“立标日”,指的是基金经理任职后的不长时间为起始点来做其与 800 医药全收益指数的历史业绩对标。至于为什么没用基金经理上任日为起始点的原因是尽量避开其接手该基金后还遗留前任经理的持仓痕迹,一段时间后基金的持仓至少应该是新基金经理认可的标的了。
分隔线后的第二段栏目是代表葛兰上任后的历史涨幅,同时辅以赵蓓、谭小兵的基金做为对比。
图中可以看到:三位经理从立标日起的收益超越指数的收益,而且是大幅超越。
入这表的数据,和之前精选消费组合时候类似,选择标准如下:
1. 需 2018 年 1 月 1 日前上任
2. 其长期回报优于对标指数,若差于则偏差较小,且复合年化在 20%以上
3. 其长期回报与其最大回撤的综合平衡值需较优
当然,这里面有个例外,就是葛兰,因为按这个标准选择出来的三个经理的话,是另一个经理。但敝人因为早已持仓了葛兰的基金,所以只能暂时放弃那位经理,文末再介绍这位神秘经理。
这三位经理各有特点:
1. 葛兰、赵蓓: 把两位经理列属在一起,其实是她们似乎有共同的特点,长期业绩最优,相互伯仲之间,持股也崇尚集中持股,这伴随而来就是回撤也很大,属于暴涨暴跌型,但考虑到她俩长期业绩最好,所以只能忍了,故而需要其他的经理做组合来平抑整个持仓的波动率。
2. 谭小兵: 该经理风格就温柔很多了,仓位长期处于 80%+以下,持有的过程中体验很好,回撤要比葛兰、赵蓓小多了,如果熟悉工银袁芳的朋友,可能也会喜欢这位经理。虽然仓位基本不突破 90%,但长期业绩斐然,属于非常稳健的类型。
可能在这个市场,很多都很熟悉葛兰和赵蓓,她们的基金我就不赘述了,敝人单来聊聊谭小兵的长城医药保健基金:
除了上面提到的长期持有体验很好,这里说说这个基金在去年 11 月增聘了陈蔚丰,这位经理以前在浦银安盛,大约是去年 7-8 月份离职后到的长城,她在浦银安盛的时候,做过 519171 浦银安盛医疗健康的基金经理,从数据看,她业绩也不赖,竟然是在 2015 年股市顶峰的时候上任的,到她 7/26 日离职的时候复合年化是 12.81%,能在顶峰上任,最后还创新高,这个收益相当不错了。
以同期基金的收益看,谭小兵当时的长城医疗更厉害,达 15.76%的复合年化;而赵蓓的工银前沿医疗就差了一些,有 8.64%的复合年化。这么一看,更加对谭小兵刮目相看了,过程持有中的体验的确相当棒!
再折头看去年 12 月之前,葛兰、赵蓓重仓持有 CXO 板块,谭小兵持仓虽然分散,但 CXO 也持有不少,但进入 12 月后,谭小兵+陈蔚丰快速切仓到了中药板块上,打了一个漂亮战,这里面不知道是谭小兵主导还是陈蔚丰主导的。
现在长城医疗虽然是双经理,但不知道谁的分量更重,猜测可能会是陈蔚丰做方案,谭小兵最后拍板,如果是这样的话,基金的风格将会逐步向陈蔚丰倾斜,这会是个小小的隐忧,具体效果需要再观察。
虽然长城医疗是谭小兵的代表基金,但增聘陈蔚丰后不几天,谭小兵立马新上任了几只基金做单经理,而之前谭小兵的其他几只管辖基金也同步增聘了陈蔚丰,这样的安排很明显,大概率就是让陈蔚丰来减轻谭小兵的担子,未来某日说不定谭小兵将卸任其中某只基金。
再谈谈三位基金的隐忧:
1. 葛兰: 其规模太大了,船大难调头,所以近久 CXO 的大幅调整,看着葛兰毫无办法
2. 赵蓓: 她和葛兰一样,持仓集中,大涨大跌,持有体验中要有强大的心脏
3. 谭小兵: 担心她某天卸任长城医疗;另外她的基金历史上规模一直都不大,很担心其规模放大后是否还能如此优秀。
三位经理的对应标的(前者为纯 A 股基金,后者为沪港深基金):
1. 葛兰: 中欧医疗健康(003095)、中欧医疗创新(006228)
2. 赵蓓: 工银前沿医疗(001717)、无沪港通基金
3. 谭小兵: 长城医疗保健(000339)、长城大健康混合(013037)
好了,文末最后来揭晓神秘经理:002708-大摩健康产业混合,王大鹏。
王大鹏长期业绩也不错,2016/6/30 日上任,复合年化 22.71%,其历史最大回撤-29.43%,比谭小兵差一些,但又比葛兰、赵蓓好很多。如果我此刻才建仓医药基金的话,我会用他把葛兰给替换下来,可惜场上队员足够了。
# 医药板块的多变性
之前启动了对 2022 投资布局的思考准备,本周主要思考医药板块,不过感觉思考的还不够彻底,后续还需继续深入。
经过 N 年的发展,整个医药行业已经脱离了当年“药”的范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药”上,现在的 A 股,基本上已经将整个医药产业链都囊括进来了,都可以分几个层级,大的可以分医药、医疗,细分都可以分出研药、制药、运药、售药、用药等等,有可分创新药、中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连锁药店、CXO、康养等等各种。
所以现在所谓的医药行业,其实是“大健康”的概念范畴,而每个细分的领域又由于周期不一样,导致现在投资医药行业其实很困难,莫说散户,机构在里面深耕也着实不易。
不过,在这种局面之下,一个医药行业,如果能赶上节奏,就深耕玩玩这个行业,也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机会很多,所以有一些私募专做医药这个行业。
医药这个行业,长期以来,市场上都形成如下共识:
(1)综观全市场,医药是个攻守兼备的行业,能够穿越牛熊
(2)人口老龄化需求,势必会让医药行业大发展
所以,看好医药发展的人不在少数,赚了大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很多事情并非如想象般的发展,现在医保吃紧,所以医保控费变得必然,导致之前的“两票制”,现今的“集采”,就是奔着如何降低医药支出的目的而做的各种政策。
说到医保,想起当年大学毕业刚刚工作的时候,某天闲聊中,某个前辈谈到可以去单位医务室开药,说比医院的便宜。那会我才知道,每个单位都有个医务室这样的部门,日常不算太大的病医务室都可以开药,还可以挂点滴,甚至还可以开保健营养类的药,比如钙片呀之类。当然费用很便宜,所以相当多的职工大肆开药,有些人都可以给家里面的人开药,甚至...(此处略 100 字)。
至于额外的费用谁出?我后来了解是单位做为生产经营成本列支开销。
我当时就在想,怪不得新闻上老说医药费用太高,企业承受不住。后来不长时间,搞医保了,单位缴一部分、职工缴一部分,职工各人日常看病买药只能用自己医保卡的余额,超额自付。
我当时觉得这挺好的,这样企业的负担着实下降很多,我也为有医保这个政策觉得管理层很因明。
不想,这一晃二十年过去,现在的医保竟然越来越不堪重负,这里面的原因是全方位的,有爱惜身体一点小病就去住院康复的、有一听有医保就给患者多开药的、有用医保购药倒卖的、靠吃医保红利高价售药的机构/公司等等。
所以,医保控费、两票制、集采就变成了必须执行的政策。
一边是看似有大发展的市场机会,一边是不停考虑缩减开支的政策。
在面对有大发展的市场机会时,各色企业自然是加足马力的研发、生产。有这样的企业在努力,这十数年,我国的医药行业的确是发展迅速,每一次管理层的政策鼓励,市场都没经过多久,就很快达到效果,MeToo、MeBetter,乃至现在鼓励的 MeFirst、MeOnly。
这些过程,这个效率,对患者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在已经鼓励 MeBetter 的时候,还有多少企业还在往 MeToo 里面挤,这势必会出现某些生产/研发过剩,对整体环境而言就是生产/研发浪费。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面,受损最大的其实是投资者。
也就是说,在当前环境下,各种控费措施,人为的挤压厂商利润,对整个行业而言,就是很大的利空因素;当然,最后市场化竞争的结果就会让差的企业出清,留下优质的企业,这又算是社会未来最大的福气。
另外,说医药行业是攻守兼备、穿越牛熊的行业,似乎全世界就美国一枝独秀,而在其他国家虽然这个行业也不差,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
比如日本,过去也出现过为降低公费开支而全面降低药价的历史,有那么一段时间,相应的股票持续低迷,有长达 8 年之久。
而美国又为何一枝独秀?某种观点认为,因其研发能力的强劲,其药品能出口全世界,进而其利润来源于全世界,而非仅仅自己。这个观点我很认同。
通过如上的分析和梳理,对市场上认为医药行业是攻守兼备、穿越牛熊的行业;且人口老龄化需求,势必会让医药行业大发展的观点应该需要客观对待。
所以,简要归纳如下观点:
- 医药行业是攻守兼备、穿越牛熊的行业,但前提是药品能远销国际;
- 人口老龄化需求,虽然看似让医药行业大发展,但也要警惕医保费用高启带来的反身效应;
- 由于属于潜在的高景气度行业,进而众多的医药企业水平参差,进而产生的竞争失败,其损失资本远较其他行业高(医药行业创新研发资本开支很大),换句话说,就是股东的收益/亏损波动偏差很大。
基于如上,敝人自认精力有限、能力不足,未来会持续减少医药类的单个持股,转而入到基金投资,尤数主动基金。
有朋友可能有疑问,为何是“尤数主动基金”?
这也是本文第二个重要的观点,如下理由:
前面提到医药行业有诸多小的细分行业,而每个细分行业,由于周期不同,其景气度各各不一,如果全投,那直接投资全指医药即可,不过这个指数近 10 年的年化仅为 8.7%,很一般般,根本不像大家理解的“医药行业大发展”那种感受。
为了达成超越,那么就需要在细分行业上进行轮动,这问题又来了,如何才能更好的踏准节奏?这对一介散户而言,这好像难度挺高。
而仔细统计了目前诸多主动基金业绩后,发现主动基金业绩好过指数的很多,这或许是 A 股的特色吧。
那么,现在入场合适吗?
看了下各大医药指数,今年的业绩是负数,回调了不少。恩,这是好事。看估值,差不多常规估值了。
又看了下今年涨的不错的一些主动基金,近期回调了不少。恩,这也是好事。似乎这些涨的好的,今年都有大仓位在 CXO 上,而 CXO 近期回调不少。不过敝人觉得 CXO 未来的前景未必如很多人认为的那般好,这个以后有机会也聊聊。
看了下趋势线,好像现在各大指数都在磨底,再等一久或许介入才是较好时机。
如上,做为记录,也给各位分享,不足之处,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