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钱到有钱,攒下第一桶金
在正式开始这一章以前,先稍微回顾一下我们的目标 F.I.R.E,我们为什么要变有钱、怎么变有钱?
我希望帮助大家实现的是稳扎稳打的财富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认识和强化财富的意义。一夜暴富注定只属于少数幸运儿,与我们无缘。而且如果没有经过一个财富的积累过程,能够守住这样突如其来财富的人,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实现财务自由其实就俩要素,靠的就是 钱 + 收益率,最终「被动收入 = 钱 x 收益率」。只要我们积累下足够的本金,再通过合理的投资实现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率,获得可观的被动收入并不难。
那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可能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钱在哪?」。个人认为创造本金远难于创造收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一个可观的收益水平并不困难,但是存不下钱却是一个老大难的话题(我们会在下一章介绍躺着赚钱的办法)。
# 储蓄率是最重要的指标
窃以为,储蓄率才是影响财务自由进度的最重要指标。分享一张在博客 Winnie 发现的一张很直观的图。储蓄率对于实现财务自由所需时间的影响是指数级的,而且相比于收益率而言,大幅提高储蓄率要容易得多。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从 10% 储蓄率到 50% 储蓄率,但是投资收益率从 10% 提升到 20% 却难如登天。
这个博客的作者就是之前我推荐的书《不上班也有錢》的作者,她和老公经过十年的努力,顺利通过工资实现财务自由并开始环球旅行的。
# 本金的最有效来源
对于我们来说,积累本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八个字——努力赚钱,认真存钱。大部分人都没有中彩票的运气(亲测过 😓),也没有继承巨额财产的投胎功底,最有效、最普遍的获得本金的方法其实就是储蓄。
提到储蓄,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抵触的,因为因为储蓄常常被和省吃俭用、影响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
但是实际上更少的消费、更多的储蓄不意味着要降低生活质量和牺牲当下,因为我们还可以选择提升效率,让更少的消费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我要和你介绍的 GTB 消费体系,在这一章,我就给你系统的说道说道,怎么生活、储蓄两不误。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储蓄这件事有戏、可行!
我把这个体系称之为 Getting Things Bought。我们追求的,不是以「不买」为代价的省钱,而是在买下真正所爱之物的同时,省下钱。这个系列内容只为一个目的,让你不降低生活幸福感的前提下,实现理性消费,打破没钱可理的魔咒。
提升生活品质,实现高额储蓄,两者可以兼得。
注:没错,我山寨了 GTD(Getting Things Done) 这个名字,因为 GTB 从 GTD 借鉴了很多。任务管理的思路对于消费管理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