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战胜专业投资者的躺赢之路✨
新的一年第一个交易日即将到来,聊聊我眼中的也许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姿势。
上个帖在这里:
业内人士聊聊最近的投资基金收益之争 - 集思录 (opens new window)
里面说了消费 医疗 科技 高端制造四大盛产牛股行业。
普通人可能对高精尖的科技或制造都不了解,什么新药器械也是不懂,但赚钱这个事,越容易看懂越好。必需消费的吃吃喝喝最无脑,也最稳定,其他 3 个行业深入研究后的超额机会更多。
没能力的普通人,死拿必需消费也许就是最优选。
好多人说现在高估,的确。
那相对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来了:在好赛道行业中选取低估的(譬如高息)股票做成组合。定期(比如每年)检查,换入更低估的即可。
中证指数官网 (opens new window) 有现成的雷同思路的行业红利指数可以看。比如消费红利,信息红利,医药红利等等。
基金公司发起跟踪的暂时只有消费红利 008928/008929(对应 AC 类);
不过也足够了,毕竟消费本身是 4 大牛逼行业里最不依赖深入研究的行业,也是最难做出超额收益的行业。尤其这两年,完全是“含酒量”的竞争,谁“含酒量”高谁牛逼。
这里欢迎各位大佬将消费红利的长期收益作为业绩对比基准。
消费红利指数于 2005 年 12 月 30 日开始统计,至今指数成立 15 年年化约 29%,近 10 年年化约 14%,近 5 年年化约 22%;
这长期收益谦虚一点说,在所有公募私募中,前 5%总有的吧。欢迎大家回帖提供牛逼的公募私募长期数据进行对比。
其实本帖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不过我相信大家即使暂时买了这个也拿不住,投资是信仰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能受到众多投资者信任的,是长期心理按摩做的好的,收益反而不重要。
有兴趣可以接着看。
消费红利基金暂时规模小于 5 亿,还有打新收益。2020 年一季度发行,4 月底建仓完毕,至今 7 个月收益 50%(有打新收益增厚)。
无需关心换仓,无需关心基金经理是谁,只要基金经理跟踪好指数即可。
12 月定期调仓了,调出了涨的过多的茅台五粮液,估值下降近 30-40%。
根据中证官网的提供的数据,消费红利和沪深 300 的估值是这样的,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官网看编制规则和成分表。
可以看到 PE 小于 30,股息比沪深 300 都高。这个估值是不是看起来就顺眼多了,没有动不动 40,50 以上的 PE 让人望而生畏。
妥妥的好赛道+不算高估。
至于为什么我观测到这个东西,觉得能躺赢,第一是作为敏感的长期金融从业人员的认知发现:花里胡哨的一顿操作到头来还真不一定能战胜大道至简的东西,第二是主要原因,一个字,懒,我想躺着也有好收益。所以帖子也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大家也可以反驳或者提问,会挑几个理解不一样的聊聊。
正式开始扯了哈,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审核各类公募私募的宣传路演稿,包括像但斌这种顶级的私募,只要来路演,我们就会审核内容有没有夸大或者让投资者误以为绝对性判断的字眼,当然不会很严格,风险提示必须有,再严格一般也不会,主要目的还是顺利募集资金,吹牛逼别太过分了就行。
如果是刚开始接触大佬的产品介绍,相信大家大多跟我很多年前的反应一样,满脑袋卧槽,讲的太特么有道理了,思路异常清晰,太牛逼了啊,马上想买,甚至动过借钱买的念头。
唉,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后面产品往往并没有像产品说的那样蹭蹭上涨,投资者很受伤。
先聊聊市场上众多的投资策略和系统。
首先是券商,券商不能下场亲自玩,下场玩的自营或子资管也会严格隔离的,更常见的是券商出具研究报告和投资咨询服务,这种自己不下场玩只卖服务的,我们叫卖方机构。卖的就是投资策略。
基金公司拿募集的真金白银入场玩,根据自营研究或者券商的研究报告下单交易,我们叫买方机构。
当然不是简单的说研究报告说哪只股好就买哪只,大家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抄作业也得让我想想你的答案对不对。
买方机构看重的是这个研究报告的思考逻辑和推导逻辑,对自己有没有启发,认可这个思考逻辑的,能利用这个思路衍生的,这份研究报告就不错。
然后买方定期根据每家券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对己方的帮助来决定后面给各家券商的分仓。
(分仓收入指基金公司委托多个证券商同时进行基金买卖交易,交易成交后,按实际成交金额数的一定比例向证券商交纳的费用。基金分仓佣金就是证券商代理基金公司买卖基金成交后的经营收入,或者说手续费收入。)
中间当然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成分,谁是基金公司的股东券商,分仓多少会倾斜一些。
但整体上还是谁家研究报告的逻辑更得到买方的认同,谁分仓收入多。
大部分普通投资者不会看研报,大家就混论坛,大概 2013 年的时候,雪球的帖子质量非常高,随着人数的增多,质量是越来越差了。集思录目前慢慢也有这种倾向,不过这没办法,周期就是这样的,包括之前的和讯论坛等等,只要人一多,各种牛鬼蛇神都有。
论坛上的有些思路相当优秀,比如编程浪子的 R15(ROE 长期大于 15%的股票组合),驽马的温度计(协助判断估值),我当时想买驽马的数据,他说我是第一个愿意付费的,免费送了我早期数据,后来集思录也跟其合作开发了温度。
虽然各大论坛的投资策略整体不如金融机构的研报,但论坛的一些牛人思路对本人启发更大。
重点想说,大家在看别人投资体系或者逻辑的时候,那些信誓旦旦的用决定性词语的,要特别谨慎,如果不小心有非常肯定的东西,一定不要信。尽量学习买方机构,这个思路对自己有没有启发,有没有衍生思路或办法应用到自己身上。作业答案不重要,推导过程有没有问题。
逻辑关系清晰不代表能赚钱,更可能是看起来有关联而已,如果大家深挖索罗斯和塔勒布,就会知道他们共同的老师波普尔,还有爱因斯坦都更偏向不可知论,不过这个大家了解就够了,深信很容易滑入虚无主义的。
我本文所说的普通投资者的思路,就是先有长期统计归纳,事后补逻辑,俗称事后诸葛亮。但因为这个经验和现象足够久,会比仅观测几年得出来的结论靠谱那么一丢丢。
顺带一个重点,看不懂拉倒:短期协整或者统计套利是非常危险的,请尽量使用规则逻辑套利。
可以从模糊的正确和精确的错误的角度理解。
没看过塔勒布的,国内推荐看看许哲的文章。雪球知乎都可以搜。
在行业内看研报比较方便,我看的非常多,多个论坛也潜水多年。基本看的多说的少,由于慢慢中年,精力不足,同时从业人员也不能直接炒股,请大家放心,内幕交易老鼠仓啥的,我国多年后秋后算账的能力一等一,监控方式也是与时俱进的。多账户打新的也请低调,每个 IP 地址不要超过 3 个账户。
(有时候需要维稳的时候,监管会提前给我们开会,之后我们会安排工作下去通知大户,接下来一段时间不要大卖,大家说这种是不是可以通过适当卖沽获利,属于监管内幕吗?)
扯远了,说到我想找到一种很懒的投资方式,同时又能跑赢大部分人,争取躺赢。
回到研究报告上,研究员们慢慢发现,分给大家研究的行业区别是很明显的。这决定了你容不容易出名,就是容不容易赚钱,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方向也是。
现在有些鸡贼的自媒体或者私募更是如此,直接说我是专精研究 4 大赛道的其中某个的,然后长期收益跟沪深 300 去比,赚了我厉害,亏了是行业暂时不行。
虽然我自己也有自认为更好的精细化投资方式,但你问我心目中的消费股组合有没有自信长期跑赢消费红利,我还真没这个自信。
# 赛道很重要
给大家拉一个天天基金网的图:
左边 4 个分别为易方达中小盘(多年白酒为主),易方达消费行业,汇添富消费混合,中欧消费主题,
重点:个个都是多年评级 5 星的明星基金,深受投资者喜爱。
右边 4 个上证消费,中证消费,中证食品饮料,中证白酒,消费指数基金的代表。
中间留下沪深 300 指数作陪衬,场面太残忍,沪深 300 被围殴。
然后再看看水平对比:
近三年所有时间段,看好了,是所有时间段,被动的消费指数完胜,一次小败都没。(实际混合型的仓位管理历史上也有过优势)
当然有人会说白酒行业太 BUG,仔细看图,即使剔除中证白酒行业指数后,剩下的 3 大消费指数平均水准仍略胜一筹。
前面 4 个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很多老基民耳熟能详,而收益更能封神的消费指数基金经理却默默无闻。(当然中证白酒的基金经理也有不少人知道,毕竟含酒量最高,神的顶端)
如果你是被动指数基金经理,取得了更好的业绩,但并没有相对应的名望,是不是有点不平衡?
大家只看到消费吊打外行(沪深 300),却不知道消费同行中,全仓情况下,明星基金对比被动指数并没有优势,对新人基金经理也没有明显优势。
业绩对比是门套路很深的学问。
大家只要知道一点:只要大方向对,谁管理都差不多,只能锦上添花,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这好比别人出生的起点就是你奋斗的终点,很现实也很残酷。
# 均值回归
可能这个不少人理解的不够。
我们学到的均值回归图一般是这样的:
这里面有一个陷阱,就是大家很容易的无意识的把所有事物的均值默认为一致了。
实际上可不是这样的,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专业运动员百米的时间区间在 10-12 秒;均值 11 秒;
普通人百米时间区间在 13-15 秒,均值 14 秒;
胖子百米时间区间在 18-20 秒,均值 19 秒。
大家都得承认,有些群体天赋异禀。
的确,均值回归是对的,专业运动员群体中有人发挥好跑进了 10 秒,也可能腹泻跑了 16 秒,但只要次数多,或者时间足够久。均值会接近 11 秒。
同时强者恒强也有道理,重点:专业运动员群体即使回归均值,也比其他人的均值高。
最好不要有想当然的感觉,认为大家的均值都是同一条线,哈哈,想不到吧,别人的线比你高。
从历史数据看,四大行业就是容易牛逼(消费和医药是各国资本历史长牛的代表,科技的历史数据相对最短,不到 30 年,高端制造最难分辨)大家也别光看,要有质疑的精神,可以自己去看看成长股大师彼得林奇的持仓股,很大程度就是大消费类,
国内也是,大家觉得厉害的基金经理大部分时间和仓位都花在这四大行业上。
再次希望大家提供长期的打脸数据方便我证伪和归纳整理。
# 分散和集中
来集思录的基本上都是低风险爱好者,所以分散的基础概念我就不多说了,有的大饼都要薄的透出来了,哈哈。
在降低非系统风险上,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大部分结论都倾向于几十个标的就足够化解非系统风险了。
我想补充的是:极度分散意味着极度平庸。
我们假设全世界都是一个资本市场,有个全球国家 ETF,你买不买?
从极度分散的角度是要买的,安全嘛,不过要仔细想,你享受了全球几个强国(中美)的发展红利,同时也要被弱国(委内瑞拉等)拉低收益。
当然这没有对错啊,有的人满足于最分散的收益当然 OK。
这可能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主要是给大家讲,宽基包括了各行各业,其中有些行业是不够稳定的,暴涨暴跌,而长期收益统计下来则是非常一般的。
分散的程度自然是全球>国家>一级行业>二级行业>细分行业>行业内个股
分散到哪种程度,见仁见智。
躺赢当然要选尽可能长期可见的赚钱,受波动小,相对稳定的行业。
这里借用巴菲特的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观点。
虽然他老人家的玩法比这个牛逼的多,永续低成本的杠杆,不会爆仓的那种,一般人学不来。有兴趣的话有空说。
# 价值投资
银行这几年大家觉得很惨,简单扯两句,其实长持银行也不错。
银行超越宽基并不难。你看工商银行,近 5 年收益也有近 50%,年化 8%还是有的,还不算分红。
打个比方,宽基收益长期 8%,银行可以有 10%,消费大概 12%。
我们不深究坏账的量,直接说吧,银行坏账是一定会爆发的。
比如 2000 年左右,坏账 40%,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
银行一定会有黑天鹅,政府也一定会救。直接成立四大不良资产对接坏账剥离。
普通老百姓能怎么办,你告诉我,钱能放哪里?继续存银行是普通人为数不多的选择。
只要给银行时间,时间总能抹平坏账的。
选择银行,就是绑定了政府。同样政府有难,银行必须支援。
汇丰银行的除息事件,就是因为总部在英国,应政府考虑新冠问题,暂时要求不发放红利。
我国的银行业让利都是如此,既然命是政府给的,就得听政府的话。
大银行绑定最高政府,地方银行绑定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可能救不了本地银行,但国家只要不倒,一定会竭尽所能救四大行。
长期来看,银行呢又总能找到行业水准至上的企业放贷,夕阳产业或者公司,银行会收贷。
只不过银行的时间维度更长,可能几十年暴雷一次,几十年修复,但超越宽基还是大概率妥妥的。
消费当然也会亏好几年,但是你想啊,论坛上热衷的转债期限一般也有 5、6 年。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投资周期为 30 年,30 年的消费持续亏损,目前我没有看到这么惨的数据,欢迎大家提供反例。
更新 5:
由于看过许多策略报告,自己开始做大量的收益回测,从最基础的低 PB,低 PE 开始做。
当然传统低估指标超长期是有超额收益的,但我估计年限和回撤问题大家是撑不到太阳出来的那天的,但凡亏的时间久了,总是会怀疑这个东西的盲点在哪里,睡也睡不好,过度拟合始终是个问题。
提一句,新韭菜可能不知道,要不是注册制,什么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等等花里胡哨的,都没有最小市值策略吊,年化轻松 60%以上。
得勒,最后还是得总结长牛股的优势,先归纳再演绎。
相信很多人也知道,长牛股的特征就是长期 ROE 普遍都好。
但那是过去的数据啊,投资是看未来的。
让大家去找未来的好公司,还不是一样一筹莫展。
长期收益接近 ROE 这句话,编程浪子的实现方式是分散买入多只过去很多年 ROE 均维持在 15%以上的个股,构建一个组合,相信以前优秀,未来大概率也会优秀。
这个策略其实足够简单粗暴了,收益也不错。
站在普通投资者的思路,我什么都不懂,对吧,不专业,没信息。你让我找连续 10 年符合 R15 的个股,我压根不知道哪里去找。
我希望更简单一点。
R15 这个思路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想的是:既然很难精确判断哪家公司未来很厉害,反过来想,我是不是可以去统计一下行业 ROE 的高低和稳定性,时间越久越可靠。
如果一个行业长期 ROE 高于平均,又比较稳定,那这个行业是不是非常容易长牛,实现模糊的正确。
这个统计也侧面反映了各行业的天生差异,均值不大一样,也让我彻底抛弃了宽基指数。
# 超额信息不一定带来超额利润
好几年前,有次与监管对接的时候,监管的有个说法我印象太深了。
大概意思是说,更早之前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秋后算账的时候,有部分案件最终没有下罚单或处罚。
因为他这个内幕交易或者操纵市场是亏钱的,没好意思再罚钱。但这个处理方式不妥,只要坐实行为,就需要付出代价。所以大家近几年就看了很多罚单,即使最后是亏钱的,监管也处理你,再罚一笔。真——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信息为什么我这么在意,因为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一个完全公开的市场,大家是没有办法取得超额收益的。如果你能获得超额收益,一定是你有更近的信息或者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你是采购,并且知道一家公司在产业链中未来一段时间内是绕不过去的,同时别人不知道。那这个超额的钱活该你赚。
但是关键来了,监管告诉我,有的镰刀或者自认为镰刀,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反割了。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没公开处罚,大家也并不知道。
超额信息不一定带来超额利润。
这现象也是幸存者偏差的一种,大部分人一叶障目,只关注到了镰刀割别人,却容易忘记也有可能伤到自己。
很多散户非常热衷小道消息,我想提示的风险是,即使是一手信息,也不定能赚钱,能到你耳朵里的消息,都不知道传了几手了,但如果你依然期待别人去接你的盘,希望你好运。
这显然不是普通投资者能躺赢的方式。
# 好行业+高股息
大家都贪心,我也一样,既然几个优势行业已经浮出水面,那是不是可以适当优化一下。
公认的好投资需要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
怎么办,普通投资者根本无力判断。
我们中国人的办法就是以史为鉴,拉长时间看。
这时我感谢自己始终保持了超越常人的阅读量,也许《股市长线法宝》及《投资收益百年史》这类超长期统计视角的书中有我想要的答案。
我注意到了股息/红利是长期收益非常重要的来源。
再次强调,大家在看别人统计结果的时候,不要盲目相信,尽可能自己验证下,包括我。
申万一级行业有 28 类,我在每个行业里选取股息最高的 20 只股票等额分配资金,每半年调仓一次。
结果我很满意,所有 28 个行业,使用红利的策略长期全部跑赢了对应的行业指数。年化超额收益数值区间为 1.5%-11%(短期比如近两年不行,眼光请放长远点)
这意味着,传说中无脑的“狗股策略”在 A 股大概率也有效。
另一个让我惊喜的是,高股息个股的市净率和市盈率往往也不会高到天上去。
同时分红是实实在在的,比 PE 和 PB 更看得见摸得着。
既然求不得好公司+好价格,那我就将其变换为好行业+高股息。
好行业利用的是强者恒强的特性,高股息则是利用均值回归原理。
虽然不能完全躺下来,葛优躺的姿势还是可以准备好了。
更准确的说,大家可以从长期维度观测到:
好行业中的公司并不一定都是好公司,但好行业里好公司更容易扎堆出现。
不要说普通人,再厉害的人也无法一直持续精准找到好公司,股神同样会买错,只要是人就会犯错。
好行业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中等偏上而已。
同样,什么是好价格也极难说清,如果能接受持股守息,那么红利策略就是一个模糊的好价格,起码是你能接受的价格,对不对。
所以高股息同样也只是中等偏上的次选。
两个中等偏上的选择一结合,如果大家数学过的去话,就已经能明白最终的结果是坏的几率大大降低,只要你的对手足够骄傲,犯精确的错误只是时间问题,而你成为最后赢家的机率则越来越大。这使得战胜专业投资者成为可能。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里也会跃跃欲试,试图进一步构建更好的组合或者择时,非常鼓励,希望你成功哈,可以回帖或者私信本人优化思路。如果我已经回测过了,可以适当少走弯路。
因为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躺”,我们继续聊聊躺的话为什么会偏向选择必需消费。
前提还是大家是普通投资者,分不清药品和医疗器械哪个有前景,也不知道区块链技术或深度学习是怎么回事。还好,最平常,最质朴的吃吃喝喝的感受大家都有,最本能也是最原始的欲望。
其他的医疗科技高端制造,想要超额收益,起码是需要一些行业知识的。
2020 新冠期间,刑事案件都快没了,律师朋友很受伤。电影院线直接崩了,黑天鹅冲击了许多行业,唯独消费,大家都在家学猛学厨艺,一点没少吃喝,甚至比平日还多吃了两口。
消费在四大行业中恰好是不太需要太多商业分析的,同时也是基金经理最难做出超额收益的行业,各家公司纷纷在各自细分领域称王称霸,需求和增长稳定,这给了普通投资者很好的搭车机会。
插一句,虽然我也不喜欢白酒,但高端白酒的商业模式着实一等一,有人说白酒致癌,抽烟同样致癌,而且把危害标识的明明白白。
这一点也不妨碍各大烟草赚的盆满钵满。
有人觉得物业是好生意,关起门来收物业费,好赛道。
但长期赚钱的逻辑差距可能有点大,我相信大部分人心甘情愿付钱享受喝酒抽烟,物业费更多则是无奈之举。
如果有选择的话,你猜业主们会怎么做?
又扯远了,虽然商业模式的分析是有可能提高收益的,但不适合普通投资者,更不适合躺赢。
在消费红利按股息排序的规则下,之前入选的茅台五粮液因为近年涨的太快,股息的吸引力不如其他补位者,被自动调出,一定程度上算是做到了自动高抛低吸。也不劳您费心,突出了一个躺。
至此主题已经差不多了,留个课后作业:
必需消费的特性如此稳定,如果能配上一个不会爆的杠杆,那画面简直美如画。(本人非常不建议加杠杆,因为正常的杠杆都有爆仓风险,除非是我说的这种不会爆的杠杆,价值只会趋近于 0,但永远不会亏完,以下内容超纲,有噱头成分,请酌情围观)
以上是一个现成的 2 倍消费品美股杠杆基金,11 年 40 倍,如果评论能说出这个杠杆基金不会爆仓的原理,我就深入讲。
这类可能价值毁灭的工具,绝对不推荐大家满仓杠上,但如果只是配置仓位的一部分,动态再平衡的话,哎,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 投稳和投变
如果一个商业模式还能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文化)来让客户沉浸体验,产生共情,潜力会很大,是一个高赔率的投资。
我个人的感受是要更侧重变现模式,文化是补充,资本很现实的,光文化还不够,离赚钱还隔的比较远,不然也就不会有保护传统文化一说了,如果文化能做好商业变现,不用保护的,资本会自发打破头来抢着维护。
比如祭祀文化,最开始祭祀的原因是什么,满足了当时人民什么需求?祭祀过程中形成了仪式,后来慢慢演变成文化,文化其实是后期的结果。 然后敏感的资本发现,祭祀文化这个东西可以从寿衣,花圈等等方面进行变现。 加上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忌讳少议价等),殡葬业整体上看起来就蛮不错的。
我也算 B 站老用户了,如果单指弹幕文化的话,B 站用户粘性超强,也算从 abcd 站里硬生生突围出来了,但目前看年轻人不够富有,白嫖的多,b 站目前应该还在烧钱阶段,怎么去持续变现是个大问题,会员充值是最常见的,但感觉不够。 当然,站在年轻人一边肯定是有优势的。 不知道大家玩不玩 DOTA2 这个电脑游戏,它有个很神奇的景象,被称为 dead game,玩的人越来越少,但每年 TI 比赛,充值赛事的本子总金额越来越多。 当初一批玩 DOTA 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现在 DOTA2 的云玩家,即使一年玩不了几次,仍然愿意为年轻时的青春时光充钱。
如果没有好的商业变现方式,落寞才是常态。我曾经也是猫扑的老用户。 在曾经的大灌水年代,猫扑文化一点也不虚弹幕文化。如今却让人唏嘘。
恰饭是必不可少的,也不可耻,B 站从没有传统广告到目前的隐性恰饭广告。 小而美的东西自己赚钱不难,但给股东赚钱有点难,有天花板。 大俗的东西天花板更高。 出圈的代价就是多元化直面竞争,也可能引起原用户的反感。
小破站在变,试图出圈,尝试自制视频等方式,这时竞争对手就变成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国内流媒体。 在国内上市还有像湖南卫视的芒果超媒这种,近年来涨的也很好。 美国的对标巨头就是奈飞。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也可能是流媒体的天花板足够大,大家都有光明的前景。
做减法的话,大家又会发现腾讯,怎么又是你,它是一辆大战车,不光旗下有腾讯视频,B 站也投资了,这意味着未来无论谁跑赢对腾讯而言都没坏处。
再次安利下塔勒布的杠铃思维。 我悟到的投资角度,无外乎投稳和投变。
风险偏好低的人觉得国债是稳,股票是变。 风险偏好稍高的人觉得腾讯是稳,B 站是变。 风险偏好更高的人觉得股票是稳,杠杆是变。 真的没什么对错,是因人而异的。
巴菲特早期不投苹果,是因为早期的苹果小众,属于变,他不去赌变的东西。 他等到苹果的成熟期再下手,吃好几年的红利,苹果也迎来了自己成熟的投资人。
没有深刻理解的资产,涨多了想卖,跌多了更想卖。
大家总是想找到下一个茅台和腾讯,做减法评估角度,找到一家企业后,先和这类顶级商业模式的公司比比,如果不大行的话,也许某天跌下来后,加入顶级商业模式的企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普通人安心拿着明牌的好资产就不错。
总之,我是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待资产,以一个局外观察员的视角,多看少动,希望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大家如能隐约成功找到下个巨牛的标的,方便的话,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个股加简要逻辑,就最好不过了,让我也白嫖下,哈哈哈哈。
低估和成长很难同时兼具。 总是想占低估的便宜,往往就吃不到成长的溢价。 我暂时还没有找到比消费红利更能兼顾低估和成长的指数标的。 之前好像没说,如果算上股息复投,消费红利至今 15 年的年化复合收益是 30%+,简直可怕。
首先大家要想清楚自己来资本市场是干嘛的?
跑赢通货膨胀?还是说看别人赚钱了,觉得这个钱好赚等等等等。
我这里补充一点角度。
现在很多人收入不错,觉得自己是中产阶级。
认真读完《资本论》的人,不少会萌生一个想法,就是不再想继续单纯当个打工人了,也会比较容易明白现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跟无产阶级是差不多的,他们同样没有占有生产资料,即没有产,产都没有,哪来的中产,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等收入人群。
我们会看到一些文章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有随时跳槽的能力。
对是对,也许更进一步能看的更清楚。
跳来跳去都是为资本家群体服务,服务对象变了而已。
一些业内高层试图跳槽时,结果发现,圈内高层经理人位置就那么几个,以往的职位越高,跳槽选择余地越小,整体待遇也不见得比原先高,能怎么办,继续苟且或者被迫创业。(被迫创业可能塞翁失马,阴差阳错成为资本家群体中的一员)
剩余价值被剥削是普通人的宿命,普通人很难靠双手获得生产资料,如同一个经典论述:
从来没有人因为挖煤挖得又快又好而成为煤老板。
得承认有时候越努力,越贫穷。
有的公司对员工很残忍,极尽所能的剥削,站在打工人的立场,大家感同身受,痛骂资本家。
但如果站在股东的角度,这事如果不违反法律,是可以提高最后清算的收益或利润的。
公司对股东好,对员工好,或者对消费者好,需要在商言商,大家想明白了屁股出发点再做决策。
股权虽然不是纯正的生产资料,但算的上是普通人间接分享的方式了。
直白点说,我本人参与资本市场,就是想更多的占有优秀的生产资料,越多越好。
水平有限,表述的不是很好,可能比较难理解。
优秀的生产资料,就是那种跌了,我有闲钱就再买点,开心,涨了,我也很高兴。
反过来,那些不大优秀的资产,或者你没真心认可的资产,就是让你涨了也想卖,跌了更想卖的东西。
当然理解因人而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生产资料多多少少起码得有一点。尤其是顶级生产资料,几乎是非卖品。
一旦卖出,重新接回的代价可能非常巨大,一定要考虑清楚了再卖。
市场上总有好的光景,也会有差的光景。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如果这都接受不了,那只能大概率存银行被慢慢吸血了。
上涨满仓,下跌空仓是最理想的情况。要是有人能占尽低估高估的便宜,麻烦喊我一下,大家一起围观上帝。
想年年获得正收益的,历史统计上比较好的仓位分配就是 9 债 1 股,几乎年年实现正收益,长远看又比存定期好一些。如果你认可占有生产资料角度,那这 10%的生产资料就别想着卖了。
如果有一年 9 债 1 股整体出现了负收益,那意味着市场出现了大问题,同时也孕育了大机会。
最近比较忙,先放个印象较深的历史研报,海通团队出品,请大家怀疑的看。
研报概要:
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 76.7%的基金的业绩主要由运气因素所影响,由基金经理实际能力所影响的基金仅 23.3%。如若在 1%的水平下,这一比例会进一步下降到 8.7%,而剩余高达 91.3%的基金业绩主要由运气因素所影响,基金经理自身能力对其业绩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基于文献方法,我们对国内公募基金样本的 CAPM Alpha 和 FF3 Alpha 进行实证。数据结果发现,样本基金池中能跑赢市场的比例仅刚过半,且其中绝大多数跑赢市场的基金都是运气所致,凭借实力跑赢市场的基金仅占全市场 18.5%。而在控制了既定风格以后,能产生超额收益的基金占比大幅提升,且在这些基金中,有一半以上的基金是凭借实力而非运气,占总基金池比例 45.9%。这一分析结果证明:基金经理并不容易通过实力跑赢市场,而其能力主要体现在既定板块、风格下创造超额收益,换言之,基金经理在板块内增强的能力是存在且显著的。
备份链接
https://share.weiyun.com/EuXoYKFP
写着写着感觉偏向投资者教育工作了,哈哈。
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教育内容的确普遍有点无聊,我的帖子也许是投资者教育的一个尝试方向,尽可能说人话,通俗易懂,希望能给大家更好的理解体验。
被动指数基金为什么长期可能存在优势?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提到的数据和比例都不准确,只为方便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打算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超越全市场指数收益的投资者,这类叫“主动投资者”。
另一类是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退而求其次,选择尽量跟上市场本身的人,我们称其“被动投资者”。
按照定义,主动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的总和等于全市场收益。
其中被动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仓位总和大致和全市场指数构成接近,他们获得指数收益。
那么,剩余的主动投资者作为剩下的另一个整体,收益也必将趋近指数收益。
然而,因为主动投资者的基金群体有更多的年度管理费、交易佣金,甚至私募基金还要加上巨额的业绩报酬。
扣除这些费用后,主动投资者的群体收益一定低于被动投资者的群体收益,因为被动投资者群体只需缴纳少量管理费以及更少的交易佣金(只有当指数成分股发生变化时才对应交易)。
那主动投资者群体里难道就没有跑赢指数的吗?当然有。
主动投资者群体扣除成本前,群体收益率等于指数收益,意味着群体内必然分布着高于指数、等于指数和低于指数的三类情况。
确实一定会有人跑赢。
如果主动投资者群体内部,三部分人群是平均分布的,即各占 1/3。(这个比例不准确,只为便于理解)
这意味着 2/3 的费前等于指数和低于指数的基金在扣除费用后,收益率已经输给了指数。
然而扣费前超越指数的群体里,也有一部分仅超越指数一点点的,扣除各项费用后的收益率仍可能低于指数。
所以如果主动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的数量是 1:1 的话(再次强调这个比例不准确,只为便于理解),加上只有不到 1/3 的主动投资者跑赢指数,最后的结果是不到 1/2*1/3=1/6,即不到 16.6%的投资者能跑赢指数。
按照这个假设比例,反过来就是说 83.3%以上的群体无法跑赢指数,这就是大部分投资者长期无法战胜对应指数的根本原因。
宽基指数就够难战胜的了,优秀的窄基指数,更难望其项背。
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不行的话我再想想办法,重新组织组织。
(感谢@一手茅台,该部分为补充说明,怪我阐述的不充分,主动投资者是一个整体,散户可以看作无管理费,但交易频繁,佣金巨大的自建基金,且选股大概率很差的基金经理。加上我国被动投资者的比例远低于主动投资者,看起来机构赢得就多了。
因手上没有现成数据,暂时先假定我国的被动投资者可能不到 10%,剩下的全是主动投资者,主动投资者的内部竞争就是机构对抗散户,在这种情况下,散户的优势很少,超越平均的大头自然是机构,大家很容易看到国内的投资机构哗啦哗啦数钱,不容易理解被动投资的优势。
再直白点,被动投资不光降低管理费,减少交易佣金等其他费用同样重要。
借用段永平的话,投资的一般规律是:出手越多,赚得越少或赔得越多。)
从省钱的角度,大家照着指数的持仓自己构建是最省钱的了。但可能由于懒,或者资金暂不足以自己构建,适当交点费用给基金也是合算的。
国外好几本经典书啰啰嗦嗦讲半天就是这个费用长期积累的损耗问题,另外一部分则是基金管理人的屁股风险和幸存者偏差。
现实中投资者应该不会争着把钱交给连对 10 年的猴子,但会争着交给连对 10 年的明星基金经理。(注意:打字的我也可能是只猴子)
有自己的想法才正常的,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大影响跟基金结合的,如果怀疑别人是猴子,自己成为猴子的一部分可以打消部分疑虑,愿赌服输。
之前举了个例子,腾讯和香港交易所我个人很喜欢,商业模式顶级,那么我对比了下基金的持仓,目标锁定易方达蓝筹,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上可能与基金经理张坤有共同点,付点管理费怎么了,谁让我自己懒呢。花点钱,当个监工,看着张坤完成寻找优秀商业模式的公司及剩下的分散工作,它不香么?
要是易方达蓝筹规模小于 5 亿就好了。
当然,想获得更多的打新收益,可以复制主要持仓,自己打新。精力够就行。
要省钱,那就挑喜欢的,构建自己的个股组合,自己赚这个管理费,适度分散后本质差不多就是一种自建的指数,只是对普通人而言,这个自建指数容易没有明确规则,也没有体系,换股调仓不大稳定,常常由着自己的心情来,出错的几率就大。
实在没有观点,或者不知道怎么追踪基金,各方因素综合起来,虽然不可能是最好的,但躺在消费红利上,从长期概率看已经足够好了。
为什么红利更适合普通人?
一个典型的思路是,我 25 岁或者 30 岁开始投资,30-40 年后退休,到时取出来有一大笔钱,美滋滋。
相信很多人这么想。唯一的问题是还没收尾,如果继续深入思考或者观测的话。
即使投资成功,把钱取出来,大家打算花多少年?20 年还是 30 年,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不要说快花完的时候,花了接近一半的时候,你已经慌死了。
人世间的终极困顿“人还在,钱没了”,普通人始终是要面对的。
能不能获得永续的现金流成了关键。
普通人简单实现的途径就是找持续分红的投资产品。
我关注到了几个公募基金,其中一只就是交银双息,绝大部分人知道它是因为这几年它的业绩跑出来了。可能跟大家不大一样,我最早关注它是因为,我打包了几只分红基金给家里人用于傻瓜式收息,分红基金大部分都是偏债的,只有交银双息权益类占比高一些,基金规则也比较特殊,全市场唯一,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基金招募书看哈。
该基金从合同上规定了每个月初都按总资产的年化 6%按月打钱。强制无赎回费,相当于发工资。
肯定有人有疑问,如果这只基金没有每年创造 6%的价值,那不是拿自己的钱发自己么,或者更极端的认为,6%不是发 100/6=16.7 年后就发完了吗?
核心在于基金写的是年化现金支付比率,这就很有说法了,它引入了一个道家的观点: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厉害的地方就是它以当前的资产为准。首次取一半是 1/2,第二次取一半则是在剩下的 1/2 再取一半,相当于初始资产的 1/4,以此类推。年化现金支付比率就是这个意思,区别只是取的数值是 6%。
可以达到的效果呢,即使下跌,还是可以每月收到工资,只是少了点,不过但凡大家工作过几年,遭受过社会的毒打,就会知道如果企业当年经营的不好,采取降薪策略是比较普遍的事,也不是那么难接受。
好处则是永远有翻盘的可能。
大家细品,这个是不是跟不会爆的杠杆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欲望小一点,每月收到的现金流足够生活花费,不再为钱头疼,低配版的财务自由就出来了。
大概 2018 年的时候,我看到了国外的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经济独立,早日退休)运动,核心就是降低欲望,攒够一年退休生活费的 25 倍,然后依靠 4%的投资收益生活。据说很多人在 35 岁前实现了,国外的朋友能不能考究下。
中心思想是差不多的。
我当时考虑的是如果这只基金如果达不到比较好的业绩,同时又要强制分红,那收益曲线会很难看,导致最后容易被清盘,但我非常喜欢年化支付的这个思路,人生养老的清道夫,解决最后的扫尾问题,又因为市场上也没有同类的支付基金,加上我也组合了其他偏债类基金,风险不大,就留下了这只。
如果有个消费类基金也是这种强制支付模式,个人会非常喜爱,无需自己去想取多少钱,解决选择困难症,发多少用多少,而且过些年回头看的话,大概率越发越多。
而红利/股息是接近的代替,如果每年的股息够用,哈哈,低配的财务自由。
也比 PE,PB 看得见摸得着,起码它能到手里。
意外之喜是发现了交银双息的基金经理杨浩。
在金融行业,论坛上也是如此,都觉得自己是神选之子,互相看不上。但杨浩是不少研究员服气的人。交银双息以常年不到 7 成权益的仓位,取得了甚至超越了满仓权益的收益,妥妥的 5 星基金。
这个收益比着实厉害。
更关键的是,我们之前说 4 大行业中高端制造很难分辨,而杨浩的持仓很少涉及医疗,可以说是偏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
如果大家想做加法,杨浩的交银双息/新生活力(519732/519772)值得关注。(新生活力的仓位更高,不强制支付)
如果 R15 是长期 ROE 超过 15%的股票组合,那么多年获得各类基金奖的基金经理组合也是同一个原理:过去常年优秀,相信未来继续优秀概率也会大。
杨浩获奖当然也不少。论坛上也有不少优秀的全明星基金组合,这个也是适合普通人的,只不过仍需要每季度关注下,R15 的个股总会出现掉队的,而明星基金经理也总会变化的。对本帖主旨而言,还不够躺而已。个人喜欢做减法。
明星基金的问题是规模太大,大家还记得我第一个建议吗?选 4 大行业中规模 2-5 亿的,还能占打新收益的便宜。我现在仔细想想,鉴于我国基金名字普遍弄不清它是干嘛的,也许还是全明星更简单一点。
如果减法,只能推荐一只,我仍会选择消费红利。
补上巴菲特部分。
巴菲特大家其实是很难学的。
刚入门的朋友很可能只被别有用心的人灌输洗脑股神选股的一套东西。
自己愿意去了解的话,会知道,巴老重复讲了很多次,自己是开保险公司的。
收进来 10 亿的保费,预计未来 30 年的时间内赔付 8 亿,2 亿是纯利润。
可以理解为存 10 亿,30 年一共领出来 8 亿,时间 30 年负 20%的利率。
虽然名义上是负债,实际上是比资产更牛逼的资产。
如果中途拿这笔钱去投资,赚的都是你的,跟投保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有种保险叫投资连结险,不推荐,原因本文暂不阐述)
总之,伯克希尔的生意就是尽可能寻找廉价的浮存金,投向高回报的企业。
巴老厉害的地方当然不止这点,他买入了很多银行。
银行信贷要拉存款大家都知道吧,主要做息差的生意。
手上有现金,存哪不是存呢?
于是巴老将暂时未用于投资的浮存金大量输送给自己买入的银行。
存贷活动发生后,货币是能产生派生货币的,对,说就是杠杆(蚂蚁被叫停的本质就是通过发行 ABS 杠杆派生太高了,对应的监管措施就是准备金,贷款利率根本不是关键)
加上银行本身是产生效益的,百业之母,长期均值又能超过平均。
而巴老旗下的企业有时不也需要贷款么,哈哈,就这样,巴老打造了一个闭环的生态,真正的杠杆之王。将资本制度套利玩到了极致。整条鱼都吃了。
巴老虽然不是财阀,但实际做的事跟金融财阀差不多。
我国一直没完全开放混业经营也有这个担忧。
另一方面,纯粹的格雷厄姆式价值投资,比如 PB 小于 1 的破净公司,但账面上有很多现金,巴老的手段就是大量买入股份,入侵股东董事会,强行分红。
破净股长期来看有超额收益,但由于普通人压根没有像巴老那样入驻公司要求清算的能力,自身股票回归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很久。这招简单粗暴的武功,在我国,会被视为“野蛮人”。
中国平安是我国最接近伯克希尔的,牌照齐全,即使我国现行制度下还不是,但仍值得关注。个人的观测结果,平安长期超越平均问题也不大。
我们能学的有两点,30 年确定性非常强的资产加上尽可能不会爆的杠杆。
确定性非常强的资产,巴老的持仓,大半就是银行和消费。
衍生思路也可以用于可转债大饼,在大消费中摊,附上一份 2020 年 5 月银河证券的消费类转债专题报告
备份链接:
https://share.weiyun.com/2y2nlbZf
# 投增 vs 投变
年后抱团大跌,包括消费,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涨涨跌跌太正常了。
太在意市场噪音很容易迷失的。
先讲讲对回撤的理解吧。
绝大部分人是很在意回撤的,当然我也在意,只是可能没那么在意。
过去的“最大回撤”低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最大回撤”也会低。用“最大回撤”预测未来是不靠谱的,著名的风险平价,桥水基金历史曲线很好看,但在 2020 年就被击溃了,相当一部分子基金动辄 20%的回撤。全天候策略就是典型的用过去的风险构造未来的曲线,真从风险角度考量反而是有问题的。
传统资产配置中的相关性分散被击穿的例子历历在目,典型的 2008 年因为次贷造成的金融危机,即使是债和黄金,也回撤了很多,债券普遍回测 10% ,黄金则回撤了 30%。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最大回撤也不小。
风险来临时,流动性会传导,看起来平时风马牛不相及的资产相关性迅速飙升到 100%,什么能卖,什么好卖,就卖什么,统统一并甩卖,要是没见过我也不信,哪有涨的时候不同涨,但跌的时候一起跌的道理。
但现实很残酷。
相信大家在深入学习投资的过程中,都学到过一节课,就是跌去 50%,需要涨 100%才能回本。
这个数学上没有问题。包括复利的理论知识。
我想说的是这跟实际投资差距还是很大的。单次回撤程度可以用斩仓来控制,但未来的开仓信息你做不做呢?从 10 元跌到 5 元,腰斩可以抄底了吧,如果最终的底部是 2 元,10 元成本回撤是 80%,而 5 元成本回撤了 60%,腰斩抄底看起来已经很占便宜了,但过不了心理这关,60%跟 80%回测压力是没什么差别的,都是要压死人的。完美的复利更是世间罕见。
我是这么看待回撤的,比如 2019,2020 两年,大白马一共涨了 100%,现在回撤了 30%,那其实我的预期是每年赚 20%,那即使盈利只剩下 70%,仍远高于内心预期,我有什么好慌的呢?
一个更扎心的事实是,只要不是年初追高抱团的,过去几年早早拿住大白马的群体,大概率整体仍是盈利的,而年后欢天喜地的朋友,大部分则仅仅是回点血,还没到盈利的地步。
我觉得真正难熬的回撤是初始本金的大规模回撤。
很多散户的问题是套死不动,回本就卖,喜欢卖掉已经盈利的,这样相当于下无底,上有顶的投资方式。通过这样赚钱,怕是有些难。
严格来说,本帖属于本人投资框架中的投增模块,投增部分就是买入实实在在盈利的企业,消费红利是最简化的代表,本人很喜欢消费,因为我知道它每天都在赚钱,不带融资的,靠内生性盈利的那种。实际上投增模块还会包含激烈竞争出来的苦行业头部公司,它会有好几年拼杀出来的护城河。还有一些商业模式顶级的企业,顶级企业正常很难拿到一个预期的价格,那可能小于 40PE 就会下手。无论如何,太高估值比如大于 50PE 的公司,投增模块就不会加仓或追高了。低位买入的投增仓位,也不会轻易卖,我觉得持有大量现金是很可怕的,股票价格高,很大概率是高估,但也有可能是超发太多钱了。卖了这个动作很简单,但后续又得想买什么回来,这就很痛苦。投增仓位不轻易降低,持有优质的生产资料让我可以睡的更好。风雨无阻的替我赚钱,争取躺赢。
应该蛮多人觉得现在的消费红利中很多公司没想象力,其他行业头部公司也没想象力,毕竟已经数一数二了,看起来天花板近在咫尺。大家就绞尽脑汁想找黑马,最好是能翻它个几倍几十倍的那种。
我很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追求最优选择,往往事与愿违。虽然这句话不是讲投资的,我觉得可以借鉴,投增模块就完全可以放弃寻找最优选择,选择看起来没啥想象力,但稳定盈利的公司,虽然是次优选,长期下来,反而比较容易造就慢就是快。
赚的慢,赚的少不要紧,做到长期不离桌非常重要。
说白了投增就是选择几年内不容易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同时价格不能过高。
而投变就是小仓位加杠杆赌可能改变世界的公司。
人都贪心,我贪心的办法就是投变,对于 PE 很高或者还没盈利的公司,PE 为负的,但有可能改变现有格局的公司,比如像特斯拉,拼多多,阿里健康这种,我不会大仓位给这种公司,但我会看看有没有办法去搞一个不会爆的杠杆,比如远期期权,一是投入少,心理压力也小,二是真涨起来,收益跟重仓也少不了多少。如果没办法搞到不会爆的杠杆,那没办法,只能错过或者等他跑出来,这样会错过投变,但可以直接买成投增部分。
最近看到有个帖说自己错过很多大牛股,但都是只赚了一点就跑了,错过后面的涨幅,问大家怎么克服。
我的个人看法是帖主大概没想明白自己赚的是企业哪部分的钱。
初创期、成长期、困境反转期、成熟期全部想吃到,怕是痴心妄想。
我当然也吃不到,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框架,试图得到一个风险收益比更优的结果。
投增就是偏吃企业成熟期的红利。
投变就是将快速成长期或者看起来是黑马的企业加杠杆,加倍弥补回来。
最后提供几个刚入市减少回撤的思路:
1,相对保守的,做收益安全垫,先做几年债为主的投资,比如 9 债 1 股,如有一年整体收益为负,那就可以慢慢增大权益的仓位。后面动态平衡。
2,嫌弃 1 方案太慢太难熬,认为泡沫赚钱是最快的。那也可以先 9 债 1 购的方式,泡沫继续上涨的话,购的收益也可观,但如果泡沫破裂,购的损失也能接受,之后跌到估值合理和低估时慢慢大仓位买进权益。后面动态平衡。
如果未来很多年常年保持低估到极致,那甚至可以从权益资产中再次分配点资金给远期购适度加杠杆。这样一旦吃到弹簧起跳的话,仍是美滋滋。
怕误导大家,要是实践的话,最好还是先联动弄明白整个投稳投增投变的思路,不然怕是不容易明白。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慰藉。
# 寻找投资理念相近的基金经理
我不知道大家除了研报外,是否还去寻找投资理念相近的基金经理。
刚入行的时候,我相信很多小白跟我一样,看到前辈分析理念或者说辞就觉得很厉害。
举例最实在,给大家贴个基金经理的理念采访 ,最近的比如医药商业模式的:https://mp.weixin.qq.com/s/OEXs30dWA-4anfDqPdQlBA (opens new window)
偷偷说一句,里面提的一些例子,也是我的投增标的。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个基金经理英雄榜已经有几百期了。
如果你热爱投资理念学习的话,把所有基金经理的理念看完,应该可以打发相当一段时光了。
然而大家都很爱走捷径。如果能直接告诉我,哪几个访谈理念是最棒的不就完了么,省时省力。
过去我阅读量很大,这几年少了一些,有些朋友会找我推荐看什么,起初我都会介绍几本,后面我发现一个问题,一些我认为优秀的书籍,朋友的反响一般。
讲个梗,都德在《最后一课》里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但我听法语的发音总像是喉咙含了什么,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后来有传闻都德一辈子也就会法语,所以你完全可以认为他是一个爱国的井底之蛙的想法,我也就释然了。
能评价哪种语言美,起码得听过很多种语言吧,而且这个东西也挺主观的。
反过来说,试图别人推荐几本好书改变认知是不太现实的,很多经典的书籍我们一开始是分不出好坏的,只有在大量阅读之后,你会有一种感觉,那时是不是好书仍是不能确定的,但你能感觉出哪些书是不够好的,或者说是你配不上甚至配不上你的。
正如我听过多种语言后,我仍不知道哪种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但我大概能判断法语应该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我刚开始看大佬前辈们的投资理念,感觉这对那也对,好厉害,没有一个差的,就是厉害的人也忒多了点,我学哪个呢?全学不现实,筛选是必须的,那有没有办法去验证理论正确与否呢?
后来发现验证其正确太难了,那怎么办,又只能退而求其次,起码给我一个业绩证明吧。
最近大家都在转荒原资产凌鹏总的发言,他里面有一个点:周期的思维才是永恒的赛道。
这句话我觉得非常正确,接下来的行动就是去尝试学习下具体的操作,发现凌总的私募收益一言难尽,业绩收益约年化 5%,回撤也不好看。这个时候仍然不能判断他是错的,未来还是有机会逆袭的,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的投增投变框架又可以拿出来套用了。
几乎每个基金经理的访谈理念都有道理,但有道理和能赚钱之间还有巨大的一条鸿沟。
比如我认为哲学上反脆弱是最接近正确的思路,但利用其赚大钱仍然是很困难的。
当我看到大佬的访谈很有道理,让我产生了跪感,我就将其分类,跟一些概念类股票是相同的,想象空间极大,那我要做的,是想想能不能加不会爆的杠杆,搞成投变。
结果找不到加不会爆的杠杆的方法,那我的方式就是先让子弹飞一会,看效果。等它业绩跑出来。择机加入我的投增。
另一方面,凌总说的美股中必需消费跑输宽基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我补充一点,近些年,美股细分行业涨幅排名大概是:科技>可选消费>医疗>必需消费>其他行业。大概是这样,如果有错请指出。然而宽基指数标普已经被前几大科技巨头统治,占比极高,实际上我们可以看成消费这个牛逼行业跑输了另一个牛逼行业(科技)而已。无论如何,必需消费依然很确定的是在赚钱的,睡个安稳觉不难。
我的投增也会做些加法,但我个人仍不喜欢宽基,在消费医疗科技几大牛逼行业里做周期足够了。
剩下的周期类更强的行业,不是说不能赚钱,而是我看过那么多投资的风景,周期最终是很容易花里胡哨一顿操作,总结一下还不如躺着赚的多。
现实中,我知道的做强周期能善终的大佬几乎没有,当然很可能是我看的仍不够多,希望楼下有人能点拨,不胜感激。
# 理解三个知道
三个知道,的确很经典。
笔记
知道涨多少;
知道跌多少;
知道期限多长;
聊聊我理解的角度:
投资不是要三个都知道再投,而是如果三个你一个都不知道,那就最好别投。
如果起码已经知道一个,那就可以开始尝试投资之路了。
比如我的投稳,标的主要为类固收(比如 9 债 1 股至 9 债 3 股之间),这块自己可以永续放着,意味着知道投多久,永远投对吧,有多余的钱就放着呗。
又如我的投变,这块接受完全损失,就是知道跌多少,跌干净都没事。
三个知道有什么用?控制自己情绪,等待别人情绪失控。
大部分人情绪失控的原因,我觉得本质还是博弈思维,偏空头多一点。
博弈是很难的,赚博弈的钱更难,空头思维是很容易焦虑的。
即使像转债这种三个知道已经比较清晰的投资品种,依然不能让很多人安心睡觉。为什么?
如果从企业内生性增长角度来说,需要融资的企业都不能算是顶级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在发债的时候,多少都是有困难的。
转债的博弈就是躲在转债规则后面,当然这没有好恶,我们来资本市场就是为了赚钱。
(别误会,相反,我认为转债是风险收益比很不错的投资,只是我不喜欢需要经常盯着操作的东西)
大家最后想的,一定是比如 130 元以上卖给接盘的人。
很多人整天看不上别人割韭菜,其实自己也是一样的,希望时不时来一波转债行情,把手上的货倒腾给别人。
这种偏空头的思维,即使前期顺利已经很富有了,仍容易焦虑。
一是你知道手上的货有瑕疵,有啥风吹草动,都会怀疑是不是要暴雷了。
二是卖出获得大量现金后,又得寻找下一个猎物,如果不能衔接上的话,手握重金看别人涨,更加难受和焦虑。
最后要带走钱的,都是空头,散户作为一个群体,是偏空头的。
最后愿意持有资产的,就是多头。
多头比较容易幸福一点,成功的多头持有大量资产,分红就足够花,还可能拥有资产附带的权利甚至权力。
不要老想着从市场带走钱,而是想办法让资产分红足够生活开支,理解了这点,情绪就不太容易崩溃,也容易得到市场的奖赏。
宽基指数能够长期向上的原因,是它纳入了当前市场各行各业相对优秀的企业,并不断推陈纳新。
平心而论,长期持有宽基的投资者,心态偏多头,比偏空头的投资者佛系的多。
我的优化结果就是自己的投增,标的主要为高息消费+顶级商业模式(按三知道理论,其实仍不知道到底涨多少,只能说这批企业群体每天都在稳定的赚钱,且并不容易被颠覆,只能说长期知道相对通胀会涨,能较好的保护财产贬值)
但保证自己情绪不失控,在投资中的优势不言而喻。
做好血本无归的打算,一定是可以参与投资的,但是如果重仓还没跑出来,只有想象力的企业,也是必然很慌的。
所以权益投资,没跑出来的企业,能搞投变就搞投变,小仓位参与,不能就放弃。
大仓位投增,分散投给已经跑出来优秀企业,吃几年红利期,定期推陈纳新,这样情绪不容易失控,也能赚钱。
不得不说,腾讯的确定性太强了。
财报不具体分析了,恐慌的时候充值信仰更好。
不知道大家看了多少我上个回复中分享的各大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希望能找到自己认同的基金经理,这样把钱交给他才会安心。
很多人喜欢用最大回撤选基金,个人觉得不妥,这种方式很容易刻舟求剑,最好得先有最坏打算,再来投资。郭树清说收益率超过 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 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有这种风险认识,情绪不容易失控,投资心路历程会沉稳很多。
我本人很喜欢道家,喜欢无为而治,经济学上偏向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中的先驱大佬门格尔有个说法,大概是这样的:
面包是终端产品,可以直接满足人类需求,视为一阶商品;
面粉是制作面包的材料,我们叫它中间件,视为二阶商品;
小麦是制作面粉的材料,我们叫它原材料,视为三阶商品;
门格尔给了一个定义,如果一阶商品面包不被需要,不再是商品,那其他二阶和三阶的商品也不再是商品了。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面粉或小麦没有其他用途,如果面包卖不动了,那么面粉和小麦也卖不动了,崩溃了。小麦的价值取决于转化成面粉的能力,面粉的价值又取决于转化成面包的能力。
我学到的是清晰的价值链传导。
比如苹果手机产业链,投资中最安全的做法,估值相同的情况下,直接投资苹果公司比较安全。
消费者对苹果手机有需求,剩下的供货商也好,代工也好,都只是依附在苹果公司价值上的。苹果对链上的话语权很大,给不给订单,更换链上的供应商都很容易。具体公司不明说了,如果你追踪过果链,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终端直面消费者的东西最容易做出差异化,这个差异化就是护城河的另一种表达。
原材料很难做出差异化,受供需影响极大。
即使我很清楚的明白道家一直都在讲周期。但实际中,只能感知的模糊的周期,想精准的判断周期赚钱,真的很难,所以我几乎放弃了强周期的投资。
我不喜欢用很精巧的财务分析来跟大家讲,好像有点反智,不敢说精通财务知识,略懂还是有的,但懂这个始终也预测不了未来,反而大道至简,依赖常识,普通人投资也可以做的很好。
人们对吃喝的需求是很确定的,接下来是健康。
如果追求长期稳健的投资增值,相信你已经知道投哪些了。
# 股息
每到年报季,就会有很多股息的争论。
有时候看的真是着急,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相关文章了,看来的确很难说清楚,我也来尝试阐述一遍。
股息到底是不是左手换右手?
先说一个知识点,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部分指数,都是不包含股息再投表现的。
包含股息再投的,往往在指数后面加三个字“全收益”。
比如沪深 300 指数代码 000300,沪深 300 全收益代码 H00300;
又如消费红利 H30094,消费红利全收益 H20094;
很明显,全收益指数均战胜了原指数。
这也符合《投资者的未来》中所说的在长期收益中股息很重要。
看起来并不像是左手换右手,它更像是提供了一种选择权,股息再投就是一种选择。
事实上,股息/分红提供了资本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退出方式。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如果你入股了一家餐饮店,但它没有上市。
现实中的所有小股东都会坚持每年定期将经营利润分红,为什么?
因为在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大家是没办法轻易变现自己的股份的;
没有一个公开集中的二级市场,转让股份是很费时间的,线下找愿意接盘的人总是不容易顺利的。
这个时候,收回自己投资的方式就只剩下定期派发股息分红,如果经营有利润的话。
关键在于后面一句话,一定是经营有利润的情况下,才可能会有分红。
不然只能画大饼,找到下家接盘。
它是一种资本退出机制,很重要很重要。
持续分红就好比定期收息的债券。
巴菲特老人家也说过,股票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债券。
我们拿长江电力为例。自 2015 年后,长江电力的净利润都略大于 200 亿人民币。分红率往 70%靠近。
长江电力的优势是依赖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利用水电资源搞钱,弄的风生水起,大坝可用百年,流水就是印钱,躺赚代表之一。
劣势是用电为民生事项,电价被政府指导和压制,不具备自主提价权,利润不能太高。
这家企业非常接近永续百年债券的性质,确定性相对很强,未来变化不大的话,那问题就简化了,大家愿意出多少钱购买每年赚 200 亿利润并且能全部分红的企业?(本文不讨论成长且分红率假设 100%)
假设初始市值 5000 亿,每年分红 200 亿,股息 4%。我们可以先将其归为利率 4%的永续债。
第 1 年分红除息,所谓的左手倒右手,剩下市值 4800 亿,后续每年 200 亿分红;
这里情况就变了,如果不填权的话,变成了利率 4.16%的永续债了;
第 2 年分红除息,剩下 4600 亿市值,后续每年分红 200 亿;
不填权的话,变成了利率 4.35%的永续债;
以此类推,第 10 年,剩下 3000 亿市值,后续仍能每年分红 200 亿;
不填权的话,变成了利率 6.67%的永续债;
第 20 年,剩下 1000 亿市值,后续仍能每年分红 200 亿;
不填权的话,此时为利率 20%的永续债;
这时最理想的情况,一定再等 5 年,等除权除息将其市值变成零,等于白白获得一个年赚 200 亿的印钞机。
现实可不是这样,一定会有人抢跑。
甲说我等到市值 400 亿的时候就出手,拿到利率 50%的债券;
乙知道甲的想法后,说哪能这么给你捡便宜,我 1000 亿就笑纳,算下来年利率 20%;
丙想的是你们都想的太美了,我 2000 亿的时候出手,年 10%的收益已经很香了;
看明白了吗,如果未来收益是确定的,最终多少价格成交,取决于收益期望最低的人。
在财务安排上,将企业账面的现金发给股东,因为这笔钱确实不在企业账上了,市值上进行除权除息是理所当然的操作。
从这个节点看,左手倒右手看起来是对的,但容易忽视后半段。
那就是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没变,同时买家的最低预期收益率没变,填权是必然发生的。
不知道我这么表述清楚不?
这个思路应用到投资上,就是红利/狗股策略,历史回测长期来看大都收益还行。
但也有些瑕疵,只看股息红利的话,很容易轮动到一些陷阱。
这类企业比如强周期的煤炭钢铁,景气的时候给你发一大笔分红,第二年可能直接亏损,让吃息的投资者想死的心都有了。
即使是百业之母的银行业,杠杆经营,赚的仍有可能是表面暂时的钱,坏账一旦爆发,也会让人无语。
又或者一些企业一边借钱融资,一边分红,目的就是为了维持持续分红的良好企业形象。
大家很容易看到前几年还分红好好的企业,后面说没就没了,这类情况我也相当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说左手倒右手了,因为未来股息分红一旦不能持续,是没办法填权的,确实很接近左手腾右手的把戏。
实践中的投资思路就是尽量找到有持续分红能力的企业。
我很喜欢企业赚真钱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 ROIC 要好。
在另一个角度上,过去的数据我们叫股息分红,未来的数据我们叫现金流折现,股票和债券的估值方式是可以用同一种思路理解的。
不能生息的资产没有股息分红,这点其实很致命,它只能通过交易来获取价值,所以巴老不喜欢黄金,但他会买黄金相关企业,因为企业能创造利润,然后通过股息分红。
过去大额分红的企业有不少,相信大家多少都能找到几家,但未来能不能分,很难知道。
我的一个简化角度你们也知道了,就是找到必需消费行业,需求稳定,大部分又是内生性增长,妥妥赚真钱,不费脑。
只要它的股息分红达到我的要求,我很乐意买入长期持有吃息,如果还有成长附赠那就更棒了。
# 消费赛道
- 请教下楼主,这几年张坤为首的消费基金大热,作为行内人的基金经理都知道消费是好赛道长牛,为什么没有大量涌入?眼巴巴看着张坤吃肉
消费基金大热其实已经说明资金涌入了,顺便更新下,说点关于选择基金经理。
很多人都知道消费很稳,但投资这个事情,知道的信息越多,往往越容易自视甚高,反而看不上消费的稳健,去尝试做其他更刺激的事情,很讽刺,我自己也搞其他的,比如投变。
慢就是快,在消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短期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长期来看,往往结果不错,虽然仍可能比不上部分细分牛逼行业。我是觉得这种次优选蛮适合普通人躺。
张坤有个访谈,投资思路讲的相当清楚了,并且知行合一,这很难得。成为规模一哥并不意外。
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一些套话,说了一堆是是而非的理论,感觉很厉害,但细细一想,好像也没什么大的帮助。
投资的时候,最好是需要投资人和基金经理的理念匹配,而不是说这个基金经理过往业绩很厉害,我就投他,有风吹草动,拿不住的。
谢治宇出名也很多年了,我记得 2018 年,兴全合宜发布,那年行情不好,有些销售部门压力大,就要求内部员工买,结果兴全合宜出来后,净值从开始的 1 慢慢悠悠跌到不到 0.8,这个真的很磨人。大家都知道谢的历史业绩非常出色,但当时的钝刀割肉大部分人仍是受不了的,加上场内能交易,就拿不住。
我在之前的回帖的也给了链接,有很多基金经理的访谈,我还是希望大家自己去看看,找到能自己认可或者能匹配的基金经理,这样你也愿意雇他(管理费),更重要的,下跌也拿得住。
谢治宇的访谈,我个人可能比较愚钝,没能看出他的具体方式,只知道他强调性价比。我怕我拿不住,所以没有选择他的基金。
当然了。之前说过,买一批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定期更新,思路接近 R15,相信过去优秀,未来也会优秀。这个策略我觉得长期超过平均,超过宽基应该是可以的。
张坤的访谈真的是没什么保留了,不遮遮掩掩。他的投资思路,我搞了份文档,放在附件,大家可以自己看。
张坤动则 5 年以上的持仓时长,这个屁股坐的住,真的厉害。抄作业也比较容易,甚至可以抄他的底。
之前也说过我的一些想法跟他很接近,不同的地方在于像血制品,免税这种政策性很强的东西,我会很谨慎。但这并不妨碍我买他的蓝筹基金,持仓有百分之七十,八十我都认可,这样下跌我是拿得住的。
如果只是知道过去很厉害,但不了解基金经理,或者他的投资理念是黑盒,我自己会偏向不懂不投。虽然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但也亏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奔私之前,冯柳的弱者思维说散户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信息获取、理解深度、时间精力、情绪控制、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处于这个市场的最差水平,具体我们大家可能理解深度不一样,但冯柳偏爱消费白酒和医药这个结果是普通人可以学的。
在私募可查的长期业绩上,林园是翘楚,年化大概 20%,大家别看单年度的收益,单年度容易有错觉,拉长时间看,无论你喜不喜欢他,业绩摆着。而林园的投资理念早年就公开,这么多年也没有很大变化,虽然大家理解程度可能也不一样,但他说买嘴巴股,慢性病股,这个对普通人而言,应该也不难理解吧。
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信息,中国股民可能觉得自己懂半导体,懂战争局势,懂宏观经济,什么都懂,但仍容易亏损,结合冯柳的弱者假定,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也不大爱用图表说明,即使我清楚的知道图表这个工具,无论正不正确,都能看起来显得更专业。这个也是大家容易被误导的点,总觉得数据多就厉害。
不扯了,大家有兴趣看看附件张坤的思路,也欢迎大家向我安利推荐投变思路,这个是我现在的重心,老刺激了。
# 底层资产
周末叶飞爆出的瓜贼猛,说是接盘没谈妥,然后就翻桌子了,我不喜欢阴谋论,具体还是等调查吧。
不过倒是可以聊聊我知道的一些操作,时间跨度也有几年了,可能部分细节有误,凭印象写。
假设你是一家上市公司老总,想套现。怎么办?
卖多了,没有足够的接盘者,股价就下去了,而且下跌幅度还不容易预测。万一带坏盘面情绪,散户也一起抛,那节奏就崩了。
一般而言。减持套现,意味着大股东认为公司盈利配不上阶段股价。即便说强如腾讯小马哥的多次减持操作居然都减在了低点,但绝大部分减持,还算得上是成功的高位套现。
正常的程序减持当然没有问题,但会面临减持期间股价越卖越跌的风险。
骚思路来了,能不能转移抛盘的风险给别人呢?
甲挂单卖出 1 亿的时候,乙买入 1 亿,刚好接了盘,甲获得了现金,乙获得了股票。
甲心里美滋滋,成功套现,对应转移的股票都在乙那,接下来卖出下跌的风险是乙承担,但世上哪有那么多凑巧的雷锋乙。
实际上,甲可以安排的明明白白。
给大家介绍一种通道产品,通俗的讲,也可以说是杠杆配资产品。
它的表象可以是资管,信托,保险产品。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吗,大部分所谓的金融创新,都是在监管条例下加层套,使其不容易被穿透监管识别。
大概 2016 年前后,在经历杠杆股灾之后,监管对于结构化股票信托,进一步明确了原则上 1:1 杠杆比例,防止杠杆过高激发风险。
什么意思呢,这个大家可以简单类比为融资融券,就是你有 100 万持仓市值的话,最多再给你同等配资金额 100 万操作。
大家要是玩过分级基金,就更容易明白这个。
正常情况下,分级 A 就赚合同约定的年化固定收益,比如 6%,在 A 和 B 配比 1:1 的情况下,分级 B 获得了 1 倍杠杆,但必须定期(年度结算)或者不定期(上下折)付息给 A。
分级 A 优先获得收益(虽然收益相对低一些,但胜在稳),所以又叫优先资金,分级 B 几乎承担所有风险,在付出 A 的成本后,剩下的无论赚赔,都是它的,所以又叫劣后资金。
融资融券同理,现阶段标准费率为 8.35%一年(部分券商为获客利率会优惠一些),这个就是券商赚的。券商做的就是优先资金,客户则是劣后资金。
到这里,聪明的朋友应该想到了,如果我想套现,不妨找个代理人,去借别人的钱。加杠杆,然后对敲接我的盘。
但问题是在监管 1:1 的杠杆限制下,最差的情况,相当于需要拿套现一半的钱搞定借款额度,如果对比正常流程套现时股价腰斩,优势不大。
这当然不是很爽。那有没有规避监管,提高杠杆的方式?
呵呵,金融创新就来了,在优先劣后的基础上,我们再引入一个夹层资金。
优先夹层劣后按次序风险递增,比如优先资金要求年化 6%的收益,夹层要求年化 10%,劣后则获得更大的杠杆。
夹层资金凭什么比优先资金收益高呢?那是因为投资标的万一跌幅过大,导致劣后资金赔完还有亏欠,这个时候,就轮到夹层资金保证优先资金获得 6%的收益了。本着风险收益匹配原理,给夹层 10%的年收益,不过分。
那又怎么突破监管限制呢?
产品设计上,我们来设定优先:夹层:劣后的比例为 2:1:1 的比例。
监管看到的,是优先资金与“劣后资金”的比例 2:(1+1)=1:1,监管并不知道,这个“劣后资金”实际上是真正劣后资金加上夹层资金的总和。
表面 1:1 杠杆完全符合要求,完美。
而对于劣后资金,也就是资金真正的使用者,他的比例是(2+1):1,获得了 3 倍的杠杆。
同理,优先:夹层:劣后的比例还可以是 5:3:2 的比例。
监管看来是 5:(3+2)=1:1,仍是 1 倍杠杆,符合要求。
实际上这次,劣后获得了(5+3):2=8:2=4:1 的配比,4 倍的杠杆。爽歪歪。
单个过程步骤单独拿出来,瑕疵都不大。
但组合起来用于减持,神不知鬼不觉。
根据杠杆比例,大股东能以对应折价将风险大部分转嫁至优先或夹层资金,自己只需要付出少量劣后资金。
实践中,这些优先和夹层的控制人或者金融机构会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单票比例,行业比例等等,就不展开讲了。
几年前民间的配资合同可以以借款合同的形式存在,法院也认。
2019 年的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上则已指明配资合同无效。
但这种通过机构通道业务来实现的套路,还是相对难以发现的,未来“金融创新”会如何,我和大家一样,也拭目以待。
我比较纠结这部分放投增还是投变,想想还是放这里吧,毕竟消费行业的公司出现这种情况会比较少,实打实赚钱比较普遍,不太用的上这种骚套路。
穿透识别底层资产是风控比较关键的能力,如果一个产品底层资产不清晰,最好还是别碰了,JSL 上大户多,再给大家个经验之谈,单个房地产固收信托别投,也是极容易暴雷的,但如果您的钱真的很多,分散投着玩的请无视。
# 阿里 vs 腾讯
@小赢荡 (opens new window)
想听听楼主说说最近的中概互联指数,是否可以重仓买入(阿里和腾讯占的权重很大),有无价值
——————————————————————————————————————
以前关注过这个 ETF,腾讯阿里各占 30%,总仓位接近 60%。场内有个优势,可以 T+0 交易,可以用量化策略跑。
后来各种原因基本放弃高频量化,转向傻瓜式的躺。
加上自己能力有限,没能对阿里有个明确定位,这个 ETF 目前没有仓位。
阿里在资本市场的历史口碑不好。圈钱多一些。
蚂蚁的杠杆赚钱核心被揭秘后,个人觉得目前阿里最值钱的是阿里云,据说也要单独剥离上市。阿里系看起来就是这样,什么部门值钱,都想着剥离,多赚一笔。这对投资者就很不友好。
电商护城河有限,正品和低价最重要,哪个平台买相对不重要。
阿里的流量生意跟物业有点像,看着赛道不错,物业收物业费,阿里收平台费/推广费,但我担忧的是,其他好赛道,比如食品烟酒,即使对身体有害,顾客也是心甘情愿付钱消费的。物业费和这个平台费,顾客更多是无奈,看起来关起门来收钱,但假设顾客有选择,很可能是不愿意付费的。
卖家赚钱的整体还是少数,赚不到钱但交了平台费的,很容易怪平台。
相反,腾讯流量成本很低,任何一家公司,我腾讯只负责给你导流,然后大家分钱,你做不成,我腾讯损失也不大,只要投很多这种需要流量就可能赚钱的企业,腾讯赚钱的确定性会强的多,当然了,比如游戏这类腾讯基本是拿大头的,赚的很爽,这点备受诟病,注意游戏是游戏,投资是投资,这句话不该说的这么直白,但如果有道德洁癖,是很难在资本市场赚到钱的。
腾讯导了流量,大部分公司只能从自身产品角度找问题,为什么流量给你了,却卖不好。
投增角度,腾讯确定性强,赚钱很容易,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缺流量的,停留在画大饼比较多。阿里实际也是缺内生流量的,入股投资的公司后续往往不好,被压榨流量导给阿里也许是很重要的原因。
个人比较喜欢腾讯一些,历史对投资者的回报也很好,熟人流量王者,其他社交软件搞来搞去,最后一步很容易变成我加你微信/QQ 吧。
张坤的易方达蓝筹和亚洲精选,都能买港股的情况下,蓝筹目前是没有阿里仓位的,亚洲精选因为本身是 QDII 产品,迫于阿里体量,可能不得不配置一些。(商业模式出发,腾讯应该更好一些)
(上一段经@MATX 指正,阿里巴巴-SW 暂非港股通标的,易方达蓝筹无法买入,是本人错误,也就不删了,警醒自己还是要多做功课,顺带看看将来纳入后,坤哥到底会不会买)
综上,如果自行配置,本人偏向腾讯高配,阿里低配(能走到这么大的体量,肯定有两把刷子的)
至于多少仓位,重仓什么的,还是根据自己的适当性,或者说自己的信仰来定。这个是没办法一概而论的。
# 趋势策略
今天有空,写写喜闻乐见的趋势类策略。
趋势策略,俗称追涨杀跌,与价值左侧越跌越买相反。
今年来息差策略代表的保险被锤的挺惨,所幸是子策略,影响有限,息差逻辑也没更好的替代,价值类策略又是长期的,更没什么好说的。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手上的筹码跌了,甚至不涨,心里就苦得很。顺应人性的趋势策略倒是还不错,只要敢买,资源能源类板块涨幅今年暂时笑傲全场。
跟风不会出大错。
那些听到有人大喊“狼来了”还要去思考狼真的来没来的人,很容易最后孤身面对饿狼,将自己落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追求群体安全感,几千年来,我们的基因里深深被打上了“羊群效应”。
大家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非常容易无意识的被基因控制了,这个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重要,别人都买了,所以我也要买。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就算不好也没事,毕竟大家一样都不好,群体安全感嘛。逆向坚持是很痛苦的。
事实上,趋势类策略其实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在过去几十年的跨度,商品期货的趋势动量 CTA 策略整体上连续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收益能力。更重要是的跟传统投资相关性较低,值得配置一部分。
2014 年,甘肃卫视的《马上知道》节目也向观众展示了用羊驼来选股,先让羊驼随机选 10 只股票,然后定期卖掉持有的股票中收益率最差的一只,接着让羊驼随机选入一只股票来买。结果得到了很可观的收益率,很多人也回测,发现整体上确实能比较稳定的超过宽基指数。
这个就是趋势类的动量应用。后来有人归纳说这实际上是等权小市值+动量因子,小市值往往波动更大,等权又偏向流动性最小的那一个,流动性小,波动则更容易大,外加剔除差的,保留下来的就是短期向上的,反复调整,这就是羊驼策略。
它未来不一定有效,回撤也不小,但它往往很快乐。
我之前也做比较精细的量化,但这需要不断开发新模型,而我精力又有限,所以现在大多转为粗糙的办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是如何简单粗暴的用基金配置动量策略。
首先大家要知道 WIND 编制的股票型基金指数(885012.WI)、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885000.WI)、股票指数型基金(885004.WI)、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13.WI)、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WI)、平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2.WI)等等等等均超过沪深 300。大概长期年化在 14%-16%。而宽基长期年化 8%-10%。加上普通投资者又跑不赢指数,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说法就来自这里。
这同时意味着,过去我国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平均收益是好于宽基的。超额收益比明星基金不一定多,但胜在稳定。
基金经理大都出身顶级高校,认知水平,平台支持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异,伯仲之间,虽然一定会有几个天赋异禀的人能连续好几年击败市场。但从整体稳定性而言,要是市场风格不在自己有利的一侧,明星基金的短期业绩也是回天乏术。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偏向,先要有自己的观点,再去找认可信任的基金经理的原因,这样才容易长期拿住。
如果只是看阶段性过去,那不妨考虑下趋势思路,比如羊驼策略,难点在于要机械执行,舍得割,并割得快。
毕竟精选基金组合也不一定能跑赢羊驼基金组合。
至于为啥那么多人研究基金经理?一是因为基于过去优秀未来也会大概率优秀的逻辑(其实这也是动量逻辑),更是因为那是做给韭菜看的,造各种概念,营造我字多,信我的氛围。当然了,本质自然是这招对人很有效,方便起噱头做流量。
拉回来,以上是第一个假设,就是羊驼随机挑选的基金组合作为所有权益类基金的一部分,整体收益会趋近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即能跑赢宽基。
第二个是目前的网下打新政策红利,规模适当的话,年增厚收益大概 10%。
我对这部分策略配置叫做羊驼打新 C。
聪明的朋友应该已经想到了,基金 C 类一个月后无赎回费用,第一步,我可以拉取近一月网下打新占比高的基金池,这个角度是为了大概率确定下一个月的打新增厚收益,之后进行羊驼选基。
第二步,下个月重新拉下打新占比高的基金池,对比上月的基金,剔除近一月收益低的和打新占比下降的。反正 C 类一个月后无赎回费。
理论上,这个趋势类策略的变种基金能实现的收益上限,会大于基金整体的长期年化 14%-16%加上网下打新 8%-12%,在没有杠杆情况下,可比近年来的吃贴水和折价封基好上一些。
很符合羊驼打新 C的名称,再细就不说了,不然本人的花活都被大家知道了。有兴趣自己可以尝试下。
# 打新基金
讲几个容易误会的点:
广义的基金只要参与打新,都可以算打新基金。打新与否是看基金经理意愿的,基金完全可以选择不打,场内基金也可以打新,指数 ETF 也可以,严格来说,指数有追踪误差,参与打新其实是容易造成更大误差的,虽然目前的结果是好的。张坤的易方达蓝筹也是兢兢业业打新的,只不过规模太大了,摊薄后收益看不出来。
在固收+里,打新作为一个增厚收益的手段,所以对规模比较敏感,有的产品为了大头吃打新的收益或者是主要投资机构的要求,就会限制申购。有的产品宣传的时候就直接用了打新基金的名号,造成误解。其实固收+只是打新基金的一个应用,属于狭义的打新基金。
网下打新面向的机构投资者分为 ABC 三类,A 类是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B 类是年金和保险资金,C 类则是其他,可以简单理解为私募等。
为了百姓财富往资本市场引,政策上当然会给 A 类优待,B 类次之,C 类只要有钱就能成立,竞争最激烈,所以获配收益也最低。
(目前大概有 4500 只股票,9000 只公募产品,近 20000 只私募产品)
A 类公募基金根据申购赎回费用又分为 A、C 两类,C 类一个月后无赎回费,再直接点给个模糊归纳:大概持有 300 天以内,建议 C 类,持有 300 天以上,才会是 A 类划算,我自己有流动性需要,所以正常情况下,买 C 类多,体验也好一点,眼不见为净,即使长持是 A 划算,但大部分人主观感受不到,大部分只能感受到 A 类赎回时扣除的费用。这里也要注意,打新时 AC 规模是合并计算的。
如果不知道自己能持有多久,一个鸡贼的建议是 AC 各买一半,或者 A3C7,毛估一下,不用单押 A 或 C。
因为在类固收里,标准接近股 2 债 8,所以限购基金大部分在 8 亿附近。这样股票仓位也符合两个交易所各 6000 万共 1.2 亿市值的要求。(同理,4 亿规模就得股 3 债 7,其他的自己推理即可)
办法总比困难多,大部分的限购还是有办法对付的,比如 X 灵活配置混合,每天申购上限 1000 元,那我就可以找 20 个这类机构占比大头的限购基金(不要怀疑数量,有这么多的),一天就可以买 2 万,多买几天就好了,而且,还有很低的概率吃到机构大额赎回造成的净值暴涨,就当送的彩票。
这个其实也是我的投资框架中的投稳模块,流动性收益性兼顾。
再讲几个实践经验,理论上 1.2 亿股票市值是最佳打新规模,但实际因为涨跌和规模,保持难度很大,总体 1.5 亿以下的基金往往新股报价入围情况不好,今年多家券商研报的大概预期是 2.5 亿规模 12%的增厚,所以 1.5 亿的预期就会有 20%,但现实中真的很难,我试过,我的结论是 2-3 亿在实践中比较正常,低了容易入围数量不足,高了增厚百分比会降得厉害。
封闭基金大部分也打新,但封闭基金往往规模大,收益增厚不明显,3 亿以下的只有两只:添富悦享和财通福鑫(欢迎大家补充),在年初的时候,财通福鑫折价 10%,再加上打新 10%,安全垫就有 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底层持仓放低很多要求。
提高投资收益,要么更强的指数,要么更高的安全垫。更强的指数是弱逻辑,更高的安全垫是强逻辑。要知道投资大师的年化是 20%,宽基指数 8%-10%,有足够的安全垫,我压根不需要选指数就能战胜你,我说清楚了吗?
# 安全垫
有空聊聊更强的指数和更高的安全垫,想到哪算哪。
前段时间有火热的讨论,关于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孰强孰弱的问题。
推荐主流宽基的确是不容易背锅的办法,毕竟是按市值和流动性排名最靠前的编制规则,并且全球各个国家的主要指数编制大都如此,投资者也怨不得金融机构或者大 V 推荐,导致最后甩锅也只能甩到国运上了。
你想啊,沪深 300 是综合市值和流动性最好的前 300 只股票集合,中证 500 则可以简单理解为 301-800 名股票集合。
加上我们默认能上市的企业平均水准大于整体行业平均水准,已经给你打包了整个国家最大最全的集合资产,还能说什么呢?
投资就是赌国运的说法跟宽基编制规则就有这层关系。
下面提到的部分数据很多是我自己的梳理,样本也有限,不必尽信,希望大家自己去找数据验证一遍,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经过自己验算过的结论,无论好坏,总能拿得住一些。
近年来国运比较衰的,希腊算一个。自 2014 年来,最大回撤接近 80%,跟 A 股 2008 年大幅下跌不同,希腊更可怕的地方是慢慢跌下来的,钝刀割肉,生不如死。更久的数据,若是从 1999 年的高点起算,希腊综合指数已经跌了 20 年了,最大回撤达到令人绝望的 90% 。
希腊具体国情我也不了解,那既然编制规则类似,那就看看沪深 300 的陷阱吧。
比如中国石油,目前市值有 1.13 万亿,牢牢占据了沪深 300 的成分股,但是这么大的市值,近 5 年的年平均净利润仅 300 多亿,按股神巴菲特的 ROE 指标,则在平均 3%附近。
或者按我喜欢的 ROIC-WACC 指标看,这种长期小于 6%的公司,是典型的价值毁灭。
如果认可股神说的股票长期收益约等于长期 ROE,那么像中国石油这类企业,自建组合的话一般就不考虑了。
那么沪深 300 里这类企业还有吗?当然有。这类企业大多国有控股,兼顾考虑民生,适当让利或者征税。虽然体量很大,但是如果做小股东,怕是没那么好。
市值大,流通性强不完全等于盈利能力强。
在非政策垄断的情况下,市场自发竞争,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集中度越来越高,形成垄断。很多人都知道美国在 1911 年反垄断将标准石油公司拆分成了 34 个小公司,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小公司在几十年后,通过市场自发的运营兼并重组,又形成了新的几大石油公司,新的垄断趋势已经形成。
所以在正常竞争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会集中,我是偏向沪深 300 强于中证 500 的,潜在的陷阱是国内很多庞然大物的主体是国企,或者说政策牌照严格准入的市场,占有率全是国企之间的内部竞争,进取心容易就不足。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证 500IC 的贴水长期强于沪深 300IF,有个角度就是市场认为中证 500 的成分股比较容易做出超额收益。换句话说就是沪深 300 更强。
一般认为,越强的指数,做出超额收益越难。前几年有基金募集,讲的是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超过上证综指多少多少点,好笑又心酸。
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及了场外的消费红利,但没有提及场内消费红利增强基金的原因。
历史上,消费红利很牛,本身很牛的东西你想用量化去超越它,有机会,但是机会比较小。场内消费红利增强暂时就没有跑赢指数本身。场外因为规模适中,吃了很多打新收益就很爽。
而 500 增强做的好,说明成分股集合偏弱,剔除一些弱的或者选取一些强的相对容易跑赢。
主流宽基代表了这个国家最大的上市公司集群,的确很难死。但不代表指数不死。
没记错的话如申万活跃股指数,跌去 99%后,申万不再更新。
自从我意识到宽基的编制原理,然后去搜集了各国资料后,具体各国详细就不放了,反正很多国家。
补充:同期希腊综指下跌 80%的情况下,希腊食品饮料涨了 100%,另一个例子日本在失去了 30 年后,食品饮料一样先于日经 225 新高。
结论之前也早就告诉大家了,我基本不碰宽基了,你看重的宽基行业均衡,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整体平庸。
典型的消费品食品饮料是真的很难做出超额收益的,最大的几家龙头,市场集中度也往往会更强。一个很重要的角度上面也说了,食品饮料国家不垄断,不禁入,带成瘾性,市场竞争充分一些,自发形成座次。
如果不放心消费一个行业,加上之前介绍的医疗,科技,高端制造,形成四猛行业,也是一个小宽基了。
我自己的统计结果,近 8 年来的复合收益(限于部分指数编制基期 2014 年开始),消费是 20%,科技(软科技如中美互联)是 18%,高端制造 16%,医疗 12%,四猛行业如果简单每年等权配置一次,平均则是 17%。
同期沪深 300 是 9.6%,中证 500 是 8.3%,公募股票型基金是 13.7%。
公募还是有点东西,实实在在跑赢了宽基,但仍不如四猛,还有个好消息是四猛中除了消费,其他 3 个行业做出超额收益仍有不小的机会,这意味着整体冲击 20%是有机会的。
我给过一个定义,只要有比较明确的规则,都可以成为指数。
所谓的沪深 300 增强,其实就是基金经理自建的沪深 300 增强指数。
同理,追涨杀跌,量化选股,高频选股,只要它基于相对固定的规则,都可以视为指数。
中证指数官网也有转债指数,比如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编制规则为市值加权,2002 年底至今年化收益大概是 8%,相对比同样长期年化 8%的宽基,走势体验要好的多,而论坛上的双低转债也许就是个自建更强的转债指数。
所以我说,提高投资收益,要么更强的指数,要么更大的安全垫。
事实上,更强的指数的全称是自以为更强的指数,它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未来如何仍无法打包票。
和其他行业一样,金融业很多时候便于业内沟通,创造一些看起来不说人话的新词,比如将收益分为阿尔法收益和贝塔收益(阿尔法指超越基准的收益,贝塔指基于基准同涨同跌的幅度),如果真的深刻理解盈亏同源,或是看明白了我说的自建指数,就会明白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阿尔法都是贝塔。
阿尔法很难得。
投资中,世人大多追求更强的指数,但更强的指数往往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被毒打过的投资人就会看更大的安全垫,在我眼里,安全垫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阿尔法收益。
举几个例子。
转债如果不过百,面值折价,这基于兜底条款,就是安全垫。
转股价值折价,这基于转股条款,不容易亏,也是安全垫。
场内封闭基金折价,基于赎回条款,也是安全垫。
期货贴水,基于未来的不确定,也是安全垫。
规模适当的基金打新,基于 IPO 网下政策红利,也是安全垫。
分级 A 有分级 B 充当亏损先锋,融资融券/配资(出资方)同理,也有安全垫。
套利,要约占便宜等等也是,但难以举例和复制。
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 1.5%,而 50 万以下存款才享有存款保险,从安全性而言,这个大家的认可度最高,典型国家政策保证的低风险。
之前看到有人表示无法理解低风险论坛为何谈股票,希望我可以给你讲明白,安全垫只要时间长就有巨大优势,长期下来反而是风险低的,反而严格按这个思路的话,大部分债券除了信用,是没有安全垫的。
1 年时间内标的确有往下波动风险,10 年呢?20 年呢?,优势是厚积薄发的。
即使底仓有风险,持续的吃安全垫,最终亏钱的概率是真的低。
历史中证 500 长期年化收益是 8%,如果贴水为 10%,那简单假设长期收益就是 18%,但 10%的贴水有点太美好了,预期 5%就好,也会有 13%,即使我认为沪深 300 本身能强于中证 500,但算上安全垫加成,最终还是会选择 IC 贴水,这就是长期吃贴水是个中上策略的原因。相对收益拉长了看,就是绝对收益。
长期有安全垫,即使选到差的品种胜败尤未可知,如果是更强的指数叠加更大的安全垫,画面太美不看。
理解了安全垫,就容易理解了低风险的核心,债券不一定低风险,股票也不一定高风险。
剩下来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看安全垫厚不厚,足够厚的话,再差的底层资产我也愿意多看一眼,正常大部分情况就是认可或者能接受的底仓恰好又能加上一丢丢安全垫。
如果是像美股纳斯达克,国人貌似难以找到安全垫,直接作为更强的指数投资当然可以,TQQQ 小仓位加杠杆投变好像也还可以。
# 博弈
看不少集友问目前能不能买,要不要卖,依旧没有脱离短期博弈的角度,无论从合规还是真心话,我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建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业内叫适当性,建议多问自己几遍三知道(前面回帖我也有写自己的理解),
我见过一个有禅意的回答是:如果你需要问别人买不买,那最好别买,如果纠结卖不卖,卖。
而估值的问题,之所以一直没动手写,一是难,二是懒。
12 月份也是大部分指数定期调整的时期,都已经 11 月了,不必太纠结,等调整完再决定应该也不迟,大部分情况下消费红利都会降估值。
如果有能力,可以根据指数编制规则去自行计算哪些股可以调入调出,提前买入等别人抬轿,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博弈思路,比如沪深 300 接下来就会纳入宁德之类,之后可以做一个胜率盈利的统计归纳最后决定赌不赌。作为普通人视角,我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之所以会走尝试躺赢的路,跟年级大了不爱折腾也有关,终有一天我是没办法每天跟市场勾心斗角的,所以希望从本源出发,找到长期可以支持的逻辑。
开始讲我理解的估值,也欢迎大家探讨。
首先默认我的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比如知道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和对应特征。
比如大家很爱看市盈率 PE,很多人简单粗暴的理解 PE=10 就是 10 年回本,静态是这样的,但不要忘记,我们的世界是变的呀,我给大家讲另一个视角。
借别人的图再简单加工下:
第一阶段,初创期,高增长,初验证,企业表现为盈利增速很高,或者想像空间很大(业内装逼表达为渗透率,市占率,有机会后续再说)。PE 表现可能很高甚至为负,但股价还是能涨。
我举一个例子,药明生物在 2017 年上市的时候 PE 是 200 多,三年后股价涨了 10 倍,PE 还降了,为什么,大家可以去看它的财报,利润增速最低的一年 2019 年,也比上一年增长了 60.77%,像 2016 年,增速是 217%。如果只是看 PE,压根看不懂对吧。
这个时候怎么理解?
成长股大师彼得林奇给了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一家公司的股票定价合理的话,市盈率会与收益增长率相等。
这就是 PEG 估值法的来源,PEG=PE/公司盈利增长率,等于 1 时合理估值,小于 1 是低估,大于 1 是高估。
言外之意就是说假设一家企业未来利润年复合增速是 20%,那么他的市盈率定价就是 20,如果一家企业未来利润年复合增速是 30%,那么合理市盈率定价应该是 30,市盈率和净利润增长息息相关。
但问题来了,如果大家都知道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确定性很高,年增速是 20%,那么我能不能在它合理 20PE 的时候买到它?
正常情况当然不能。
如果未来确定性增长是共识,那必然会在股价提前反应,去年是这个估值,今年也是这个估值,明年还是这个估值,随时在这个估值等你上车?哪有这样的好事,所以后上者支付先占者溢价,这才是常态。
再简单一点,成熟宽基的长期收益是 8%,从这个角度看,意思是长期净利润增长预期是 8%,那正常我们能不能看到 PE 为 8 的沪深 300?
所以,如果预期收益是 8%,常态下的宽基,比如沪深 300,他的 PE 会大于 8;
消费预期收益是 12%,常态下的消费行业,PE 会大于 12;
医疗呢,因为我国高速发展中,长期增长 15%甚至 20%以上,那常态这个行业的 PE 会大于 20。
(我也有偏好的躺赢的医疗的子行业,这里暂时不讲,另外中证 500 这类偏向发展中的宽基预期增速会大于 10%,所以常态 PE 起码是大于 10 的)
了解了这个角度,我们继续看图。
第二阶段:遇瓶颈。
这个时候企业表现为利润增速放缓,虽然还是赚钱的,但增速不及预期,所以股价的表现就是下跌。仍有增速的话,PE 就会下降,一旦没了增速,PE 就上升了。
价值投资难理解就在这个阶段。
如果单纯认为 PE=几年回本,导致很多人觉得 PE 越低越好,那就太乐观了,实际情况更可能是企业遇瓶颈或者市场预期未来企业增速下降。
后续有三种情况:双击,维持,衰退。
双击是理想,但可遇不可求。
但是如果说粗暴给三种情况各 1/3 的概率,那投资者不亏的可能性还是大于 50%的。但衰退的可能性也不小。有的企业能走出困境,而有的会变平庸甚至衰退。
价值投资真的好难。
解决办法无非老调重弹,分散,千万别重仓个股。
最后就是我经常说的投增阶段,就是让子弹飞一会,等它先跑出来,说的就是第三阶段:投优质,广认可,当然也会包含第二阶段赌双击的内容。
这个时期企业刚度过上个瓶颈,会有好几年的平稳盈利期。
这个图其实不完整,还记得我分析白酒时说的,国内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 3 年左右,国外长一些,无论如何,创业和守业都是很难的。
也就是说,一个存续了 20 年的企业,应该已经遇到过 6 次瓶颈。中间是磕磕绊绊的。
完整的周期是 123232323……23 循环直至企业死亡。
我想表达的就是大家要想清楚,自己投资是哪个阶段,投第一阶段,市场会不会认可,投第二阶段,会不会有价值陷阱。即使是第三阶段,稳定的企业还是很少的,所以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最重要。
大部分行业可持续性很差,没有大后期,消费是天然大后期也很厉害的,比如最近消费股的提价,即使直接快进到最后市场全是我的,没办法在市占率上增长了,我依然可以赚很多钱。
像第一阶段的初创期,我看不懂,我想参与的话,就看看能不能搞投变,不能就拉倒。
有人说投资就是投确定性,投增就是长期确定性,投变,原理坚韧,适合投不确定性。
# 投资方向
想买半仓的中概互联,然后动态平衡保持半仓长持。
因为不知道您的适当性,所以给不了具体建议,我是这么考虑的,您可以参考下。
其实中概互联的看法之前的回帖里有提,您可以再找出来看看,我并没有中概互联,另一个回复在举例四猛行业时,软科技的代表用的是中美互联,而不是中概互联,一字之差,可能大家没仔细看。
至于为什么,很简单,互联网是没有边际的,但我们的互联网有墙,一时半会也不会拆,我很贪心,墙内墙外的领跑者我都要。中美互联是中美各 10 家(看着有 21 个持仓,实际谷歌 AC 都是谷歌)
四猛里,我是高配消费医疗的,投增部分互联网仓位很少,一是因为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盈利能力还不稳定,股价靠想象市占率提升后关起门来杀,互联网最后都是要流量变现的,俗称养熟了杀,我更喜欢消费医疗这种已经稳定盈利很多年的商业模式。二是互联网企业大都海外上市,找不到安全垫(非内陆上市,无折价,打新等)
科技就是变化,互联网企业是天然适合投变的,没有边界,扩张极快。投资者对未来有美好的想象,没有盈利股价也会涨,但我很担心大后期,总归是要变现的,这就很考验变现能力,我曾吃到过拼多多的远期购的彩票,但今年就很差,拼多多烧了那么多钱,至今还没找到稳定盈利点。
前几年我非常希望字节跳动能美股上市,买购的风险收益比很高。但现在的字节体量已经很大了,增速一定会下来,即使上市了,也没有几年前那种风险收益比了。
最近有个新闻挺扎眼,11 月 18 日,字节跳动商业化产品部召开全员大会,会上正式确认,其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结合互联网反垄断和各大公司三季报,谁也逃不过增速放缓。
因为上个回复也简单说了估值考虑的另一种维度,这个维度意味可能整体互联网企业又到了第二阶段,遇瓶颈。
单纯说中概互联的持仓的话。我的看法没有很大变化,高配腾讯,低配其他。
瓶颈阶段我对腾讯更乐观一些,腾讯紧握熟人社交软件,流量的天然留存性强,偏向于流量提供者,阿里等其他均偏向流量需求者。最重要的是腾讯已经证明自己稳定盈利的能力。(巴菲特也是等苹果稳定盈利后入手的)
流量提供者意味着,即使游戏没有之前赚钱了,腾讯可以找其他产业变现,输送自己的流量,总能找到变现的产业吧,多多少少总能赚钱的,超过市场平均的盈利能力仍比较容易。
但流量需求者的流量是暂时的,比如电商的竞争就是内耗,需要不断争取留存,也容易被颠覆。
再简单点,对于商业模式,我是考虑大后期,就是市场饱和后,还能不能赚钱。
比如新能源,渗透率很可观,但大后期,能源这个东西是很容易标准化的,无论风电,光伏,标准化的产品,后期就是打价格战。不适合躺赢,但可以投变。
半导体也是,芯片为例,绝对不能受制于外国,国产渗透率一定会上升,但大后期,受制于摩尔定律,必须不断前进,也是一个比较苦的商业模式,后面不知道断头铡什么时候来,所以我认为长期不容易躺。
必须消费大家也看到了,大后期,即使市场饱和,原来赚多少,因为通胀或者原材料涨价,提价就好了,整体上还是能赚像原来那么多。
刚好目前差不多都是 40 左右 pe 的估值,您可以去看看消费医疗和互联网整体之间的盈利水平。
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医疗。
四猛行业对比,长期我觉得消费仍无敌,但未来 10 年,我认为是国内的医疗业确定性更强一些。
尤其是细分医疗器械板块,跟消费一样,后置壁垒极强,就是强者越强。同时兼顾消费,医疗,精密制造,科技四大属性,值得研究。
看过去,比如器械龙头迈瑞,除了毛利不及茅台,其余财务指标都可以拿出来跟茅台比一比,复合增长 40%以上,这是啥印钞机啊。不光迈瑞,其余器械公司也是实打实赚钱,稳稳的赚钱,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赚钱。
投增不就是为了长期稳稳的赚钱么。
看未来,根据很多报告和预测,接下来 5-8 年整体器械行业复合增长 15%是合理的,稍微优秀点 20%,卓越的冲击 25%也正常,大后期呢,参考美国,仍有非常不错的增长,适合躺赢。
长牛大行业里,科技时间最短,高端制造最难分辨,消费医疗是已经长期验证的板块,我这里都是从长期躺赢角度出发的,赚的是长期内生增长的钱,而博弈的钱太难赚了。
所以遇瓶颈阶段,中概整体(腾讯确定些,阿里三季报只有阿里云是亮点,云这部分我之前也看好,其余业务不咋地)又没有像消费医疗这类确定的复合增速,就是赌行业双击了,我给不了很好的博弈建议。
当然这都是我一厢情愿的看法,求同存异吧。
讲的有些简单,有机会展开吧。
# 医疗
集采是带量采购,本质上是国产替代,加速优秀的国产医疗公司的渗透率。
近几年,不受集采影响的 CXO 企业和医疗服务企业,加上渗透率增速,所以涨的更好。
集采最受伤的肯定是药企,所以药企是最不适合躺赢的子板块。
器械非标准化,集采的标准就很难定,有集采风险,但不大。
顶级中药股跟消费逻辑一样,无需研发,一个方子就能活很久,无集采风险。
医药流通的药店股,属于盈利比较稳定的,但也不会有大收益,无集采风险。
医疗细分是很细的,有很多利基市场(小而美)的公司,各领风骚,巨头也没办法轻易打败它,所以并购在医疗业是很常见的。
讲起来太细了,下次下次。
补上承诺的,说点医疗业的看法。
貌似已经脱离躺赢范畴了,驶入深水区,可能还是需要读者有一些基础,我也尽量写的通俗易懂。也欢迎医疗业人士沟通看法和意见。
医疗业为什么长期不错,有一个很重要的行业特点是,虽然它最终是面向患者/消费者的,但实际上,患者/消费者是几乎没有自主权和议价权的。看着 TO C,实际正常情况下的 C 端是并没有什么实力和资格跟医生/医院去讨论自己的用药情况。
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去选择经济实惠或者高端华贵的食品和服饰,但生病时都一视同仁,不太可能因为药品昂贵,去跟医生讨价还价,用药剂量能不能少一半。
患者是否用药/手术的,决定权不在自己,人一定会老,也一定会生病,来了就得老实掏钱,这使得医疗业利润是有保障的,本文不讨论现代医学是否过度资本化的问题。
先说下最常见的药和械。
化学药即化学合成物,大家应该学过化学方程式吧;
生物药则以蛋白质为主。
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化学药又称小分子,生物药叫大分子,好理解吧。
这里统称为药。
我们以最典型的合成药为例,它的化学成分明确,高度标准化,同质化。
只要知道了配方,就能模仿,效果虽然会有细微差别,但八九不离十。
生物药的研发难度大很多,但始终还是药的范围,没好处谁研发对不对,所以政策上一般会给第一家研发成功的药企一个专利使用年限,比如可以先按一个比较高的利润率卖个 20 年,赚它个 20 年。这种争第一个吃螃蟹的,就叫创新药企。
毕竟医疗是造福全人类的事,20 年后,请你交出专利,公布配方,使得其他厂家可以效仿,较低利润率低价出售,就叫仿制药。
20 年后,面对新定义的疾病,各类大小药企又是同一起跑线,虽然大药企有经验体量的优势,但最后还是看谁先研制出新药,谁牛逼。因为病种繁多,小药企在单个疾病上的新药弯道超车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药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产品的迭代甚至可以是颠覆式的。
同一种病,几十年前的用药和现在的用药,药品完全不同是很正常的。
小玩家机会点很多,爆发强,研发失败破产也正常,所以单体不易长牛。
有没有投药稍微稳妥的办法呢?当然,CXO 就出现了,X 的不同就是业务范围的不同,例如 CRO,CMO,CMDO,CSO,大家不用特别懂这个东西,知道是研发试验外包服务就可以了,俗称卖水人。
什么意思,打个比方,一个小药企,有了个新产品,一期试验需要 30 人,二期试验需要 600 人,三期试验需要 9000 人。但我是个小药企啊,没有那么多时间能力精力去找志愿者做这个流程。那 CXO 说交给我,我有很强大的配套设备和环境,外加众多一流的医学人才,妥妥的。
确实是方便啊,所以大药企也愿意外包,集中力量研发新药。试验的活给你给你。
另一方面,CXO 企业如果有自己的投资部门,这可比任何投资医药的基金或者资本之流都靠谱多了。
原因很简单,新药的试验数据,只要外包合同是给我的,在我家试验,效果好不好我能不知道么?直接尝试新药正式上市前参股或买断。
近几年,国内集采,药因为标准化程度高,首当其冲,基金经理们基本都跑去不受影响的 CXO 和医疗服务避险去了,造成这两子板块涨幅特别好。
债呢,迟早也是要还的,毕竟 CXO 是乙方,药企才是甲方爸爸,虽然整体上比药企更适合躺赢,但如果有天药企爸爸们研究新药的热情降低,CXO 的日子就会难过很多。
这个时候,CXO 里有大量的人力雇员,原本是人才红利会迅速变成负担。
这里有个重点:非常依赖人力的模式,如果不能转嫁成本,大后期都不会很好。
CXO 虽然比投药安稳,但我心目中,更确定的是械,我们继续看。
医疗设备器械,简称械。
什么是械呢?比如我们去医院,医生问哪里不舒服,然后说先去拍个片。
这个片,就是影像,械的细分之一。
很多年前,大家都已经开始吐槽说,医院是进去就让先拍片,无论什么病。
又有多少人那个时候就意识到,最终医院跑一圈下来,药可以不开,但片一定要拍。
或者说,比如《我不是药神》电影中,患者尚存一丝可能还是可以试图问下医生有没有效果接近的廉价药,但我想患者应该不会问医生,有没有便宜点的片子可以拍。
械比药的确定性,从日常就诊就开始了。
械的分类很杂,近的如口罩,远的如呼吸机,监护仪,甚至医美的玻尿酸,也是器械。
对于三甲顶级医院,不会冒险采购品牌知名度低的器械,医疗事故的影响太大。所以器械品牌,很容易强者恒强,领跑者被超越的概率很小。世界器械前 20 排名多年来都是老面孔。
假设世面上有 10 种操作器械,即使像医生学历如此内卷的高端人才,往往也就只能熟练操作 3 种,因为械的设计逻辑,交互逻辑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简单的显示界面交互,我类比下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你可以熟练运用 WINDOWS 操作系统,但一下子换成 linux,换谁都得懵圈一阵。所以械的替换使用成本也不低。
总之,械是复杂的体系竞争,非标准化,集采标准也不容易定,带精密制造属性,产品往往是在上一代基础上改良更新,而不是颠覆。易出长牛。
想必你们也猜到了,在我的框架里,械适合投增,药适合投变。
直接看图更直接:美股的走势也能反映出药与械的特点:
蓝色是器械/设备 ETF,紫色的是生物药加权 ETF,黄色是生物药等权 ETF。
可以看到,黄色等权的生物药走势比紫色加权的生物药好,说明小玩家有机会,尽管很多成分股甚至都没盈利,加权后的 ETF 并没有绝对优势,共同点是两者波动都有些狂野。
器械则是大部分时间稳健上行,波动也小的多,最终收益也好,时间的真朋友,躺赢的好朋友。
这就是细分子行业的商业特性不同导致的。
国内有几只全指器械 ETF,为什么不入我眼,答案也呼之欲出,因为器械强者恒强,全指囊括的那些小器械公司是比较容易拖后腿的。如果认同这个观点,可以自行去寻找各个细分领域的王者械企,自建器械指数就好。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药械消费比为 1:1 左右,我国近年是 1:0.3 左右,预计未来,发达国家的药械比会是 1:1.2,械有更高更大的发展空间。
再加一层长期逻辑,械的国产占比还很低,很多高端细分领域的械,国外产品依然占据了 60-90%以上的市场。相比药的创新能力,我更愿意相信中国的大国工匠制造能力,第一步,国产替代,渗透率上升。第二步,输出海外,引领全球。
械的增速过去几年都能看到,历史复合普遍增速 20%,只要你在这个细分行业,一般的玩家都能过的挺好,优秀的龙头械复合增速则高达 40%以上,未来几年,龙头复合 20%增速也并不是很难的事。
长期看消费预计 12%增速,医疗部分细分行业则仍会保持 15%以上的增速,变差也起码有 10%以上,而互联网行业整体遇瓶颈了不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如果当下消费医疗互联网同为 40PE,我觉得未来 10 年,性价比最高的是医疗,尤其看好械。
1.怎么会看不上广告收入,我是很普通的从业人员,自媒体受管制,流量媒体是很浮躁的,没阅历和基础,我的东西应该受众不广,读者也是要匹配的,我觉得整体上 JSL 有知识基础,踩过坑,会反思,据说有钱还抠门,学习能力强,不夸张的说,能来 JSL,投资上已经超过 80%的人了,哈哈。如果能看懂我写的,也是我的幸运。
2.药械比怎么来的,有很多药械销售额比例,药械市值比例,药械消费比。
可以自行搜下药械比,有不少。我是评估多家数据的毛估。
3.因为小玩家可以跑出来,所以等权的药有优势,械强者恒强,大家会看到大的械企会不断并购细分器械领域的小龙头,最后形成平台类的公司。所以全指器械我是不看好的。
4.能不能直接买美股医疗,可以是可以,但建议可以再看几遍我的整个逻辑。
提高投资收益,要么更强的指数,要么更高的安全垫。
医疗是更好的指数吗?大概率是的。
但美股医疗很难找到安全垫啊,国内无论是投医疗持仓高的封基,规模适中的医疗基金打新,还是自建医疗底仓打新,都可以有更强的收益确定性。
还有就是增速对比,美股比较成熟,假设它有 8%的复合增速,国内在追赶啊,渗透率在提升啊,所以国内优秀的医疗起码有 12%-15%以上的复合增速。
加上汇率波动,美股风险累积综合考虑。
整体考量,还是国内医疗更好哦,这是我对中国红的信心。
您问的是医药流通吧。
我是对整个细分行业评价,医药流通可以赚钱,但投资他们赚不了大钱。
还记得我简单写的估值的回复吗,里面提到了 PE 与复合增速。
如果一家公司净利润稳定的复合增长 20%,那合理 PE 就是 20,正常情况下市场给的 PE 又会高于 20。
PE=5,在这个角度,就是市场目前预估给出的增速是 5%,后续就是赌未来增速是否大于 5%。
这个角度,银行的利润比较稳定,就比较容易理解银行的 PE 了,加上总有人担心坏账,PE 低是正常的。招行宁波增速高,PE 自然高,股价也涨的好。
高 PE 也一样,赌未来是不是可以持续高速增长或者消化。
抛开 PE 表达就是,如果一家公司净利润比较稳定的翻了 10/100 倍,那这只股票基本就是十倍/百倍股。
利润超预期,也是做中短线策略的一个基础因子。此处不表。
具体到个股,是极难看准的,合规也要尽量避免谈,我一向也是崇尚分散的。
2021 年医疗股普跌,也不是医药流通单个子版块的问题。乐观点看,不也是给上车机会么。
目前线下医药流通的压力来自线上,比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这类线上药房业务的冲击。
线上平台在探寻一种互联网模式,智能学习,就是现在很多年轻的医院医师,抽空看片,给出诊断结论,这些互联网健康平台给一张片子报酬 200-500 元,未来就是机器看片,复杂的人工再介入。
这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线上医药流通跟线下医药流通打包一起买,二是关注这个片子,我说过了,药可以不开,片一定要拍。这个影像,械细分之一,到头来也可以买械搭车。
医药流通,药房股比较容易看明白,经销商会比较复杂。整体上可以类比超市,无外乎正品低价服务。
在我的评价里,经销商属于自己亲身参与可以盈利,但投资经销商搭顺风车比较难赚钱。
正品和低价,取决于拿货的厂家和拿货的成本。药店基本没有假货的问题,但同样只有服务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服务这个东西很微妙,好人做了一辈子,临终做了一件错事就会钉上耻辱柱,坏人相反,做了很多错事,晚年做点好事就立地成佛。
好的服务是很容易反噬的,一旦有差评,会引起连锁反应,很难躺赢。我还是建议关注产品本身。
整体上,我给医药流通的打分是跟宽基差不多,可能还略强点,还行。(众所周知,我是一个宽基黑,哈哈)
大家想的是如何抓牛股,我想的更多的是,假设我抓不到这个牛股,我的收益是不是还能不错。
所以分析评价细分行业,然后将多个优秀的细分行业自行组成小宽基,是我的一个典型思路。
# 股票赚谁的钱
看到有帖子问股票到底赚谁的钱和众多评论,有感而发。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很简单却又很难。
拿我自己来说,很多年前我就已经知道消费医疗是长牛赛道,你说我不知道的吗?我肯定知道,相信大家表面上也知道或者起码听说过。但你买了吗?,我自爆,哈哈,反正当时我就没买,就傻等,还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比如一定要等到“低估”10PE 的时候入手。
知道和深度理解之间隔了巨大的鸿沟,这条沟大到你我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地步。说来惭愧,我花了好几年才稍微理解清晰一些。
博格总结的年复合收益率 = 期初的股息率+盈利增长率+市盈率的变化率 。
这三个变量,是一样重要还是哪个更重要?
如果从短期来看,股息和盈利都是随着时间推移的,短期不适用,所以短期交易就是市盈率的变化,或者说市场对当下预期的变化。
大部分人深陷于此,无法自拔,那股市自然是零和博弈。加上各种交易费用,妥妥的负和博弈。
所以市场短期是投票器。
但拉长时间看呢?
市盈率的变化从 5 变化到 50,或者从 100 变化到 10。
时间单位是 1 年,要么赚翻,要么亏惨。
时间是 100 年呢?摊平到每年的变化就只有零星的百分比了。
这个时候,真正决定是否赚钱的,就是盈利增长。
盈利复合增长 10%,100 年增长了近 1 万 4000 倍,市盈率的变化贡献的涨跌幅相比之下就是弟中弟。甚至有可能的话,市盈率会回到原点,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市盈率不贡献任何涨跌幅。
这个盈利增长的来源并不是二级市场的对手方,而是在现实中真真切切付出金钱消费的芸芸众生。
市场长期是称重器。
期初股息什么用呢?它代表了企业真实的在赚钱,分红是排雷用的,也是唯一一个不用预判的变量。
股息不一定要很高,但最好要有。
绝大部分事物是有生命周期的。
我见过太多市盈率好多年一直比较高,但股价一直涨,由此我错过了很多倍涨幅,终有一天,我等来了心目中的低 PE,也等来了企业的瓶颈期/衰退期。
也终于更理解为什么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相比低估买入一般公司是从猿到人的转变。
好公司真的很难等到好价格,可遇不可求。
但斌说,投资就是投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和改变世界的公司。
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应对之道,不容易被世界改变的,如部分细分必须消费,只要不是太离谱,稍微高一点的市盈率也没有关系,大不了几年时间消化,这部分用投增,可能改变世界的,市盈率看不懂,亏损或者很高,反正赌未来,这部分用投变。
也不再拘泥于格雷厄姆的防守型投资公式:PE*PB 小于 22.5
毕竟我还有个类固收的投稳防守。近一年收益 8.44%,今天行情不错,晚上净值出来应该又是新高。
# 经验之谈
您关于年轻人这点说的太对了,年轻人没经历,很难懂老人的一些经验之谈。
不光年轻人,绝大部分人关心的还是一年几倍。其实我也贪心啊,不然也不会有投变之路。
正所谓:人教人,百次不会,事教人,一次就懂。
我倒也没觉得自己是长期价投,只是我发现有的行业天生赚钱更容易一些。我就找这类更能躺的商业模式做集合,一躺完事。我对具体公司没有很强的信仰,单个公司的确不确定性太高了,但对一些细分行业我是很有信心的。
就好像打工,金融民工和码农的即使底层,均值也好过其他行业。虽然所有行业做到头部都是很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堆出来的,如果一个行业,很多玩家,只有最头部的公司股价表现好,我就问自己,一是能不能选到它,二是如果错过它对整体收益有没有影响。
最常得到的答案是我好像也很难提前选到它,不过放弃这个行业貌似也不是什么坏事。
如果一个细分行业压根不用选中大哥,随便拉个八弟出来就很能打,那我就会更关注这种细分行业。
认识到均值不同是很重要的进化,很多人对均值回归的认识在我看来是浅了点。
我总是说,更好的投资收益=更强的指数+更高的安全垫。
理解了指数的构建其实就理解了分散,安全垫则是厚积薄发的,虽然我不能保证大家赚很多钱,但起码可以在这个市场存活很多年,活得久了,熬死对手,自然离王者更进一步。
# 器械
这个组合未来效果如何我也不知道哈。
我个人是偏向高端械,一个简单粗暴的一个办法是找三类注册的器械,三类器械严格准入,相对较少,二类器械则是判断一下是不是复杂的体系竞争。纯一类器械不考虑。
比如口罩,疫情刚开始最严重的时候,比亚迪,格力等企业都调了部分生产线补口罩,很多小作坊也做。
口罩本身就几层布,所以很多纺织企业只要有设备和材料都能做,当时疫情倒卖设备就能赚钱,熔喷无纺等原材料的布种也是水涨船高。
在注册分类上,防尘口罩一类,医用口罩二类,民用的甚至都不算医疗器械,所以口罩在我眼里就不算高端械,虽然说几家口罩的上市公司都涨的飞起,但公司也知道口罩长期并不是好生意,所以口罩赚钱后,都在扩展其他品类。
医疗器械的很多公司名字是大家很少接触,也不太关心,医疗投资是需要一点超额行业知识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有几人知道。被视为国内少有的可以跟茅台掰手腕的迈瑞又有多少人知道。
刚入市的话,不建议直接医疗行业,消费耳熟能详,相对友好些。
# 公立私立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赚钱吗?
想借由全科医院躺赢并不容易,科室创收有高下之分。典型的金眼银牙铜骨,外科也可以,公认比较苦逼的科室则是儿科。
综合性的全科医院好比宽基,是不背锅的选择。但各个行业,各个科室就是天然存在差异,赚钱难度天壤之别。
以眼科为例,近视青光视神经,无论晶体乃至衍生的眼镜都很赚钱。
牙科则是我个人更喜欢的,牙病的治疗一般是死不了人的,也难以造成重大的残疾,治疗失败则最终导致拔牙。反而麻醉是牙科治疗中最危险的因素。因此,临床风险很低,与内外妇儿等临床专业相比风险小的多。同时,根据大多数普通群众治疗牙齿的反应来看,如果治疗不满意,大部分人选择换一家诊所或者到大医院就诊,而不是到行政主管部门投诉,难以造成大的医患纠纷和社会影响。
相比想一下就知道眼科的风险更大一些,比如爱尔眼科 2012 年封刀门,及 2020 年 12 月 30 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抗疫医生艾芬自述由于爱尔眼科违背医学流程,自己的近乎正常的晶体被摘除,视网膜脱落右眼近乎失明。
眼睛只有两只,牙齿有近 30 颗,凸显牙科安全性和确定性。但眼科也仅仅是跟牙科比,跟其他比起来,眼科赛道依然牛逼。
投资牙科的风险来源于医师的工资支出,美国各州数据来看,牙医的收入独一档,比码农还高。降低风险的办法则是想办法投资牙科上下游,全给囊括完事,国内在这个方向上做的比较好的投资集团是松柏牙科,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下松柏集团是怎么整合投资牙科上下游的。
顺便把体检也说下吧,体检赚钱吗?赚钱,但我觉得差异化不够,体检的背后核心还是医疗设备和器械,至于服务好?之前说过了,服务好的问题在于可能会反噬,所以我的看法归根结底,还是关注背后的高端械。
供参考。
# 指数增强
500 质量(930939)能不能长期配?
干脆把增强基金简单讲讲。
默认大家都已经知道沪深 300,中证 500 的编制规则了。
那如何如超越它?
最基础的方式就是先看宽基比如沪深 300 各行业在编制规则下配置了多少比例,比如主要消费配置了 15%, 里面有茅台,五粮液等很多酒,也有海天伊利等食品饮料。
那现在某个基本面分析模型告诉我,茅台很牛,那我可以将沪深 300 里的所有成分酒的比例,全部换成茅台,极端一点将 15%的主要消费全部换成茅台(不考虑其他规则),从后视镜看,我超越了沪深 300,并且是在没有造成行业偏离度的情况下。主要消费的配置比例仍是 15%。
精选行业个股是行业整体的放大器,涨跌相关性很高,你可以选龙头,也可以选景气度,也可以选成交量,都是思路,最重要的行业占比跟原先一样,没有偏离度。
保守一点我就在沪深 300 的成分股的择优,当然也可以激进点选取不是沪深 300 的股票,比如酒鬼酒,这几年的收益更加爆炸。
不偏离行业度的增强,往往可以拿来做绝对收益,用期货或者期权等衍生品对冲,得到一个纯收益。
接下来的有行业偏离度的增强,就是我认为消费行业比较好,那我超配这个行业,原来比例是 15%,我给到 20%甚至 30%,这种更加带有自上而下的判断,拿来对冲就比较难。
归根结底还是分析模型的比拼,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自己也做过模型,也说过短期协整规律是很危险的,虽说有超额收益,但太累了,因为需要不断开发新模型。
近日,私募幻方的指数增强基金严重跑输原指数,就是因为老模型内卷,新模型又跟不上,高管朋友圈发文加班加点做研发。
量化并不神秘,但的确需要数理化水平。
更强的指数其实都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弱逻辑。
那回到正题,像 500 质量或者 300 低波(931375),都是属于有行业偏离度的增强,长期我也觉得会有超额收益,大概率是更强的指数。@鹏扬基金都有对应的基金,我没有接广告,如果金主爸爸满意,可以适当给点打赏,哈哈。
但我也想提点疑问,我记得自己上次查询,鹏扬基金的基金规模都适中,为什么没见打新呢?
更高的安全垫能否做一下喂!
如果成分股有定增事件,能否积极参与报价。
这些都是纯正的安全垫,强逻辑,长期妥妥的。
# R15
美股最近十年主要消费不行啊,可选消费跑赢。个人感觉 r15 的普适性强于行业选择
————————————————————————————————————
R15 也是很好的思路。
我是这么看的。
根据杜邦分析 ROE 可以分为三部分:周转 杠杆 利润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想全弄懂。后来发现实在太难,比如原来 R15 著名好学生安信信托,一直牛逼无比,直到 2018 年暴雷。安信是高杠杆的典型代表。银行的问题也是高杠杆,我之前也说了,假定银行必暴雷,政府一定会救,然后用几十年修复,坏账是必爆的,但并不是核心风险,投资者真正潜在的风险是政府救银行的时候可能会大幅稀释原股东的权益。
周转这部分如果有规模效应,周转率高,即使毛利低也很能盈利。当然是正确的。只是我个人觉得躺赢难度较大。
那么接下来,经典问自己的环节再次上演:如果放弃高杠杆和高周转带来的 R15,只剩下高利润的 R15,对我整体投资影响大不大?能不能接受。
很快我自己有了答案,非常愿意接受,这样一来,判断难度低了很多,我只需要重点关注高毛利的行业或者公司就行。
毕竟定期检视 R15 的难度远大于我的细分牛逼行业。细分牛逼行业是很长一段时间不用管的,只要商业模式的逻辑没有很大变化。
如果大家有能力也有精力,去判断高周转和高杠杆的企业也很好。我只是提出一个很少有人提的观点:目前的国内宽基并不像想象的优秀。用里面一些细分行业自行组成的小宽基会更好一些。去思考如何构建更强的指数是有意义的。
那在美股,近 10 年主要消费不如标普,确实如此。但我的意思是,如果让我压缩到只能经营一个行业或者公司,仅有一个选择的情况下,我的选择会还是必需消费。我做过大量的观察。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味蕾偏好和记忆,其他外来全球性的食品饮料,即使入侵,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它真的很稳,值得托付,我相信未来也一样。同样如果走势拉长时间到过去 20 年,美股主要消费整体依然战胜了标普 500。
近十年,只能说科技太强了,纳斯达克这个小宽基一骑绝尘。即使是我看好的躺赢细分科技业的相关 ETF,也只比纳斯达克略好一点点而已。但反过来说,证明我选的细分道路目前看还可以,在我的投增模块里。我会去找优秀行业里更细分的赛道,目前只找到小于 10 个牛逼的三级行业,我的理想就是桥水基金的达里奥说的,找到 10-15 个不相关的现金流,我则是找不相关的牛逼子行业。也给大家交个底,我的最大仓位仍给了消费。而国内刚好有高息消费现成的代表:消费红利,就借这个说作为业绩对比标准而已。
再补充两个走势图好了:
标普(spy 蓝线)作为美股全行业宽基代表,跟美股最常见的消费(XLP 黄线),医疗(XLV 粉线),科技 ETF(QQQ 紫线)对比下,这里的科技 ETF 直接用纳斯达克了,毕竟纳斯达克知道的人也多,同时也囊括了互联网和高端制造等各种科技相关公司了。
自 2000 年以来的:
自 2010 年以来的:
我这里只是用最常见的行业指数做对比。暂时也能说明,即使是美股,用多个细分行业构建更强的指数是可行的。
如果你仔细看我历史帖子的话,我这里并没有用我看好的医疗设备器械 ETF(IHI)代替医疗业 ETF,其他消费科技就更没有用我更看好的子行业了,所以应该不算欺负标普吧?
最后打个小广告,因为合规报备等原因,我借了一个壳,公众号:配置者说,佛系更新,里面暂时一点东西都没,后面打算慢慢把论坛修整删除的内容放进去,也会重新理一下投稳投增投变的框架。感谢关注,谢谢大家。
品种对比的问题。
————————————
常见的行情软件都可以,比如 PC 端通达信,走势图右上方有个“叠加”。
我随手用的是雪球网自带的,也是走势图右上方,先点“区间统计”,然后出来一个“股票对比”,点击选取自己想对比的品种即可。总之 PC 端的软件都可以先从右上方找。
中证的历史数据,WIND 万得会有,但 PC 端会收费,部分手机版是免费的。
人口对投资品的影响。
—————————————
这个问题很难啊,我手上数据也不够,之前也找过庞氏与人口的关系,可以说庞氏红利大部分都基于人口红利,但最后的结论也不好随便得出,还是稍严谨一些好。
现在新的关于老龄化,少子化的研报也很多,可以自行搜索下。我手上有个老的关于日本韩国的宏观研报,见附件。
对于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我说两句,实际上我们现在投资品里面的必需消费,不是真正的必需,也就是说跟生存无关,它只跟更好的生活有关,你想啊,如果是生存必需品,是可以很廉价的,满足最基本的吃喝就行,茅台双汇伊利,都不是最低端的品类,也不是必需的,有人不喝酒,有人不喝牛奶,也有人不吃火腿肠,它其实是被老百姓选择的,是可选的,有一个差异化。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只要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就好了,只要这部分人愿意持续付款,跟其他不用这款产品的人是没有关系的。之前很多人,包括某段时间的我,想不明白说年轻人不喝白酒,白酒怎么可能有前途,作为一个整体,年轻人当然是不喝白酒多,任何年代都一样。但白酒付钱的主体也从来也不是年轻人,而是口袋里更有钱的人。
为什么我不太说可选消费板块,我个人觉得跟万物皆周期一样,万物皆消费,花钱不就是消费么?我充值 QQ 不算消费吗?我打赏主播不是消费吗?所有的东西,甚至新能源什么的都能往可选消费靠。我觉得太笼统了,不太负责。
那在我的框架里,投什么说简单也简单,等它跑出来,看它能不能赚大钱。我自己看 ROIC-WACC 比较多。
如果一家公司有前置牌照壁垒,背景很强,牛逼哄哄的,但一看财报,ROE 不到 10%,好牌打成这样,我是不会选它的。
现在老龄化,少子化的研报很多,预测看好的方向也不少,比如医疗业,这个我认同。还有比如宠物业,这个有潜在迹象,但我不会直接把它放投增。我的方式是去美股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公司,用投变的方式买一点购。跑不出来损失不大,跑出来了,我也赚钱。最后如果被验证是种持续赚钱的商业模式,再放入投增也不迟。
盯着所有人很难,盯住你投资的公司的用户群相对容易,他们如果哪天不愿意付费了,公司不那么赚钱了,那我也可能选择走,财务数据多少会表现出来的。
比如消费红利,如果未来整体 ROE 不到 10%或者 8%,当然也要结合未来具体利率,那这个时候,我也许会卖掉,但我觉得在消费业,这个概率还是比较小的,毕竟从历史看,消费品差异化赚钱的能力长期名列前茅。
沪深 300 的编制规则是全市场追涨杀跌,消费红利的编制规则是在主要消费里根据股息高抛低吸。
目前贴水打新等等的安全垫越来越小,也许投资最终都要归于更强的指数。早一点思考这个问题也挺好的。我不是说我的实践一定对,从我的思路出发,也许有很多个哈姆雷特,找到自己认可的,跟自己的风险认知匹配最重要。
# roic-wacc 和 roa
请教楼主大佬,roic-wacc 和 roa 有什么区别吗?
ROE 重点看股东权益创造的利润,ROA 重点看资产创造的利润,ROIC 重点是所有投入创造的利润,这个所有投资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也许不恰当,比如公司发行可转债,实际上,我认为这家公司给可转债的债权人输送了利益,小股东利益多少受损。ROIC 就是评价这个东西的。
公司本身创造的价值,可转债的债权人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分走不少。
可转债的条款确实对投资者友好。
转债里有句话叫烂股好债。本来企业创造的价值就不多,这些不多的价值还要被转债这群债权吸走不少。这个角度还行吧。
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近几年收益很好,ROE 很高,但可能是借债,用了转债融资,我们使用 roic 看可以避免杠杆经营带来的数据影响。
用这几年流行的话来说,ROIC 赚的是真钱,ROE 可能是高杠杆赚的钱,典型的说银行赚的假钱。roic 高,那是真的好。
那这里也可以引出来,编程浪子传统 R15 的 R 指的是 ROE,那用 ROIC 选出来的长期 R15 是不是更稳健呢?
注意点:金融行业天生高杠杆,所以 ROIC 指标就无法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