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亏》陪读问题
1.吉大先生
请教资水:我理解的阿尔法收益是价值收益,贝塔是波动收益,对吗?您书中 P114 页举例的银行股轮动例子提到,与我理解的相反。请赐教
资水答:标准定义是,和市场一起波动的部分叫贝塔收益,不和市场一起波动的部分叫做阿尔法收益。简单说指数涨跌就是贝塔,轮动收益就是阿尔法。
在做轮动策略的时候,阿尔法和贝塔都是需要考虑的。论坛里的轮动高手,如 Flitter、持有封基、elodia,他们会对一些关键参数反复回测,使得阿尔法最大,这些参数包括:几只轮动、轮动周期、轮动阈值。Flitter 以前说过,他的银行股轮动回测用程序做了 2 万次,才选出最优参数来。
我比较粗糙,又对大盘涨跌和板块涨跌比较擅长,所以我重点考虑贝塔,其实就是择时。当然我也有我的依据,我回测过分级 A 轮动、小市值轮动、银行股轮动等,发现通常贝塔都比阿尔法高,所以优先考虑贝塔也是有道理的。一个例外是 2021~2022 上半年的可转债轮动,阿尔法比贝塔高一个数量级,那是游资造成的妖债行情,美好时光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后来可转债轮动的阿尔法就下来了,所以泛舟 rain 才发帖说,可转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2.胖子大水桶
花了两天时间,把资水和打新交朋友老师合著的这本《不亏》粗读完毕,准备再花些时间细细研究一番。同时,两位老师提到可以在《股市基本功》里开展陪读活动,这样的好机会我怎么能够舍弃呢?在这里先行谢过两位老师!
今天我就先说说自己的第一个读后感:关于建立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
在这本《不亏》中,两位作者总结到,树立不亏的理念,总体思路就是“建立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但是,问题来了,这种强大的竞争优势是怎么积累上去的呢?
《不亏》中提到:“每个普通的投资者都应该从自身的性格、情况、交易经历中不断摸索,一以贯之,直到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建立优势。”可是,我在做可转债的投资中,运用的是安道全的“三条安全线”的买入方法,轮动操作,这种方法反复操作会有收益,没有机会时就耐心等待,但并不会累积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啊?还请两位老师指点。
打新答:人都是反馈和认知动态循环的,是否具有优势,是要靠自己横向比较和自我总结。比如转债投资长周期自我的投资收益和转债等权相比,自我体会对转债各维度的理解深度和实际运用的反馈体验。熟能生巧后会自己有体会。
比如我做价投,抛开对价值的理解层面,心态层面,我就是天生很容易会受到价格变动的牵引,那在心里层面我明显就是劣势,我做价投非常厉害的朋友,除了他不断正反馈强化了信心,从天性上也是对于波动的影响很小的人。这就是天生的做价投的性格优势。
自我优势,能力圈,实际上还是一个由内而外自我划定的主观判断,尽量的把自我以前的投资经历和投资业绩放到人群中去做横向客观比较,从而进一步由外而内的修正。
资水答:我在打新交朋友的回答之后,也补充一点。就是能力圈并不是说要死守自己一亩三分地,而是要不断拓展试错。
比如说,价值投资的能力圈肯定不能局限在企业经营的基本面,以及价格与价值的错配,这正是很多价投者易犯的毛病,而是要往外拓展到行业格局和变局,再往外拓展到宏观经济和政策。所以,建立价值投资的能力圈,实际是要建立三个同心圆,从内到外依次是:企业基本面和估值、行业变局、宏观经济和政策。
同样,可转债的能力圈,也必须不断地拓展。把可转债的定价影响因素罗列一下,至少有:
1、到期收益率--决定债底;
2、到期时间、资产负债率、大股东持仓--决定下修概率;
3、流动性、转股溢价率、剩余规模、含林率等--决定波动率;
4、交易量--决定转债当日高度;
5、正股风口、回售触发价--决定转债长期高度;
集思录的可转债数据,是那么多位高手在长期投资实践中,跟天书建议后一点点完善起来的,每一条都是有含义的,都要搞懂搞透,才能说建立了可转债的能力圈。而且,去年 8 月新规以后,可转债脱离正股的炒作受到抑制,今年可转债的爆发越来越受到正股驱动,所以现在可转债的能力圈也包含了正股判断。
打新再补充:逻辑验证周期长的策略,比如价投,为啥难,就是在于此,也就是自我验证的能力和规律,很大可能是因为幸运,也就是有的人吹的牛逼只是因为自己的幸运,但他自己认为是能力。我认识的价投做得好的人从来不吹牛自己的高光时刻,反而总结自己还是因为幸运。
所以价投做得好的人,就要遵循先验逻辑,从常识和最基础的逻辑出发。研究具有穿透力,同时性格要符合价投的特性。因为验证周期太长了,没法按照后验逻辑,自我总结,快速迭代,建立优势。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会对量化交易将来带来冲击,但价投永远不会。
难的事情本身就具有高壁垒。
3.阳光幽灵
问:请教,书中说宏观信息散户和机构信息差较小,机构对散户基本没有信息优势,但是后面又说大类资产轮动是顶级高手才能驾驭的,二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
资水答:没有矛盾。宏观信息,人人可见,并不需要跑到行业和企业去做调研,大家都没有信息差。大类资产轮动,并不只是依靠宏观信息就可做决策,更多的是依靠投资者对各个大类资产的周期的判断。能够判断周期的,必然是高手了,比如能够判断 A 股周期的,是不是很牛呢?还要判断国债周期、信用债周期、转债周期、商品周期。。。
所以大类资产轮动虽然依靠的也是公开信息,但需要投资者本人的深刻功力才能做判断。
再问:那怎么判断书中所说的景气度最高的顶点,从而做到逃大顶呢,有没有什么指标能够显示?书中说 a 股没有做空机制,导致底部坚实,逐年提升,但是顶部波动很大,这种由非理性投资者冲出来的泡沫该如何应对呢?还是说根本不判断周期顶点,而是要靠看跌期权去对冲风险?
再答:底部是坚硬的,用估值、亏损面、库存可以大概测算出来,误差可以大体控制在 10%。顶部是泡沫,测算顶部是世纪难题,我相信没有人能真正解决。
一种是从统计的角度,用过去区间测算未来区间,误差自然是很大的。还有一种是从动量的角度,涨到高位以后根据成交量、消息面做模糊预判,比如《缠论》的“顶背离”就是关于动量的描述,其含义是这一波比上一波高,但上涨速度变慢,动能减弱,有可能见顶。我觉得统计法、动量法都有些道理,但都不是硬道理。
实战中的逃顶,可以采取金字塔型减仓,越高仓位越低,最后一点仓位享受泡沫的极致舒爽。妄图重仓逃顶的想法是致命的,严肃的投资者不应该有赌一把的念头。过早的逃顶是必然的啊,这是每个人都碰到的事情,兑现盈利以后想的事情不是去遗憾,而是要瞄准下一个机会了。
4.cdhr
已到手,请教,市场背后的手能否改变强周期,从哪些方面来判断?
资水答:市场背后的手当然是改变强周期的重要力量,比如四万亿和去杠杆,比如今年的中特估和数字经济,都是 A4 纸改变行情。一般从流动性和板块格局来判断吧。
5.qiuwen777
在利用周期寻找确定性的篇章中,提到对于周期的极限区域的判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这部分能不能展开一下,谈谈对于几个常见品种您的心得及对应常用的工具。非常感谢。
资水答:股、债、商品和现金四个大类资产,股和现金的周期主要看统计,比如恒生的 PE8 大概见底、上证的 PE12 大概见底,好几次都验证了;商品的底大概是全行业大面积亏损产能出清,这里的商品是广义的,比如船周期、房地产都算,如房地产现在产能远谈不上出清,所以远没到底;债我感觉没底,主要是前几年刚兑,现在不刚兑了,债底还没有多少历史数据,如转债 2021 底是 70 左右,到今年搜特掉到 18,债底可能还是要像骆驼老师那样统计垃圾债的偿付率吧。
周期顶部的测算更困难,我前面已经回答了,从统计和动量两个方面估算吧,但很不准确的,主要还是凭投资者个人的经验判断。
6.泥足深陷
打新老师为了稳定大概率是牺牲掉部分预期收益,也就是可能亏的但是可能暴赚的单,直接 pass 了
打新交朋友答:进攻和防守肯定不能既要又要,风险和收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定是要共存的。可能亏的但是可能暴赚这个肯定是可以的,可能大亏但可能更爆赚的,都是可以的,如买虚值购权,这就是投变。
核心是分清投稳,投增,投变的区别。分别对应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合理仓位才是关键。
7.basementkids
1、请教下 2 位大佬,P85 中公募基金的仓位,以及不在书中的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请问可以在哪个渠道网站可以看到。
另外这个仓位的上下限一般是多少,可以作为观察点的拐点是多少?
针对书中提到,在 YQ 刚开始最严重最恐慌的时候,选择购买 dax 基金进行获利的例子。
2、可否展开讲下为啥当时不选择更为熟悉的纳斯达克或者国内宽基基金,而是选择了德国指数基金。另外当时买卖点是基于怎么样的依据去确定的,当时投入的仓位大概占比多少?
资水答:2015 年后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仓位要求 80%以上,所以参考价值不大。公募的仓位,百度就可以搜到。
私募的仓位是查不到的,李蓓统计过。2015 年熔断底,私募仓位 60%,因此可以把 60%作为私募最低仓位,2022 年 10 月私募仓位 66%,李蓓由此认定那时上证最多还有 10%的下跌空间,我表示认同,后来果然如李蓓预测。
选德国 30 的原因是,看新闻德国是疫情控制最有序的国家,没有出现医疗挤兑。买点是拐头就买。投入仓位不透露。
8.搬砖人
花了三天时间,拜读了老师的大作,对投资理念和思维有较大的触动。特别是从只分析企业基本面,扩展到周期、流动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有几处地方个人理解不透,忘老师不吝赐教。
1.书中在流动性带来溢价方面写道:“港股市场很多公司被边缘化,不被主流资金认同,经常会因为流动性差,导致价值被忽略。但这种低估的状态,会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共识,并不会随着企业业绩的推动而走上价值重估之路。”这与“资金永不眠”是否矛盾,如果公司业绩上升,投资公司的潜在收益率会越来越高,难道市场上的资金不会买入明显更便宜的这个公司吗?不会带来公司估值的提升吗?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同市场具有不同流动性,因此带来估值的不同,如果都是在 A 股市场,就不会存在这种情况,这是整体市场状态而非个股状态。
2.关于大盘流动性。一是 M1-M2 为负时,表明资金更愿意存储,市场流动性弱,从 2018 年至今该值基本为负,而当前国债收益率较低又表明流动性充裕,两者是否矛盾,要如何理解?二是 M1-M2 达到-8%时,表明股市离底不远,这是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何从周期的逻辑来解释?是因流动性较差,市场估值较低,股票的潜在收益率提高,带来投资意愿增强,提高流动性和估值吗?
3.周期股川发龙蟒是后验逻辑吗?即站在 2022 年 5 月份能预测出后续磷酸一铵价格会继续上涨吗?如果不上涨,其股价很可能不会如此大幅上涨,不可能取得超高额收益,因此其逻辑是产品价格的上涨,但产品价格预测是非常困难,就算是行业专家也很可能预测错误。在 2021 年 6-8 月份,磷酸一铵价格上涨,但后续价格转头下跌,股价下跌,这个也是很难预测到的吧。如果不是以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如何能够发现此类投资机会,并提高确定性?
资水答:1、港股的资金多元化,永远不能形成合力,整体流动性难有改善。但港股的个股价值发现很多的,建议去关注雪球上专门做港股的专家杨饭。
2、M1-M2 与流动性的相关性问题,你看得仔细,这一部分我是借鉴了一份研报,所以你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自己还是采用十债收益率来判断流动性。
3、“关于川发龙蟒,站在 2022 年 5 月份能预测出后续磷酸一铵价格会继续上涨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显然从确定性的角度,预测产品价格是没有确定性的,但是从可能性的角度,是可以做这样的风险投资的:第一、钾肥、农药价格都涨,磷肥价格可以对标;第二、新能源车大放量,磷酸需求大增;第三、即便磷肥价格不涨了,川发龙蟒重组天瑞矿业这个磷矿,收益增长幅度未能完全反应到股价。所以,当时我毛估估这个风险投资大概有 80%把握。
至于后面磷肥价格下跌股价下行,我根本就没有拿到那个时候,我在公告合并天瑞矿业股价涨停的时候就跑了,差不多溜在最高点。这其实是在市场挨揍挨出来的经验,感觉赚够了,后面没有更大的利好,就跑了,有运气的成分。
9.zhqingqi
拿到书后一下午的时间都在看,感觉这书写道的东西较多,在下小白问个术的问题:如何在大致确定大盘周期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当年的策略?
持有封基老师说过这两年都适合可转债,他能做出这一判断必定有他的理由
双低的凌波老师今年在做银行轮动,估计是双低均值还太高的原因
资水老师和打新老师能年年取得正收益,必定是在正确的周期判断下选择了正确的策略,还请两位老师指点,谢谢。
资水答:你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很多高手对一年中收益出在什么地方,心里有个大概判断。我自己是凭感觉,当然这个凭感觉也不是全无依据的,从板块低估、资金流动性、政策热点等方面。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我并没有到知道有没有的程度,但根据市场情况迭代个几个月,判断也能逐渐清晰起来。封基老师和凌波老师比较厉害,据我所知,封基老师是关注 70 几个策略的回测,哪个走好了,思考根因,然后进行策略切换,建议你去读一下封基老师的书《寻找鱼多的池塘》,看他是如何切换的。
10.站稳扶好
一个分散和集中投资的问题,当看到一个符合确定性原则的机会时,如何验证这个机会,同时克服回撤心里,将仓位集中投资到这个机会中,提高收益率?
打新答:看不透的地方分散,真懂的地方集中。比如转债,我是大饼+集中持仓。 转债持有数量有 40 个左右,但持仓前五名的仓位占转债持仓 80%以上。该集中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是否真懂,以及自我风险承担的习惯。未来是未知的,做好各种情况的极限推演,然后有相应的对应办法,觉着都是认可和完备的。就去做呗。
11.虫子 2018:
书中提到弱者体系时,讲到用赔率抵御风险,用常识增加确定性。请教这句话具体啥含义?能否举例说明下?
打新答:以这张最新的沪深 300 的股债性价比图为例
![](/s/data:image/svg+xml,%3C%3F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3F%3E%3Csvg width='1px' height='1px' viewBox='0 0 1 1' version='1.1'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opens new window)'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title></title><g (opens new window) stroke='none' stroke-width='1' fill='none' fill-rule='evenodd' fill-opacity='0'%3E%3Cg transform='translate(-249.000000, -126.000000)'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当沪深 300 的股债性价比在高位区的时候,也就是指数跌跌不休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上涨的概率并不比下跌的概率高,延续趋势是大概率,但向下的空间有限。比如向下的概率假设为三分之二,向下空间 10%。向上概率三分之一,向上空间 30%、那么两者的期望值显然为正。这是一个风险并不大的博弈。
而周期是常识,指数是有底的,这也是常识。这就和钟摆理论一样,单独一张钟摆照片是不知道下一步摆向哪个方向,但如果处在极值区域,比如图片里绿色区域,那么依据常识就容易克服恐惧,增加确定性。
12.edwardsg
正在拜读两位老师大作,目前有几个问题:
1 第 69 页中说要关注资金信息的变化,观察大盘和板块中资金进出的数据。请问两位老师这个数据从哪里获得的? 如果只是单纯几天的资金持续流入并不能判断出资金持续性,很多时候资金做板块轮动,几天就换了热点,如果等确定出板块热点,价格也涨上去了,两位老师如何判断资金流入持续性,并在价格还没大涨前入场?
2 第 69 页中说要关注价量信息,延申下去应该就是之前集思录比较有名的涨价策略,即预判商品或产品进入涨价周期,量价齐升,从而带动行业和头部公司估值提升。但其实能把这个做好的人非常少,大宗商品、农产品、企业商品、消费品,品类繁多,两位老师如何能监控到这么多品类,哪一个要进入涨价周期?还是拿猪肉举例,猪肉价格周期底部会有一些反弹,比如从底部上涨 10%—20%,如何判断这是一个猪肉价格的底部反弹还是一个周期的反转开始?另外,也想知道产品价格走势、行业供需关系、库存、产能变化这些信息两位老师通过什么渠道监测。
3 第 84 页,“偏股型基金平均持仓统计数据,是观察市场情绪的理想指标。”如果是基金季度披露的话,又太滞后。请问两位老师是从哪里获得这个平均持仓统计数据的。
资水答:1、大盘和板块资金进出信息是通过看盘推测的,具体怎么看我不能讲,您记住“凡资金异动,必留下轨迹”即可。看盘与筛选个股是单向验证的,即通过盘面异动信号去筛选个股是不可行的,但有了个股逻辑,通过盘面异动找资金进出证据,一找一个准。这也是我们书中提到的“看盘、筹码分布、技术分析等也并非谬误"的真正含义。
2、通过商品价格判断商品周期当然是不容易的事,如果容易,那人人都能通过商品期货赚钱了。第一个建议是长期跟踪一两个行业,再慢慢拓展;第二个建议是,商品价格形成趋势后,必然有一些研报分析背后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我们就能判断趋势是否能持续了。
3、基金平均持仓数据,没有实时的,也不需要实时的,市场过冷或过热时,自然会有人拿出来说事。
13.Yaon
资水老师好!我是一位手动量化的指数基金交易者。读到第四章中的确定性原则:避免本金损失就是追求确定性,避免机会损失是追求可能性。提出疑问:避免机会损失,可以理解为风险敞口放多少,对应收益增多少,风险收益比要匹配?
资水答:量化投资者比较精准,具体阈值都要明确出来,我比较粗糙,靠主观判断,俗话说拍脑袋。
14.做空拯救世界
两位老师,请问为什么不好好分析下定投策略?感觉你们好像是有意回避。
资水答:我对定投没有研究,你知道我体系的最底层逻辑是周期,定投的最底层逻辑应该是股市长期向上,从根子上是矛盾的。而且我也没有听说过定投获得重利的。所以,我不相信定投。定投要仍受长期重仓套牢的折磨,有这份毅力,干啥不成?干嘛要去搞定投。
封基老师写过定投的书,他的见解肯定与我这种粗鄙认知不同,您对定投感兴趣可以去读读。
15.tobiaslee
已收到图阿大作 囫囵吞枣读了一遍 觉得对投资者的道的层面有很好的指导 在术层面有一些指引
比较好奇的是 在不同难度的策略里面里面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并且值得深入研究的策略呢?不同策略验证周期不一样 所以是否从短周期的入手更好?望两位老师指点~
资水答:是否从短周期入手更好?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也是本书 P157 “逻辑验证短周期”的主张。
我特别反对长期投资,因为投资知识体系有周期、价值、量化、博弈、规则这五个维度,周期是短中长周期都有,价值是长周期的,而其他三个都是短周期的,所以做长期投资的人,量化博弈规则的知识是空白的,周期的知识也是不完备的,短板太多,不利于成长。
“逻辑验证短周期”是打新交朋友提出来的概念,他反思自己做股票为什么成长慢,就是结果验证时间太长,得不到正确反馈,他后来做有确定时间节点的策略(比如套利、事件驱动),思考地对不对,到时间节点就能知道,所以成长很快。
我旗帜鲜明地主张,就应该抛弃长周期,从短周期的策略入手,天经地义。
16.binarystar1632
我炒股多年,业绩很惨,收获很多理论和经验,深刻感受到对于小散来说,仓位管理、择时、择股(或者说投资品种),都很重要,但正确的次序是仓位管理大于择时,择时大于择股。仓位管理,我看了很多书,到目前为止没有详细论述的,只有获胜概率高多投,反之少投的基本观点。因此想请教二位老师是如何仓位管理的?另外,我的主要失败都是来源于错位仓位的抄底(已经腰斩出现横盘才抄的,错误是一次性梭哈抄的),刨去抄底的错误,我的...
资水答:“仓位管理大于择时,择时大于择股。”非常精辟的论述,我完全赞同。
仓位管理的背后是战略思路,即今年各大类资产的风险和机会是什么情况?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
择时的背后是某个大类资产的周期。
择股的背后是某大类资产中最有爆发力的品种。
所以,从仓位管理到择时到择股,是一个从战略到战术的逐渐细化的过程。
所以,做好仓位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的仓位分配,而是综合评估今年各大类资产的风险和机会,进行动态的仓位配置。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抄底,抄底很重要的因素是信息的完备。所以最优是抄指数的底,依据的信息是流动性、经济展望、指数估值这些公开数据;次优是抄行业的底,依据的是商品价格、库存、产能出清等半公开数据;最难是抄个股的底,信息黑洞,永远有想不到的幺蛾子出现。我已经很少抄个股的底了,挨揍太多,痛彻心扉。
17.zy13357136696
挺佩服你们这些人的,就我这格局,赚钱都是偷偷地赚,不和别人说,不过我想你们也有不说的套路,或者更深得思考。 我这个小人之心啊
打新答:没有更深的思考,但肯定有不说的套路。知道一个地方能采到果子,只会通知自己部落的人去采,利他也是有范围的,因为你也需要同部落里的人打野猪的时候带着你。
资源有限时,肯定不会满世界喊:)当遇到巨型象群的时候,银行股不错呦,通知所有能通知的人,就变成了获得目标最正确的方式。
分享找果子,打野猪的经验,渡有缘人也算是一种善念。但生存下来历来只能靠自己。
18.猪头猪脑
五天把书读完,准备以后常常温习,请教一下,自己为什么敢于重仓的往往效果不好,为什么大跌时只敢买而不敢重仓?投资十几年基本做到不亏,但为什么收益率不能稳定提高?望不吝赐教
打新答:你问的这几个问题,我都有,也都没解决,哈哈
我尝试着分析原因
敢于重仓,因为确定性高,就是概率高,那一般赔率都不行,效果也不行。
大跌时受情绪牵引,我也是敢买不敢重仓,回头看还是理解的深度不够,重仓买如果是系统二慢思考的产物,那就说明还没到系统一下意识的程度
收益率提高我认为还是要来自于能力不断提升和策略储备的不断丰富。但固有的风险承担水平也限制了收益的可能性。
19.xx 谈到读书,是读经典还是读草根?
资水:大家可能没有发现我们这本完全是讲 A 股市场的,换到其他市场,这本书就是废纸一摞。经济出版社很兴奋地告诉我们,台湾的出版社看到书名和目录,就想翻成繁体在台湾发行,我心里想等他们看到内容大概就不会翻印了,因为我们这本书对台湾股市没用。
我的思维从来都是实战派。我以前是单位篮球教练,我发现了业余比赛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支业余球队通常只有两个人有得分能力,其他人只能捡漏,决定不了比赛。”于是,如何搞熄这两个人,就成了防守的胜负手,我们布置的战术很简单,叫窒息式防守,就是“没球的不让接球,接球的不让投球,投球的糊他脸上,三秒区内一概顶出”。 这种野路子战术,对专业队来说简直是垃圾堆货色,但是我们凭借这个战术,曾经 5 年单位联赛和对外比赛,单场都没有输过。
我们这本书,开篇第二章讲常识,所谓常识,就是 A 股市场的规律,更是从我们这些草根投资者、没有定价权的投资者、没有信息渠道的投资者的眼睛里看出去的市场规律。然后,围绕本土市场规律,我们来构建针对性的策略。
搞投资,没有经典什么事情,市场是什么规律,就制订什么战术。写一本接地气的实战书,就是我们的初衷。
打新:分享一个读书改变人生的真实故事
上周末和我两个也是职业投资的朋友谈事和聊天,聊起来他俩是如何走上投资之路的,这一切都来自于割总写的这本书(《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可惜我没有当年看到这本书(估计我看了我执行力也不行),或者说那时没和我的这两位朋友相识,错过了大部分港股打新美好时光,只赶上个小尾巴。实实在在至少错过几百万。
我的两个朋友是 IT 行业的精英,以前是不怎么做投资的,但也有钱需要理财增值,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尝试着弄了一个,大赚。幸运的是正好在港股打新的大牛市初期。收益形成正反馈。行动力非常强,立马去香港开银行卡,后续又找到办法,亲属在国内开香港卡。香港可以一人多户,还是执行力真强,迅速有了规模。在港股打新牛市阶段,收益那真的就是看有多少户,能抢多少乙组,能打多少一手,打哪个,如何选,论坛仔细学习就都差不多,赚钱多少就是拼综合实力了。
应该是这个港股打新牛市周期,2 年时间里,资金翻倍了。有了这个好的基础,他俩和他们的同事朋友貌似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给越来越卷的职场生涯独辟蹊径。
有时人生的转变真的就只是不经意间读了一本书!
20.谈看风云
请问如何做策略的验证?比如做小市值策略或者定增策略,用果仁回测效果挺好的,如果实盘时碰到净值大幅度回撤,我如何去判断到底是策略失效了还是只是恰好碰到了这个策略正常的回撤?
资水答:回测时挺好,实盘就大跌,这个可能是每个量化人都会碰到的吧,我也经常碰到并且忐忑不安。不过我比较谨慎,小盘实验仓要运行很久(1~2 年),另外尊重市场(下跌超出回测的区间先止损),所以没有在量化方面遭受重大损失。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
21.binarystar1632
读后感:P70-P74,书中有关技术分析的叙述,我是完全同意的。我自己有些体会和补充,望二位老师批评指正!大部分小散包括我,是把技术分析当做炒股的主要武器。做为小散,缺乏获取足够及时准确股票相关基本面信息,也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而 K 线图是最及时准确的股票买卖信息,因此小散特别倚重它。技术分析的最重要目的其实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因此止损止盈很重要。市场行为反映一切。这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技术分析可以学和运用的东西不多,指标、波浪理论数浪等复杂的东西其实是没有多少用的,胜负基本概率为 50%左右,反而最简单的东西最有用,比喻说均线多头排列是上涨趋势,空头排列是下跌趋势,缠绕是横盘,坚决不碰下跌的股票,基本就能避免亏损。下跌不止损甚至补仓是绝大数小散亏损的根源,包括我,我抄底失败及时止损其实就不会炒得烂,每年 10%的收益也会有的。技术分析中的掌握基本的均线及 K 线形态,多小仓位实践基本都能有不错的效果,能做到耐心,杀伐果断,不怕折腾,做右侧交易,我认为做不到大赚,起码可以做到小赚。K 线图里假摔,假突破,以及假阴真阳、假阳真阴,这些主力的花招,多加练习,慢慢都会识破和找到对付的办法。
我炒股一个重要失败教训也可能是唯一的重要教训,股票下跌走势已经提前反应了股票的基本面,我被侥幸心理、股评消息、无俱涨跌的价投长期投资理论所干扰,视而不见,被深度套牢,既亏钱也白白浪费不少其他赚钱的机会(由于满仓亏麻木了,心态崩了,不愿做波段自救)。
22.丢失的十年
请问股债定期平衡和书中提到周期与择时是否矛盾?
资水答:投资没有定期平衡这个概念,只有不定期平衡,依据的就是各大类资产的周期进行择时,股的顺周期来了,就多配股,债的顺周期来了,就多配债。
23.十年 2269
1.资水老师,你讲大盘涨跌=a1*流动性+a2*估值+a3*业绩+a4*市场情绪+a5*重大事件,个股涨跌 6 成看大盘,3 成看行业,我变化一下,一级行业涨跌=a1*行业 etf 资金变化+a2*行业 pe/pb 估值+a3*细分行业业绩+a4*行业温度或拥挤度+a5*国家政策或行业,说明一下强周期行业细分行业业绩也可以变化为量价关系看行业景气度,这样逻辑行不行?策略主要是想做行业低位高抛轮动,不精研个股
2.84 页说公募基金仓位高,市场情绪乐观,有可能是见顶信号,反之为底部信号,这个是否要考虑存量资产和增量资金的问题,比如现在混合偏股基金仓位在 77%,也不低了,好像基金经理和大家现在都比较乐观,最近也不说是最底部,也没有见顶信号吧,谢谢
资水答:挺好的,你实践一下看看效果,好的话请进一步总结和分享。我感觉哈,行业的因子主要看商品价格、国家政策和热点题材。
我也是不精研个股的,看到宏观和行业这一层就吃不消了,买都是买一篮子,再根据走势慢慢聚焦。
基金仓位在中间位置时,不说明什么,基金们有可能加仓也有可能减仓。仓位在极值时意义比较大。
24.银多多
首先感谢资水和打新交朋友给我们带来的这本好书。请教一下两位老师,书中 94~96 页“每次出手都应清楚地知道挣的是谁的钱”中提到:挣钱来源有国家的钱、企业的钱、市场的钱和对手盘的钱这四种。前三种好理解,第四种“挣对手盘的钱”是基于纯短线操作来实现的么?
资水答:不必纠结于短中长线,关键是知道“对手错了”。
如去年 10 月底外资出逃导致 AH 都跌,H 还跌到 8~9PE,那就是外资错判了中国资产的安全性。
如 2020 年公募基金把银行仓位减到 1.1%,那就是机构错判了银行资产的健壮性。
如 2020 年新冠蔓延,全球股市暴跌,那是大家都错判了各国政府维护资本市场的决心和力量。
我们散户见识再少,也总有那么几件事能看对的。抓住这几件事,瞄准反转的时点进去,就能收获暴利。
25.cjpanshen 
像上证指数按你的算法,每年的底都比上一年的底高 100 点左右,像 2022 年底 2850 就有很多高手抄到了。我有 2 个问题,1、这种算法是算的上证指数,那么创业板用这个算法也适用吗?其他指数用这个算法同样适用吗?2、这个是抄低的方法,顶的算法怎么算啊?毕竟 3 个知道里还是要知道顶在哪里?
资水答:“上证的底部每年抬高 100 点,2022 年到 2850 点”,只是一个统计规律,属于碰巧如此,换成其他指数就未必成立了,而且上证指数以后也未必一直按这个规律走,我在我的连载贴《股市基本功》已经论证过这个问题了。
投资不能认死理,硬性要求遵循每年升 100 点的规律,世界上没有这种硬规律的。A 股呈周期走势,上证跌到底部趋势线不怕套,有这两个认知,已经足够做投资决策了。
26.plias
《不亏》这本书里对情绪、心态这方面说得比较少,而这又是投资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今年年初因为重仓 AI 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也从市场学到了很多知识,目前从本金或者是认知上,或许站在了从 0 到 1 的阶段,但我内心一直有不安和惶恐,因为知道自己未来很难再捕捉到这种机会了,对于自己未来能否从 1 到 2,甚至从 2 到 3,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性。
想问问两位老师曾经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克服的,还是说只能随着时间慢慢适应?
打新答:有朋友提出觉着《不亏》里关于投资心态的内容写的少。这是最近我写的关于投资情绪控制的帖子,投资是不断经历,不断体会,不断进化的过程,去年写书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系统认知。
投资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定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这个陪读贴也只是一个交流的园地,而不是单纯的单向教的过程。
《不亏》是我们把现阶段的认知总结出来,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有缘能够被帮助的人。认知没有对错之分,何况也只是我们现阶段的认知,自己在将来都有可能进化调整。
《不亏》里面的内容,只是具有个人色彩的个人认知,而不是知识。比如择时,资水是择时的,这是他的体系里重要的一环,从以往的投资经历中,对他来说择时是可行的,因为在认知和反馈的循环中,择时带来了正反馈,不断有阿尔法产生并激励他在择时之路上不断积累能力越来越强,而我以前也择时,也追涨杀跌,贪婪和恐惧交替,但在认知和反馈的循环中,择时带来了负反馈,不断的受损失,慢慢就进化成选择不择时的持仓轮动的模式。
举上面的例子是要说明,择时或者不择时这都是生物个体在适应环境中的演化而已。这和择时对不对,靠谱不靠谱没关系。就和有人讨论技术分析有没有用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个体来说是正效应就是有用,负效应就是没用。
我的投资哲学具有明显的道家特征,万物皆有阴阳,结合自己长周期的实践,行就是行,不行大概率努力也不行,因为已经都长周期努力过了。如果在投资的复杂体系里追求唯一性准确性,比如择时,比如技术分析,就是认为是有用的,自己没做到,是因为还没学明白,这就和很多散户一生钻研技术指标,一直找不到确定性一样。但也不另辟蹊径,一条路走到黑。
投资哲学上,道家和儒家自然也没有对错之分,儒家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设立目标,比如设立的目标就是掌握择时和技术分析的能力,那么就是克服万难,不断努力,也要达到目的。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想很多办法,学习很多东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会自然增大,但是否能完成目标,这也要看个体。
道家强调以宇宙为中心,强调自我的渺小性,遵循水的特性,遇到困难绕着走,顺其自然,人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用到可以克服,能够建立优势的地方,也强调努力,但不强调锲而不舍。可是难的事情好多就是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克服,这个火候就是一种微妙,阴阳两面了。
投资路上我们都该在迭代进化中,大家一起互相启迪,共同进步。最后我用伟人的话“白猫黑猫抓到耗子的方法对自己来说就是对的”。
27. 心系湖湘
职业投资者如何在股市中安身立命,道和术都非常重要,但非要 2 个里面选 1 个的话,您觉得是道(书中的四个条件)更重要或者术更重要(打磨个人最强的 1-2 个策略)?
资水答:当然是术重要,先把钱挣到手比什么理论都重要。道是保证长期方向正确,一个术失效了还能找到下一个术捞口饭吃。有道无术,啥也不是;术攒的多了,自然成道。
28. lucylv
请教一下,《不亏》是(否有明确定义)指每年、每月呢,还是每次(每笔)交易,或者整体上呢?(我个人认为,不同限制,收益率和投资者行为心态都会有很多区别)。
资水答:不可能主观上想不亏,实际操作就能不亏的。不亏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总结一般亏损都能从周期、价值、统计、规则、博弈这五个方面找到根因,把知识体系拼图构建完备,能解决掉 70%的亏损。另外自己的能力圈(独门绝活)挣的钱,又能填补 20%的亏损,于是长期呈现净值增长的态势。至于每单不亏、每月不亏、还是每年不亏,那是偶然结果,实际上哪可能做到呢。
29. 书中自由
p69,资金的进出,是指哪一种含义:
一、资金流入:股价处于上升状态时产生的成交额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入。资金流出:股价处于下跌状态时产生的的成交额是推动股价下跌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出。
二、大单,也就是所谓的机构的“买”或“卖”。
资水答:偏向于定义一,而且一般明确是什么资金在进出,涨了跌了,去各大论坛看贴子,总能找到是什么资金。大单只是短线资金进出信号,不准的。
30. 张玉宁
书中提到的大类资产轮动,这种轮动是看准时机左侧埋伏还是右侧跟进更好?感觉上这种轮动是要做右侧趋势出来后再轮动,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资水答:我认为右侧比左侧好,做左侧很容易低估下行的烈度和时长,套在半山腰的滋味不好受,还是等右侧走出来,总有人讨论反转的逻辑,这时进入比较好。不过右侧也不好做,底部反转的那一段一定还是乌云密布一片恐慌,需要我们忠于市场走势,市场走好胜过 1 万张嘴唱空,客观的心态+敏锐的操作,挺难的。
31. 东君太一
请教,东方财富,同花顺软件中的板块资金流向,或者 DDE 决策等数据是否具有判断板块资金进出的参考性?盘面异动能否举一个简单例子简单讲解下大概是啥特征?
资水答:软件能监测资金吗?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软件能监测资金,那编软件的人岂不是掌握了财富密码?我告诉你,所有监测资金的方法都不靠谱,都是猜,没有例外! 交易的事情,哪有什么确定的东西?都是凭感觉,我也是猜。想从交易层面找真理,那是死路一条,实话实话啊。
32. 又是一年秋
做大类资产轮动,对于结构性牛市和震荡市,会做行业轮动吗,您觉得行业轮动有规律可寻吗?前段时间读您推荐的王成的《策略投资》,里面的观点是,宏观自上而下有规律,有大师,可复制,自下而上选股投资,也有规律,有大师,可复制,但中观投资的规律基本没法把握。我最近在想行业轮动相关策略,不知道路能不能走,所以想听听您的看法
资水答:你这个问题非常好。《策略投资》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观点我很认同,而且也知道怎么做。但行业轮动我没走通,需要的底蕴太厚了,要对各行业的早期信号都敏感,这难度太高了。但我不敢说这条路就走不通,我一个师弟是行业分析师出身的基金经理,他行业轮动就做的特别好,我找时间跟他取取经。
33. lgs11
开头思维导读,持续处于景气周期行业 白酒。这个结论无疑在过去几十年里是总体正确的,但是今后会如何很难说吧?正如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里大涨,现在和未来可能是转折点。楼主怎么看?
资水答:是的,618 活动除了茅台,其他白酒都有降价,五粮液从 1090 跌到 900 多,而降价是衰退周期的表现。如果追寻一下根因,应该是经济下滑大家手里没钱造成的。不过消费的周期短,衰退期可能一年就过去了。房地产是 20 年的长周期。
34.站稳扶好
请教两位老师一个分散和集中投资的问题,当看到一个符合确定性原则的机会时,如何验证这个机会,同时克服回撤心理,将仓位集中投资到这个机会中,提高收益率?
资水答:看到确定性机会时如何集中投入的问题非常经典,我实践了好久,因为在个股上挨揍太多了,头破血流,最终确立了“战略上集中、战术上分散”的原则,意思是看到一个确定性机会,在这个方向上重仓买一篮子股票,但篮子里的个股基本上是平均分配。
比如最近的问题债危机,正邦、全筑、思创,其实也是机会,论坛里有高手重仓单吊,取得了高收益。我没敢抄作业,但是这些问题债的解决,给整个低价债造成了估值回归的机会,这个战略方向我把握住了,加了一篮子低价债,虽然没有一只大赚的,但个个都是盈利的。
这样做会降低收益率,但对于大资金来说,稳定性比可能的高收益更重要。
35. 死神爱吃苹果
P194,周期股里的磷肥股调研可以分享一下表 5-1 数据收集资料的方法吗?怎么知道这些公司的,怎么调研他们的产能的,怎么知道产能占比的?看到结论就感觉收集过程是相当的耗时间。大家都知道俄乌战争,能从中赚钱而且能 2 个月翻倍收益这真的是相当棒了。
资水答:都是从各家年报里一点点扣的,你也看出来搜集过程相当地耗时间了。想赚钱,就是这样自己扣数据,市面上没有现成的数据。我还是比较快的,磷化工的十几家企业,两天就把表格做出来。筛选出川发龙蟒再请教好友阿瞬,他是财务大拿,他点头了,我就投了,前后总共四天时间。
36. wentin
第 77 页,“但对冲套利有近因效应,容易忽视风险,无形中放大风险敞口而不知" 这句话,两位老师,能展开讲一下吗?谢谢!
打新交朋友答:这部分我写的时候不严谨,是应该加上杠杆类型对冲套利。而不是等权益的对冲套利。杠杆类型对冲是利用期货或者期权做对冲,本身就是自带杠杆的。著名的长期资本公司的倒闭就来源这样的风险。
对冲套利本质是做回归,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做期货和期权之间的对冲套利,假设期权合成空头升水年化 3%,期货升水年化 1%。那么可以期货多单组合期权合成空头,那么可以有年化 2%的收益,这是规则套利,强逻辑,期货期权本身可以做多倍杠杆,自我资金还可以低息配资。放大 15 倍,就是年化 30%的收益,长期资本公司做的就是类似这样的国债期货对冲。但市场一旦有一点短期反向波动,可能一下子本金就损失特别多了,杠杆就扛不住了。
这里说的风险类似于期权双卖,稳定盈利的近因效应,会自然忽视风险。再稳定的盈利策略,也要时刻清晰策略背后事先已经写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