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牧志知识库 别院牧志知识库
首页
  • 基础

    • 全栈之路
    • 😎Awesome资源
  • 进阶

    • Python 工匠系列
    • 高阶知识点
  • 指南教程

    • Socket 编程
    • 异步编程
    • PEP 系列
  • 面试

    • Python 面试题
    • 2022 面试记录
    • 2021 面试记录
    • 2020 面试记录
    • 2019 面试记录
    • 数据库索引原理
  • 基金

    • 基金知识
    • 基金经理
  • 细读经典

    • 德隆-三个知道
    • 孔曼子-摊大饼理论
    • 配置者说-躺赢之路
    • 资水-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 反脆弱
  • Git 参考手册
  • 提问的智慧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首页
  • 基础

    • 全栈之路
    • 😎Awesome资源
  • 进阶

    • Python 工匠系列
    • 高阶知识点
  • 指南教程

    • Socket 编程
    • 异步编程
    • PEP 系列
  • 面试

    • Python 面试题
    • 2022 面试记录
    • 2021 面试记录
    • 2020 面试记录
    • 2019 面试记录
    • 数据库索引原理
  • 基金

    • 基金知识
    • 基金经理
  • 细读经典

    • 德隆-三个知道
    • 孔曼子-摊大饼理论
    • 配置者说-躺赢之路
    • 资水-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 反脆弱
  • Git 参考手册
  • 提问的智慧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提问的智慧
  • 如何学习一门新技术
  • Python 初学者(零基础学习 Python、Python 入门)书籍、视频、资料、社区推荐
  • 怎么发财
  • 一些杂谈
  • 企业驱动力的来源
  • 一人企业

    • 新版「一人企业方法论」
    • 一人企业的定义
    • 底层逻辑:为什么以小博大是可能的
    • 底层逻辑:为什么规模化是可能的
    • 底层逻辑:资产和被动收入
    • 底层逻辑:滚雪球和链式传播
    • 赛道选择:一人企业如何选择赛道
    • 竞争策略:不竞争策略
    • 竞争策略:结构化优势
    • 思考工具:《一人企业画布》和《一人企业月报》
    • 一人企业≠一人业务
    • 优势发现:副产品优势
    • 风险评控:从副业开始
    • 风险评控:管理和利用不确定性
  • 🔑方法论
  • 一人企业
佚名
2024-05-29

一人企业≠一人业务

本书的结构主要是三大模块:定义一人企业、规划一人企业、构建一人业务。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与前两部分相比,第三部分的标题有所不同——这并非巧合。

其实在第一个版本的方法论中,第三模块原本是构建一人企业。但在最近两年的实操迭代中,我们发现如果将一人企业和业务等同,容易陷入思维误区。

一人企业不等同一人业务 如果我们将一人企业等同于一个单一的业务,那么一旦这个业务失败。我们就只能丢掉整个企业,从头再来。这种做法在创业公司里边尤为常见,而我们原先也是未加思考地沿用了这一模式。

然而,深入思考后会发现,创业公司中项目与公司紧密绑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份结构和资产清算方式导致的。对于一人企业来说,所有的资产通常都是一人持有,因而不存在这类顾虑。

站在失败业务的肩上 另一方面,对一人企业来讲,业务失败是常态,经常几个月就会遇到一次。如果我们丢掉失败项目的一切重新开始,那么经常会原地踏步。相反,如果我们能把失败项目的中间成果充分利用,那么下次就能站在它们肩上前进。如此屡败屡战,终将成功。

一人企业可以有多个一人业务 这种认知上的微小差异,可能在执行时被放大,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说,之前我一般是一个项目注册一个独立域名,使用一套独立的用户系统。这样品牌之间完全隔离,互不影响。但也导致一旦项目关闭,用户就完全丢失了。

我现在的做法是,将所有项目都放到方糖的品牌下,使用方糖的二级域名,使用方糖的统一用户系统。这样,多个业务之间的用户是共享的,对用户来说也更方便,不用总是注册。

在技术实施上,我们通过前后端分离,将网站、客户端和后端API完全分开,并将后端API改造为了一个内部开放平台。这样在上新的项目时,只需要向开放平台中添加缺少的API,然后使用独立的前端页面来调用API就好了。

统一大后端API方案 不为盈利的一人业务 进一步扩展这种思路,如果我们发现一人业务盈利的难度太大(这通常发生在一人企业的早期,由资源和经验缺乏导致),那么我们可以规划几个专门用来获取资源的一人业务,为后续的变现降低难度。

构建一人业务 在过去,我一直不理解那些蹭热点开发应用的做法。例如,当前流行什么,他们就开发什么。我们会发现,一旦这些热点不再流行,这些应用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然而,如果我们从一个系统化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会发现其实这种做法颇有意思。尽管蹭热点的业务似乎并不直接贡献收入,但它可以吸引用户。这些用户下载了应用程序,订阅了公众号,或加入了微信群之后,就被纳入了我们的用户池。当我们构建下一个与这个目标用户群高度重合的业务时,就能显著降低我们的客户获取成本。

因此,从系统化的思维来看,蹭热点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它为我们构建和扩大用户基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人企业月报 为了更好的思考一人业务和一人企业之间如何协同优化,我们设计了「一人企业月报」。月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适用于月初和月末。

一人企业月报·月初版本 收益目标 月初,我们会设定收益目标,同时对比当前资产的月周期性收入(MRR),我们期望达到的最低可行利润(MVPr),以及实现工作自由所需的MRR。通过比较,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离目标的差距。想象一下达到下一个里程碑,我们可以获得的更自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这会激励我们前行。

接下来是资产变动部分,即我们计划新增、优化和处理的资产,以及对这些资产的简要描述。

此外,还有三个状态模块,分别描述我们业务的当前状态,我将其视为业务的「健康度」。

用户池 其中,用户池即我们能触达的用户群体。触达的方式可以是微信推送、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直接方法。

我们将用户细分为「原生用户」和「第三方平台用户」。原生用户指那些在我们自己完全控制的平台上注册的用户,例如拥有我们App的用户;而第三方平台用户指在诸如微博或哔哩哔哩上关注我们账号的用户。其核心区别在于,我们推送消息时,是否受到限制或是否需要额外付费。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参与二次传播和付费的用户数量,这些都是用户层的关键指标。

内容池和基础设施 内容池指的是能够带来收入或流量的内容。其中带来收入的内容实质上已经成为了资产,放到这里是为了从内容特性的统一视角去思考它。

基础设施层涉及到构建共用产品逻辑时所需的基础设施。

很多产品都在基于微信公众号来构建用户池和内容池作为基础设施。但微信公众号平台已经过了发展期,现在开始控制流量和着重变现,对传播有不小的限制。比如他们要求非公众号主题的商业推广必须走他们的广告计划。

相比之下,完全自主控制的基础设施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APP是自主性和触达率最好的方案。但开发APP对一人企业来说,是非常高的成本。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光是各个应用市场的更新都要折腾挺久。另一方面,APP发版需要平台审核,对更新及时性有很大的影响。

小程序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但从2024年开始,也要进行APP备案。另外在iOS上的支付也经常被禁止。

比较下来,我们觉得对于早期的一人企业项目,使用独立网站性价比最高。不过需要将用户系统和微信整合,并利用微信的模版消息、客服消息、订阅消息来做触达。

如果要从头开发独立网站,其成本并不低。但如果通过WordPress来搭建,则仅需支付服务器的费用,一个最小的云主机实例就可以,一个月的支出在50元以内。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用于支持一人企业方法论的WordPress插件,可以将WordPress和微信用户整合、文章支持推送给订阅用户、支持微信支付和XorPay接口,并可以进行产品众筹。成熟后会在本站公布,敬请期待。

有了自己的独立网站,内容和用户都可以围绕它来构建。内容首先放到自己的主站上,然后再同步到第三方平台。在同步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平台提供额外的内容,引导用户回到主站查看,从而确保核心资产和基础设施都受自己控制。

月末总结

一人企业月报·月末版本 月末时,我们会有一个对应的图表来回顾本月的工作,包括资产的现状和处理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我们设定的目标。其中主要变动的是资产构成,已经收益目标部分。

「一人企业月报」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强制性地以全面的角度思考业务,并定期进行。确保我们不会漏掉重要的部分。

编辑 (opens new window)
#一人企业
上次更新: 2024-07-15, 08:03:22
思考工具:《一人企业画布》和《一人企业月报》
优势发现:副产品优势

← 思考工具:《一人企业画布》和《一人企业月报》 优势发现:副产品优势→

最近更新
01
提升沟通亲和力的实用策略
03-26
02
工作
07-15
03
如何选房子
06-25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5 IMOYAO | 别院牧志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