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是开始理财的最佳时机,不要「等我有钱以后」
写给那些即将参加工作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朋友。
有人说,毕业后的头五年基本决定了大家拉开的差距。我认为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财务状况。毕业头五年对于理财的意识(是意识,不是能力),基本决定了后期的财务状况。
合适的财富观是坚持理财、做好理财的基础,虽然观念这东西说起来有点虚的,但是却很重要,这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常常把「享乐人生、月光消费」挂在嘴边,是很难积累下财富的。合适的财富观是我们的基本动力,财富观正,钱总会有的。
# 从没钱到“有钱”
工资收入的阶段性跨越,是财务积累的主要拐点。而且每个人都有至少两次机会,第一次是毕业参加工作,第二次则是工作早期的工资快速上涨。这两个拐点基本都发生在工作的头几年,把握好这两个机会的前提正是理财意识。
在《投资第一课》中读到过一个关于储蓄率的讨论:
A 原收入 5000 元,每个月储蓄 500 元,那么储蓄率为 10%。
如果 A 涨工资 5000 元,其中一半用来增加储蓄,则每月储蓄 3000 元,储蓄率就变成了 30%,实现了 200% 的增长,储蓄金额增加了 6 倍。
如果 A 涨工资以后,依然保持储蓄 500 元,那么储蓄率就变成了 5%,下降了 50%。
前后两种不同的决定会导致未来全然不同的结果。储蓄相差 6 倍,如果再考虑未来的投资收入,后期的差距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倍。工作头几年拉开的差距,从财务的视角来看,就是储蓄率的差距。
很多投资界大 V 们常说,早期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自身的收入增长,而不是投资收入(因为本金少)。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财富积累靠的是储蓄增长,是收入增长与开支控制的共同结果。如果收入和开支同步增长,那么早期的财富积累也就无从谈起了。
# 没钱才更有机会
没钱往往意味着低消费,而这正是储蓄的基础。这个时候正是形成理财意识的最佳时机,能力可以不足,但是意识应该跟上。
参考前面关于「储蓄率」的讨论,这个时期是实现储蓄率飞速增长的最有效时期。由于前期的基数低,这个时期工资收入翻倍并不是难事。但是,重要的前提是能够维持消费不要快速升级。如果工资翻倍,而消费只是微增,储蓄率就很容易实现成倍的增长。
相比之下,如果已经习惯高收入、高消费,想要消费降级回到以前的消费水平却是难上加难,上去了以后想要再下来就要困难得多。
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没钱时期,维持消费水平,或者只是少增加一点消费改善生活,并不困难。如果这个时期没能好好利用,等到人到中年,收入虽然很高,但是上有老下有小,再背个房贷、车贷,消费就很难再降下来了。
之前读到过 @银行螺丝钉 的一篇读书笔记,书名《不上班也有錢》。因为是台湾出版,我没能找到购买途径,就把读书笔记翻来覆去的读了很多遍。作者利用工作头十年实现了财务自由,然后开始环游世界,靠的就是早期对于消费的克制。这个时期的克制换来的是未来几十年的自由,不自律无自由。
更加励志的是作者基本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投资技巧,就是老老实实的买指数基金,中间还经历了 08 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依然实现了目标。这进一步印证了「理财意识远比能力更重要」。
# 储蓄,最有效的原始积累
储蓄算得上普通人积累财富最有效的方式。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创业增收,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被老板重用提把,但是储蓄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几乎每一个在财务上取得成功的前辈都不遗余力的强调储蓄的重要性,比较经典的建议便是「花一半,存一半」。
之前读过一本书《邻家的百万富翁》,作者为银行和资管机构调查了很多高净值人群,最终发现他们无一不是拥有很高的储蓄率,对消费非常克制(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情况),而且大部分家庭都有非常明确的年度预算计划。
这本书对我的财富观影响很大,也推荐给大家(不过好像很难买到了,当初也是迫不得已去找了盗版)。我也是从读这本书以后开始基于记账认真制定年度预算并执行,真正的把记账的功能发挥出来。
# 花一半,存一半
克制消费、增加储蓄并不总是等同于降低生活质量。《小狗钱钱》中给出过一条很好的建议:
每当面对收入增长时,总是用一半来消费改善生活,另一半则用来增加储蓄。
因为是新增加的收入,少花一些并不会影响生活品质,花一半、存一半则实现了改善生活和增加储蓄的平衡。
另外,开始控制消费以后,我个人的生活水平其实反而有所上升。因为预算有限,更加注意「好钢用在刀刃上」,买东西总要反复权衡,少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真正改善生活的物品反倒是一样都没落下。而以前想起来什么东西就直接买,等到真的需要的东西反而就没钱了。
# 没钱 = 风险承受能力
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可以换钱的。在本金少的时候开始接触理财有两个优势:
- 本金少,亏算少,“学费”更便宜。
- 可以尝试波动性更大的投资途径。
这两个优势都是可以直接带来真金白银的。年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比较高,来自家庭的压力也更小。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更大比例的高波动、高收益投资,比如指数基金。
而人到中年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风险承受能力大幅下降,需要配置更高比例的保守投资,直接拉低最终收益水平。
在早期从学生身份向工作身份过渡的阶段,理财意识的建立与否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以后的财务状况。
如果我晚十年开始,一定不是现在这个结果。
——巴菲特
# 当我说没钱可理时,我究竟想说什么
不要把自己的主观问题变成客观条件的限制,妄图降低自己内心的焦虑。
「我没有钱」、「我没时间」,这哥俩算得上理财的两个老大难了,也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两个拒绝理财的理由。
其实,如果单从字面理解,这两个问题倒没有多难。没钱,要么多赚、要么多省;没时间,挤挤就好了,不管再忙,每个月几十分钟的时间还是拿得出来。
既然解决方法并不难,为什么这两个原因还是当仁不让的成为不能理财的两个首要难题?这两句话完全不是字面上这么简单……
# 「我没有钱」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问题,对应没有本金的方案有很多:
- 每个月工资到手,先投资,剩下来的用来消费;
- 涨工资后,只把涨幅的一半用来改善生活,另一半当做不存在,用于投资;
- 制定每月预算,减少购买那些用不上的东西;
- ……
最初听到类似的抱怨时,我都是这么回答的,热心提供各种积累第一桶金的建议。可是,再过一年半载,再次聊起理财,得到的答案依然是「等我有钱了的」。
开始我还表示理解,可能是真的省不下钱。可是当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才搞明白,其实问题并不在钱。如果把没钱可理挂在嘴边,即使真的有了钱,基本也不会想着理财,而是早就盘算好要买什么东西、去哪里玩了。
「没有钱理财」,其实本意是**「不愿意把钱留给理财」**,相比于“难受”的理财,还是消费更痛快。如果把动词从「理财」换成「买手机」或者「买包」,答案立刻就变了「没事,我省省,再攒一点就够了」或者「没钱也可以先研究研究,看看」……
# 「我没有时间」
如果确实很忙,平时闲暇时间很少,对应的方案也很多。基金定投或者大类资产配置再平衡,都花不了什么时间,每个月几十分钟、甚至每年几十分钟就已经足够。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买入并持有被动投资,对于时间没什么要求。
但是真的没有时间吗?其实不是,而是因为对理财提不起兴趣,或者觉得相比于理财,把花时间窝在沙发里看剧更舒服。
# 找客观原因总是更容易
为什么相比于不感兴趣、懒惰、想要消费,我们更愿意脱口而出「我没钱(时间)」?
自己主观不愿意理财,说出来并不容易接受,好像在贬低自己。而变成没有钱、没有时间,说出来就容易很多,「你看,不是我不想,是客观条件真的不允许啊」。* 但是,虽然我们的内心得到安慰,实际行动却被阻碍了。(而且,既然大家关注了也谈钱,至少说明大家还是想要理财的、想要改变的)只有当我们开始承认问题在自己,改变才成为可能。找到自己内心的想法,把责任从他人划归回自己的身上,才是改变的开始。如果确实想要理财,就不应该在客观条件上找原因安慰自己,承认现实才是改变现实的起点。
# 找到属于自己的动机
理财是场持久战,单单一份承认可能还不够,还需要足够驱动自己的动机。对我而言,我自己愿意研究理财、愿意花时间,很大程度是基于,我相信理财可以实现财务自由,进而可以解决很多让我深恶痛觉的大难题:
- 工资的天花板
- 没有自己的灵活的时间
- 限于工作,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或者不断的妥协
- 中年危机和中产阶级陷阱
也正是对于解决问题的渴望,拉动着我不断学习,不断加深对理财的认知。对于“无聊”的理财来说,缺少明确的动机确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解决「没钱可理」和「没有时间」这个死循环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找钱、找时间的方法,而是从动机和目标出发,找到足够的动机来改变自己对于理财的不感冒。
当我们再抱怨自己没有钱、没有时间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自己到底缺的是什么。究竟缺的是钱和时间,还是对于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对理财的那份认可。
# 理财正在变成必需
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入不敷出、养老金入市、发行养老目标基金等不少事。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原因,中国先行的养老制度渐渐地不再适合新的经济环境,亟需改革。
那么改革可能会怎么改?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其实方向还是相当明确的——从转移式的养老金模式,向储蓄型的养老金模式转型。
我曾在一篇文章《为什么我觉得下一个 100 万的机会在股市》中简单提过:
当前的国内养老体系还是资金转移模式,年轻人交的养老金给退休的老年人用,等到年轻人老了再由新的年轻人养活。但是问题在于,随着平均寿命上涨、出生率下滑,社会将会不可避免的老龄化,当前的资金转移模式就会出现大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新鲜问题,欧美国家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年。
正好前段时间美国养老金 401K 模式的 40 周年,Barrons 周刊专门做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我也在研究德国的养老模式和投资机会,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从目前的发展进程看,德国大概相当于 20 年后的中国,美国大概相当于 40 年后的中国。
# 结论放前面
照例先说重点的结论——养老体系的改革长期看对投资而言是利好,但是对于理财的意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养老体系的改革会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正向现金流,而且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增加也能够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而在这个变化中,原本大锅饭似的养老保险(五险一金中那个)对于未来的作用会越来越小。而个人自行的理财投资规划对于退休生活的质量影响会越来越大,很可能会直接影响未来的生活水平。
# 当前模式的困境
当前的养老金是属于财政统筹发放的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资金转移模式。年轻人交的养老保险,付给现在的老年人;等现在的年轻人老了,再由新的年轻人来供给养老金。但是问题就来了,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这个过程目前来看基本不可逆。年轻人不够了,养老金自然也就不够了。
现在的老人还算幸福,因为目前年轻人口的比例算是一个巅峰状态。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的养老金水平依然远远谈不上满意。那么等到 20~40 年后,我们这些人退休以后退休金能达到什么水平呢?德国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而且还在愈演愈烈。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等到我 40 年后退休,再考虑通货膨胀,退休金连现在工资的 1/3 水平都达不到。
所以说,这条路必然是走不通的。作为如今的年轻人,如果我们不自己进行财务谋划,单纯指望退休后的法定退休金基本就是个活脱脱的悲剧。
这么一看顿时觉得特别忧桑,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交了上百万的养老金养活了别人,退休之后自己的生活质量却很难维持。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就出现了新的储蓄养老金模式。
# 向储蓄模式转型
储蓄模式很好理解,即我们的养老金不再被发放给其他人,而是存进自己的养老账户,用来直接投资,不断积累。这样一来公平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多存多得,少存少得。
我对德国的情况相对了解,简单介绍一下德国的情况。德国目前是传统养老金模式和新式的模式并存的。
- 传统养老金是强制缴纳的,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和中国的五险一金类似),使用资金转移模式,发放给现在的退休老人。(如果直接停掉传统养老金,现在的退休老人就木有生活来源了)。
- 新的储蓄型养老保险作为补充,自愿选择,但是政府会提供专门的补贴和税收减免。因为是自愿的,不进行保险的人也有,这也是这个模式的一个挑战,对于人的自控有一定要求。
这种新的保险德语称为 Riester,签订 Riester 保险的员工,政府会向每个人的账户每年补贴 175 欧元(大约相当于多了 10% 的储蓄)。同时对于这部分资金政府会退回当初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大约相当于又增加了 40% 的资金)。简而言之,如果我每年向 Riester 中储蓄 1500 欧元,实际上我的账户会增加 1675 欧元外加 600 欧元左右的现金(退税),补贴力度还是相当明显的。
在这种模式下,大家的参与热情还是不错的。那么这些资金会被如何使用呢?最终一定是以各种形式流入资本市场参与投资。所以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利好,因为会带来长期的资本流入。
# 储蓄模式的问题
储蓄模式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投资中的选择问题。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我们完全不用考虑这些资金的用途和运作,只要老老实实等退休后,发多少就是多少。而在储蓄模式中,因为是自愿的,我们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而投资途径也不止一种,这和一般理财是一样的。
以前我们可以说我不理财,有多少花多少,反正老了等着领退休金。但是如果未来法定退休金会大幅度缩水,理财就不再是一道选做题,而变成了必答题。
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的理财水平是不及格的,这一期的 Barron's 中有一段很生动的描述「这就像医生不给病人开具体的药方,而是给他一个单子,让他自己看心情挑」。
储蓄模式的养老机制对个人的理财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研究不好理财,你可能连好好退休的权利都没有了。
# 中国的走向
中国养老金的变革方向已经比较清楚,国外的经验和方案都很一致,而初看国内的政策导向也是很明确的套用外国的成熟方案。具体的变化和不变如下:
- 传统的养老保险虽然越来越不行,但是肯定不会挺,不然现在已经退休的老人就没有经济来源了。就只能辛苦一下我们这些年轻人了。
- 在传统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会再鼓励大家规划自己的储蓄型养老金最为补充,并提供政府补贴和税费减免。
- 对于个人的储蓄型养老金政府在鼓励的同时,应该也会出台一定的限制政策,比如限制支取等等。
不过我目前比较担忧的还是国家鼓励的力度和效果,政府提供现金补贴的可能性太小了,提供税费减免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问题在于税收减免多是基于个人所得税,可是国内个人所得税占比很低,大家交的个税都普遍都不高,就算提供减免也减不了多少钱,所以最后实际的激励效果还是需要观察。
但是有一个结论是不会变得——理财只会变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