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金组合
搭建组合前,首先要想清楚组合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就像是设计房屋的框架和结构。具体的持仓反而是次要的,因为持仓可能是变化的,但结构没有变。就像房屋的基础和结构难以改变,但是装修和家具是可以调整的。
不是买一堆基金就叫组合,如果略过了框架环节,随意的买基金,投资很难成体系;如果一开始用错了框架,想要调整也会比较难(可能要改变整个知识体系)。
所以在框架环节千万不能偷懒,要多花点心思想清楚,之后运作组合就有了指引。
我给基金组合设定了 3 个分类方式:
1、按照持仓品种分为大类资产配置组合、单一资产组合。
2、按照调仓频率,分为稳定型、动态调整型组合。
3、按照选基思路,分为基于优质基金、基于投资风格、基于市场变化、均衡型组合。
看似复杂的“高楼大厦”,如果按照上述分类,一步步的建造,其实并不难。
# 第一步,确定组合中各大类资产配置的比例
一是明确自己要配置哪些大类资产? 是单一资产,还是包含了股基、债基、黄金、货币基金等。权益里面是纯 A 股,还是包含了海外市场。
这其中还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圈问题,每增加一种资产,就是增加十分难度,不懂最好别乱配置。
二是明确各种大类资产的初步比例, 比如经典的股债二八模式、黄金、债券、权益的金三角模式、什么都有的全天候模式,纯权益但包含多市场的模式(A 股:港股:美股=40:20:40)。
初步比例不是固定比例,只是一个出发点,后续可以结合二、三步再调整。
第一步完成后,相当于房屋的建材和使用比例都确定了。
关联阅读:《普通投资者还是谨慎做大类资产配置吧》 (opens new window)介绍了一些大类资产配置组合的构建思路。
《用行业基金组合 代替 单一行业基金 (opens new window)》介绍了构建行业组合的方法
# 第二步,确定组合的调仓频率
调仓频率决定了的选基思路:
一种情况是:你希望保持组合稳定,别经常调仓
那么你在选基时,就要选择容易坚定持有的基金。 一般是四类:①你很认可的基金;②能适应各种变化的基金;③波动较小的基金④均衡的构建组合。
稳定的组合适合定投,也适合一次性配置,相对来说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因为稳定组合对你自身的水平要求没那么高,对选基的要求更高。此时,基金对你来说,是一种获得收益的依托,收益取决于你选的基金怎么样。
另一种情况是:你希望利用动态调仓,创造更多超额收益,或者适应市场的变化,获得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那么你在选基的时候,就会选那些符合市场风格的基金,或者性价比更高的基金。
动态调整型组合更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专业的投资者。 因为你要有市场判断能力,知道什么时候配置什么类型的基金。此时,基金对你来说更像是工具,能否获得收益更取决于你这个管理者。
第二步完成后,房子的结构已经搭建好,如何使用这个房子也已经确定。
# 第三步,确定组合的选基思路
这一步就像是装修和布置房子,先要确定房子装饰风格,再去选具体的装饰材料和家具。
·稳定型组合,一般有基于优质基金、基于投资风格、均衡这 3 种选基思路。
①基于优质基金, 就是选择好基金,通过长期持有,让好基金帮你战胜市场。优质基金一般是重点看基金经理,也包括好的基金公司和好的基金条件;
关联阅读: 基于优质基金的组合构建思路:追求进攻性的黑马经理组合 VS 追求确定性的白马经理组合 (opens new window)
②基于投资风格, 就是选择你看好的投资风格(包括看好的行业),通过长期持有,使得该策略或行业发挥效果,战胜市场。
关联阅读: 基于投资风格的组合构建思路:如何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念的基金组合 (opens new window)
③均衡构建组合,是最适合新手的构建模式, 组合里什么风格什么板块都有,可以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选到了好的均衡基金,就可以稳定的战胜基准。均衡组合也分为权益均衡和大类资产均衡。
关联阅读: 均衡组合构建思路:如何均衡的构建一个基金组合 (opens new window)
稳定型组合对选基能力要求较高,就好像你家的装修和家具要用很长时间,那你肯定要选质量好的、能用很久的产品。
·动态调整型组合, 即基于市场变化去选基。
市场变化的方向有很多, 比如:市场风格变了、大类资产的性价比变了、经济周期变了、风险偏好变了、行业基本面变了、行业景气度(趋势)变了、估值偏高或偏低等等。选基思路结合变化方向进行调整。
动态调整型组合对调整时机要求更高,选基的要求可以稍微低一些,甚至有时候为了追求效率,直接选指数基金也是可以的。
用装修比喻就不太合适了,更像是你的穿着要及时的变化,适合天气变化,变化的时机比衣服的材质更重要。
下面 2 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动态调整型组合的构建思路
行业和风格频繁切换 如何动态调整组合 (opens new window)
用指数基金(含 ETF),如何跑赢指数? (opens new window)
# 第四步,预设一些组合运作原则
·数量的上下限,一般是 4-12 只;
·单只基金占比上限,最好不超过三分之一;
·行业占比上限,最好不超过三分之一;
·风格占比上限;
·单一资产或单一市场占比的上下限;
·什么情况触发调仓
这些原则主要是从风险控制和管理难度的角度考虑的。 持仓太集中,风险暴露大;持仓数量太多、太散,也会增加管理难度,也难以考虑相关性、风险暴露等问题。
这一部分比较像制定建筑使用规范、设定安全通道和消防器材。非核心框架,但又极其重要。
以上 4 步完成,组合构建就差不多完成了,如果还想继续提高,下面还有 2 步进阶。
# 进阶第五步,丰富组合的策略
前面介绍的分类都是单一策略,对于老手来说,结构可以更复杂一些,包含多个框架、多种策略,这样的组合可以适应的情况也更多。
比如我的重装基兵组合,是将基于优质基金+基于市场变化结合,即底仓+轮动的模式。
再比如我的基业长青组合,是用看好的质量风格作为组合核心仓位,再用卫星仓位配置一些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平衡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组合中也不是策略越多就越好, 具体选用哪些策略,一要考虑你认可的底层投资理念;二要考虑自己的投资精力、经验和能力圈;三要考虑策略的兼容性。比如同时使用几种很激进的策略,或者一半是极其稳健、另一半又过于激进,都不太好。
# 进阶第六步,构建组合后的分析和调整
构建组合后,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事情来调试和优化组合,有点定期检修房屋:
①运行回测,看看历史业绩和波动情况;
②研究持仓相关性,是否有必要降低相关性;
③穿透分析,看看风险暴露集中于什么风险,比如是不是整体估值过高,或者集中于大盘股。
④回顾历史调仓,看看是否创造了超额收益。
⑤构建一些模拟组合,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组合结构和持仓数量。
关联阅读:无需穿越平行宇宙 也能找到组合的最优解 (opens new window)
分析这些不一定是为了调整组合。但是作为组合管理人,你也应该知道组合在什么样的市场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不至于感到意外。
还可以给组合设定一个基准,看看收益和风控等指标有没有跑赢基准。
更重要的是,组合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可以是某个投顾组合或者 FOF,如果持续跑输机会成本,那就别自己弄组合了,打不过就加入吧。
关联阅读: 机构的基金投研实力比我们强好多啊! (opens new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