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容易输钱的内在因素
提示
以前有个农夫辛辛苦苦养了一年驴和山羊,准备进城卖掉。农夫牵着驴,驴后带着山羊。山羊的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一路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光。”
第一个小偷在道路的转弯处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听着声音没有注意,过了好久才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还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着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
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子也不见了,伤心绝望,天色渐晚,他之后一路上边走一边哭回家。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坐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那人说:我在外面辛辛苦苦做了二十年生意,赚了一袋金子准备回家。刚才过河的时候,水太深,不小心一整袋金子掉水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把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一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一半。”
农夫大喜,心想:“这下机会来了,正因为别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幸福,我现在可以一把翻本。”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是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股市很多人就跟这个农夫类似:一开始入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凭着感觉买卖,行情不好就开始慢慢地就开始亏损了。亏了之后,就开始相信网上不知来历的专家说法,亏损越来越多。最后为了翻本,直接杠杆上了一些内部消息的股票,一把输光。这就是人生的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前面说了普通投资者在市场容易输钱的客观原因,除了客观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有很多自身的主观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十个主观原因:
第一大误区:赌博心理
投资是任何人都需要伴随一生的事情,是需要用时间来慢慢积累的。如果你有一笔 10 万的资金,我们假定平均每年能赚 12%,那么 40 年后的资产是 930 万,如果同样的 10 万元,如果你晚投资 10 年,同样的收益率,那么最终只有不到 300 万,差了整整 630 万。
但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及早开始投资,牛市来了看到周围人赚钱了又产生嫉妒心理。马云赚多少钱很少有人去比,因为大家知道比也比不了,但你周围的同学、同事、朋友、邻居如果赚了钱,很容易成为入市的一个理由。因为他们过去和我差不多。为什么他可以我就不可以了。在这种心态下进入股市,很容易产生赌博心理,因为想追上你的周围人。
在这种赌博心理趋势下,很容易把所有的资金全部一把注入到股市,满仓一个品种,甚至用了高杠杆。而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是牛市的高点了。如果碰钱赚了点钱,更加会强化这种行为,直到赌博失败为止。
诚然,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一点赌的因素。但即使是赌,也要理性的赌,比如赌博中最著名的凯利公式,就是理性下注的一个科学根据。
第二大误区:从众心理/羊群效应
买股票基金听周围人介绍。因为自己不具备相应的投资理念和知识,周围人如果赚钱了,那就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家都买这个股票,大家都买这个基金,成为初入股市的投资者的很常见的一个投资理由。
从众心理不完全不对,但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了投资相关知识后,应该理智的把大众特别是周围人的投资行为作为一种信息去判断。盲目从众很容易在牛市的疯狂中推波助澜,但十有八九高兴了没多久就被套住在高高的山岗上。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众心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人类几万年的蛮荒时代,要和森林里的豺狼虎豹搏斗,要生存下来的一定是靠群体的力量,独立的个体在那个蛮荒年代里是很难生存下来的。但今天的投资要求投资者的恰恰不是从众而是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
羊群效应指的是不经过思考,被情绪化裹挟而不自觉地采取某种一致性行动的心理。羊群效应在市场的牛市、熊市阶段,均可有所表现。
牛市阶段,市场充满赚钱效应,投资者在涨了还能涨的预期驱使下,不顾一切冲入市场,情绪互相传染,这种正反馈是典型的羊群效应。熊市阶段的羊群效应则相反,由负反馈来主导。在市场下跌的中前期,选择申购基金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但伴随着越来越大的跌幅和越来越多的账面损失,互相鼓励、壮胆买入的行为会逐步减少,逐渐被犹豫、观望所取代。身边的人都在观望,就自己一个人在买,心理压力极大。而随大流、从众,心理压力就要小很多。
从投资者的情绪变化看,市场回调的中前期,投资者相对乐观。而当真正的市场底部来临时,投资者对后市行情的看法则与之前大相径庭。但事实告诉我们,熊市带来了资产的好价格,市场低位买入会带来高的潜在收益率。这种较高的潜在长期收益率与短期市场的波动并无多大关系。在市场低位积极买入,即便后面承受了 10%的左右回撤,也不会改变长期视角是一笔好投资的评价。
独立思考是非常优秀的投资品质。投资者需要淡化一些短期趋势的影响,过滤掉市场和媒体的噪音,独立思考、审慎决策,这样才可能做出知行合一的逆向投资。
第三大误区:迷信心理
从众不行那我相信专家总行吧?和从众心理不同的是迷信专家和大 V。当然除了个别的滥竽充数的外,大部分专家和大 V 的水平肯定比我们普通投资者高,但一样他们的言论也应该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一方面有些言论是为了站台,一方面即使有些言论是正确的,也应该考虑这些言论的时间和地点。
举个例子,巴菲特推崇标普 500 指数基金,而且在对冲基金经理的 10 年之约中用标普 500 打败了对冲基金。但巴菲特说这个话是针对美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由于存在大量的散户交易,市场的阿尔法机会要远远大于美国,所以就导致了最近几年来许多主动型的混合基金战胜指数。即使在美国,这几年纳斯达克指数基金也远远战胜了标普 500。不是巴菲特说错了,而是巴菲特是在很多年前针对美国这个市场说的,一方面美国市场里以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脸书等代表新经济的纳指市场头部企业的兴起,另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巴菲特这样伟大的投资家的言论都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和判断,更何况其他的专家和大 V?
第四大误区:短线心理
追涨杀跌,天天乐此不倦。短线心理,特别是超级短线。从根本上说还是赌博心理造成的。或者是长线被套,或者是看到有人短线成功。通达信上有个活跃股指数,从 2011 年 9 月 22 日最高点 72238 跌到 2021 年 12 月 3 日的 376.29,整整跌去了 99.48%,这还没算上每天的交易成本。当然,一个大概率亏损的行为,总有几个幸存者,甚至还有赚了大钱的。但坏就坏在这些极少数赚大钱的人。如果真的短线没有任何人盈利,那就不会再有人去做这种超级短线了。
有人会举出西蒙斯这样的反例,承认,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做了很多高频交易,取得了远超过巴菲特等一干投资家的业绩。但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到,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包括国内的很多优秀的量化基金),都是雇佣了大量的数字专家,发掘了很多很多短线甚至超短线的机会,这些有效的短线,正是赚了很多喜欢做短线的普通投资者的钱。绝大部分投资者是没有能力做好短线的,而残酷的是,正是大量的业余投资者的这种喜好,给了像西蒙斯这样的极少数高手短线交易超额收益的机会。
举个例子,当年两个俄罗斯的高手,就是利用了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对手的心理,在 A 股的股指期货上赚取了大量的钱。举个例子,他们先是利用资金优势,做多把价格打高 0.1 元,因为 A 股的很多策略都是跟随,所以市场就随即上涨上去了。然后一个做空,成交在 0.08 元。大量的资金密集成交在 0.02 元,一个来回就赚 0.02 元,市场谁也感觉不到,但这样一个来回在 1 秒钟里可能能做好几次,每次虽然赚钱非常少,但连续不断的累计起来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心理学告诉我们,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能克制自己的短期欲望,心理学上的名词叫“延迟满足”,短线行为天天乐此不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延迟满足。其实你仔细想想,好比打麻将,四个人都想赢,但最终肯定是不可能的,输于是一个零和博弈。股票交易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企业的盈利推动,扣除交易成本,连零和博弈都没有。当然打麻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如果你把短线作为一种娱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你要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盈利的手段,那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
当然极少数高手的存在,对大部分人做短线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我们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也不是职业投资者。我们大概率成不了这些短线高手,况且里面还有一部分利用信息、资金等优势在做市,更是我们普通人不能做到的。
第五大误区:炒消息心理
因为缺乏投资知识,缺少理性判断。除了受周围人影响,受专家影响外,还受消息面影响。不可否认,中国的 A 股受消息面影响还是很大的,各种炒消息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免税的消息,可以把一个股票拉几个涨停。但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消息是短期的影响还是长期的影响,是心理层面上的还是对业绩有实质性的影响,股价是否存在过度反应?这些都需要我们投资者去独立判断的。
雄安消息出来后相关概念股连续大涨,但过后则是一地鸡毛,尘归尘土归土。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雄安的影响是长远的,但对于这几年相关的股票的业绩很难有实质性的影响。另外类似的有周围环境一紧张就炒军工,也是类似的。和短线心理类似,这种炒消息的行为,也是个别提前介入提前退出的人受益,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会对很多人有着强烈的诱惑。关键还是我们大部分人不可能都成为这样的少数幸存者。
第六大误区:贪婪心理
看好某只股票,最近某个板块或者风格盛行,全仓压上,甚至意犹未尽还加杠杆,融资顶格不够甚至还去做场外配资。只要有一点牛市的味道,这些场外的高杠杆配资
如果运气好赚了钱,更是会加强这种贪婪心理,最终导致失败。说一个定投中的故事,2011 年不少人跟我定投中证 500,到 2015 年 3 月份我翻倍清仓了,大部分人是因为在 2011 年连续下跌恐惧导致停止定投,个别人还因为贪婪,到了定投日因为跌跌不休,所以想能不能等几天跌的更多一些再买进,再过了几天如果还在跌,就会像能不能再等几天;如果涨上去了就更不买了,他就会想前几天便宜我不买,今天贵了我买不是傻子吗?
贪婪心理还表现在对下跌的痛苦要远远超过对上涨的愉悦,如果一个品种上涨后跌回原点,给他带来的还是痛苦。贪婪心理导致每天都会产生无穷的后悔和懊恼,失去了投资的真正目的。
2021 年我重仓了可转债,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一部分人总想卖在可转债的最高点,找了很多历史的数据来说明已经到了顶点,及早的清仓导致没有吃到后面一段丰厚的收益。根本原因还是太贪婪,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似乎是犯罪。如果你准备好有一部分收益就是要还给市场的,就会很坦然的去面对这个问题。
第七大误区:恐惧心理
和贪婪心理不同的是恐惧心理也是有害心理。这些人往往是在牛市里极度贪婪,到了熊市又变成极度空间,同样的消息不同的解读。投资中的恐慌心理,主要还是对持有的品种未来的走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即使持有债券或者可转债,到期时间确定、价格确定,还是有很多人对过程中的下跌产生恐慌心理,学习了一些技术指标,发现典型的技术指标下跌趋势后更加恐惧,殊不知这些技术指标只不过是过去经验的总结,是否准确有个概率问题,另外有些成交量不是很活跃或者被控制的股票,会故意做出下跌趋势引导散户割肉。凡此种种屡见不鲜。
恐惧和贪婪是一对双胞胎,往往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投资者身上。比如前面说的总想卖在可转债的最高点,即是对可转债大跌的恐惧,也是对获得的收益不愿意看到回吐的贪婪。
在市场低位,依然可能有向下的较大波动。尤其是当趋势看起来不太好的时候,投资者往往有等一等的侥幸心理。从认知层面看,很多人也知道此时配置权益基金具有长期价值,但是眼前的趋势并不好,等一等或许有更低的价格。
从市场的短期表现看,等一等的侥幸心理可能会有较强的反馈效应。投资者发现,等了几个交易日,市场的确在下跌,索性那就再等一等。但这种反馈,很可能使投资者错过市场底部的布局良机。
在等一等的侥幸心理作用下,投资者等到了一个接一个的低点。前面的低点我都没买,我要买的话,至少不能比这个高。这样,可怕的锚定效应就出现了。由于一路的等待、一路的下跌使得投资者尝到了甜头,锚定前面的低价不动手,等上涨出现了相对的高价,投资者往往觉得吃亏,想着再等几个交易日,说不定价格还能跌下来,仍不愿动手。
而等到市场出现上涨、已脱离前期低位时,很多人又开始犹豫不决。从底部开始的反弹和反转,在初期表现完全一样,后面逐步演绎才会分化。有如市场的顶部和底部,这都是事后才能确认的。在上涨初期,根本就无法区分是反弹还是反转。直至市场全面回暖,已脱离底部区域、走出向上的趋势行情时,低位配置的最佳时间窗口也彻底错过了。
抱着侥幸心理等一等的投资者,在市场底部区域往往未能配置足够的仓位。但后面看见市场的赚钱效应眼红,很多人又不顾一切的杀进去。此时,一个新的恶性循环——追高,很可能就在酝酿之中了。
第八大误区:锚定心理
因为你对未来的恐惧,所以很容易找一个参照物。比如说你去市场买东西,你如果不熟悉价格,很容易和摊贩讨价还价,而摊贩掌握了你的心理后,故意开了一个天价让你砍价,你觉得通过砍价获得了便宜,其实你还是因为锚定了摊贩开出的高价而觉得占了大便宜了。
在投资中一样,有人卖出的理由就是赚钱了,有了 5%、10%的收益就觉得可以止盈了,殊不知股票价格的涨跌和你的持仓成本基本没什么关系的。股票的基本面起了恶变,比如说当时的乐视网,因为看到账面出现亏损死活不愿意卖出,导致最后不可收拾。同样因为基本面恶变,下跌也不会因为你的持仓成本的高低而会停止下跌甚至反弹。凡此种种,都是锚定效应在投资中给我们投资者带来的误区。
第九大误区:惯性心理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名词叫近因效应。就是说最近一次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对未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像俗话说的那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殊不知其实你遇到的一次失败或者成功的经历只是一个个案,可能不具备普遍意义。
我自己在投资经历中就多次犯了惯性心理。买认购者中了上海石化亏损后就 10 多年没碰股票;2008 年大熊市靠债券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到了 2009 年四万亿行情来了还是固守熊市中的债券思维模式,错失了一次大牛市;到了 2016 年靠小市值策略大幅度跑赢指数,2017 年蓝筹行情来了还是固守原来的思维模式,再次跑输指数。上次成功的就一直使用,上次失败了就一直不敢碰。把自己遇到的一次个案当作普遍规律,外界条件一变就产生失效。
第十大误区:喜新厌旧心理
和惯性心理正好相反的是喜新厌旧心理。过去股市里炒新是屡见不鲜,这个炒新主要是新股上面没有套牢盘,所以很多人不讲基本面不讲估值,一个劲的往上炒,直到由于某种原因崩盘。总觉得反正只要我不去接最后一棒就可以了。殊不知即使你这次没接最后一棒,总会有人接的,这次你没接,不代表将来不接。这种刀口舔血的活不是好干的。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还有一个怪现象是喜欢买新基金。喜欢买新基金有几个原因:一是受客户经理的影响,或者是受基金公司的宣传的影响;二是觉得老基金净值高了,太贵,不如新基金的净值从 1 开始算起。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去买新的基金,特别是新的主动型基金。因为指数基金还有历史的指数可以追溯,主动型基金虽然可以根据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来推测,但如果你相信这个基金经理,为什么一定要去认购新的基金而不去买他老的基金呢?新基金还有一个募集期,资金到账后还要建仓。一般来说除非有不同的主题,持仓大概率会重叠的。
有人觉得新基金净值从 1 算起便宜,这更是一个误区。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假定新老基金都只持有茅台,茅台价格 1000 元一股,那么新基金净值 1,就相当于 1/1000 的份额的茅台,而老基金净值 2,就相当于持有 1/500 的份额的茅台,如果你花了 1000 元买了净值 1 的新基金,相当于买了 1 股茅台,但如果你花了 1000 元买了净值 2 的老基金,一样相当于买了 1 股茅台。虽然看起来净值高的,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投资中的投资知识固然重要,但了解这些投资的心理误区,想办法战胜它们,可能是更加重要的。