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牧志知识库 别院牧志知识库
首页
  • 基础

    • 全栈之路
    • 😎Awesome资源
  • 进阶

    • Python 工匠系列
    • 高阶知识点
  • 指南教程

    • Socket 编程
    • 异步编程
    • PEP 系列
  • 面试

    • Python 面试题
    • 2022 面试记录
    • 2021 面试记录
    • 2020 面试记录
    • 2019 面试记录
    • 数据库索引原理
  • 基金

    • 基金知识
    • 基金经理
  • 细读经典

    • 德隆-三个知道
    • 孔曼子-摊大饼理论
    • 配置者说-躺赢之路
    • 资水-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 反脆弱
  • Git 参考手册
  • 提问的智慧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首页
  • 基础

    • 全栈之路
    • 😎Awesome资源
  • 进阶

    • Python 工匠系列
    • 高阶知识点
  • 指南教程

    • Socket 编程
    • 异步编程
    • PEP 系列
  • 面试

    • Python 面试题
    • 2022 面试记录
    • 2021 面试记录
    • 2020 面试记录
    • 2019 面试记录
    • 数据库索引原理
  • 基金

    • 基金知识
    • 基金经理
  • 细读经典

    • 德隆-三个知道
    • 孔曼子-摊大饼理论
    • 配置者说-躺赢之路
    • 资水-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 反脆弱
  • Git 参考手册
  • 提问的智慧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基金

    •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排行榜
      • 姜还是老的辣
      • 公募基金主动管理 TOP100 人名单
      • 乔迁
      • 朱少醒:热爱就是你甚至没有看到曙光,老是碰壁,甚至各种怀疑的时候,你还是喜欢,还能坚持
      • 张坤:至少应跟全市场对抗过两三次✨
      • 董承非:总是考虑哪些错误是自己不能承受的
      • 简析交银、兴证全球几位优秀基金经理【谢治宇、杨浩、傅鹏博等】
      • 分析对比几位偏成长型基金经理
      • 何帅:用动态眼光看预期收益率
      • 丘栋荣:为什么要回归“原教旨主义”价值投资✨
      • 谭丽:孤独前行的价值投资者
      • 萧楠: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 崔莹:寻找基本面和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 李晓星:如何取得五年超过 100%的超额收益
      • 周应波:从 2000 万到 200 亿的进化之路
      • 唐颐恒:日拱一卒,相信时间的价值
      • 谢治宇:亏钱以后,要看你的动作是什么
      • 去年(2022)公奔私的明星经理情况如何
    • 基金公司

    • 读书笔记

    • 投资策略

    • 风险控制

    • 使用 Python 计算相关
    •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主要区别
    • 基金分类知识总结
    • 购买基金中的费率问题
      • 基金的成本费用构成
      • 美国基金业费率状况
      • 对基金费率设计若干建议
      • 货币基金 A 与 B
      • 债券基金 ABC
      • 混合基金 A 与 C
      • 股票基金 A 与 B
      • 特殊字母 E
      • 管理费
      • 托管费
      • 申购费
      • 赎回费
      • 收益率
      • 知识点
      • 参考来源
    • How | 如何读懂基金公告?
    • How | 如何读懂基金招募说明书?
    • How | 如何分析基金?
    • 住房公积金科普文
    • How | 如何筛选基金?
    • ETF 和 LOF 套利浅谈
    • 投资风格学习
    • 理财格言
    • 什么时候赎回基金?
    • 精简你的基金选择
    • 投资相关——网站篇
    • 抄作业 | 我的基金选择
    • 时间 | 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 基金知识待整理
    • 投资相关——工具篇
    • 投资相关——公众号篇
    • 绝对收益目标基金(固收+)
    • 理财笔记——基金篇
    • 新手基金玩家阅读
    • 如何应对投资中的错误
    • 投资感悟与想法
    • 白水最长情——债券型基金
    • 基金投资待整理
    • 我们与基金经理的关系
    • 基金投资的战略问题
    • 行业主题基金主被动该如何选择?——主动基金 VS 指数基金
    • OF,SH,SZ 这些后缀到底是什么意思?
    • 基金黑名单
    • 基金投顾
    • 构建基金组合
    • FOF 产品与买方投顾组合哪种好?如何选择?
    • 战胜机构投资者—再论主动股基业绩增强策略
    • 基金分类探究
    • 关于对主动基金的看法,以及一些战略方向上的问题
    • 投资术语整理
  • 股票

  • 保险

  • 可转债

  • 投资故事

  • FIRE

  • 守得云开见月明
  • 投资网站及工具
  • 普通投资者战胜专业投资者的躺赢之路✨
  •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 财务自由与消费规划
  • 普通人可学可用的反脆弱风险控制理念和实践🎇
  • tenbagger-精选翻倍标的,聪明指数
  • 投资——书单篇
  • 德隆专家 | 投资“三知道”原则
  • 无法被复制的能力:基金经理交易能力详解——基金经理能力圈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 打新策略分析计划
  • 经济学学习
  • 论分散在投资中的具体姿势
  • 浅谈大西安房产投资价值以及各版块价值分析
  • 捕鱼者说
  • 像伴侣一样对待你的投资标的
  • 左侧还是右侧交易
  • 投资盈/亏的几个来源:利息、折价、波动和未来
  • 2010 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
  • 择时有多难,也就有多容易
  • 全天候策略+组合构建
  • 穷人的觉悟与反思
  • 重仓却卖飞了
  • 黄金和比特币创历史新高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
  • 不要活在上一个时代里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永续杠杆复利的实践通用模板
  • 芒格每日期刊 2023 年会
  • 第一桶金
  • 《不亏》陪读问题
  • 真的住西安
  • 反脆弱在基金投资中的应用
  • 💰投资理财
  • 基金
佚名
2020-08-17
目录

购买基金中的费率问题

中国基金业正经历从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转型的过程,开放式基金呼之欲出。在推出开放式基金这一新的投资品种时,品种的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费率(fees and expenses)问题是开放式基金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本文拟对国外开放式基金费率结构问题进行探讨。

# 基金的成本费用构成

开放式基金存续和运作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无论是一次性费用还是周期性费用,无论在期初发生还是在期间发生,都统称为基金全部持有成本(Total Ownership Cost)。至于全部持有成本的构成,分类方法各有不同。我们将所有一次性由投资人直接支付的费用划归为基金持有人费用,将其余周期性按年支付的费用划归为年度运作费用。

1、基金持有人费

在投资者进行某项基金交易时向该投资者直接收取的费用统称基金持有人费,包括如下几种:

(1) 申购佣金(Sales Load):

申购佣金为申购或赎回时支付的一次性申购费用,由投资人直接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申购时支付,称为前收费(Front-end);赎回时支付,称为后收费(Back-end)。后收费佣金一般随持有期而消减;对某些基金而言,若持有期超出一定期限,后收费佣金可以免除;因此,后收费佣金有时又称为或有延缓的销售费用(Contingent Deferred Sales Load)。

在美国,前收费费率一般不超过 5.5%,尽管法定不超过 8.5%。

注意不要将后收费与赎回费(Redemption Fee)混为一谈。后收费属于销售佣金,只不过在形式、时间上不是在申购时而是在赎回时收取。赎回费是针对赎回行为本身而收取的一次性费用。有的基金在申购费收取上采用后收费方式,同时也另外收取赎回费。后收费由投资者支付给基金公司;而赎回费却是由投资者支付给基金本身。业界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混淆和误解。

(2) 红利再投资费用(Sales Charge on Reinvestment Dividend):

若投资人选择红利再投资,则存在一个红利再投资费用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基金均不收取红利再投资费。

(3) 转换费(Exchange Fees):

对发行多只基金的基金族而言,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同一系列的多个基金品种间切换,这就产生转换费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基金均不收取转换费。

(4) 赎回费(Redemption Fees):

投资者赎回时向投资者收取的略带惩罚性质的费用。

赎回费一般并不常见。多数基金并不收取赎回费,而最多象征性地收取手续费。若收取赎回费,一般惯例是不超过净资产值的 1%,且一般而言在持有超过一定期限后(譬如两年或三年),可以免除。

就赎回而言,截止 2000 年 3 月 31 日,美国互惠基金业的赎回比率(非赎回费费率!)平均为 27.4%,个别基金如奥本海默基金(OppenheimerFunds)的投资者赎回比例偏低为 22.8%,但是同时一次性赎回 10%或以上比例的情形还是比较罕见。(美国奥本海默基金 OppenheimerFunds 的 Raquel Granahan 小姐提供)

(5) 帐户保管费(Account Maintenance Fees):

投资者或会支付帐户保管费,一般只有当投资余额低于某一水平时方才收取,与托管费完全不同。一旦投资余额恢复到最低限额或以上时,不再收取帐户保管费。多数基金并不收取帐户保管费。有的基金规定,当投资余额低于某一限额时,投资者或者补足或者全部赎回。

2、基金营运费用

基金营运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又叫基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咨询费 Management Fees or Advisory Fees)、托管费(Custodian Fees)、12b-1 费用、过户代理费(Fees charged by transfer agent)等费用。这些费用每年发生,在基金利润分配前直接从基金资产中扣除。

(1) 管理费:各国/地区收取比例不同,美国一般为 0.4%--1%,香港一般不超过 2%,台湾一般不超过 1.5%。

(2) 托管费:支付给托管银行,一般为 0.1%--0.2%。

(3) 12b-1 费用,即持续性销售费用,系美国 SEC(Securities Exchange Commission)规定的每年收取的用以支付销售开支的营销费用。系每年支付,可以划归为每年发生的运作费用之一种。

12b-1 费用一般不超过净资产的 0.75%。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时间越长,持续性销售费用的负担越明显。在美国,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很少与征收 12b-1 费用的基金发生关系(Albert J. Fredman 和 Russ Wiles, 1993)。

销售佣金和 12b-1 费用一并构成总的分销成本(Distribution Cost)。

(4) 其它费用:譬如过户代理费、销售服务费、律师费、审计费、股东大会费等等。

在美国,销售服务费(Sales Service Fees)一般不超过 0.25%,用以支付注册交易代表或推销人员提供的投资咨询等,它与持续性销售费用(12b-1)不同,后者是支付营销行为本身。一般说来,持续性销售费用和销售服务费加起来不超过 1%。

只有既不收申购佣金(无论前收费还是后收费),而且持续性销售费用加上销售服务费一起不超过 0.25%,方才可称之为免佣基金。

经纪费等证券交易费用(brokerage commissions and other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costs)反映在证券价格中,因此并不直接包括在基金营运费用里面。

3、或有业绩表现费(Contingent Performance Reward)

有的基金为了进一步激励基金管理人,在正常的基金管理费外又设置了与业绩挂钩的业绩表现费。国内封闭式基金一般都有业绩表现费。

以香港宏利基金(Manulife Funds,旗下基金多为免佣开放式)为例,其一典型的业绩表现费设计为:以年结时价值为基准,乘以 110%为目标资产净值,若基金表现超越“目标资产净值”,则基金经理人可得超出部分的 8%为表现费。

注意,并非每类或每个基金均有业绩表现费。不同基金业绩表现费(若有)的设计也未必相同。

4、费用率(Expense Ratio)

基金业一个经常用来衡量基金成本的指标是费用率,费用率指一只基金每年所有的费用(不包括一次性基金持有人费用),即前述基金营运费用(包括 12b-1 费用)与基金净资产之比。基金招募说明书应该披露过往之基金费用率。目前有许多人批评这一指标,认为它忽略了各种一次性费用。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多位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如 John D. Rea、Brian K. Reid 和 Travis Lee 等,建议将各种一次性费用按投资年限年金化(Annualization)后再加上费用率得到一个反映全部投资成本的指标:总持有(投资)成本(Total Ownership Cost)。本文后面将进一步讨论到 John D. Rea、Brian K. Reid 和 Travis Lee 等的研究结论及该指标。

# 美国基金业费率状况

1、基金收费情况

美国 33%的股票基金为免佣基金,收费基金在行业里占主导地位。1997 年,美国大约 2/3 的散户投资者购买的是收费基金,收费基金的销售额占股票基金总销售额的 50%以上,收费基金大约占股票基金总资产的 60%(John D. Rea 和 Brian K. Reid, 1998)。不过,在美国,从 1980—1997,免佣股票基金的销量比收费基金增长得更快。

前收费基金约占基金总数的 50%(金枝,1998)。以奥本海默基金为例,其销售构成中,前收费基金、后收费基金、免佣基金的比例分别为 42.86%、35.50%、11.74%(Raquel Granahan,2000)。

2、基金业投资成本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投资成本敏感。过去 20 年中,总销售成本(Distribution Costs)的削减导致了整个投资成本的大幅下降(John D. Rea 和 Brian K. Reid,1998)。收费基金的总持有成本从 1980 年的 3.02%锐减到 1997 年的 2.11%。相反,免佣基金则从 0.78%涨到 0.89%。1998 年,平均的基金持有成本为 1.35%,其中收费基金为 2%,不收费基金为 0.83%(John D. Rea 和 Brian K. Reid 和 Travis Lee,1999)。

收费基金总成本的下降缘于总销售成本(distribution costs)的大幅下降。面对免佣基金的压力,许多收费基金不断压缩前收费佣金。很明显,前收费佣金比例不断下降(John D. Rea 和 Brian K. Reid,1998)。从 1980—1997,总销售成本趋于下降,其中申购佣金(无论前收费还是后收费)持续下降,而 12b-1 费用却不断上升,但 12b-1 费用的上升被申购佣金的大幅下降所抵消。

3、其它趋势

75%的基金设有管理费率调整的投资临界点(breakpoint),即当基金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管理费率相应地降低(Mr. Fink,1998)。

有趣的是,历史地看,许多基金的管理费用不降反升,越来越多的基金收取 12b-1 费用。基金的费用率(不等于基金总投资成本或总持有费用)在过去 20 年里缓慢的微幅上升(Albert J. Fredman 和 Russ Wiles,1993)。

在美国,从 1980—1998,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基金(institutional funds)销量增幅大于零售基金(retail funds)(John D. Rea 和 Brian K. Reid 和 Travis Lee,1999)。

# 对基金费率设计若干建议

(1)、一般而言,申购佣金(sales load)、管理费、托管费可以采用单一费率(flat rate)也可采用差别费率制。若采用差别费率制,一般采用费率递减结构。

在设计费率体系时,既要考虑收益/成本,又要考虑投资者接受程度。一般而言,应该简单为好,不要把申购佣金、管理费、托管费均设计为差别费率制。

(2)、一般建议随着持有期延长或投资额增大,费率应该相应递减。主要的应收费用包括申购费、管理费、托管费和持续性销售费用等。其它诸如红利再投资费、帐户保管费、赎回费、转换费等一般建议不要收或仅象征性收取手续费。

投资者最关注的两个费用是申购费用和管理费。因此,笔者个人建议不要把二者设计得明显偏高。产品设计者亦可通过设计业绩报酬费来弥补在其它方面收费欠低。

如果采用直销方式,申购费用可以大大减少,甚至取消。各个基金可依自身情况决定。出于策略上的考虑,申购费用的减少或者取消可以经由 12b-1 费用或管理费用来弥补。

(3)、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应该尽可能降低 12b-1 费用,尤其对机构投资者,因为他们很在乎长期成本。

(4)、一般建议不要籍设计偏高的赎回费来阻止投资者赎回,过高的赎回费率是引鸩止渴之举(Raquel Granahan,2000)。不要不正当地奢望籍改变费率设计来谋取额外的好处,譬如掩盖业绩上的不足。需要再次强调后收费与赎回费的区别,尽管都在赎回或帐户关闭时收取,但前者从投资者的投资额中扣除交于基金管理公司,而后者属于整个基金本身。

(5)、有的基金针对投资者在收费结构上的不同偏好而对同一基金推出不同的收费结构(multi-class fund),尽管底层的投资活动完全一样。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的投资者或许喜欢偏高的前收费,有的喜欢偏高的后收费,有的不喜欢收取申购佣金,但能容忍每年较高的营运费用。譬如奥本海默基金(OppenheimerFunds)旗下的某一公司型基金设计了三类不同的股份,A 股采用随申购金额递减的前收费方式,B 股采用随持有期递减的后收费方式,C 股不收申购费用但年营运费用较高。建议在中国开放式基金试点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考虑此种方式。

(6)在美国,SEC 规定,每一基金在其收费细则中均须提供一个收费范例,该范例需以标准格式公布并参照具体规定的假想情况。该范例一般采用 5%年投资回报率,以便于业界比较,至于金额可以采用 1000 美元、10000 港币/人民币等。费率范例应当列出前述假定下投资者投资不同年限总支付的费用(一般分一、三、五、十年)。

下面是一个虚拟开放式基金费率结构设计的例子,仅作参考:

基金持有人费(一次性费用) 交付对象 设计费率 解释
前置式认购费 基金公司 不超过 2%,譬如 1% 可实行差别费率或单一水平费率
后置式认购费 基金公司 0 后置式认购费并不是赎回费
红利再投资费 基金公司 0 红利再投资应当得到鼓励
赎回费 基金本身 每笔 50 元 只收基本手续费
转换费 基金公司 0 一般不收
帐户管理费 基金公司 0 只有当投资余额低于某一水平时方可收取,不等于托管费。一般不收。
基金年度运作费(每年支付) 管理费 基金公司 设计不超过 1.5%, 可采用 Flat rate 或差别费率
持续性销售费(12b-1) 基金公司 0.1%--0.2% 一般应当收取,一则因为前收申购费为一次性收取;二则以后每年都有这笔支出;三经过参考美、台港范例。但若后续销售开支很小,应该免收。
其它费用 基金公司 0.1%--0.4% 部分支付给托管银行,或托管行,部分用作其它服务开支。托管费率一般分布范围是:0.1%--0.2% . 建议托管费率采用 flat rate,而非差别费率。

费率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吸引到投资者以及相关各方尤其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因此非常重要。有些费率纯粹为了应付各种开支,则应该基于其预期或实际支出来设计;有些费率是收入型态,应当遵循国际惯例,并为投资者所承受。

我们经常在选基金的时候还经常会看到很多基金名称后面带有“ABCDE”这样的字母。那么,不同的字母后缀分别有什么含义呢?买这样的基金是否需要注意什么?

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不同的小尾巴代表的是基金申购门槛、收费、风险等的不同。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基金,尾缀的 ABC 字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进行了解。

# 货币基金 A 与 B

货币基金常见的后缀有 A 和 B,主要区别在于申购门槛和销售服务费。

  • A 类:货币基金门槛比较低,一般申购起点 100 元起,也有 1 元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适合大部分人,销售服务费率每年约为 0.25%。

  • B 类:针对机构投资者或资金量大的客户,最低申购起点一般 500 万起,销售服务费则比 A 类低,一般为 0.01%。

# 债券基金 ABC

债券类基金常见的后缀有 A、B 和 C,主要区别在于收费方式的不同。

  • A 类:前端收取申购费。
  • B 类:指后端收取申购费,就是买基金时的费用先不收,在赎回时补收申购费。后端收取申购费是根据持有这只基金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每只基金都各有不同。
  • C 类:没有申购费,但是要按日收取销售服务费。

投资者可以根据预计投资金额和投资期限进行对比,结合费率高低,根据每只基金的不同,计算出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 混合基金 A 与 C

大部分混合基金都没有后缀,少部分带有 A 类与 C 类,主要区别在于收费方式不同,与债券基金类似。

  • A 类:前端收取申购费。

  • C 类:没有申购费,但是要按日收取销售服务费。

# 股票基金 A 与 B

股票型基金中的 AB 通常出现在分级基金中,与上面所说的 AB 有较大的区别,是一种风险标识。

分级基金的基础份额称为母基金份额,同时根据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又可以拆分成优先份额(A 份额)和进取份额(B 份额)。

  • A 份额(优先份额):预期风险、收益较低,能够优先获得收益分配。
  • B 份额(进取份额):具有“杠杆”,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承担的风险较高。

根据资管新规,公募分级基金在 2020 年底前完成规范整改。

# 特殊字母 E

我们偶尔还会看到一些基金的名称后面带有字母 E,这一般表示该类基金只能在特殊渠道销售,一般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基金公司网上交易系统等)进行销售。

# 管理费

给予基金管理公司作为管理投资组合的酬劳费用。刚性费用。 在基金质地相同前提下,可以选择 0.2%费率基金,而非 0.6%费率基金

# 托管费

为了资金安全和监管,基金公司的基金都是托管在银行的。基金应给付基金托管人(银行)的托管费,按基金前一工作日的基金资产净值与相应的托管费率计算。刚性费用。

# 申购费

可分为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投资者可选择在申购基金或赎回基金时交纳申购费。投资者选择在申购时交纳的称为前端申购费,投资者选择在赎回时交纳的称为后端申购费。 缺点:比较麻烦,不好集中管理。

# 赎回费

投资者在赎回基金份额时,应交纳赎回费用。赎回费用由赎回人承担,在扣除注册登记费和相关手续费后,余额归基金所有。赎回费率一般随赎回基金份额持有时间的增加而递减。

# 收益率

基金投资的收益率=(基金当前净值/基金持有成本-1)*100%,当基金投资的成本线与基金净值接近时,这说明基金投资的收益率不高。

# 知识点

每天什么时候可以买基金

通常投资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日(上午 9:00—下午 15:00)可以购买基金。

开放式基金当日净值一般在下一交易日才会披露,因此,申购赎回通常采取“未知价法”:即投资者提交委托申请时,并不知道其成交净值。申购时按照金额提交申请(申购多少钱的基金)、赎回时按照份额提交申请(赎回多少份的基金)。

基金交易以股市收市时间为界,交易日当天 15:00 之前的交易申请按照当日净值成交,15:00 之后以及双休日节假日的交易申请,则顺延到下一交易日,以下一交易日的净值成交。

什么是 T 日,T+n 日?T 日是指交易日(Trade Day),在我国即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常交易日,周末和节假日不属于 T 日。T 日以股市收市时间为界,每天 15:00 之前提交的交易按照当天收市后公布的净值成交,15:00 之后提交的交易将按照下一个交易日的净值成交。

比如星期五 15:00 之后提交的交易将视为下星期一的交易,T 日为下星期一,以 T 日的净值成交,由于 A 股执行 T+1 制度,即在交易日后一天确认交易,所以在该例中 T+1(下星期二)确认交易。T+n 日则是指 T 日后(不包括 T 日)的第 n 个工作日。

要买便宜的基金吗

大家在购买基金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些便宜的基金,也就是基金净值暂时处于低位的基金,也有一些费率较低的热门新基金。那么我们该不该买便宜的基金呢?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基金净值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看平常会经常听到的三个“净值”,分别是:单位净值、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

一个简单解读:

基金的单位净值=总净资产÷基金份额。 这里的单位净值就是一份基金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大家在某一天申购基金时候对应的价格。

基金的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分红的金额。 累计净值体现了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所有收益,当基金遇到分红或者拆分后,累计净值就会大于单位净值,而如果一直没有分红或者拆分,则理论上累计净值=单位净值。

基金的复权净值则是考虑了红利再投资的情况。 若存在分红等情况,通常:复权净值>累计净值>单位净值

买基金的时候,我们投出去的是一笔钱,买到的是相应的基金份额。也就是说,净值越低的基金,买到的份额就多,净值越高的基金,买到的份额就少。而基金发行的时候都是 1 元/份,在这之后净值发生的变化,就是投资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

认为净值涨得太多,风险也会相应提升,因而更加偏向净值低的基金。但是,净值高低不影响投资回报,基金的最终收益表现靠的是基金的净值增长率。

假设 1000 元申购净值为 1 元的 A 基金和 2 元的 B 基金,则分别买入 1000 份和 500 份,如果同时上涨 10%,则 A 基金的净值为 1.1 元,B 基金的净值为 2.2 元。A 基金的收益=(1.1 元-1 元)*1000 份=100 元 B 基金的收益=(2.2 元-2 元)*500 份=100 元

因此,不论基金净值高低,决定我们投资收益的是净值增长率的变化幅度,而不是净值的高低。理论上来说,基金净值不存在天花板。 这是因为,基金净值的高低与上涨或者下跌的空间没有直接相关性,而是同基金的持仓组合的表现相关。只要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表现稳定,那些高净值的基金仍有可能会表现出上涨的潜力。毕竟,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过去其实也很难积累出一定的累计净值。

我们之所以对基金的净值高低这么在意,一定程度上是套用了对股票的认知,并且习惯性把基金申购赎回的净值,对标成了股价。 基金的净值增长的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风险也在增大。我们担心的“风险”,其实应该是持仓股票的风险,股票仓位越高,潜在风险和预期收益空间都较大。不论是什么投资品种,收益都是按照涨跌幅来计算的,而不是绝对值。收益只和投资总额和单位净值的涨跌幅有关,和净值高低没有关系。

但是其实对于同一只基金来说,我们很多时候依然是面对高净值买不下手,总想等跌到某个净值以下再买入,期待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比如有一些单位净值 2 元或者 3 元的基金,其累计或者复权净值可能已经在 10 元甚至 20 元以上。但是,在买基金的时候,面对 2 元和 10 元的基金,后者可能真的很难买下手。

我们容易对高净值的基金产生抵触,因而市场上有时候会看到基金进行分红、拆分等操作,“调低”基金净值。出现这种情况,基金的单位净值将低于累计净值。当然,这种调低单位净值的操作,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也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同一只基金来说,回到前面的一个问题,假设一只基金从 1 元涨到 2 元,买的时候就真的吃亏了吗? 如果一个包子从 1 元涨到 2 元,我们会觉得亏,那是因为这个包子原本值 1 元,但是对于基金来说,基金本身的价值是多少?其实并没有“原本值多少钱”这个概念。而在 2 元买入,购买了基金的份额,增加了基金的可投资总资产,基金经理会有更多的可用资产去投资。投资基金不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2 元买入也不会成为前面投资者的“接盘侠”。

对于不同的基金来说,看到高净值的基金买不下手,总觉得不如买低净值的基金,这样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而觉得这个基金“便宜”,那个基金“贵”,则是默认为基金应该是同样的“价值”,“值”同样多的钱,所以才会觉得都是基金,这个“便宜”那个“贵”,应该买“便宜”的。

但其实不同的基金之间,所谓的“价值”并不相同,这后面是基金公司、投研团队、基金经理、客户服务等等综合能力的不同“价值”。 我们有时候会给基金一个心理价位,一个“锚”,但相对于把“锚”设定在基金的某个价格上面,我们更应该把这个“锚”设定在基金背后的管理人上。

也因此,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我们不能将单一指标作为选基金的依据,净值高低、新旧与否都不是决定基金好坏的关键因素。购买基金本质上还是在于这个基金的投资风格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要与自己的投资目标相匹配。

判定一只基金是否具有投资潜力,不能只看净值的高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其中最核心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回报能力,即这只基金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潜力。 如果基金管理人能力出众能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净值高的基金同样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如果基金管理人能力欠缺,不能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净值再低也不会具备投资价值,相反可能面临一定投资风险。

时下申购基金或许 A 类比 C 类更划算

这个标题,可能有人上来就抢跑“谁告诉你的 A 类比 C 类划算,不要误导大家”。
想想基金发展了那么多年,各种普及文章遍天下,大部分投资者一定是喜欢投资 C 类,毕竟没有申购费,而且往往持有 7 天后赎回费也没有,这谁不喜欢?
特别是很多年前,申购/赎回费不打折,往往申购费 1.5%,赎回费再来个 0.5%,一来二去 2%不见了,哪个投资者不心疼?就算后来流行的 4 折申购费 0.6%也不便宜啊,所以大家心仪 C 类做投资,当然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交待下为什么会写如此“反智”的文章,主要是源于上周《21.06.18【翻倍】精选“当前”概率较高的 6-8 年四倍标的指数》 (opens new window)里面提到的基金,有些是 A 类、有些是 C 类,然后就有朋友问我怎么一会是 A、一会是 C,不是应该投 C 么?
我当时瞬间觉得很多朋友在投资中还是不注重降低成本,于是觉得需要写点小东西给大家分享分享。

在时下各大代销平台 1 折、部分官网(直销)0 费率申购的背景下,正是某些 A 类可以比 C 类划算的原因。
不过,到底划不划算,还是需要在申购前计算一番,才可以区别对待。

这里就给想提高收益的朋友说说如何计算和选择。

先特别说一下,敝人投资模式中对标的是长期投资,亦或是“较长一段持有”,而不是短期的追涨杀跌,也就是如果追求短期持有,那也就不属于场外申购的范畴了,而是场内的买卖范畴,那么下面的例子就不适用此类朋友了。

我们知道,基金本身有几项固定费用(管理费、服务费、申购费、赎回费),而 C 类多了一项销售服务费,而某些 C 类甚至还有申购费和赎回费,下面的例子不讲这种特例,大家申购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以例子来说明下:
(1)鹏扬中证 500 质量成长
A 类:管理费 0.45%/年、托管费 0.1%/年、申购费 1 折 0.12%、赎回费(30-180 天 0.5%,180 天以上 0%)、
C 类:管理费 0.45%/年、托管费 0.1%/年、申购费 0%、赎回费(7-30 天 0.5%,30 天以上 0%)、销售服务费 0.4%/年

这里就很明显看出,虽然 A 类申购费 0.12%,但持有超过 180 天后赎回费为 0,那么我们假定该基金持有 1 年,其第一年的成本,A 类是(0.45%+0.1%+0.12%)=0.67%、C 类是(0.45%+0.1%+0.4%)=0.95%,很明显是 A 类划算,越往后越是 A 类划算。
那以半年算呢(182 天),A 类(0.45%+0.1%)/2+0.12%=0.395%,C 类(0.45%+0.1%+0.4%)/2=0.475%,此时 A 类也要划算。
其实,大家如果按历史净值来做个对比,就会发现,跨度较长一段时间后,A 类的净值涨幅的确比 C 类高。
基于如此,这个基金我选择的是 A 类。

(2)创金合信红利低波
A 类:管理费 0.5%/年、托管费 0.1%/年、申购费 1 折 0.15%、赎回费(30-180 天 0.5%,180 天以上 0%)、
C 类:管理费 0.5%/年、托管费 0.1%/年、申购费 0%、赎回费(7-30 天 0.5%,30 天以上 0%)、销售服务费 0.2%/年

这个基金和上面的基金在费率上,则是此基金的销售服务费才 0.2%/年,便宜了一半。
做个简单计算,第一年的成本,A 类是(0.5%+0.1%+0.15%)=0.75%、C 类是(0.5%+0.1%+0.2%)=0.8%,虽然 A 类便宜,不过 1 年下来才便宜了 0.05%,A 类的优势需要到第二年后才逐步体现提升,且提升的是其他基金的一半(销售服务费是别人家的一半)。

而按半年算,A 类(0.5%+0.1%)/2+0.15%=0.45%,C 类(0.5%+0.1%+0.2%)/2=0.4%,此时 C 类划算。
考虑到这个基金是我十年翻倍品种的备选,一旦市场弱势调整,我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将此基金切换到低年份翻倍品种中去,在 A 类费率不占优的情况下,明显 C 类优势,所以这个基金我选择的是 C 类。

也就是,鉴于当前 A 类申购费在 1 折情况下,若投资它,提升收益的概率就比过去 N 年前加大了,特别是如果遇到官网(直销渠道)A 类 0 费率申购的,那就更划算了,当然,这得计算一下,同时配合到自己的资金久期配置来做定夺。

或许,有朋友看不上这点小小的差距(主要是销售服务费,上面的例子是 0.4%/年,但也有很多高达 0.8%~1.5%/年),但对某些品种,特别是计划长期持有的,意义就大了。

最后,也提下基金中的 B 类,这类基本就是 C 类。我还见过一个奇葩的基金(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或许是当年它们公司的错漏,它的 A/B 完全相互掉个了。

由于 A 份额的赎回费不是线性变化的,所以在过了临界点后 A 份额的优势有时候是极为明显的。

以一开始给出的典型 AC 费率对比为例,A 份额持有超过 360 天,就豁免赎回费,这意味着整体费率仅为申购费,打折后 0.15% 而已;而 C 份额销售服务费是 0.4%/ 年,这意味着持有满一年的情况下,总体费率是 A 份额 0.15% 对 C 份额 0.4%,差距达到 0.25%。

而这种优势会伴随边际持有时间拉长而更显著,如果这只基金继续持有第二年,A 份额是零费率,C 份额还得缴纳 0.4% 的销售服务费。

如果你的组合不是一个频繁交易的基金组合,选取时基金就是尽可能匹配不同的市场状况,不考虑隔三差五依据市场状况微调,追求的是“全天候” 运作。那么选择 A 类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参考来源

  1. 选择好权益类基金后,如何购买呢? (opens new window)
  2. 盘点赎回费率设置奇葩的基金- 雪球 (opens new window)
  3. 盘点那些申购费不打折的基金公司 (opens new window)
  4. 开放式基金的费率结构__财经纵横_新浪网 (opens new window)
  5. 大家关心的浮动费率收费模式,究竟啥意思? (opens new window)
  6. 写给新手:基金投资中常见的三个误区 (opens new window)
  7. EarlONE 组合,为什么都买 A 份额 (opens new window)
编辑 (opens new window)
#基金#费率
上次更新: 2024-07-15, 08:03:22
基金分类知识总结
How | 如何读懂基金公告?

← 基金分类知识总结 How | 如何读懂基金公告?→

最近更新
01
提升沟通亲和力的实用策略
03-26
02
工作
07-15
03
如何选房子
06-25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5 IMOYAO | 别院牧志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