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策略分析计划
# 基金打新
华安证券的研究显示,1.5 亿规模的基金到今年 8 月上旬已实现打新收益 11.1%,预计全年超过 18%。我目前的策略就是,从市场中 4300 个参与打新基金中,选出将打新做到极致优秀的,规模在 1.5 亿以下的,建一个 20-30 个基金品种的组合,并按月根据实时规模进行轮动(只选择 C 类可以减少费用损耗,按月轮动刚好免赎回费),因为我永远只选择最小规模的品种,在规模从大变小的过程中,未上市的新股还能带来超额收益,我相信其增强收益一定会超过 18%。如果事实是这样,那么我前面说到的,长期不换基不择时持有宽基不赚钱的悲剧基本可以避免了。另外,假如我再从超额收益里面拿出 3 个点,买一个一年期向下 15%的 300 沽权,那么我这个组合甚至可以称为有保本的指数固定增强 15%,完全可以加一定的杠杆了。
@灭火勿入
打新基金绝对的散户优势,天天基金上可以查到基金获配新股的数据,再在且慢上把持仓类似的基金筛选出去,构建组合的时候看相似度,稳稳跑赢大盘。
来源:散户的生存之道(2021 续) - 集思录 (opens new window)
讲几个容易误会的点:
广义的基金只要参与打新,都可以算打新基金。打新与否是看基金经理意愿的,基金完全可以选择不打,场内基金也可以打新,指数 ETF 也可以,严格来说,指数有追踪误差,参与打新其实是容易造成更大误差的,虽然目前的结果是好的。张坤的易方达蓝筹也是兢兢业业打新的,只不过规模太大了,摊薄后收益看不出来。
在固收+里,打新作为一个增厚收益的手段,所以对规模比较敏感,有的产品为了大头吃打新的收益或者是主要投资机构的要求,就会限制申购。有的产品宣传的时候就直接用了打新基金的名号,造成误解。其实固收+只是打新基金的一个应用,属于狭义的打新基金。
网下打新面向的机构投资者分为 ABC 三类,A 类是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B 类是年金和保险资金,C 类则是其他,可以简单理解为私募等。
为了百姓财富往资本市场引,政策上当然会给 A 类优待,B 类次之,C 类只要有钱就能成立,竞争最激烈,所以获配收益也最低。
(目前大概有 4500 只股票,9000 只公募产品,近 20000 只私募产品)
A 类公募基金根据申购赎回费用又分为 A、C 两类,C 类一个月后无赎回费,再直接点给个模糊归纳:大概持有 300 天以内,建议 C 类,持有 300 天以上,才会是 A 类划算,我自己有流动性需要,所以正常情况下,买 C 类多,体验也好一点,眼不见为净,即使长持是 A 划算,但大部分人主观感受不到,大部分只能感受到 A 类赎回时扣除的费用。这里也要注意,打新时 AC 规模是合并计算的。
如果不知道自己能持有多久,一个鸡贼的建议是 AC 各买一半,或者 A3C7,毛估一下,不用单押 A 或 C。
因为在类固收里,标准接近股 2 债 8,所以限购基金大部分在 8 亿附近。这样股票仓位也符合两个交易所各 6000 万共 1.2 亿市值的要求。(同理,4 亿规模就得股 3 债 7,其他的自己推理即可)
办法总比困难多,大部分的限购还是有办法对付的,比如 X 灵活配置混合,每天申购上限 1000 元,那我就可以找 20 个这类机构占比大头的限购基金(不要怀疑数量,有这么多的),一天就可以买 2 万,多买几天就好了,而且,还有很低的概率吃到机构大额赎回造成的净值暴涨,就当送的彩票。
这个其实也是我的投资框架中的投稳模块,流动性收益性兼顾。
再讲几个实践经验,理论上 1.2 亿股票市值是最佳打新规模,但实际因为涨跌和规模,保持难度很大,总体 1.5 亿以下的基金往往新股报价入围情况不好,今年多家券商研报的大概预期是 2.5 亿规模 12%的增厚,所以 1.5 亿的预期就会有 20%,但现实中真的很难,我试过,我的结论是 2-3 亿在实践中比较正常,低了容易入围数量不足,高了增厚百分比会降得厉害。
封闭基金大部分也打新,但封闭基金往往规模大,收益增厚不明显,3 亿以下的只有两只:添富悦享和财通福鑫(欢迎大家补充),在年初的时候,财通福鑫折价 10%,再加上打新 10%,安全垫就有 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底层持仓放低很多要求。
提高投资收益,要么更强的指数,要么更高的安全垫。更强的指数是弱逻辑,更高的安全垫是强逻辑。要知道投资大师的年化是 20%,宽基指数 8%-10%,有足够的安全垫,我压根不需要选指数就能战胜你,我说清楚了吗?
# 可转债打新
1000 元一个月
# 股票打新
30 万底仓分账户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