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摘要
# 一、以战胜主动股基中位数为目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
A 股市场中公募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优于传统宽基指数,然而随着市场风格不断切换,想要稳定地战胜公募基金中位数并非易事。
-
2010 年至今,主动股基排名前 10%分位点的基金与中位数之差仅有 4.13%。若能获得超越同行平均水平 4%以上的年化收益,其长期业绩将排在前 10%。
-
如果基金管理人每年都能够战胜公募基金中位数,从长期业绩考核、客户持基体验、基金规模保有量来看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二、业绩分层视角下的优选基金构建
-
“抄作业”的陷阱: 随着基金数量增加及市场热点轮动,直接复制全体主动股基持仓并不能跟上基金中位数表现,因此我们考虑对基金进行优选。
-
基金风格标签化及分层处理: 基金收益类指标在市场风格突变时容易出现反转,且其往往带来持股风格的集中化问题,呈现出典型的风格化特征。正如多因子选股模型中,我们会对行业和市值进行中性化。在优选基金时,我们同样可以对收益类因子进行分层中性化处理。
-
选出好基金还是选出好股票: 对于部分选基因子,其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出未来业绩更优的基金,但对于筛选未来业绩更优的基金持仓并无助益。本文对选基因子在优选股票及优选股票持仓时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在优选基金时对隐形交易能力等因子进行剔除。
-
业绩分层视角下的优选基金构建: 基于业绩分层视角的优选基金组合大部分年度能够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展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 三、从基金到基金持仓
- 在业绩分层优选基金后,我们即可根据其补全持仓构建优选基金持仓组合。全样本区间内,优选基金持仓组合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跟踪误差 4.68%,能够较好地跟踪住股基中位数的走势。
# 四、基金业绩分层视角下的主动股基增强策略
-
若考虑组合的进攻性,本文构建的优秀基金持仓精选组合自 2012 年以来年化收益 28.87%,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 17.81%,每期平均持股 40 只。2012 年以来每年都能排在主动股基前 30%分位点以内。
-
若综合考虑组合收益稳定性和策略容量,本文构建的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自 2012 年来年化收益 24.64%,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 13.59%,季度胜率 83.72%,信息比 1.94,每期平均持股 70 只。2012 年以来每年都能稳定战胜公募股基中位数,每年度排名基本都能处于主动股基的前 30%。
# 五、拓展:风格类基金的股票增强策略
- 我们对风格类基金进行增强,成长型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年化收益 27.87%,相对成长型基金年化超额 15.21%,每年在成长型基金中均排名 30%以内。
得益于在行业配置和个股精选上的自我进化能力,公募基金的长期业绩优于传统宽基指数,然而想要稳定地战胜公募基金中位数并非易事。随着市场风格不断变化,公募基金短期业绩存在较大的波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困境成为公募基金行业长期发展的痛点与难点。与此同时,公募基金长期业绩考核机制的提出对其业绩持续性和业绩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考核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而言,如果每年都能够稳定地战胜公募基金中位数,那么其长期业绩排名将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从长期业绩考核、客户持基体验、基金规模保有量来看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国信金工 2020 年 11 月 15 日发布的专题报告《基于优秀基金持仓的业绩增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