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
作为一个投资者,本金就是他的生产工具,但通常来说,对于处在不同职业阶段的人或是不同年纪的人,他们的赚钱能力、攒钱能力以及已具备的本金都处在一个不同的水平。那么财务状况完全不同的人去给另一个人提建议,如果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觉得可能有不妥的地方。
我之前喜欢参加德州扑克锦标赛,锦标赛早期的打法很像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有 2 种截然相反的早期打法我都是认同的,一个就是采取极度紧弱的风格,猥琐发育,这样翻牌前不是 TOP 3%的手牌机会基本不参与,然后找大概率获得 Nuts 的机会翻倍,虽然这个阶段很容易被人读出手牌,但为了早期混战种生存也需要这样。另一种打法就是极度松凶的打法,但同时就要准备好多发买入,这样有可能在早期便积累其筹码优势,更早的进入更有趣的中局,剥削前面哪种紧弱的短码玩家。
我想对于初学投资,本金不多的投资者来说,是选择猥琐的风格还是浪的风格,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积累本金的难度。如果是工资不高,靠劳动攒本金速度有限的那种,还是应该尝试猥琐发育,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投资中生存下来,而不是如何快速利用少量本金快速暴富,想象一下你在职场都很难攒够足够的本金,那么仅靠投资获取巨额本金是很困难的,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跟买彩票中奖一样,没有广泛意义,这时候努力寻求职业发展、开源节流才是积累本金的正道。我身边有一些案例,都是收入一般且本金不多,但期望依靠投资快速致富,这种会往往误入歧途,走上严重错误的投资道路,最后遗憾离场。
而对于工资还不错,每年都能攒够一个“买入”的投资者来说,采取“浪”的策略也是不错的,因为他们总可以拿出一年左右的薪水,去尝试一些高风险,潜在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比如“收益互换”搞个 10 倍杠杆啥的,或是趋势来了满仓期指,盈利加仓。。。因为除非极端情况,最多的损失就是亏掉这部分本金而已,但一旦投资成功,就会有数倍甚至数十倍回报,让本金在很早的阶段就能上升到一个相对可观的高度。当然,这种方法对自律的要求较高,需要能够收的住,要能够判断自己已经来到了中局并即时改变策略,做一个“紧凶”型玩家。因为这会儿,你的本金就不是靠 1、2 年工资就能赚到的了,一旦输了,就要重头再来。当本金超过你年薪的百倍以上,大概就可以称得上财务自由了吧!
所以,对于收入还不错,输的起一年工资的投资者在考虑如何积累本金时,我认为积极尝试杠杆是一种选择,因为这是少有的办法让本金有一个快速的上台阶的可能,且一旦发生亏损也不至于无可挽回。而一旦本金远远大于年薪后,这种尝试就变得不太实际,一方面赢了可能本金增长的边际效应也是大幅降低,而一旦失败重头再来可能就得不偿失了。而对于大多数收入平平,希望依靠投资改善生活的朋友来说,放弃幻想,降低期望,做个“猥琐”的低风险投资者,经过时间的积累,相信也能在数年后获取可观的本金,让生活相对而言大为改善,这样投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zaqscxzse (opens new window) - 80 后全职奶爸
股神巴菲特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把枪,这把枪能够装 1 千发子弹,但是只在枪里装一发子弹,把枪对准太阳穴,扣动扳机,有千分之一的概率会死,给多少钱你会愿意扣动扳机?
一百万?一千万?还是一个亿?巴菲特的答案非常肯定,给多少钱也不能扣动扳机。虽然死亡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也不能参加有归零概率的赌局
这个赌局巴菲特不能参加,但其他人都可以参加,如果巴菲特愿意开这样的赌局,参加的人能多到让他破产
穷人就要有穷人的觉悟,无钱无势再不敢搏一把,靠卖苦力慢慢变富这辈子都不可能上位
我从 2014 年 100 多万做到现在 3000 多万全凭敢用杠杆善用杠杆,对那些绝不能用杠杆的说法不屑一顾,搞实业的都上杠杆,搞金融的都上杠杆,就个人投资者不能上杠杆?
想赚钱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脑子,不能什么都听别人的
孔曼子 (opens new window) - 摊大饼爱好者、实践者、理论研究者
我们这些四十岁以上小有积蓄的中老年人,除了少部分创业成功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工资奖金+房产增值+证券投资三条腿走路,同时适度控制消费,慢慢积累起来的。
对于现在 20 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三条腿是这样的:
工资奖金总体比我们刚工作时高很多,当然找工作的难度也更大;
房产大幅增值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小了,这条腿很可能已经废掉了;
证券投资一直大有可为,你能上集思录就比当初的我们强了不少。
比起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一些独特优势:
这代人的父母总体上比我们的父母要有钱得多,结婚买房等大额消费以及投资本金找父母赞助一部分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要说服他们拿钱出来就得靠你的表现了。
这代人的英语水平以及出国的难度比我们低得多,而且网络和物流高度发达,从世界其他地方挣到钱的可能性比我们这代人大得多,当然要挣到大钱风险也不小。
这个时代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程度比我们那个时代高得多,因此也有很多独特的机遇,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元宇宙等领域的机会,我们中老年人大部分是玩不转的。
上集思录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加油吧年轻人!
首先说结论,大佬的路子你基本走不了。
天时地利人和你没有,不然不会这么问。
房贷和生活开销都能成为你的困境,你很难能有跟大佬一样的背景和机遇。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大佬们的本金基本上要么有意外所得之财,要么有百年一遇之机,或者天赋异禀。
意外所得之财不算难,比如你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全款一千万买了套房,靠的是你这年净收入的-100 万和父母资助的 1100 万。或者中了特等奖,或者家里拆迁分了一栋楼。
百年一遇之机可能是集思录大佬更津津乐道的,毕竟这需要眼光能力,但是机遇蕴含巨大风险,大佬们不过是幸存者,万里无一。你选择了房子,也不可能拿房子去放手一搏,所以风险你也承受不起。
另外单纯从投资来获得的话,这还是需要少量的本金,对于大佬们说是少量,对于普通人可能也是大量,比如思聪创业五个亿,相对于他圈子的二代他就是白手啊。徐舵主算是白手起家吧,毕竟百科说,1978 年,徐翔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1993 年带着家里给的几万元入市。你说他普通吗?别说 93 年几万块,三十年前几千块钱,那时候我还饥一顿饱一顿,二十年前几万块钱,那时候我父母还为我们上学借钱,十年前几十万块钱,那时候我刚毕业都靠借钱度日,那只能说我们是贫困家庭。
别说信用卡,现在如果你是私企,没有多少资产的话,银行都不会给你批信用卡,除非那些高息的,信用贷也是一样,首先看你公司是什么样。
天赋异禀就是你虽出身贫寒,但是才智过人,比如毕业清北,入职就年薪百万,这个楼主好像也不是。
所以楼主要问的应该是困难家庭的普通人如何赚到第一桶金。抛去机遇运气这些不确定因素(因为这个谁也指导不了),楼主又不敢以一博万的话,只能老老实实赚钱。
开源节流只能是胆小的穷苦大众的攒钱办法。
开源:
1 在本行业开源,适合本行业能多劳多得或能接私活的,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
2 多找兼职,本行业没机会多劳多得,那就下班后多打几份工,送外卖,开滴滴,以及各种其他网络兼职。
3 考证,赚钱的证,如果你专业允许的话,其实除了住建部的,其余证也不是很看专业。
既然说本金我们就不说理财了,当然学习理财是必不可少的。
节流:你没钱买房这是你的选择,你想要房子而不是想要本金。车子也一样,因为买车不是一次性的投入,保险,养护,油费等等各种一年支出也很多。至于日常开销能省则省,我是农村出身,少吃几顿大餐对我来说没任何影响。如果你特别需要本金,你就知道没有什么是必不可少,少了这些你可以积攒很多的本金。如果你赚不到大钱,又不想勒紧裤腰带,那谁也帮不了你。
我不是大佬,也没有钱,但是我是穷人,我可以讲讲我是怎么开源节流的。10 年毕业,因为大学生活费很少(400 在武汉,当然学校可以打工赚钱,也推荐学生这么做,毕竟可以学到事拓广人脉,但是我有些内向,不善于跟陌生人沟通,脸皮又薄,尝试几次就没搞了),毕业时有一些开销,所以毕业时还是欠同学千把块。刚开始工作实习期只有一千(哎,都是泪,还是 211 的工程行业),所以第一年到年底都没啥钱。
转眼 11 年,自己搞了下淘宝,刚开始很顺利,借了钱加大了投入,但是接下来遭遇感情危机,一蹶不振,又购入假货(其实那时候基本都是卖假货,厂家也是这么说,但我接受不了,选择退货),退货又被物流把货搞烂了,保价了但是物流一分钱不给赔,投诉没用说让打官司,去了法院,说得去他们公司所在地也就是上海,又因为当时心情很差,直接一甩了之。这是 11 年 7 月,欠了同学两万,去同学那散心半个月,然后消磨了半个月。
亲戚给找了个工作,一千五,我竟然还干了一年。这就到了 12 年 7 月,我依然欠两万。
于是网上找出国的工作,找到一个去非洲的,8 月入职,9 月出国,12 月回国,三个月赚了不到五万(每天六点出门,晚上加班到凌晨,除了工作带队还兼职采购,沟通等,因为其他人英语不好),两万还同学,两万借给我哥买房,剩下的给家里一些,基本又没了。
开年后在这家公司国内工作,每月三到五千,也经常加班,又有几个好玩的同事,天天带着吃喝玩乐,到 12 年 8 月,手里基本没剩钱。
下半年转到北京公司工作,也是有出国机会的公司。但是上半年过了个证,证书找村里的一个在外当领导的给帮忙找公司,最后他们说把证给丢了,过了一年家里还是找他要到了八千块钱,我也没要,让我妈存了。
北京这公司两年多给我说了五六个国家,但是都没去成,只能在国内赚小钱,好在比之前强,而且经常常驻外地,自己花不着钱,但是手里也没钱,因为这段时间同学朋友们都买房,基本上我手里一有就借给他们了。这种状况一直到 16 年我买房,14 年过了一个小证,这个小证的赏钱已超那个省会城市偏远房子的首付,本身我自己攒了一些,所以我全是自己出的,家里本身也没钱。16、17 年做了项目负责人,非常忙,但是终于在工作中赚到了大一点的钱,17 年在老家又首付了一套,原因是要在京城离职,又不知道去哪工作。
17 年 8 月在老家省会找了个甲方工作,混日子到现在,基本上工资只够开支。但是 17,18 年因为自己干项目积攒了一些人脉,接了一些私活,天天晚上熬夜周末加班搞,赚了一些钱。
基本上截止 19 年, 相当于工资搞了几十万,私活几十万,证书可能也有个二十(15 年之后忙了就没再考,虽然北京的公司给证的补贴和奖金很优厚),除去两套房子的首付,和给家里的一些钱(毕业后没问家里要过钱,家里结婚的时候给了一万,当天晚上我就返家里了。有钱了之后每年都给家里一些),身上还剩个 50 左右。
19 年之后就是纯投资赚的了,也就没参考意义了。
毕业八年的时间,总共赚了一百左右吧(经验就是没资源的时候考证,有资源后加班干私活),当时手里的 50 加上两套房首付三十多,相当于这八年我开销就二十多而已,而且还给父母岳父母不少,还有结婚的费用,订婚的费用。所以我个人的开销很少很少,每年可能不到一万,当然也是因为项目上吃住基本不花钱。
当然一点点小本金都会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比如大佬们的分级 B,或者投资房产等等。但是我们既胆小知识又匮乏,基本接触不到。唯一接触到的就是买房,之前也有朋友讲,你借给别人那么多钱一分利息也没有,损失了多少机会,你当初应该借别人的钱自己买房,不知道升值多少倍了。但是其实这些买房的同学也没有发财,因为基本都只有一套,首付都是借的,只能说资产升值了,但是自住不能套现。对于同是困难家庭的人来说,他们搞个首付已经很难了,根本没能力去炒房,我有几个朋友借我钱买房都是好几年才搞到钱还我。
至于车,我昨天才付了 C3 的全款,到现在还没车,虽然十几年的驾照了,现在买也只是因为以后单干项目上用迫不得已,不打算往家开。并不缺车那点钱,现在两套房,证券里一百多,信用贷随便找个银行就几十个 w,我是出不起用车的钱,一个车位接近 20w,每年费用至少一万起,对于穷人这只是个工具,没必要。
我的结论是贫困家庭的普通人,多出力,少花钱,马儿要拼命跑还得少吃草,这样才有可能攒下第一桶金,否则你只能等天上掉馅饼。
littleboy886 (opens new window)
远离奢侈品:名牌,手办,宠物,女人,房子,孩子。
清心寡欲,欲望和奢侈是积累本金的天敌。
作息规律,健康的身体是前提,不要生病,药罐子花钱无底洞。
童年最好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那会使你天然节俭。
贫贱不能移,不要染上恶习,远离黄赌毒。
如不幸生在富贵家,富贵不要淫,威武不能屈。
否则富不过三代,王思聪打一次人和解 100 万,泡一次妞几十万,怎么积累?
杀盗淫妄酒,最好戒酒,因为酒后妄言,乱性。淫近盗,盗近杀。
年轻时要学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尽早经济独立,人格才能独立,思想才能独立,
思想独立才能真正自由支配财富,
否则攒的再多也只是别人的赚钱工具,早晚以各种智商税形式收走。
不要妄想不劳而获,那会使你支出时大手大脚。
如不幸突发横财,记住厚德载物,尽快散财积德,
德不配,财失位,失财折寿,有命赚,没命花。
德高望重,财神不请自来。自有人天天求你花钱。
有多少德,花多少钱。
最后祝你早日功德圆满。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关于第一桶金,老祖宗早就说过: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此其大经。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说得太对了,致富之路,就是这三个阶段:
- 无财作力:身无余财,只能出卖劳力、赚取本金;另外,这个时候必须要“学习”,为下一阶段的“斗智”做好准备
- 少有斗智:有了少量资金,就要靠“脑子”、而不再是主要“体力”赚钱了,能够找到套利的机会、实现资本快速增长
- 既饶争时:持有大量资金,套利的空间就容纳不下了,只能依靠“周期”来赚取 ——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一夜暴富是有的,但切记: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致富,往往不是几十年、一代人的事情。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知乎:《古代空地那么多,为什么农民宁可被地主剥削,也不去开垦荒地?》 (opens new window)
两代人,从逃荒到落脚,从长工到自耕农,就花了 30 年时间,只开出了 17 亩新田,还累死了一个人。
e 老实和尚 (opens new window) - 转债、期权、股指
年轻时尽量少花钱,工资、奖金都投入股市。如果跟别人一样挣了就花光,那么最后也很别人一样永远靠工资生活。
接手我爸 2007 年的基金账户 7 万 5 还剩 5 万 5,我妈赞助 5 万,自己上班 5 年攒的 3 万 5,2013 年拿着 14 万入市炒白银 T+D,短时间内亏了 3 万,都亏自闭了
缓了几个月,拿着还剩的 11 万开始炒股票,婚后夫妻俩打工 5 年又追加 8 万,2018 年全职投资后就不再追加工资,2017 年中彩票二等奖追加不到 20 万,总投入 39 万
2016 年开始上杠杆,先后用过信用卡借款,融资融券,期货,期权,目前用 240 多万本金操作 1000 多万市值
自己没钱怎么办?
借呀,利用规则加杠杆呀,离财富自由还差一次牛市
易尔奇 (opens new window) - 安待久 渐息散
回首往事,年轻的时候确实有点狂,
别人问我,希望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我回答说,找一个不领工资的工作。
靠什么样的工作可以不用领工资?
可能只有两种:老板或自由职业者。
创业失败,直接打破了我的老板梦;
生活所迫,考上律师,靠律师费为生。
6070 年代的人经历过物质相对匮乏,
天生省吃俭用;娶个不败家的娘们;
且 2000 年前后算是天道酬勤的年代;
就这样,算是慢慢积得了第一桶金。
执业过程中也见过很多实业老板,
风来盆满钵满,风停了跌落成猪。
以前闲钱放在股市,学着滚雪球;
现因病退休,得在股市讨生活了。
关于第一桶金,老祖宗早就说过: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此其大经。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海阔添空 (opens new window) (opens new window)
这个问题还没工作的我也想问。尽管前辈们的路可能不可复制,但可借鉴 ,可参考。
说一下我小小的投资经历吧!
18 岁还在上高中那会儿心怀梦想,拿着手中仅有的三千多元零花钱背着家里人开了户想着在股市大有所为。
作为小白的我追涨杀跌一路碰壁,甚至买中过博信股份这个大雷,买后第二天就被 st,一直一字跌停,资金腰斩才出来,之后陷入自我怀疑,一度卸载软件半年,然而那半年里正是一波牛市。
之后上大学,不容置疑的选择了金融专业。上课一段时间后觉得事与愿违。所学的东西对我投资挣钱没什么关系。可能是我有点经验的缘故吧,我上课学得异常轻松,像什么 K 线,市盈率,市净率,财务报表我高中就自学过了,感觉 Soeasy,实训课老师教我们模拟下单,看均线,K 线,操作软件对我来说更是小 keys。然后还一口气轻松考过证券,基金,期货等的从业资格证,以及经济师等证书。
在大一的时候,为了梦想,课余时间别人打游戏我泡图书馆、看所谓的炒股大师直播,网上看什么战法、学技术分析。图书馆有关技术分析的书不知道看了多少本,记忆深刻的有《道破 K 线天机》、《操盘学》一二三、《伏击涨停》、《MACD 指标战法》、《道氏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江恩理论》、《k 线天机》……太多了就不写了。但是感觉还是没什么卵用,该亏的还是亏。没用的东西学了一堆,天天看盘,股票倒是记住了不少,现在一有谁说股票的名字我立马能说出它股价大概多少,今年走势如何,公司干啥的。。。。。没用的东西又增加了!
大二上偶然接触到了可转债,发现可转债 t➕0 还还没涨跌幅限制。于是立马杀向妖债,亏损进一步扩大。后来总结了一下,要克服心理作用,要管住手,还要做止损。然后就用条件单辅助操盘,果然有一定作用。但还是不及预期,因为还是主要战妖债,而且经常买在山顶。
大二下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薅羊毛的好法子,可转债打新。基本稳赚,就没亏过。于是找了几个同学,帮他们开了户,我来管他们的账户用我的钱,承诺赚了分 20%给他们,亏了我担着。
后来发现量化投资很牛逼,然后放弃技术投资转学量化投资。浅学了一下 Python 编程,读了一些书。用聚宽量化和优矿,里面有社区可以看大佬的研究成果,还能获取策略源代码。自学了一个学期,感觉学了个半吊子水平。
再后来有贵人相助,学得更是顺风顺水,我发现以前学的方向走错了。然后转学了价投和套利。只是套利很多要对冲风险,一般要很多钱*,在上学的我还做不了,只能以学习为主,多投资自己。
大三上由于停止了炒股,一心学习套利,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了 Excel 等软件,然后读了更多的书,包括哲学、经济学、心理学。觉得比较好的书有《世风日上》《心流》《反内卷》《穷查理宝典》《那瓦尔宝典》《洛克菲勒给儿女一生的忠告》等。并接触了雪球、集思录、期权论坛、宁稳网等网站关注了一众大佬。
今年 22 岁,已经基本掌握了封闭式基金套利,可转债套利(下修,强赎,折价,配售,回售)、商品基金期货套利、期货套利、统计套利、跨市场套利,期权套利、指数基金增强、LOF 套利,并购套利,ETF 网格,以及价投和一些薅小羊毛的技巧。目前还在持续学习中。。。。。(不过也许 99%的努力将白费)
以上只是我传奇一生的开始!!未来可望,未来可期!!!
投资主线:投资自己,终身学习,追求进步,锻炼身体,积累专长,找到并利用杠杆(人力、资本、互联网)。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只要你能做到稳定获利,本金根本就不是问题,银行急着给你送钱,随便找个五家少说上百万的资金半天就能到账,利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大部分人的根本问题不是本金太少,而是做不到稳定盈利。
韭菜 me 大致路径如下:
1、毕业搬砖积累现金流
2、四年后买房(2 成首付),继续搬砖,小资金在股市打怪积累经验
3、又六年后,卖房随后再买房(杠杆不能停),继续搬砖,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可以投入股市的资金达到接近百万
4、又又六年后,还清房贷,失业(主动),一蓑烟雨任平生
5、股市(赌场)讨生活 ing
2008 年开始接触股市,所有的工资都是还了信用卡后全部扔股市,平时生活就靠信用卡支撑。有次交电费要现金都没钱,跟同事借的。坚持了八年,2015 年大涨之后才第一次从股市出金,交了首付买了房子。
然而虽然也赚了几百个,但回头看看也不一定就值得。当初买房子的朋友们,当初努力工作的同事们,现在资产似乎都比我多。人生路有很多种,也不一定就要死磕股市啊
你这个问题勾出多少大佬的回忆啊,尤其是那些天赋异禀且几乎白手起家的,下期热门话题妥妥滴!受大家感染,我这个小虾米也来凑凑热闹。
父母家庭没得选,老实巴交的农民,几乎不识字。好在自己运气不错,有个喜欢阅读的属性,这么多年下来,始终不停加技能点,感悟:穷人家的孩子,试错机会不多,努力学习,投资自己的大脑性价比最高。
上学期间,严重偏科,最后只上了个普通大专,显然不属于天赋异禀类型。01 年工作,月薪 350,到现在涨了 20 多倍,但跟众多大佬相比依然是 low 比一枚,好在事业单位,小地方衣食无忧。
11 年怀揣着从老婆那里软磨硬泡来的 1 万块进入股市。周末去开户,被告知需要开市时间才可以,几年后才知道佣金是万 12。至于楼主说的第一桶金,也曾在无数个夜里,冥思苦想而不得。后来不停的用玩网游卖游戏币的钱转入股市,没亏钱也没赚到什么钱。当时工资 2 千,卖游戏币每月可以到 3 千,好光景持续了有两年。现在想来,当时不过一台电脑,如果搞个小工作室,也许第一桶金早已到手,这大概就是资水老师说的,要对机会敏感吧。
15 年牛市,走狗屎运 20 左右买了金证股份,一直拿到 200 多才卖,可惜本金就那么点,然后新房装修,小水池被一瓢舀干
打新交朋友 (opens new window) - 立不败之地;败可败之兵---先胜后战
平时投资上交流比较频繁的朋友中,有投资资金七位数,八位数,九位数的都有,每个人身上都有让我非常服气的地方。但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白手起家。
真有人几万块很小资金就靠投资逐年复利八位数,不服不行
还有人职场精英赚的多就不说了,投资收益率还复利那么高,可能是干啥都行吧
也有工作之余做些副业,发展成个生意,赚到本金,逐年复利的。
我属于第三种,30 岁结婚完几万积蓄,双方家庭都是普通家庭,能给住房首付,其他就没钱没资源了,但也没有负担。可以靠自己轻装上阵,我们俩都是硕士毕业,工作之余再干点兼职,后来兼职发展成了门生意,后来做不下去了,就改成投资这门生意了。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吧,2010 年大二时华泰证券到我们学习推广时开的账户,自己学的也是金融业专业,虽然学的不怎么样,但是也算了解各种指标、知道计算风险收益预期之类的,这是开端。
1、2010-2011 年,停牌规则的交易机会。后面逐渐关注到了更多股市上的现象,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一个规则: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的涨跌幅过大(超过 20%)时,需要公司发布公告表明没有未披露的信息、同时下一个交易日推迟 1 小时开盘,即 10:30 开盘,估计是想让大家冷静一下。但是 10:30 开盘的时候不是集合竞价而是直接连续竞价,这有啥影响呢?当然有影响!连续竞价的情况下,大多数股票不是 10:30 开盘就涨停,所以手速快的人,直接设置涨停价买入是很容易买进的。重大资产重组,连续好几个、十几个涨停板里面,我经常在第连续三个涨停后买进去,买进去之后再赚几个涨停……
大二的我,爹妈都是总认为炒股是赌博的农村人,极力争取跟爹妈要了 3 万块钱本金,折腾了一年多,本金翻了十几倍,算是赚了第一桶金吧。之后规则改了,只是发布公告、不再推迟开盘了以后就没有这种机会了。后面几年乱交易亏了点,再加上自己花了点,毕业的时候就只有 30 万了。
当然,追涨停也不是没有例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2011 年山东钢铁跟莱钢股份换股合并(当时自己还按照换股比例算了一下哪个更便宜来着),自己就在 3 个涨停之后的下一个交易日,10:30 直接设置涨停价买进去了(实际成交价比涨停价低),后面连续又涨停了几天,公司发澄清公告啥的都没卖。惊险的是在浮盈了 30%多之后,突然监管的人让停牌调查;调查了两天之后啥也没查出来,但是股民慌了,复牌直接一字跌停。后面虽然卖掉了,但是收益不到 10%。
2、2014 年-2015 年,市值配售,打新股带来的超高收益。2013 年大学毕业,因为大学经常炒股、打游戏,还挂了科、考研又没考上,股市也不好,亏了些钱也不想看了。毕业找工作除了券商拉人开户就是卖保险,根本找不到好工作,就专心去二战考研了。好在自己大学的数学、英语等基础课学的还行,2013 年 12 月初试 2014 年 2/3 月份复试,自己运气不错考上了,也有了些心思可以继续炒股了。
2014 年 4 月份开始,其实自己就没有什么事情了,休息了几个月之后就又开始折腾自己那点钱了。当时股市已经低迷了好几年了,为了提振二级市场,监管就又重启了市值配售:买了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才能打新股;为了降低新股破发率,又搞了个 23 倍 PE 的窗口指导。当时自己觉得四大行的股息率都有 8%就买了不少银行股放着的就尝试着申购了几次新股,过了俩月中了几个新股全是赚钱的,而且涨幅还越来越高!卧槽!刺激呀!然后就各种想办法筹集资金打新股!因为新股有申购上限,就又让爸妈也去开了账户。
刚开始是平时买着银行弄新股额度,有新股了就卖股票申购;后面干脆用自己的钱卖股票,然后想办法借钱去打新股:亲戚的钱、券商的股票抵押借款、P2P 的钱、后来开通的两融等。就这样,底仓股票涨、加杠杆打新股赚钱,到了 2015 年年初的时候,自己的 30 本金,加上后面爹妈又赞助的十几,已经赚到了 120 左右,最多的时候借款超过 200。当时真刺激!有时候中几个新股赚十几万,相当于爹妈几年的收入,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听课。
2015 年年初,看着股市蹭蹭蹭,很刺激又害怕暴跌,在刚过 4000 点没多久就慌了。就把股票全换成了工商银行,然后让爸妈都开通了两融,都融券卖了些工商银行(这个券比较多),只保留了小几十万的敞口。后面新股真的越来越给力了!赚多少钱就不说了吧!
后面新股暂停、股市暴跌之后自己就去了杠杆、平了大部分头寸,只留了 60 万左右的股票了(自己和爸妈账户沪深各 10 万左右)。后面 2016 年取消了预缴款之后,自己估算了一下,打新收益还可以,但是中签率太低了。就给三个人的账户里面追加到沪深各 20 万左右;然后尝试借用亲戚的账户打新股,后面亲戚比较敏感就放弃了。当时也想过找些有钱的亲戚凑钱搞个私募去网下打新,可惜穷人哪有富裕的亲戚;平白无故的多生了很多事端……
行文至此,我已经编不下去了!大佬们看看后面还有啥暴富的机会,欢迎补充!
pppppp (opens new window) - +---++--+-+++++++++++
打工 10 年,刨去花销,攒下 10 万;
老爸看不下去,直接给了 990,拼成 1000 来个整数;
10 年下来,吃苦耐劳,无黄赌毒,通过 1 期考核;
# zaqscxzse (opens new window) - 80 后全职奶爸
“35,40 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 2015 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 35 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
要是 35,40 以后才能学集思录,这里应该会少一多半的人,现在学理财的都是年轻人
投资是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初中就应该接触证券知识,最晚大学也应该开始学习了,等你 35 岁才开始学的时候,我已经是个有十多年经验的资深投资人了,积累资产的过程中比别人多了一项技能有更大优势
工作根本不会拼命到没时间学投资的程度,如果你真的那么玩命工作,就能实现一年买车,两年买房,三年买墓地
# sentianren (opens new window) - WX:很多笔记
2005 年高考后就小本投入开户入市,07 年 530 前大概赚了 2-3 万,530 的时候持仓垃圾股 4 个连续跌停后,基本没盈利了。在当时的底部抄了万科和几个煤炭股(07 年的时候都算绩优股,如同现在的白酒和新能源),5100 清仓,大概盈利 10w 不到。当时对自己来说是不小的盈利,也对后来的投资观点产生了一定的错误影响。
09 年毕业后,鼓动家里人把当时的所有存款,大概 100W,全部用来打新(当时是现金申购)。论坛里的一些老人可能会知道鼎级理财网(toplicai),当时是最火的论坛,有位大佬经常会在下午 3 点前预告当天申购新股的预计中签率,相当准。断断续续打新了 5 年。盈利在 70-80W 左右吧。
13 年 12 月,筹集资金参加了东电 B 的 B 转 A。借用了家里人的购汇额度,一共买了 10 万美元的 B 股。浙能的说明书至少了看了 5 遍以上,漫长的转股等待后,当天开盘 60%上涨。大概 35 万盈利,觉得深夜里曾经付出的那些研究都很值了。
随后,坎坷的 14-15 年开始了,因为 07 年开始的股票投资惯性,觉得当时经济的形势并没有太大的气色,不停的做空 300,在趋势面前真的是大忌,当时浮亏 50W 吧,15 年开始,发现是小盘股(当时的创业板指数)牛市,反手重仓做多 500 期指,两个星期赚了 80w。虽然赚钱了,回头看是场豪赌。
15 年底老婆怀孕了,周末不出去经常在家睡午觉。当时乐视最火的时候,家里买了好几台乐视电视,成为了乐迷。特别想搞清楚它的商业模式,周末下午在家的时候,一直看乐视的发布会,至少当背景音乐,什么生态圈、产品圈,然后搞懂了,所谓的“生态”都是没有盈利基础的互联网泡沫。没有入坑。
19 年开始做多 300,重仓,也是有比较有把握。牛市的主题永远是轮动的,07 年大盘股,13 年小盘股,19 年又回到了大盘股。从折现值角度考虑,可能是把在小镇当 gwy 到退休的收入都赚到了。
23 年开始准备着 B 浪反弹。再过一两年,一起迎接小盘股的牛市吧。
# aaronyhang (opens new window)
@littleboy886 (opens new window)
远离奢侈品:名牌,手办,宠物,女人,房子,孩子。
清心寡欲,欲望和奢侈是积累本金的天敌。
作息规律,健康的身体是前提,不要生病,药罐子花钱无底洞。
童年最好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那会使你天然节俭。
贫贱不能移,不要染上恶习,远离黄赌毒。
如不幸生在富贵家,富贵不要淫,威武不能屈。
否则富不过三代,王思聪打一次人和解 100 万,泡一次妞几十万,怎么积累?
杀盗淫妄酒,最好戒酒,因为酒后妄言,乱性。淫近...
清心寡欲了还要钱来干什么。
假设王思聪每天打一次人花 100 万,泡一次妞 100 万。一年也才 7.3 亿,另外再给他 0.7 亿日常开销。一年也才 8 亿。从 20 岁每天打一次人,泡一个妞到 80 岁,共花他爹 480 亿。苏宁张康阳跟王思聪差不多年纪,这几年估计差不多败了这个数。
骄奢淫逸拜不了家,瞎几把乱投资才败家
# 十年且悠长 (opens new window)
我试着反着来回答一下,毕竟我在这方面还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入错行,大好年华进入一个成熟甚至要被取代的行业,等回过神来想转身已经落后别人太多。
2. 没有及时买房或者置业城市太落后,辛辛苦苦干几十年还不如别人房产增值来得多。
3. 择偶有严重失误,夫妻内耗没得好,要么伤神要么费钱,要么人财两空。
4. 子孙不肖,这个其实最狠。辛苦一辈子,竹篮打水一场空。
5. 当然还有就是个人不够努力了,毕竟外部条件都是助你从 1 到 N,从 0 到 1 还是要靠自己。
# 白湖水 (opens new window)
我毕业十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投资,节省开销。勤勤恳恳上班,一直在一家公司做到现在,可投资产辛辛苦苦到 A7.5。
一起进来的同事 18 年跳槽的,现在公司科创板上班,他市值 4000 多万。
20 年跳槽的,去年上市,市值 2000 多万。
最厉害的是 15,16 年一个创业的,喊我 n 次我没去,现在科创板上市后身家大于 40 亿。
科创板造福了太多太多人,唯独拉下了我。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沉迷于集思录的氛围,整天...
“35,40 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 2015 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 35 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就 35 了,就可以炒股了。
其实,年青人炒股最大的损失不是钱,最大的损失是时间精力。这些精力用在工作上,也许能够有所成就,却耗在股票上,关心今天涨 2 毛,明天跌了 3 毛!
我去年离开工作选择职业投资,其实都心里不甘。考虑到只有几年要退休了,再像年青人一样 996 去拼搏,身体怕吃不消。
最近集思录有篇文章很火:粪坑里面捡豆子!跟我的比方基本相同:垃圾堆里捡破烂。
我等年老体衰,垃圾堆里捡破烂也就罢了。年青人身强力壮,何必如此啊。这个市场就是一个垃圾场,只有微弱的价值,不值得耗费青春啊!统计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好像是 4%。
特别要警惕一些网络大 V,有极其少数是真的赚到了钱的,要么有能力,要么幸运,或者兼而有之。
还有一些人是别有用心,把证券投资说得多么容易美好,真实目的是“卖课”。点到为止。
普通人积攒本金太难了。我家小孩出生后从医院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媳妇两个人所有的钱加起来还不到 500 块,过了两年买车又花的只剩不到三万块,过了五年买房掏空所有的积蓄,过了三年装修又清空了一次。尽管有过不到半年翻倍的时刻,可是本金少的可怜,杯水车薪。
加油!
13 年生小孩时,无房。买房首付 20w 一把梭股市。
15 年,买 100w 房。感谢 14-15 牛市,赚了个首付。
16 年,装修 30w。
18 年,在 p2p 栽较大跟头,损失 30 多 w。
21 年,买 20 多 w 车。
家里我一人上班,周末下馆子、逛商场是常态……每年工资全花完。感谢工资现金流稳定。
无增量资金入市,股市资金这些年不增不减,偶尔中中新股,也用来改善生活,奖励自己……
延迟满足没有错,莫待无花空折枝。
魔都最早一批老股民都是从老八股、国库券和认购证起家的。
那一年叔就是靠买了一张 30 块钱的认购证才赚到第一个一万块。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当时的机遇,后视镜里看看容易,当局者清醒很难。
90 后目前本金 130 个……希望能有 1000 个…
生活上,自己在女生里面也相对比较节约,会满足基本的女生爱美的需求,但不买奢侈品不追星之类的,去年攒了 20 多个;去年还找了个男朋友,收入挺高,完全不会炒股,嘿嘿嘿……
投资上,去年开始接触转债,持续的学习,去年收益 3%,今年目前收益 6.93%,爸妈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去年合计给了 50 个;
工作上,运气比较好,遇到了很大方的几个领导(85 后资产都 5000w 以上),工资待遇不错,近期有升职机会。
如果说几个领导如何完成的本金积累?
本硕名校,个人非常努力+聪明,金融行业公募基金、券商的投研或投行岗位;
对于投研而言,研究能力非常强+管理资金、投资业绩大幅度跑赢基准;
对于投行而言,不能只满足于承做,多积累企业客户资源……
karinhongke (opens new window)
2013 年开户入市,早期研究的是多因子选股模型,基本就是个小市值因子做基础叠加几个价量因子,能回测出很夸张的收益率,然后开始办卡,套现,巅峰时期,动用三个人名下,接近 30 张卡,共计五十万左右额度(初期大概不到 20w 额度,巅峰时期是 20 年左右),开始投资小市值策略,不过早期意志不坚定,没有全仓搞小市值,当时也投了可转债,封闭式基金,15 年下半年开始全仓小市值,19 年中开始全仓吃贴水,19 年末资产到 130(包括四五十万的套现),后面就开始起飞了,基本上第一个 100w 用了 6 年,第二个 100w 大概 3 个月,后面就是信心爆棚,然后掉入谷底(去年腰斩)。贴张当时记录信用卡的表,基本上就是 1w 捣腾这 50w 左右额度,现在有云闪付了,管理信用卡更方便(现在也不套了),信用卡还有一个好处是积分可以兑换很多权益,当时有个浦发 5 倍积分卡,再配合浦发积分在万宁超市 500:1 的抵现,那时无损(甚至有收益)撸了很多日用品,现在还没用完。最后,适度消费,远离借贷,彼时可用的策略和方法,现在已经用不了了
找个多金的媳妇
首先说明并不是大佬,也就是比大多数 70 后略好一点吧
做为 70 后有着明显 70 后的特征,内敛、勤奋、节俭
目前加上北京的房产总资产突破 9 位数,最重要的心得,10 万小时定律,认准一个事情做到极致即便不能做到行业领先也最少能够获得足够的溢价
我最近 20 多年只有 2 个公司工作的经历,目前还在职做管理工作,现在的主要身价都是最后这家公司赚的,股市只是附属品,去年还亏了 1000 多万;股市总体也就是微赚而已,我不建议年轻人把大把的时间花在股市,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桶金还是要靠工作而不是股市,可以参与但不要花费太多时间研究定投指数基金即可。
这 20 年都是做游戏开发的公司,我认为 50%的勤奋和专注再加上 50%的运气和时机的把握
希望给 90、00 后一些启发
参加工作 12 年了,34 岁,目前股市里 450w 资金,无杠杆。
第一桶金主要来源于工资+奖金,再加上碰上了新能源汽车红利,公司原始股套现 100 多个 w,这就是我的第一桶金,都是时代给的,老天给饭吃。
其实所谓有第一桶金的都是幸存者偏差,用长者的话说,就是既要有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并无一定之规,很多发财的路子都是事后才明白,而且很多人的原始积累应该和股市关系不太大,就我个人来说,其实就是上海买房,武汉买房,上海再买房。总结一下就是风口上的猪,拿到了时代红利,要是不在上海,顶多也就吃到一次全国普涨红利。同样也是上海,有人拆迁赶上拆迁,有人在市中心老破小苦等拆迁。年纪越大,越觉得很难解释一个人的财运,真的靠低风险起家?太慢太难,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就不可能让你慢慢富裕的,都富裕了,谁来建设国家?还是要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真正想起家都是高风险,甚至超高风险。搏也得趁早,万一失败也还能翻身。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风口,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风口,至于对不对,只有天知道了。所以你问这个,除了能激发幸存者们的美好回忆,其实并没啥用。
一路省吃俭用然后父母给了 200 万拿着总共 201 万投入股市
普通人积累本金太难了。
04 年工作,07 年全款买了房和结婚(没眼光,不敢贷款借钱),所有积蓄几乎花完,结婚和买房没花父母一分钱。08 年两万元入市,先是炒作奥运和三通题材,竟然当年年没亏钱;08 年底开始接触老封基,一直做到 2012 年本金达到 30 万,然后开始做分级基金,不停套利到 2014 年底通过溢价套利、折价套利到了百万。达到百万后,明显进入投资快车道,滚雪球的速度加快了很多。
2015 年踩雷五洋债,3 成资金买了五洋债,2015 年踩雷,直到 2021 年才拿到本金,这 6 年期间 3 成资金几乎没有任何增殖,所幸拿回了本金,但期间耗费精力和时间无数,不值得。教训深刻,人生有多少个 6 年。所以我现在绝对不买任何 st 相关资产及太便宜的转债
结论是第一个靠自己在资本市场赚到的 100 万最难,因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并且避开所有的弯路和陷阱。后面的 100 万,只要自己避开陷阱,滚雪球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觉着本金和能力要匹配,大部分人缺的不是本金,而是能力。拿 10 万、600 万、6000 万操作难度是不一样的。
吾知讲乜,08 年几万本金入市,连续数年年化 91%,一个多小目标了。盘感超强,这个世界各行各业总有天才的。对普通投资者来说,solino 先生和金老师的方法适合多数人。现在关注学习 f 大的逻辑
以前投资,有分级基金,小散还能买债券,有封闭基金折价,买理财也有 5%的收益,有 07 年和 15 年两波大牛市,那个时候炒房更赚钱,还有 p2p,非标信托还没暴雷……现在都不知道能干啥了,群里大部分都在转债里消磨下时光而已。唉
12 年所有资金梭哈了一把白糖,白糖价格翻了一倍,资产增值 10 倍
行情造就机会,把握机会创造财富
每月吃光用光 18 年给孩子买了学区房每月还房贷慢慢感觉入不敷出 才有搞钱动力 开始研究集思录 当年还有分级 A 套利 可转债申购一个账户能中 1 万,比如特发转债 上市后破面值还折价 双低值 90 多的一堆你敢信?那怎么办?先弄一堆账户薅羊毛 再建立组合上杠杆啦 借鉴欧神的连环刷卡技术 低息信用贷之类的擦边球 这几年也搞了几百个了 和炒房没法比 但总算勉强度过中年经济危机了 要是靠老老实实积蓄本金可就只能赚点小钱了
我不是大佬,94 年女生,很幸运有了 100 万本金。
目前怀孕在家,算是全职投资。
我的本金来源于:前三年工作存下的 15 万+父母给首付钱买卖房子获利 30 万(+40 万首付款)+结婚时彩礼嫁妆 25 万
我跟我老公家庭条件都不错,但父母都是赚的血汗钱,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投资,所以他们赚了钱后也只会买当地县城的房子和商铺,或者就是懵懂的买理财产品。
我深感其中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很早就开始学习投资理财,为的是能够降低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系数。
如今我母亲开始相信我的投资能力,会主动把存款交给我打理,我每个月会给她一个点的利息。
赶上了时代的红利,现在的年轻人,太难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吧,2010 年大二时华泰证券到我们学习推广时开的账户,自己学的也是金融业专业,虽然学的不怎么样,但是也算了解各种指标、知道计算风险收益预期之类的,这是开端。1、2010-2011 年,停牌规则的交易机会。后面逐渐关注到了更多股市上的现象,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一个规则: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的涨跌幅过大(超过 20%)时,需要公司发布公告表明没有未披露的信息、同时下一个交易日推迟 1 小时...
打新这个事情我亲身经历,14 年下半年入市,一直干到 15 年年中,赚了 100 多万应该有的,后面 15 年 10 月清仓去买了房子,首付就是打新赚的,现在房子 1000 多万了,这把操作少奋斗 10 年起码
94 年就只有 3000 元开户,账户开头 1511。。。炒股+打新+工资,争第一个 100 万用了 23 年,第二个 5 年、第三个 3 年,第四个 2 年。。。目前盈亏坦然,资金就是个数字,天天炒股已成兴趣,自己无任何开销,无其他爱好。赚的钱供家人,她们开心我就开心!
玩笑话变为现实。我父母给的本金,通过买房买基陆金所,攒到 450 万。去年,离婚,分给前夫 300 多万,重新开始。
说正经的
先是在家装公司干,月收入 3-4k 10 年
后来跳了两次工装设计公司,一年到手 8-12w 10-15 年
再后来自己做工作室,每平收费 50--80--120--200--300,基本一个大单成本 3w,设计费能收个 30 左右。小单收 2-3w,成本 3-4k。就这样一步步做。
加上 08 年开始交易就走的正途,亏得少,没受什么大损失,15 年基本全身而退,就慢慢就积累起来了。
毕业四年多,在互联网公司搬砖,目前本金 100 多个全部买了可转债,计划攒到 500 个以上离职回老家,这辈子不打算在大城市接盘买房!
noodlezwh (opens new window) (opens new window)
普通人积攒本金太难了。我家小孩出生后从医院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媳妇两个人所有的钱加起来还不到 500 块,过了两年买车又花的只剩不到三万块,过了五年买房掏空所有的积蓄,过了三年装修又清空了一次。尽管有过不到半年翻倍的时刻,可是本金少的可怜,杯水车薪。
多年以前我也有你这样的疑问。直到现在的工资是刚工作工资的 10 倍……
普通人本钱一凭的是节俭,毕竟没几个富二代。
以自己为例,上有两个哥,家里能给的资源太少了,从小衣服穿的都传了两个才到我。从小节省几乎刻在基因里的了。
二是开源,说直白些就是人要趁年轻勤快辛苦些,去赚些大多人看不上的小钱,积少成多,比如 90 年代初摆字画练摊,倒卖 bb 机等等不太入流等等的门路。
我那年代正好是国企转型好多下岗的,毕业等于失业,几乎不会考虑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资高就行,导游、网管,私企待过,甲方也待过,知道自己赚的每份钱都很辛苦,自然知道如何珍惜。
原生家庭有这个理财的氛围,所以我 20 岁就接触股市 97 年开户,工作和理财几乎同步进行。每年的本钱=工资攒钱+股市投入+代理收佣,曾短暂 P2P 经历,大多血本无归,从此不再相信大多市面上承诺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宁愿多研究多下功夫找些自己预估可承受风险的产品。
对于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我的忠告是股市多看少动,把精力放在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上,人勤快些消费理性些本钱自然积累快。
大部分人都不会把第一桶金真正的原因告诉你。能够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是少数。能够在股市找到可以长期进行的路子的,更少。jsl 里很多大佬是在股市挣到第一桶金,才转向低风险的。如果一开始就低风险,那是很郁闷的,除非你的本金很大
我来说下自己吧 算不上大佬 往事不堪回首
从小就对钱有种莫名的渴望 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
男生都喜欢各种玩具 游戏机
没钱 想的就是有钱可以买玩具 打电动
99 年 还在学校 自己开户 那时候自己身边有个小 1w+
各种兼职打工 家里母亲 大姐(已工作) 也放了些钱在我这里
总共凑了 6-7w 吧 01 年那波牛市行情总体就搞到接近 30 个
老妈高兴也给了些奖金 这时候自己有个快小 10 个
01 年-05 年 很困难的几年 还好开始工作
那时候能走路就不做公交 各种省钱 还好家里吃住 没什么开销 工资结余都投入股市
998 底部后一路上到 6124 这波自己本金 20 个->200 个 家人合计账户最高 400 个
但一直有遗憾 那年总体有机会直接上 1000 个 就差三个月
07 年算是全身而退 不过也结婚买房 房子本金出去 120 个+贷款 结婚各种 10 个(很节省)
账户里也只有 70 个-自己本金
08 年 4000 点抢反弹 结果最高亏到 20 几个 浮亏 2/3 亏到怀疑人生
幸好后面大反弹 总体 80 个出来 但也错过了一次大的机会
有了孩子 工资很难结余 结余的对于增加本金也几乎忽略不计
2011-12 年实在赚不到钱 拿 3w 本金 准备输光去期货市场
没想到遇到几次行情 最难忘经历 PTA 多头三板 拿着 30w 离开期货
2013 年开通融资融券 刚开始不敢用
就这么一直等到 2014 年
借着 15 年这波大行情 融资本金干到 300 个离场
回头看 胆子小 当年亲眼看到差不多本金 好几个干到 8 位数的
不过结局都不好 遇到股灾 1.0 2.0 3.0 4.0 全部击穿
所以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
股灾后就基本比较稳定
18 年家里老房子拆迁 父母也分了 180 个到我这里
顺便弄个好几个账户分账户打新
除了 22 年大亏 100 个+(今年一月基本拉回)
每年都有比较稳定的收益 现在市值 A8 左右
去年问经纪人查了账户 累计 0 投入 也就是账户里都是利润
顺便说下 房子目前市值 2000+ 家庭总体收入也不错
现在想的就是现金到 2000 个退休
不追求大的波动 能稳定向前就好
Lucifer1119 (opens new window)
分情况吧
1.家里殷实
2.高材生高薪人才
3.有的胆子大,抓住机会上杠杠
4.有的就是以上 2 到三种的结合体了,比如魏大户,哈哈
不管哪一种,都是人才。
集思录不少大佬都是高材生或者职业精英,比如孔曼子资水持有封基等几位老师就是高材生和职业精英的代表。
很庆幸,八年前,自主投资开始,P2P 也在该进去的时候进去,该出来的时候出来
轻仓躲过一个大熊市
不断总结,又不断忘记教训。。。。。。
跌跌撞撞
总体上,只要走在低风险投资的路上,只要大方向一直坚持住,小雪球总会滚大的
平时低风险,极端情况确定性强的时候,上大杠杆一把梭哈,前提是要你足够年轻,就算输了还翻身的机会,最好 30 岁之前。
有职业前途的,谁会愿意来股市这个修罗场搬砖?如果早早认清自己是个大头兵,那就早点来股市搬砖。除了天才,咱普通人的赚钱,都是靠时间磨出来的。
现在第一桶金比以前难多了,按现在的标准起码要 200w 吧,普通人靠工资基本不可能,想快速实现第一桶金只能靠运气,现在房子升值基本不可能实现,只能靠股市等高风险投资,除非遇到 07 年和 15 年那种大牛市,并且满仓满融参与,才能快速实现第一桶金。
我 07 年高点入市,亏得一塌糊涂,还好当时没有借钱炒股,投资也比较小,输得起,14 年底赶上牛市,运气好刚开通融资融券,7w 本金半年搞到 130w,那时候 7w 本金能融资 14w,随后股灾最低到 35w,15 年底回到 70w,勉强算是第一桶金,后面开始求稳,只有 18 年小亏,其他基本都小赚,21 年和 23 年运气好都赚了 150w+,现在本金 550w,一直在等下一个大牛市。07 年认为 100w 就能财务自由,现在 500w 也不够,对我来说想要财务自由只能祈祷再来一次大牛市,可惜几乎不可能出现以前那种大牛市了。
新手不要借钱炒股,不然失败一次可能就没机会了,现在各行各业都是充分竞争,快速致富的机会比以前少多了。
全靠我一条秋裤穿了 10 几年
90 后,上高中时就开户了,那时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用着诺基亚 6120c 下载大智慧炒股,小打小闹。到了 14 年 15 年,本金一两万块钱,翻了倍,后来 4400 多点,父母又给了点资金,高位加仓,赚的都回去了。16 年本科毕业,家里投了点钱跟着老前辈做生意,干了半年没赚钱,止损了。
17 年,做生意剩下的本钱,外加父母场外投资分红的,一共 100 来万,这一年开始正式记录投资。目前总资金刚突破 300 万,投资赚了 100 多万,工资赚了几十万。半躺平状态,场内场外很低,场外杠杆很高,算了下 600 多万,资金成本平均 3.5%的样子。本着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等的原则,北交所打新、REITs 打新、场外冲量、协议存款等等,一年估摸着能做个五六个点,这样扣除资金成本,600 多万也有十几万的超额收益了,叠加本金部分,一年投资收益就有三十来万了。
总结下来就是,父母给本金+工资积累+场外杠杆。至于投资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等,慢慢积累。
别听他们装,其实普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运气。你又知道别人不努力不奋斗不钻研了。
只有富二代官二代第一桶金完全不靠运气。因为不需要
相比本金,我觉得能力更重要,就像我拿着 8 位数本金,辛辛苦苦殚精竭虑在股市 3 年,现在已经 7 位数了
加油。多积累,量变引起质变,我小散一名,2012 从 0 开始.13 年打工存到 4 万,通过 13-16 年抓住一波牛市,赚到几十万,15 买了套房子付首付,19-23 年抓住了疫情机会,并且在 2020 年到现在开始全职。
飞行鱼 (opens new window) (opens new window)
我属于 40 几岁的这一波,辛苦搬砖 20 年,如果靠勤劳真不容易致富,基本上工资收入都给了房子和孩子。09 年买房时还不算太贵 8000 多,现在 4 万多,但自住无法变现。幸运的是 15 年赶上公司期权拿了一点,挣了有 70w,然后赶上 18 年底买了茅台赚了 3 倍,可惜本金太少。加起来算是我的第一个 100 万,20 年高点账户里有 200 多个,21 年买学区房都清空了还要借债 300 个。现在手里只剩 20 多万,基本上月光,目标 100w 遥遥无期。对了,还有子公司期权投了 50,但是现在环境很难出现前几年的十倍几十倍的情景了,公司业绩不出彩,能不能成功上市都两说。
虽然经常逛集思录,但是对低风险套利还是没有入门,也没有自己的投资体系和策略,总体上是接受了价投的理念,没有投机赚钱的本事,不敢上杠杆也不敢融资。
过了不惑之年,很多事情看清了,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对未来还是有目标有希望的。有人说人生三大任务是寻找幸福、挣钱、教育孩子,有人说三大目标是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生活幸福,目前来说身体同龄人中算是健康的,幸福好像有点遥远,也许财富更容易实现吧。当前就是继续搬砖积攒本金,同时好好陪孩子。
本金当然是努力工作获得的,还能怎么获得?发一笔横财没这个运气。
我的第一桶金是靠工资
14 年底攒了 20w 当时做航空股 到 15 年大概赚了 1 倍 20-> 40
(15 年航空股大概 4-5 倍涨幅 我只吃到一半)
后面去买车买房了 16/17 连着两年都没回来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 18 年中了 又攒了一些钱 大概 40w 扑腾了半年 没赚到什么钱
19 年上半年重仓的一个股票突然妖了 大概也赚了一倍 40 -> 80
19 年中卖了一套房子 本金增加了 460
当时管这么多钱压力很大 以至于很长时间大部分资金都在国债和门票股
即便如此 20 年初疫初期的跌幅也大大超过我的承受能力
好在 20 年后面市场又回暖了一些 经过几次几次冲击 承受能力好了一些
情绪上的稳定让操作更加稳定了 20,21,22 都稳定盈利
除了 21 年海航债暴雷 整个曲线都很平滑 收益率不算高
但是绝对值顶的上一个人的收入了 心态很好
两个小目标:
连续 5 年投资收入超过我的工资 将来可以提桶跑路
今年流动资产能到 1kw 到时提前还点房贷 再分散出去一些 多的部分就不放在市场里了
加油!13 年生小孩时,无房。买房首付 20w 一把梭股市。15 年,买 100w 房。感谢 14-15 牛市,赚了个首付。16 年,装修 30w。18 年,在 p2p 栽较大跟头,损失 30 多 w。21 年,买 20 多 w 车。家里我一人上班,周末下馆子、逛商场是常态……每年工资全花完。感谢工资现金流稳定。无增量资金入市,股市资金这些年不增不减,偶尔中中新股,也用来改善生活,奖励自己……延迟满足没有错,莫待无花空折枝。
以前我也想着降低欲望,积攒本金。但是看了 6000 光年外速度极快移动的物体视频后,觉得在宇宙中连灰尘都不如,短短几十年就该及时行乐,莫待无花空折枝。
15 年股灾的时候 A 类基金 0.7,卖了所有股票(本身就翻了好几倍),押了房子,各家亲朋好友借钱,各种信用卡套现。相当于高杠杆 A 类基金,事后都还了了,还给了利息。完成了第一桶金
省吃俭用、分级 a、小市值轮动、指数基金、期指、可转债
“35,40 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 2015 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 35 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
这种认识还了不起?
我觉得他是没有自知之明,工作不成功全怪炒股,有这种想法格局才低呢,说的好像他不炒股就能成功一样,说的好像别人跳槽过去能赚几千万,他跳槽过去也能赚几千万一样
住一个宿舍的战友,有人当上了将军,有人只干到连长
他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当过同事,所以才产生了他也能和别人一样成功的错觉,别人喊他 n 次他都没去就能看出来他们的能力和魄力都有巨大差别,他和别人的差距不是炒不炒股这么简单
别给自己找那么多借口,勇敢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才是正确的认识,学学炒股能多赚仨瓜俩枣做为收入的补充已经不错了,不炒股说不定收入还不如现在呢
可转债,18 年二十 w 开始,赚了八百 w 左右
买房我可以理解,普通人没钱买车干啥?反正我现在有孩子,也有钱买车,但是我还是没有买车。大城市我觉得车仍然是利用率不高。每天打车即省钱又多出很多时间可以看新闻,去远地方租车,在市内就打车。如果有钱就算了,买完车后都没钱了还要去买车?
以前我也这么想。
但有车后,市内,车库到车库,吹不到风,淋不到雨,湿不到鞋。
市外,一家几口旅游时,想走就走,早上出发,中午到景点,玩一下午,傍晚开到酒店;返程那天,下午六点在景区附近吃了晚饭,开 300km 回,无车时不可想象……(有些地方公共交通、打车到不了,或者极不方便)。
还是搞一辆,10 来 w 就行。
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今人曰:钱嘛,纸嘛,花嘛!
90 分运气,10 分节俭。
我刚毕业的时候不卷也能拿到同学中的中等收入,现在即便去卷也只能拿下等了,我曾经以为对于普通人来说省吃俭用就大概率能攒下本金,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太年少了,其实就是运气好,如果此刻让我变成 25 岁去跟刚毕业的学弟学妹们重新开始跑,估计就攒不下来钱了,时代不同了。
楼主如果年轻且觉得本金不够,推荐了解账户已注销大佬说的生命周期投资法(大概是这个名)。
以上总结,两类:1. 投个好胎 2. 傍个富婆
其次,我想提一个 3 号理由,如下:
我没投好胎,未婚没傍富婆
不过我爸交了一些朋友。
爸爸年轻时候是个小痞子,那种能打架又怕吃亏不参加的那一类人。
我爸爸曾给一个朋友出头解围,后来这朋友专门做水利维修的生意。
2013 年,那个朋友包下来我家附近的河道,漏了一点点活给我爸爸,爸爸捞了好几十万。
我爸爸几十年没坑人,没对朋友缺过德。我爸爸能扛能打,他对朋友没有不仗义的时候,这钱就该他挣。事情交过来,不论多麻烦,我爸爸也能搞定,谁让他是小痞子呢~
========分割线========
才几十万而已,人微言轻,集思录大佬莫笑
身边的美好,都是自己的初始财富,哪怕这个财富不是金钱,可能是朋友,健康,关系,和信任。
这些经济学里面都叫资源禀赋,请善待一切资源禀赋,不要“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不要“忘了本”
========分割线=========
我也继承了我爸爸那点好品质。2021 年装修,五分钟两个电话就跟人借了 10 万。这个财富也是我与生俱来的
平时投资上交流比较频繁的朋友中,有投资资金七位数,八位数,九位数的都有,每个人身上都有让我非常服气的地方。但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白手起家。
真有人几万块很小资金就靠投资逐年复利八位数,不服不行
还有人职场精英赚的多就不说了,投资收益率还复利那么高,可能是干啥都行吧
也有工作之余做些副业,发展成个生意,赚到本金,逐年复利的。
我属于第三种,30 岁结婚完几万积蓄,双方家庭都是普通家庭,能给住房首付,其他...
我们 50 后的哪个不是白手?我爷爷是非常有钱,但早就清零了。我们不白手不行啊。
我是个农村娃,04 年本科毕业后找了份编程的工作,每月 1600 的工资根本不够花。但由于人年轻,身体好,干劲足,学习快,04 年到 07 年几乎天天加班,但还是过得入不敷出。08 年抓住一个机会自己独立承接项目,让自己收入上了一个台阶。10 年到 15 年靠工作赚的钱买了几套房并有了些闲钱,14 年到 15 年靠股市赚了些钱于是开始职业投资。我的经验是要趁人年轻身体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多在工作上想办法积累第一桶金。
不是集思录里面的大佬,目前喜欢股票,不懂债券。
资金原始积累来自父辈的实业,自己继承之后不折腾,敬业守业,做那个被聪明人嘲笑的阿呆少爷,有现金流就放股市,经过两番牛熊,虽没啥亏损,但总感觉股市复利还不如实业正收益来得可靠。
打工积累本金是最愚蠢的方法
L1996 (opens new window) (opens new window)
我不是大佬,94 年女生,很幸运有了 100 万本金。目前怀孕在家,算是全职投资。我的本金来源于:前三年工作存下的 15 万+父母给首付钱买卖房子获利 30 万(+40 万首付款)+结婚时彩礼嫁妆 25 万我跟我老公家庭条件都不错,但父母都是赚的血汗钱,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投资,所以他们赚了钱后也只会买当地县城的房子和商铺,或者就是懵懂的买理财产品。我深感其中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很早就开始学习投资理财,为的是能够...
比 99%的 90 后起点都高。
年轻时尽量少花钱,工资、奖金都投入股市。如果跟别人一样挣了就花光,那么最后也很别人一样永远靠工资生活。
29 岁家里没给,全靠工资和杠杆操作 100-200 左右资金
多搬砖+省吃俭用
不是什么大佬,就是小韭菜。
前期是初始积蓄(换成被套股票)+不断的工资投入,后期卖掉房子。
运气比较曲折,卖掉房子的钱,前期亏掉不少,后面在阔转债的帮助下修复,我卖的时候是五万一平,不清楚当下价格,我估计阔能不比现在卖吃亏。但我已经在股市里,获得很多经验和教训,愉快的度过的这几年。
就我个人,拿着房子收租金等涨,远远不如换成现金在股市里整,来得快活。
哈哈
不煙不酒不賭不嫖不婚不育不旅不養寵
玩遊戲看劇看小說從不花錢(老網民的基礎技能)
電腦主機都是網購 1000 左右的
其实与其问大佬如何积累的本金的,不如问大佬们如何开悟的。
证券市场上,再多的本金,也可以化为乌有;再小的本金,也可以复利放大。
成都银行给我批了 50 万,招行 30 万,建行 35 万,如果我愿意的话,多弄几个银行我相信可以弄到接近 200 万,放到两融账户就是 400 万。所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第一桶金,而是优秀的策略。
寻衣草 (opens new window)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楼主,你都身在金山了,等你找到那个适合的桶,就自然有了第一桶金。
通信大厂搬砖二十年,大部分钱都是搬砖赚的。退休(失业)后以炒股(DUBO)为副业,不然太无聊了。
第一个百万非常累,靠工资攒了几十,靠结婚生孩子的礼金有了几十,套了公积金买了小房子又赚了几十。完成它用了我 8 年的时间。后面的百万就快多了。希望有一天一天进出就能百万。
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一路走来挺辛苦的。
从开始工作,一直用的是这个方法,“存钱+学习”,一路就没有停过。
从买第一部手机,买第一台相机,买第一台电脑,买第一台本本,买第一套房,买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一路过来都是存钱+学习,随着学习的东西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一步步实现每一个目标。
我是入市比较晚的,14 年年末入市,此后经历最后的疯狂和熊市的大跌,又开始一步步成长。
(当初入市本金 2W,原来是打算报培训班的学费的,15 年跌市大跌,于是不断补仓不断补仓,最后亏了 50%,亏了近 10 万,后来运气好,调仓到闻泰科技,才开始盈利。第一次盈利,记得当时还截图发了个朋友圈)
楼上说的各种股票相关的书,我也没有落下,虽然没有其它人看得多,但是也曾熬夜苦读。
再后来好像有点悟道了,但是好像又还差一点。行情时好时坏,盈利也是时好是坏。19 年,20 年又开始亏钱,20 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可转债,慢慢开始把之前亏的钱赚回来,21 年收益慢慢变正数,收益不高,30%多,22 年,收益不太好,10%不到。还在搜索着前进。
但是由于工作收入的增加和投资收益同步增加,本金现在慢慢积累了一点,但在集思录感觉差太远了,所以也在想如何大幅度增加本金。
希望大佬们也能分享一些有用的经验,关于投资方面的经验。
撸各种口子,不过我现在都还没上岸,并且离岸越来越远了
不亏钱就积累起来了。
努力,节省,机会,运气。
反正先努力吧,每当想花钱的时候,就跟割自己肉一样。前期肯定需要攒,去扣自己,把自己的欲望降至最低。欲望降到最低。该花的钱一分不省,不该花的一分不花。起码先扣自己几年,几年就看出差距了。如果你一年赚 20 万,说什么养家供房子,供车,人情来往基本所剩无几了,那你就自己想办法。你根本没能力负担现在的生活或者说你既要负担现在的生活还想着炒股增值,既要又要,很难。
李笑来有个七年一辈子的说法很有价值。一件事七年足够做好了,如果不能说明不适合。职场如此,投资也如此。
“35,40 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 2015 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 35 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
这还真的是“各花入个眼”不能一概而论。
我就主张“如果想把投资作为事业的话”,不仅需要越早越好,而且不能三心二意(必须早早职业),甚至,在上学和孩提时代就要有意识培养和养成一些思维和习惯,,,,否则,仅仅是打酱油而已。(再说了,投资这条路不仅宽阔,而且长久,还金闪闪的。)
实践上,我,就是我说的例证。我不仅在自身完全实践了上述,而且还子女培养继承上基本做了上述----完全是有意识主动去做的。这也是我自傲的地方。
至于积累本金,其实,(如果按我上述的话)真的不重要----前提是理解和愿意从事金融行业。(这话,在这里说似乎高深了些)。
看着很多人“好心劝诫”和“疑惑询问”,我只能说说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走上那一条路,对于成功者来说,没有轻而易举和容易的)当然,这也是“条件和自身性格使然”的结果,一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再说回本金。如果没有合适能力,(积攒了再)进入股票市场就是“俗称的韭菜”,虽然残酷,事实大约就是如此。
话,又多了。。。。
股神巴菲特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把枪,这把枪能够装 1 千发子弹,但是只在枪里装一发子弹,把枪对准太阳穴,扣动扳机,有千分之一的概率会死,给多少钱你会愿意扣动扳机?一百万?一千万?还是一个亿?巴菲特的答案非常肯定,给多少钱也不能扣动扳机。虽然死亡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也不能参加有归零概率的赌局这个赌局巴菲特不能参加,但其他人都可以参加,如果巴菲特愿意开这样的赌局,参加的人能多到让他破产穷人就...
是不是使用杠杆,要因人而异。
能够驾驭,能够控制,运气好,使用杠杆是可以的。善于使用杠杆,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强大的心理素质,强大的自控力。能非常好的使用杠杆的人是人中之龙凤。
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是坚决不能用杠杆的。只要我用杠杆,就会严重干扰我的正常操作,我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情绪。就犹如负重前行一样。每天产生的利息。让我的投资行为走样。本来是个长期主义者,有了杠杆就变成了短期主义者。
所以,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建议上杠杆要谨慎。
一切鼓励人上杠杆的,我持保留意见。有可能你在鼓励他走上一条死路。
你能够用,你用的好,这是你的能力,因为你是杰出的。
绝大多数人是用不好的。
30 岁前投资自己,主要靠工作收入积累,开源节流。
30 岁后发展副业,工作、投资、副业三轮驱动。
投资是个需要积累的过程,30 岁前小资金参与学习积累,30 岁后才敢上仓位。
@yansuanlat (opens new window)
找个多金的寡妇
太狭隘了!
非得是寡妇吗?
初始本金靠自己拼命节约,和父母住在一起,无车贷房贷,最初几年每月 90%以上的收入都投入股市。
当然,还要找一个爱自己的女人,不乱花钱。坚持节约投资 8 年左右,逐步就有了初始本金。
@jakiegames (opens new window)
体制内衣食无忧,养老也无忧,还这么费心思积累。
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工作,不搭配一点冒险的历程,那岂不是乏味至极?
这不是还在积累本金呢吗?
我在期望一条自己的游艇,可是很遗憾,造游艇的资金,还在股市里。。。
唉!哪个不是因为贪婪,把自己的梦和青春都投到了市场里
学了这门劳什子,贻害无穷啊。。。
很显然,这世界错失了一位有名的航海家。。。
雨竹 yuzhu (opens new window) (opens new window)
这个问题还没工作的我也想问。尽管前辈们的路可能不可复制,但可借鉴 ,可参考。
说一下我小小的投资经历吧!
18 岁还在上高中那会儿心怀梦想,拿着手中仅有的三千多元零花钱背着家里人开了户想着在股市大有所为。
作为小白的我追涨杀跌一路碰壁,甚至买中过博信股份这个大雷,买后第二天就被 st,一直一字跌停,资金腰斩才出来,之后陷入自我怀疑,一度卸载软件半年,然而那半年里正是一波牛市。
之后上大学,不容置疑的选...
同 22 岁,在 20 年因为基金牛市入市,然后买行业基金持续亏损,开始不断学习。不过我似乎一开始就接触了价投理念,所以走的路和层主大三左右开始很像。也不断接触了可转债打新,基金套利等等,现在主要重仓基金。大学四年本金从八千增长到十万(套利收益+自己挣得)。统一层主投资自己,终身学习,我们还年轻!加油!(方便添加个联系方式么,我们这个年纪感觉接触的人还是好少。。都没有同龄人)
大部分人都是靠工资和投资吧,买房也算投资的一种
量入为出,开源节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