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仓不择时,择时+仓位控制,哪个更重要
永远不满仓是相对于总资产而言的,一定会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永远带杠杆是相对于净资产而言的,需要负债投资。 如果类比公司,就是有一定的负债,同时也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和现金流,才能算财务上比较稳健的。
我遵从熊市跑赢大盘,牛市跟上指数的想法。但是如今遇到困难,希望各位能指点迷津。
判断一种策略的有效性。只有一种捷径,就是不停的用小资金去试。当你做了一段时间后,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 这个策略适不适合这个品种
- 这种资金曲线适不适合你的操作思路和心态
- 我的收益和亏损多大程度上受系统风险的影响
- 我愿意放多少资金在这种策略里面 当上面几个问题你有了答案以后,再去回味你认为高水平的人的操作,那样你会进步的更快。
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选取适合的策略;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选择适合的策略。 一、自己的位置 市场赚钱,靠信息、资金、策略与战术。信息知道选哪个,资金决定能投入多少,战略与战术决定什么价位买入。从信息的角度看,一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二是对信息的筛选分析。小散无优势,可靠学习提升能力。遇到大机会,敢于大仓位博弈。比如去年疫情所致的风险与机遇,机构与散户机会一样,有眼光的散户把握大局,是可以获益的。但这同样需要知识作支撑。就资金而言,其实涉及获得资金的渠道与资金的分配。确定性大机遇面前,可竭力融资,搏击进攻性品种。市场更多的是波澜不惊,这就涉及资金分配,即固收与权益。你无法增加资金,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入方式,比如摊大饼以平滑风险。策略与战术,尽可能拓宽视野,但关键是把握底层逻辑,明其因方能信其果。小散能修炼的是格局、见识及认可的策略。 二、根据市场发展态势,选择适合的策略。低估的市场适合价投;上升趋势的市场适合投机。大放水的市场适合进攻,收缩的市场适合防守。震荡市适合摊大饼及资产配置。 靠一种策略打天下是不现实的,把握核心即在风险可控下釆用与风险相配的策略。
没有最好的策略,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策略。规则套利型最好的策略丢给最好的日内选手,或者趋势交易中最好的策略丢给价值投资高手,高手一样会在懵逼和憋屈中亏损累累。 适合自己的二流策略,优于不适合自己的一流策略。所以做投资最重要还是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劣势和性格。例如回想从小到大自己的高光时刻是怎么做到的,是靠超越常人的坚持不懈,还是靠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 bug,还是靠别人做不到的杀伐果断,抑或是对市场独到的见解,能找到自己的优势点,自身缺陷分析也同理。投资无非是研究和操盘,在这两方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才能取舍对应的策略,例如主楼列的策略,有些底层假设都是相反的,不做取舍,迟早左右互博。建议楼主不要求策略的广博,而是追求对策略的深入理解从而补充自身体系。所列的策略背后的思想和方法楼主是已经都全部理解吸收了吗? 策略会失效,体系和方法才是永恒的,例如鸭蛋做分级 b 的策略因为分级被限制而失效了,他能用体系和方法开发期指策略并不断升级。所以我觉得,战术上可以重视策略,战略上还是要忽视策略,而重视体系和方法论。
寻找确定性机会,请大咖及集友指教 - 集思录 (opens new window)
# 资水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描述 A 股和欧美股市的主要区别,我想这个词可能是“周期”。
以道琼斯指数为例,它的年 K 线是这样的:
道指一路上涨,气势如虹,从 1990 年的 2750 点涨到 2022 年的 36952 点,32 年涨了 13.4 倍,年化收益 8.5%。
而上证指数的年 K 线是这样的:
上证指数从 1990 年的 100 点到 2022 年的 2863 点,32 年涨了 28.6 倍,年化收益 11%。
比较中美股市,有一个共同点,即两个市场的长期方向都是向上,年化收益分别为 11%和 8.5%,这是因为两国经济长期增长,指数增速匹配了规模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美股基本上是沿着年化 8.5%的趋势线小幅波动,一路上升。因此,美股的本质是价值,其定价是基于权重股的净资产收益率。
而 A 股则有如下不同的特征:
1、 底线逐年抬升。把 A 股历年的历史大底连起来画一条线,是一条每年抬高 100 个点左右的上升线,这就是 A 股的底线。
2、 波动剧烈。32 年里居然有 9 年年内指数翻倍!有 19 年的波动率大于 50%。
3、 一般连涨、连跌不超过 2 年。只在 90 年代初和 2021 年出现了指数连涨 3 年的情况。
用价值虽然能解释 A 股长期向上的趋势,但不能解释 A 股的波动如此之大,在很多年份,市场火热,指数的定价远远超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所应有的估值。总体来说,指数的运行呈现出“底线-过热-回到底线”的循环,周期性明显,因此,周期才是 A 股的本质特征。
美股围绕价值,A 股则呈现周期性,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是A 股缺乏足够的做空机制造成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做多而获利。产业投资者要退出,有释放利好提升股价的需求;机构要销售产品,有抱团做业绩的需求;游资要吸引散户跟风,有拉涨搞事的需求。于是市场形成合力,把股指打到远超合理估值的程度,然后资金不济,市场崩盘,所有人蜂拥出逃,股指跌回底部价值线,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形成周期。
A 股的本质是周期,这个结论极其重要。
这就意味着,在 A 股,择时是必须的。底线每年抬升 100 点,2018 年在 2450 点左右,2022 年在 2850 点左右,这简直是泄露天机!K 线图表明历史大底出现后一年内都可以收获 50%以上。2018 年的大底我抄到了,2022 年的大底我在集思录上看到几位高手也抄到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择时,就可以超越 90%的投资者。
这就意味着,在 A 股,片面地强调价值是错误的。如果投资者局限在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坚持满仓轮动,而忽略了周期因素,这是瘸腿奔跑,必然摔跤。以 A 股大波动率的尿性,投资者在 32 年里,有 2/3 的年份承受 30%以上的回撤,有 1/3 的年份承受 50%的巨大回撤!
这就意味着,我们投资者入市,首先要搞懂周期的问题,其他问题都是次一级的问题。搞懂大盘的周期,搞懂行业景气度的周期,搞懂市场情绪的周期,搞懂各个投资品种不同于大盘的周期,这就是掌握了 A 股投资入门的金钥匙,我在后面的篇幅会介绍到这些内容。
知道 A 股的本质是周期,很多事情就一下子看透了。比如,巴菲特说过大多数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定投指数基金,这句话在美国是正确的,美股的指数能够连涨十多年,个股暴雷的风险巨大,一天就可以腰斩,普通投资者不具备深度投研能力,所以定投指数基金是好方式。但这句话在中国不一定对呀,在 A 股,指数是大波动,个股因为设置了涨跌停板,又因为政府呵护使得再烂的票说不定都有起死回生的一天,A 股的个股风险远比外盘低,所以在 A 股定投指数基金未必是好的投资方式。
未来,A 股底线上升的速率会不会变化?我想,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 A 股的总市值越来越大,大概率是会变化的,所以抄底也不能根据历史统计来刻舟求剑。但我想,只要做空机制没有完善起来,A 股仍将保持周期的特性。
股市基本功 - 集思录 (opens new window)
这个话题讨论了无数遍了,我也做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我的结论很明确:择时可行,且能大幅增加收益。
一、A 股是周期市,必须择时。A 股周期特征太明显,大底、大顶清晰可见,几年一个轮回,周期市怎能不择时?美股不用择时,是因为指数长期向上,一波牛市持续 10 年,拿美股大师的结论来套 A 股,好比住在阿拉斯加的人说深圳天气也是寒冷的,怎能适用?
二、A 股同涨同跌,应当择时。当然这个结论是在 2018 年以前成立,我做过统计,那时 A 股 95%的票与大盘同周期,最近 3 年医药科技消费走出不同于大盘的独立行情(基金这 3 年也因此取得了超额收益)。现在我把股票的涨跌权重修订一下, 个股权重= 大盘60% + 行业30% +个股*10%,做好大盘择时和行业研究,就做好了 A 股市场 90%的功课。
三、有极强的个股研究能力和定价权的人,才有资格谈不择时。冯柳说不择时,因为他是个股大师,他选的股都是+200%~300%的,大盘发生系统性风险下跌个 30%,当然可以忽略啦。华夏、兴全等机构说不择时,那是因为股价他们说了算。我等散户,如果没有冯柳的择股能力,又没有机构的定价权,系统性风险-30%,对我来说天都要塌了,怎能不考虑?
四、我自己的投资实践表明,择时是可以做到的。
2015 年 6 月 12 日 A 股 5178 那天,满仓分级 A (opens new window)
2016 年初,抄到油价大底 (opens new window)
2016 年 9 月港股黄金坑兑现 (opens new window)
然后择时煤炭行业 (opens new window)
2018 年 9 月 3 日,判断大底是 2450 (opens new window)
2018 年终总结,看好 A 股,85 成重仓 (opens new window)
拿到 2019 年 4 月 24 日,减仓到 3 成 (opens new window)
2019 年 5 月时判断行情在 2800~3000 点震荡半年 (opens new window)
2020 年 3 月底判断今年行情会上 3400 (opens new window)
2020 年 7 月判断行情在 3000~3400 震荡 4 到 6 个月 (opens new window)
我感觉投资的道路四通八达,只要持续研究,每一条路都是可以走通的。我确定,择时不是一条死路,通过择时取得超越大盘 20%的年化收益是可行的。
我大学学的是数学,几十门数学课啊,都学晕掉了。后来才意识到,这么多门数学都是因为要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创立的,比如傅里叶变换解决信号提取问题、有限元解决结构问题、样条曲线解决图像插值问题、概率论解决大样本问题,等等。我的数学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但是有一条哲学理念建立起来了,即世界上几乎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股市里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每一条道路都可以通向自由的彼岸。对于全仓不择时,还是择时+仓位控制,我认为并不是对立的,都能通向自由彼岸。比如 F 大、封基老师和天书老大,就是满仓轮动的高手。比如打新,就通过绝对确定性实现了惊人的“按月不回撤”。而我自己的实践,大概说明了择时也是可行的。
两条路都走的通,找适合自己的路即可。
# deepocean
A 股市场,散户最大的优势就是择时。基金公司大多不择时,靠收管理费过日子。
不择时也可以,前面有网友提到了,需要三个优势:选股能力、能把握确定性、有定价权。
1,选股能力,大部分人不具备,包括大部分基金经理都不行,因为很多老板都看不清未来几年自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更难估算利润。只有少数具有丰富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个别公司的经营前景和利润。可能有人不服,说自己经过深研,抓住了某些长线牛股,但这更多的是靠运气,包括市场运气。
2,把握确定性,需要一些独特的专业知识,比如做套利,公开的套利手段大部分没有确定性或利润微薄,能赚大钱的套利方法没人会公开。在此提醒网友:高价(年收费大于 1000 元)卖铲子的知识星球都是割韭菜的。
3,有定价权,其实就是拥有坐庄的能力。理论上资金量无限大,可以坐庄不败。新疆德隆因为资金链断裂,最后它操作的三只庄股崩盘。近两年基金成气候,是因为基金销售火爆,给基金公司提供了巨量资金支持,选择一些股票抱团,而不是那些基金经理有多厉害。一旦基民的资金跟不上了,这些抱团的庄股一样崩盘,比如 2018 年,偏股型基金几乎全军尽墨,任何大牌基金经理也回天乏术。
本人在股市上的收益,大部分来自择时,少部分来自套利,长线股总体上没赚钱,甚至是本人工作过多年行业的股票,由于没有高抛低吸,竟然也没赚到钱。
# 打新交朋友
是全仓不择时,还是择时+仓位控制
是左侧还是右侧
是成长还是低估
是分散还是集中
投资中这类的问题也困扰了我好久,我是逐步琢磨明白的。
投资中的方法是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绝大多数人没有确定性的技术指标炒股,也照样有人靠此发财的。那么对于个人来说该选择什么方法呢?
投资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做的是确定性,这个确定性是长周期来看具有的确定性。而怎样才能有确定性呢,就是在竞争环境下具有优势。只有具有优势长期来看才能具有确定性。这个思想孙子兵法里说的很清晰。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就看结合你自己的性格,学识背景,工作背景,能力基础,哪种方法是能积累起来优势的,你就采取哪种方式。如何验证是否有优势,有确定性,那就是长期实践自我观察了,自己适合怎么干,哪种方法能干好,自我总结了
用名人举例说说:
冯柳是全仓不择时,难道冯柳比我们的择时能力弱吗?我相信择时能力也是市场里顶尖的,那为何不择时呢,是因为要把他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优势,就是选股的能力平稳表达出来。
巴菲特等真正的大师都是集中持仓的,那么集中持仓就是正确的方法吗?那是对于他们这个阶段是正确的方法,比如我稍微仓位过重就心态变形,那还集中啥呀,我是非常明确的分散取向。只有确定性很强的机会才会适度集中。
思想里寻找普世正确的投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 影儿小白 045
我觉得没那么极端,可以两者结合起来用。
首先要看品种的赛道,长期大概率正确的品种赛道,可以少择时。
还要看具体操作策略,一般来说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可以淡化择时,比如易方达中小盘 ,比较少择时,长期收益还是不错的。
自上而下从宏观策略做大类资产配置的,肯定会择时。
中观行业配置行业轮动的,也会择时,择时程度会介于上述 2 者之间。。
从结果来看,我的观察是精选个股不择时的收益(易方达中小盘)好过中观行业配置,好过自上而下宏观策略的资产配置(富国宏观策略)。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具体产品品种的操作业绩的差异,和题目不直接相关。
我觉得,择时,大 A 来说,可以做一个牛熊市大周期择时,大周期比小周期容易看,短期择时很难,长周期择时不难。
在做好牛熊大周期的基础上,牛市尽量争取高仓位少择时不择时。
如果说精选个股长期牛熊周期的年化是 15%, 那加入了牛熊大周期择时,年化可能是 20%了(没证据,一拍脑,有兴趣可以测算一下)。
我就是主要做个牛熊大周期择时,只回避大牛市以后的腰斩大熊市,震荡市猴子市牛市核心主力一直在场。
# ylxwyj
先说结论:
1、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策略,不太需要择时,满仓即可。
2、基于纯股票的投资组合;如果长期持有需要择时,如果短期持有不需择时。这点很有意思,与人们日常的观点相反 具体论据可以去看信达证券的报告《寻找皇冠上的钻石——全球股票市场历史估值与回报率分析》,报告的摘要如下,具体报告则参见附件:
股票的回报并不等于资产的增长,而等于资产增长 + 免费赠送的看涨期权。
皇冠上的钻石 = 低估值 x 长持有期;其中低估值是核心,否则长期持有也没用
在指数上寻找“皇冠上的钻石”,也许是一种十几二十年才能成功一次的工作。
(PS:这一点看起来就和周金涛“人生发财靠康波”,人生一甲子,一辈子 3 次发财机会,很相似)
低估值的作用
在时间较短(小于 20 年)的历史检验中,
- 低估值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最大回报,
- 但对控制风险则更有帮助。
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高估值方面展现出的肥尾形态,以及低估值方面较为正态的分布。同时,低估值方面又产生了非常完美的“皇冠上的钻石”。
彼得林奇定义的太贵:PB x PE > 30
从持有期看,
- 短期(A 股 1 年或美股 3 年以内),不同估值的持有期业绩表现分化并不显著。
- 长期(8-10 年),如果买入时美股 PE 超过 25 倍,长期持有也可能严重亏钱。
- 长期(8-10 年),不需等到最低,美股 PE 在 10-12 倍买入即可
A 股从 PB 看,比从 PE 看,效果更明显。从 PB 看,钻石集中在 1.5-3.0 倍 PB。
从泰国的情况看,也类似:
- 持有期从 10 年延长到 15 年
- 新兴市场的估值水平,在 PE 上与成熟市场相去甚远,但 PB 更为接近
- (这种现象对传统的“PE 估值统一理论”构成了挑战)
日经 225 指数平均 PE 分布在 20 到 25 倍之间。这有力的驳斥了“PE 等于基础利率倒数”的理论: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则日本的零利率理论上可以产生平均 100 倍以上的 PE 估值。
寻找皇冠上的钻石——全球股票市场历史估值与回报率分析.pdf (opens new window)
https://share.weiyun.com/6K76sm9w
# 阿基米德
全仓不择时可能是投资最优解。所谓全仓,还是应该保留 10%现金
对于充满人性弱点和能力缺陷的投资者来说,全仓不择时收益最高
但是有两个前提:1、选股能力。大多数人不具备这个能力,买入每只股票,我会准备一年到一年半,如果没有问题,就长期持有了。择时反而会把好股卖飞。2、弱周期股。证券、有色不择时肯定不行,消费医药非常适合全仓不择时,遇到当前泡沫明显的情况,不开新仓就是。
# ericericeric
满仓不择时,那你只剩下两条路:轮动,或坐电梯。轮动的话,你能确保轮进好货,轮出劣货吗?如果轮进的不涨,轮出的飞了,几次下来就不爽啦。坐电梯,一路升当然爽,上上下下就郁闷了。
择时+控制仓位,涨了就相当于给机会套现,跌了就相当于给机会进货,这样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当然,如果你非要和满仓或上杠杆的比,觉得自己赚少了,那我只能说,市场上永远有比你赚的多的人。。。
# 我是一个 host
这个帖子里好多真正的大佬老师,本韭菜战战兢兢的说一句:如果把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当作一种投资品种的话,其实不就是大家都在玩全仓不择时的游戏嘛。。。
让本韭菜笨拙的装个逼:
你们跑去持现金的时候和本韭菜跑去低价转的时候也没差太多吧,万一看走眼了,本韭菜打分表的低价转说不定还能大幅跑赢现金呢:)
# 春满旧山河
全仓带杠杆不择时,用杠杆率控制仓位。熊市靠吃息(今年 94 万+)+打新(目前 67 万+)+做 T(目前 11 万+)赚点小钱活下去,等牛市来赚大钱。
# hotsosa
择时是用来释放心理与市场波动不匹配的,满仓不择时是用来证明自己输得起但要对得起研究积累和人生意义的。人的性格不同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人所处的阶段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会有唯一解,但是会有某个阶段某种模式踩中节奏最优解,不过所谓最优,也是需要运气的。
# 宁不烦
这个问题以及各位老师的讨论,让我想起了小马过河那个故事,河是客观存在的,过河的人却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决定了过河的方法千差万别。
市场是主观的,参与的人不同,每个人斗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尺度。
比如说有策略 A,长期收益有年化 20%,但是经常回撤 20%;策略 B,长期收益 10%,但是一般回撤只有 5%。
你要问我选哪种,以前我肯定选 A,收益高啊。后来我发现,我自己的心里素质可能就匹配策略 B,要是选策略 A 因为经常大幅回撤会导致我的操作变形最后根本达不到预期收益,还是策略 B 可以达到稳稳的幸福。
所以,择不择时,需要问问自己的本心,你是相信市场整体水位周期波动还是相信价值穿越时间?还是想当个滑头,偷个鸡就跑?
选择和自己内心匹配的策略吧,那才是最好的。
# 香港龙哥
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资金量有多大,太大了要控制仓位的,否则遇到黑天鹅都出不来的。如果小就算了吧,肯定是满仓上啊,如果是牛市,还要加杠杆。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 100 万本金,这轮牛市你赚了 100 万,100%的收益,小有成绩吧,可以吹牛了吧。牛市结束后,你以后可以只用获利的 100 万在股市里再找好的机会,辛苦点,即使是熊市,也会有个年化 10%的收益吧。而且再来一轮牛市,你极有可能赚到 200 万。
但你有 1 个亿,作为小主力,操作了一支股票,最终获利 10%,是 1000 万。你要知道主力操作一支股票也不容易,要寻找标的,缓慢建仓,拉升后,还要逐渐出货。前后时间 1-2 个月很正常,如果本轮牛市你只是这个收益,可能连大盘都没有跑赢,但你的绝对收益 1000 万已经让你可以在家躺 10 年了。在家静待下轮牛市就可以了。
结论就是熊市中,散户空仓等机会,抓住机会,放一枪就跑。牛市中,满仓+杠杆,尽快翻倍,一旦回头确认行情结束,全部清仓出局。等待放枪的机会。
# 元素_指引我吧
重仓(七成或八成),加不择时,我觉得最好。重仓而不是全仓,手上总有部分现金,那么大跌时候就不那么恐慌,不至于连续回撤之后扛不住了底部割肉。上涨的话,少赚点也就算了。
现金仓位,也不是说完全就不加仓,假如碰见暴跌或急跌,也能进去抢个反弹,但稍赚就把加的那部分仓位再减出来。
# tangle007
股市是策略的海洋, 每个人交易的其实是自己对市场的看法而不是股市本身, 我认为策略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包括性格,心理承受力,时间,精力,工作生活环境, 还有钱的因素包括可用周期, 可耐受损失, 期望收益等, 各因素能很好匹配且能够赚钱就是适合自己的好策略.
# nanfangyinan
需要与个人匹配。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策略,能力圈,优势在哪里。得先搞清楚自己的利润来自哪里。
比如我自己,知道选股能力一般,但执行纪律强,且大概能感知市场估值水位,买的非常分散几乎代表大盘。那么就知道要不要择时了。比如现在的水位,我仓位肯定是比 18 年底 2400 多点低了很多,且随着大盘上涨我还会继续减仓。但如果一个人深入研究公司,能很好的理解生意就不用大盘了。肯定是满仓持有收益高。
# xc0108
金融理论中有一个有效市场假说,其中可以将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在我记忆中,对中国市场的研究结论顶多是一个半强式有效市场,不记得有认为中国市场达到了强式有效。从这个方面来说,“择时”本身应该是有效的。但这个有效是针对整个市场来说的,一个带着投研团队的基金经理和一个每次靠扔硬币决定买和卖的金手指有可能会具有同样的择时能力。
另一方面,我最近看的这一篇北京量信投资的“收益率到底能不能预测(实证篇)?”里面也有一些有趣的研究结果,例如:
这个结果又否定了在中国择时的必要性。
对同样的市场,可以通过多方面来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和前面很多人提到了因人而异相似。人首先选择自己的投资信仰、投资理念,然后根据前两个因素,结合自身能力等因素,决定自己的投资方法。与其问择时有不有效,我觉得应该多考察自身情况,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客观上的最好目前应该不存在。
上面的文章我还在读,读完如果有什么其它有趣的结果再分享。
# guest2
把现金看成一只特殊的股票 X,任何人不存在不全仓的时候。
卖出股票 A 换入股票 B,或者卖出股票 C 换入股票 X(现金),都是一种调仓换股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包含着时点选择和品种选择。除非你在初始配置完成后永远被动持有不调仓,否则不可能避免调仓中的“择时”。
那么问题变成,现金(或者货基,债券等非传统意义上的股票品种),是不是在某些时段有进入投资组合的价值和必要,这种调整能否对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有帮助?
# nemolei
90%的驾驶员觉得自己开车水平超过大部分人
几乎 99%的人择时的人觉得自己预测市场的水平超过了市场
但是统计表明 择时都是负收益 无论美国那种长达百年的统计 还是中国这种几十年的统计
既然大部分择时的人认为自己预测市场的能力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这也就成为了他们亏钱的主要原因
# shshchen
一、始终全仓不择时是个好办法。参考指数基金。
二、保持恒定仓位(例如始终半仓)能有被动择时的效果,总是在上涨过程中不断卖出,下跌过程中不断买进。也是好办法。
三、主动择时很难。放弃主动择时更难。
# 做空拯救世界
择时很重要,牛市杠杆,熊市休息。
选股很重要,超额收益是选中正确的股票带来的。
然而做好两者都很难,所以定投宽基,或者定投消费医药 ETF 是最优最省力策略。
有择时能力者择时为优,反之不择时为优。有择股能力者择股(集中持股)为优,反之不择股为优。本人没有择时择股能力,因此长期满仓带融资分散持股,不择时不择股。
我的做法:
从来没有全仓过,持有品种分散,(品种包括 债券,股票,期权等)
我选股能力一般,但仓位控制是我的强项,牛市很少跑胜过 300ETF,但熊市当然能跑赢。
大盘年跌 20 个点,我可以控制在-5 个点之内,
当然,大盘升 20 个,我收益大致在+12 个点左右,
我在不确定的时候或者自己感觉到不踏实的时候降低仓位,就算感觉不一定对,确定性很高的时候提高仓位,但基本上没有用过杠杆,因为手上的资金还没有全用完过,
这个方法适合我,因为我选股能力一般,但仓位控制我个人认为我是可以的,算是认识自己的能力范围,
我就是玩超短择时的,因为我认为股票我永远不懂,只玩概率
满仓择股不择时,
本人的 AH 股倒挂组合:https://xueqiu.com/P/ZH960779 (opens new window),创建于 2016.10.16,目前近 3 倍了!
【徐翔】
择时择股,2015 年股灾,他 5 月份清仓跑路,6 月底抄底,净值逆势增长,成为众矢之敌,被抓
【冯柳】
从不择时,基本上永远都是 90%+仓位。
这 2 人都取得了百倍以上成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全仓不择时对调研能力要求高,时间要求不高,可以慢慢调研,即使研究一个月再进场也不耽误赚钱,对于中国中免,长春高新,这类股在之前任何时间买入都是对的,不需要择时
择时+仓位控制对市场情绪感知要求高,对热点事件敏感度高,时间要求高,能快速进行决策,在大众进场之前进场,在大众立场之前离场
关于择时,我觉得还是睿远的这篇文章说得比较好,有理有据。
这类问题属于关公战秦琼,关公厉害还是秦琼厉害?
巴菲特能做到的事我就能做到吗?
适合巴菲特的操作方法就适合我吗?
# 量化投资先锋
实际人人都是全仓,只是全仓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
可能叫组合更为合适。
有些品种单个风险很大,组合在一起,反而风险是降低。
比如正相关性非常高的品种,可以通过轮动套利,实现增强收益降低风险目的。
比如正负相关性非常高的品种,可以锁定风险和收益。
择时需要对微观趋势和宏观趋势把握,不需要十分准确,只需要大概正确。
仓位控制,是基于对未来收益和风险综合评价的结果。
两个都重要,层次上不同。战略上是全仓不择时,资产配置,股债平衡,基本都是全仓。而战术上,我是择时,仓控。通过策略组,左侧网格右侧趋势,中间轮动。让资金流动起来,已达到仓位控制效果,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策略组都条件边际,可控制风险。
我的策略跟楼主的类似,所以得出了跟楼主一样的疑惑。
由于是分仓购买的,可以这样说,几乎可以做到每一个买入的标的到卖出的时候都是赚钱的,请注意,是每一个标的,而不是每一笔交易。
由于需要留有部分仓位的资金,所以在行情不好时虽然是可以收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仓位的问题,快速上涨的时候收益明显是落后的。(类似今年 7 月的时候)
于是乎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仓位控制+择时是否真的能产生超额收益,在之前我也发过类似的贴,但是并没有收到太多有效的建议。https://www.jisilu.cn/question/378634 (opens new window)
一把梭买入一个标的的,上涨时跑赢大盘容易,但是明显是不理智的。
分仓买入,进可攻退可守,盈利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唯一的问题可能是涨的时候跑不赢大盘。
跑不赢大盘那是不是说明直接满仓 ETF 获取市场平均收益更划算?况且利用股指期货还能节约资金。
持有主动基金貌似是能跑赢市场又省心的方式,大部分主动基金貌似持仓比例也是蛮高的。
跑不赢大盘,或者说是只能达到大盘的平均收益,那是不是说持有 etf 不择时更省心,甚至还能持有股指期货代替指数的方法,多余资金还能放理财赚收益,除此之外,集思录上还有几个贴子是推荐主动基金的,收益更是可以跑赢指数的。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翻翻。
善于利用仓位控制的,可以看看自己的资金收益曲线,它肯定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的,而集思录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高手,具体可以翻翻“吾知讲乜”的贴子,他就经常低仓位但是也是经常新高的,帖子里也是明确表明牛市是跑不赢市场的,所以他还是更喜欢熊市的。
低仓位位+择时这个策略非常适合资金量大的玩家,因为胜率高波动低,赚到的绝对收益随便就超过普通人的年收入了。
但是为什么明知到跑不赢大盘,并且明明有跑赢大盘的方法而不去尝试呢?没办法,就像上面说的,因为分仓操作确定性非常高,几乎可以做到每个标的都赚,虽然很矛盾但是也不愿意放弃,市场上过去能跑赢大盘的策略在未来不知道是否还能跑赢,但是自己目前的策略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每个标的能赚到真金白银。
所以普通人破局的方法只能是让自己的资金慢慢滚动变大,让每次赚到的绝对收益更高就是了。
当然如果你是想做巨富的话,看看世界上那些排的上号的富豪,哪个的财富形式不是以股权的形式存在的呢。
真正賺大钱,还是满仓不择时,要求各个方面全对。
这是今年的收益,由于一直采用择时与仓位控制,六月中旬就已经慢慢减仓了,导致这轮行情错过了大部分利润,大家看看七月收益。如何在未知的熊转牛期间做好转换,我很困惑。
择时+仓位控制最重要,对的时间(比如 2014 年),对的仓位(满仓加杠杆),投资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全仓不择时这种无为而治的方式,怎么死都不知道。炒股最重要的是不是技术分析,也不是基本面,是时间。
不全仓不择时,择股。
这方面理解最透彻的我只服冯柳。
如果你调研、选股能力能跟冯柳一样那当然全仓不择时最完美。
但事实是大多人没那个能力呀,择时只是对自身能力不足的一个妥协。
你要能 03 年选出来腾讯,你有必要择时吗?但你 03 年选不出来腾讯啊……
冯柳之前抄底蔚来时说了句话是“抄底是弥补调研的不足”。对于我们一般人,根本选不出那么多穿越牛熊的股票,所以只能在市场上找不出赔率合适的股票时收手。
全仓固收不择时!
熊市跑赢大盘,牛市跟上指数的想法是毒药,搞不好弄死人的。
毛估估一下,99%的选手没有择时能力,剩下的 1%选手,也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择时收益,否则历史上的投资大师不会这么少,长期收益上限被掐死在 20%,至于某一轮牛市成功抄底逃顶,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每一轮牛市的形态都是不一样的,压根不能用一个逻辑套用,可是若想获得长期正收益,又必须用一套稳定的投资系统。
我的券商认为我有择时能力,其实我只是在做配对交易薅羊毛罢了,虽然我不知道它是怎么评价的,但是我猜测,具有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统,都会被它判断为具有择时能力。
另外题主是否择时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是否有”超常“的预测能力。如果你能”准确“的预测你想预测你想预测的东西,那当然应该择时。简单来说,超过 50%的准确率预测明天市场的涨跌。当然,也可以使用更复杂的规则系统来定义”超常“。目前比较多的观点是:预测收益这种一阶量是很难的,波动这种二阶量会稍微好些。所以,大多数策略连战胜等权重组合都很难,不如不择时,投资国运就好了。
从大数据上说,任何一类投资者做择时的平均数都是亏损。
折时基本做不到,控制仓位比较好办些。
我的策略是满仓换股轮动,不择时。
全仓不择时那是玩价值投资,择时+仓位控制是玩趋势。两个是不同道路不能放一起谈
长期持股打新不择时轮动就好,短线需要择时加仓位控制网格交易。但千万不要信我的,因为我一般不炒股。
讨论到底姓共还是姓资没意义,适合自己的,符合自己的,适合目前心态和资金规模的才有意义。
再看看了我个股的择时,不过我是根据大盘走势来做买卖的,手气也不错吧
我就是择时控制仓位操作的,感受最深的是必须要如实的按自己系统来执行。
我倾向一全仓不择时,前提是你在巨幅波动下能睡得着觉的资金投入量
我的方法,不全仓,不择时。网格+轮动+套利三驾马车一起上。
可以让市场规律择时,比如大盘股指数市值收益率低于无风险收益率时空仓,二倍于无风险收益率时半仓,这样不预测同样达到择时效果。(假设 5~10 年国债是无风险收益)
择时赚绝对收益,不择时坐过山车赚相对收益
首先,楼主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其次,什么是"全仓"?
各位散户理解的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零散的资金投入股市,即使全仓,也应不算;有些人是把所有能动用的资金,甚至借贷投入股市,这才是全仓;大多数人都是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把部分资金投入股市,这个不能算全仓。
另外短期内投入全部资金,但是有时大额进出买房等,也不算"全仓"。
我所理解的"全仓"是中长期内投入自己能动用的全部资金,并且保持九成以上的仓位才能算是"全仓"。
再次,什么是"仓位控制"?
比如我奉行的满仓满融,但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前段时间投入的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小,所以无所谓"仓位控制";现在投入的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有显著提升,这样的仓位变化才有意义。
另外我奉行的是"全仓不择时",但是针对 A 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也设计了相应的止损策略,那就是"总资金回撤 10%则清仓"。这算不算另种形式的"仓位控制"?
当然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始终保持满仓满融。
总之,A 股的散户千差万别,投入不同比例的资金,持有或长或短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说"择不择时"、"仓位控制",各人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择时,择的是什么?
是转折点,还是盈亏比?
个人觉得,转折点几乎无法确定,但盈亏比发生大变化的区域 是可以知道的。
仓位控制没有最优值,就算是最常见的 50:50 股债平衡,每月平衡?每年平衡?谁知道呢
和两个有那么矛盾和不可调和吗?建议你“把强打通”就一马平川了----也建议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啥叫全仓啊,买债基算吗?买可转债算吗?买黄金算吗?是不是只有把钱取出来放枕头底下才叫空仓?
让我们来换个角度考虑你的问题:
如果我给你一个能在较长历史区间内已经证明优越性的策略,同时这个策略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交易,你是否能够完全信任这个策略,而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呢?
Zheng Tracy Ke 2019 年的论文有一个多空策略,使用美股 2004 年到 2017 年数据回测,年平均收益有 14%;如果你嫌多空策略在中国不实用,那 Lutz F. Gruber 2017 年论文里有一个纯多头策略,2002 到 2014 年区间上最终收益也是标普的 4 倍左右。
满仓等于赌博 不择时不如去定投 ETF。逻辑不能混乱。满仓搭配择时 不择时搭配控制仓位。好像被你带偏了
择时+仓位控制 更重要
另外仓位控制>择时。
散户必须择时,择时反而是散户的优势。全仓不择时,要么是疯子傻子,要么是神。你属于哪类?
我先问问,大家说的满仓是指家庭除房产外的全部现金资产吗?
否则没法讨论
记得有个笑话,有人抱怨满仓被套,不得不从银行取出钱继续补仓,搞笑
作为一个 40 多岁的人,我是不敢把家里所有的钱满仓搞权益
你是典型的逆势交易思维,不要难为自己了,很正常,我 1-6 月没利润,7 月等于前面之和,我是顺势思维,两种思维总体收益差不多的
楼主做的挺好的,每个月都是正收益,还有什么困惑的?
我觉得能每个月都做到正收益很厉害了,这里大多数人都没有指导楼主的资格和水平
我今年涨的时候满仓高杠杆吃大肉,但跌的时候也是满仓高杠杆吃大面
1 月-1%,2 月-5%,3 月-22%,4 月 18%,5 月 1%,6 月 20%,7 月 22%
全仓不择时 朱少醒,择时➕仓位控制 董承非。你说谁厉害?
关键就是你强项是哪个?看看我这三年的择时
我是一个 host (opens new window) (opens new window) - 无下限卖铲子的:最好的可转债评分系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https://www.jisilu.cn/web/data/cb/strategy/grade (opens new window)
好像很简单?本韭菜都不敢相信:)
好股不择时,短抄股票本来就是炒几天,不存在择时问题
这问题我以前就是资水讨论过。
短期择时对资水来说就是有效的方法。因为很久的时间周期得到了实践验证。你如果实践下来也是正增强,也是你的好方法,如果不能,是负效应,就对你来说是无效办法。
长周期择时仓位控制实际上资产配置的思想里就是包含的,集思路 grandriver 老师践行就很专业。
长周期可以择时 短周期随即运动 择时是送钱
市场是由趋势和周期构成的。
价值投资认长期趋势持有,技术投机认周期波动择时。看你的能力圈了!
全仓是指股票账户里的钱,全部买股票。如果已经全仓,就不存在择时一说。那就等时间的玫瑰。如果有钱,还没买股票。建议买之前,多思考,想清楚,同时考虑择时。
择时不靠谱,择时就是预测涨跌
# somehope
我遵从熊市跑赢大盘,牛市跟上指数的想法——这个是不是要有高抛低吸的能力啊。
关于择时不大行这个事情 建议 看看抖音上直播的 jj 斗地主全国冠军赛
这种我个人认为超级随机的游戏 其实可以通过专业学习 取得效果
所以个人认为择时 其实是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可以学会赚钱的方法 例如海龟法则
# 杂货铺老板 Amin
刚好看到一段文字与此相关,分享下:
耶鲁大学基金会主席 Charles Ellis 在他的一本著作《Winning the loser's game》中提到:择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永远不要去尝试。
美国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威廉夏普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夏普提出,要想在择时的游戏中占得便宜,预测者需要达到 74%的准确率。如果无法达到 74%的准确率,那么投资者还不如做个傻瓜,买个被动型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
我觉得仓位控制还是很重要的,而择时嘛 A 股有些时点容易出低点,有些时点容易出高点,这方面注意一下即可。 另外楼主这句“熊市跑赢大盘,牛市跟上指数的想法”非常认同
择时是用来释放心理与市场波动不匹配的,满仓不择时是用来证明自己输得起但要对得起研究积累和人生意义的。人的性格不同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人所处的阶段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会有唯一解,但是会有某个阶段某种模式踩中节奏最优解,不过所谓最优,也是需要运气的。
何时空仓,空仓后何时建仓,有些理想化了,现实是卖在半山腰,买在半山腰。 个人观点是满仓资产轮动才能最大化资金利用率,放长周期、放低收益,选打折的,选不死的,放下灵机一动,用生命的长度感悟市场的温度。
# 张翼轸 Earl
买基金,放弃择时就是浪费生命。 对于老股民老基民而言,虽然未必能精准预测顶部点位,但是当时的市场环境都会让你感觉不正常,若是再结合估值、回撤控制等指标,至少是有希望在顶部区域适度离场的 —— 只要能做到这点,并在哪怕随后调整后的底部区域入场,即使还要熬底一段时间,但长期收益率也会很宜人。
正因此,长期持有从来不是我介意的,择时在我看来,永远是王道。只不过对普通基民,高频择时太难,但是几年一次的大牛市顶部择时,不做就是 “浪费生命”。若是能做好,偏股基金的年化收益提升三四个百分点,应该不是难事,再加上前面小规模摊大饼的叠加,收益应该就很可观了 —— 未必能比肩顶流基金经理长期,但是实现的路径应该会轻松许多。
买基金,放弃择时就是浪费生命 (opens new window)
选对基金经理,就无需择时吗? (opens new window)
# 原文链接
悬赏问题:全仓不择时,择时+仓位控制,哪个更重要 - 集思录 (opens new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